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洗澡批胡适(2): 发展

人人洗澡批胡适: 发展(ZT)

1954年10月,毛泽东发起了一场批判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运动。 他把这一场运动说成是“反对在古典文学领域毒害青年30余年的胡适派资产阶级唯心论的斗争”。这是《红楼梦》研究批判运动的起始,也标志着新一轮胡适思想批判运动的启动。

10月 18日,中国作家协会党组开会传达毛泽东《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的指示。22日,又传达了毛泽东关于批判俞平伯所著《红楼梦研究》和胡适反动思想的口头指示。

10月23日,《人民日报》发表刘钟洛的文章《应该重视对<红楼梦>研究中的错误观点的批判》,通过批判俞平伯的红学观,批判胡适以实验主义对待《红楼梦》的观点和方法,指出李希凡、蓝翎的文章“是30多年来向古典文学研究上作中胡适之派的资产阶级立场、观点、方法进行反击的第一枪,可贵的第一枪”!

10月24日,《人民日报》发表李希凡、蓝翎的文章《走什么样的路?——再评俞平伯先生关于<红楼梦>研究的错误观点》。文中批判胡适所提倡的学术路线,目的是阻挠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的传播,把他们蒙着眼睛牵着鼻子走向“国故”堆里去,脱离现实,避开阶级斗争。因此,要研究全面古典义学遗产,就必须批判胡适的实验主义在中国学术界所散布的流毒。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古典文学研究工作走向正确的健康道路,才能真正把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旗帜在古典文学研究工作的领域中树立起来。

同日,中国作家协会古典文学部召开关于《红楼梦》研究的讨论会。与会人员在批判俞平伯《红楼梦》研究.也批判了《红楼梦》研究中所运用的胡适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形式主义的观点和方法。

根据这次讨论会的情况,10月27 日,中宣部部长陆定一向毛泽东并中共中央递交了一份报告。报告提出,这次讨论不应该仅停留在《红楼梦》一本书和俞平怕一个人上,也不应仅限于古典文学研究的范围内,而应该发展到其他部门去,从哲学、历史学、教育学、语言学等方面彻底地批判胡适的资产阶级唯心论的影响。毛泽东看后批示:刘、周、陈、朱、邓阅,退陆定一照办。

此后,许多高等学校、科研机构、文艺团体纷纷召开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座谈会、讨论会。除揭露俞平伯《红楼梦》研究中的错误观点外,还批判了胡适派资产阶级唯心论观点在古典文学研究领域的影响和毒害。这一时期,以批判俞平伯《红楼梦》研究为主,批判胡适为次。但前者的分量逐渐减轻,后者的分量逐渐上升。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