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查到的,好像没包括满洲。日本人也没同意。

这些关键人物的性格特点个别地看也许是小事,但叠加在一起就会发生乘数效应,铸成大错。如1941年4月,双方事务当局拟就了日方同意将日德意三国同盟“空文化”、从中国撤军(未涉及满洲国)的“谅解”即妥协方案,由野村大使与赫尔国务卿开始正式谈判。喜欢提原则的赫尔建议将尊重领土完整和主权、不干涉内政、不承认通过武力打破现状、机会均等“四项原则”作为谈判基础(然后私下谈交易),但野村未向本国转达赫尔本意(使得国内上层对美方“过分拘泥于原则”感到恼火);近卫首相则因为事务当局不敢承担责任而被误导以为“谅解”方案即美方底线;而刚外访回国的松冈外相又因为自己未参与交涉而找借口发难。结果,非但未达成妥协,双方敌对情绪反而进一步加深。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