从“郢”字,看对历史认识的偏差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都城叫“郢”。

这个“郢”字,有两重意思。和如今的“京”字一样。

“京”有两个意思:一是专指“北京”,你不看北京的车牌,都叫“京-xxxxx”;第二个意思就是“首都”“京城”的泛指。这点大家没有疑义。

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郢,不仅是个专指的古地名“郢都”,而且楚人还习惯把他们所有的都城都叫“郢”。

说起楚国的首都,也真的多。它几经迁徒,所迁都邑之多、迁都之频繁,都是其他周初诸侯以来,难以比拟的。

1、丹阳:熊绎始居于此,在今湖北省秭归或枝江市。
2、郢都:楚文王(一说楚武王)自丹阳迁于此,在湖北省荆沙西北。
3、鄀都:楚昭王自郢迁于此,在今湖北省宜城东南。
4、鄢都:楚惠王曾居于此,在今湖北省宜城。
5、陈都:楚顷襄王二十年自郢迁于此,在今河南淮阳。
6、巨阳:楚考烈王十年迁于此,在今安徽省阜阳市北。
7、寿春:楚考烈王二十二年迁于此,在今安徽省寿县。
 
以上楚国的都城,都被泛称为“郢”。不过在很多著作中,例如三国,“郢”说的是“郢都”,就是荆沙宜昌的那个“郢”。

再加一句,我们讲“楚”,想到的就是湖北以及部分的湖南。其实,这也偏差大了。河南的南部、东南部,安徽的西部、西南部,都是楚地--- 这些部分加起来,那可比“鄂”州大多了。

看历史不能偏差,看人物也不能偏差。否则,虽说笔毫之间,但会谬误千里。

所有跟帖: 

这是目前史学家也争论不休的一大问题。 -杨子- 给 杨子 发送悄悄话 杨子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14/2015 postreply 10:35:56

楚乃炎帝后高阳之苗裔也,脱夏入蛮经年,终归中原。 -叶成- 给 叶成 发送悄悄话 叶成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14/2015 postreply 10:46:45

好文,谨受教。是不是楚国国君一直是熊姓? --hutu-- 给 -hutu-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14/2015 postreply 11:18:39

楚国国君姓芈,熊氏!秦汉以前姓、氏不同,汉以后姓、氏才合一。今天我们所说的姓实际上主要是氏! -630706- 给 630706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14/2015 postreply 11:34:24

谢!“秦汉以前姓、氏不同,汉以后姓、氏才合一。”这还是第一次听说。马上在网上古了一下: --hutu-- 给 -hutu- 发送悄悄话 (502 bytes) () 03/14/2015 postreply 11:44:40

姓有女字旁,应该出自母系,氏出自父系。如夏王姒姓,周王姬姓,秦王嬴姓,还有传说中的炎帝神农氏是姜姓,都有女字旁。 但不知为何殷王 -近仁1995- 给 近仁1995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15/2015 postreply 01:44:47

但不知为何殷王是子姓? -近仁1995- 给 近仁1995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15/2015 postreply 01:45:01

所以姓也应该是上古母系社会的遗留。 -近仁1995- 给 近仁1995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15/2015 postreply 01:46:18

楚国的历史很长(长于周朝,因为它比周朝灭亡的晚),有八百多年。从这个角度看,它迁都并不能算频繁! -630706- 给 630706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14/2015 postreply 11:44:15

老子 楚人, 河南鹿邑,,,,,与湘鄂 远 矣! 霸王 楚人 也,,,,,, -弓尒- 给 弓尒 发送悄悄话 弓尒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14/2015 postreply 14:32:43

是真远。老子故里必须在涡水的北面。而鹿邑县城北就是涡水河,河北就是老庄,符合历史的各类记载。 -杨子- 给 杨子 发送悄悄话 杨子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15/2015 postreply 19:32:59

楚国最强盛的时候,国土一直延伸到吴越。以国力国土算来,曾经的世界第一大国。但这个大国的图腾是“鸟”,而非“龙”。 -吃素的狼- 给 吃素的狼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15/2015 postreply 00:40:12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