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的来历(ZT)
主流观点认为盘古神话源自印度佛教东传,原型来自古印度创世神话梵天神创生宇宙的故事。前1500-前1000年间《梨俱吠陀》中创世神灵“阿特曼”创造了初人布卢沙(或译普鲁萨),布卢沙被肢解献祭,造出了世界:“月亮由心意产生,太阳由两眼产生,由咀生出天神和火,由呼吸产生了风,由脐生出了太空,由头出现了天,地由两足,四方由耳。这样造出了世界。”布卢沙神话可能通过佛教转述入华。
原人(梵天)诞生于梵卵终其一生(100梵天年,共36,000个梵天日)从身体各部位化生出万物。而盘古生于鸡蛋状的混沌,孕育至一万八千岁开天辟地,再一万八千岁身体各部位化生万物而亡,共36,000年。
吕思勉认为《五运历年记》和《三五历记》为象教东来后,杂糅彼外道之说而成。高木敏雄也在《比较神话学》提出盘古为吠陀神话中原初巨人布卢沙之说。屠孝实提出,盘古传说来源于印度的原初巨人化生万物。盘古与梵古汉语音相近,何新指出《摩奴法典》中的梵天,中文也译作“盘古”。叶舒宪在《中国神话哲学》中赞同了高木敏雄和吕思勉的观点。饶宗颐认为婆罗门经典,虽未译为汉语,然初期来华僧徒,多属婆罗门种姓,通晓吠陀,因此印度神话完全可以通过东渡的僧人转述而为中土人士所知悉。
这是维基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