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森,克里克和富兰克林

沃森,克里克和富兰克林

沃森和克里克在1953年的论文中最初仅给予罗莎琳德·富兰克林极少的致谢,仅在一行简短的脚注中提到:“感谢M.H.F. 威尔金斯博士、R.E. 富兰克林博士及其同事们尚未发表的实验结果和思想。”随后,沃森在1968年出版的《双螺旋》一书中更是淡化了她的贡献,并以负面形象描绘她。虽然他们后来承认了对富兰克林工作的借重,但直到她去世以及传记出版之后,她在DNA结构发现中的关键作用才被广泛承认。

要点如下:

  • 最初发表: 在1953年发表于《自然》杂志的论文中,沃森和克里克仅提及富兰克林和威尔金斯“尚未发表的实验结果”,但并未具体说明他们所使用的数据来自富兰克林的实验,更未提及那张关键的X射线衍射照片“照片51(Photo 51)”,这是一次重大遗漏。

  • 沃森的著作: 沃森后来出版的《双螺旋》因其对富兰克林的负面描写及轻视她的贡献而受到广泛批评。

  • 后期承认: 后来,沃森和克里克都承认富兰克林的数据对他们的发现至关重要。克里克曾表示,“所有与DNA X射线衍射图样有关的真正重要的实验工作,都是在她的实验室完成的。”

  • 诺贝尔奖: 富兰克林于1958年去世,而1962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沃森、克里克和威尔金斯。由于诺贝尔奖不追授,她未能列入获奖名单。沃森和克里克在领奖致辞中均未提及她的贡献,只有威尔金斯在讲话中提到了她。

  • 身后声誉: 由于早期缺乏应有的承认,富兰克林的作用长期被忽视。直到她的朋友安妮·塞尔(Anne Sayre)出版传记,以及多篇文章重新强调她在DNA结构发现中的关键地位后,她的贡献才获得应有的重视与认可。

所有跟帖: 

明明知道,后来也不得不承认了“所有与DNA X射线衍射图样有关的真正重要的实验工作,都是在富兰克林的实验室完成的。” -蒋闻铭- 给 蒋闻铭 发送悄悄话 蒋闻铭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08/2025 postreply 14:34:49

却在自己得诺奖的讲话里对她只字不提。甚而在自己的书中尽力诋毁她。剽窃者还要恶劣到什么程度? -蒋闻铭- 给 蒋闻铭 发送悄悄话 蒋闻铭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08/2025 postreply 14:38:27

怎么诋毁她的? -波粒子3- 给 波粒子3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08/2025 postreply 15:18:35

自己去查。 -蒋闻铭- 给 蒋闻铭 发送悄悄话 蒋闻铭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08/2025 postreply 15:29:05

你发帖不说明自己的恶言,却要读者自己去查,没有一点学术理论的概念 -波粒子3- 给 波粒子3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08/2025 postreply 15:38:32

这个你不懂在这里大惊小怪。五十年代的衍射图,在当时没有计算能力来倒推出三维结构。 -borisg- 给 borisg 发送悄悄话 borisg 的博客首页 (195 bytes) () 11/08/2025 postreply 14:56:24

就问您如果没有看到这些衍射图,这几位会不会想到这个三维结构?既然你给的结构,是受这些图的启发得来的,而且是偷看来的, -蒋闻铭- 给 蒋闻铭 发送悄悄话 蒋闻铭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08/2025 postreply 15:08:17

不但不给别人credit,还蓄意诋毁她,不是剽窃是什么? -蒋闻铭- 给 蒋闻铭 发送悄悄话 蒋闻铭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08/2025 postreply 15:09:58

我有Watson的书。 诋毁说不上吧? -kingfish2010- 给 kingfish2010 发送悄悄话 kingfish2010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09/2025 postreply 00:06:45

如果她不是英年早逝,可能分享。 -kingfish2010- 给 kingfish2010 发送悄悄话 kingfish2010 的博客首页 (684 bytes) () 11/09/2025 postreply 00:12:24

富兰克林自己就看到了这些图和数据,她没解出来谜底 -哪一枝杏花- 给 哪一枝杏花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08/2025 postreply 18:16:14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