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上海如是说

   问了老上海人(不止一人),一般认为上海话中的“腔调”是指人的行为,但大多是人的说话语调或内容。“啥格腔调”是轻微的责骂或不屑。但和“上只角”(读作shang ze guo)“下只角”没有太大的关系,这儿“角”泛指地区,一般认为原租界是所谓的“上只角”,刻意强调出生“下只角”,不过是像过去强调出生贫农,工人一样,实在是不服知识分子。

   不知“腔调”为何是普通话的翻译,但“腔司”一般写作“枪势”,外来语,和“腔调”好像无关,原指碰运气,文革时演绎为毫无前途“混”日子,一个“混”之,多少心酸,老上海如是说。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