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在八届十二中全会上一共讲了两次话。他的这两次讲话,都没有讲话稿,也没有经
过中央文革碰头会的讨论。他还是按照自己的老习惯,事前只准备一个提纲,然后在会议上
即兴讲演。他说:“‘文化大革命’的成绩是最大最大,损失是最小最小最小。”他还说,我们
国家的面积相当于整个欧洲,我们一片红就等于欧洲一片红。
他还在讲话中谈到了世界文明史上几次文化革命运动。他认为,第一次是古希腊、罗马
的古典文化发展,影响了人类文明上千年。第二次是十四、十五世纪在意大利首先兴起的欧
洲文艺复兴运动,产生了资产阶级文明,使欧洲进入了繁荣时代。但是,毛泽东亲自发动和
领导的这次“文化大革命”,其伟大的历史意义,要远远超过古希腊、罗马文明的产生和欧洲
的文艺复兴运动。
————————————————————————————————————
毛泽东后来让江青提议,批判这个讲话,和林彪陈伯达起草的政治报告被否决有关:下面是吴法宪对这个批判的回忆:
以后,江青一伙人更加得寸进尺。在一次政治局会议上,他们又公开提出要批判林彪在
八届十二中全会上的讲话,说林彪的讲话不突出阶级斗争,是贬低了“文化大革命”,从而把
矛头直接指向了林彪。这真是让我们大吃一惊。林彪是可以随便批的吗?这样把林彪放到了
一个什么样位置上?真是无法无天!林彪在八届十二中全会上的讲话已经过去半年了,有意
见为什么当时不提?再说林彪的讲话,已经对“文化大革命”作了高度的评价,说其历史意义
远远超过了文艺复兴。江青对这样讲还不满意,这真是吹毛求疵了!现在回想起来,当时江
青这样做,恐怕还是有人指使。
这时,江青又伙同姚文元,一起批注了俄国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
主要是评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些问题。江青和姚文元对这篇文章,逐段进行了批驳。他
们是想借批判车尔尼雪夫斯基之名,行批判林彪在八届十二中全会讲话之实。
江青竟然想拉军委办事组的人,来同她一起批判林彪的讲话。一次我去外地检查工作不
在北京时,江青到京西宾馆找到黄永胜、李作鹏、邱会作谈话,说林彪的讲话是不对的,要
进行批判。黄永胜问她:“要批判林彪的什么讲话,是不是八届十二中全会上的讲话?”江青
说,林彪的那次讲话,事先没有经过中央文革碰头会的讨论,也没有经过毛泽东的批准,没
有经过充分的准备,只是个人写了几条,脱口而出,必须要加以批判和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