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管部门困难户的标准是人均2.5平方,或一间房里站不直身子的占一半,发育期后不同性别子女仍然睡在一张床上的。
其他地方的人难以想象
房管部门困难户的标准是人均2.5平方,或一间房里站不直身子的占一半,发育期后不同性别子女仍然睡在一张床上的。
其他地方的人难以想象
•
我进去过当年上海这种蜗居。全家4口就一个单间。为了姐弟分床,搭了一个人不能直腰的阁楼。吃饭前要先各自入座再打开折叠桌,打
-十具-
♂
(78 bytes)
()
08/27/2024 postreply
14:49:15
•
4口住一起,大家关系挺亲近,不像现在,空间太大,大家相互隔膜的很。
-郭大平-
♂
(0 bytes)
()
08/27/2024 postreply
14:52:15
•
多数高级公寓也被“分解”成几家人合用了
-华府采菊人-
♂
(0 bytes)
()
08/27/2024 postreply
15:40:32
•
这个不敢苟同,我住的“公寓”有十几个“室”(unit),几十家人,我每家有几个人都知道都认识,楼里还有个老大哥建了微信群
-slow_quick-
♂
(1143 bytes)
()
08/27/2024 postreply
15:44:19
•
我们楼电表是每“室”一个,其实水电表结构那时上海与现在纽约曼哈顿的condo差不多。。。
-slow_quick-
♂
(205 bytes)
()
08/27/2024 postreply
16:08:42
•
我1981年去过大学老师家,房子是文革前分配的
-老生常谈12-
♂
(49 bytes)
()
08/27/2024 postreply
14:57:28
•
1956年,市机关让出28幢126组公寓花园住宅,分给10个系统单位的351名高级知识分子。
-申芝堂主-
♂
(0 bytes)
()
08/27/2024 postreply
15:12:03
•
文革期间95%被“挤进”了一家或两家人
-华府采菊人-
♂
(0 bytes)
()
08/27/2024 postreply
15:41:51
•
我单位有一个
-老生常谈12-
♂
(91 bytes)
()
08/27/2024 postreply
15:52:46
•
这就是钱钟书为什么会和挤进去的那家人打了一架
-华府采菊人-
♂
(298 bytes)
()
08/27/2024 postreply
15:57:00
•
到复旦大学去看看, 只有苏步青有这个待遇, 其他院士则是五间一套的职工宿舍, 文革期间基本被挤进一家人
-华府采菊人-
♂
(0 bytes)
()
08/27/2024 postreply
15:51:42
•
不一定的,我住的“公寓”楼就有学部委员,解放前就住那里到现在还有他们晚辈住
-slow_quick-
♂
(0 bytes)
()
08/27/2024 postreply
15:53:01
•
解放前就住进去的, 不属于1956年照顾高知所分配的住房
-华府采菊人-
♂
(0 bytes)
()
08/27/2024 postreply
15:58:23
•
这个
-老生常谈12-
♂
(77 bytes)
()
08/27/2024 postreply
15:59:48
•
上海改开之前,工业生产利润大量支援外地建设(至于效果如何是另论了)而对本市人民居住条件改善极其有限。当然你也可以说至少不
-borisg-
♂
(207 bytes)
()
08/27/2024 postreply
14:52:29
•
上海住房困难是从1978年开始的,77年比76年增长5万人,78年以后到89年每年增长15万人。82年单位自筹自建自分
-申芝堂主-
♂
(0 bytes)
()
08/27/2024 postreply
15:16:10
•
早就开始了, 这就是为什么一月革命时刮了经济主义妖风中, 抢房是一大头
-华府采菊人-
♂
(0 bytes)
()
08/27/2024 postreply
15:52:50
•
我提到过我们楼里的(工人)老大哥,原来住汽车间,那时抢了高安路还是哪里荣家的房子。。。
-slow_quick-
♂
(343 bytes)
()
08/27/2024 postreply
16:03:49
•
关于“滚地龙”,那时我同学里就有住棚户区的,比滚地龙好点
-slow_quick-
♂
(0 bytes)
()
08/27/2024 postreply
15:46:32
•
听说屋里放一个木头桶用来当厕所, 每天早上出去倒。
-drinkplay-
♂
(0 bytes)
()
08/27/2024 postreply
14:52:54
•
是的。几年前,上海媒体还报道过,黄浦区彻底消灭了家庭用马桶。
-十具-
♂
(0 bytes)
()
08/27/2024 postreply
15:05:45
•
对我们上海人来讲就不是“据说”了,就是家里有抽水马桶的,谁没有同学或亲戚家用木马桶呢?
-slow_quick-
♂
(0 bytes)
()
08/27/2024 postreply
15:56:16
•
前两天还看到说黄河路的人家(黄浦区)天天要倒马桶。
-chufang-
♀
(0 bytes)
()
08/27/2024 postreply
19:27:35
•
80年代我去的时候,就在交大的后门的地方,很多就是棚子。
-baydad-
♂
(0 bytes)
()
08/27/2024 postreply
15:26:49
•
那时当时徐汇区的贫民窟,南村,北村,市民村!现在旧貌换新颜,交大边上的虹桥路都改道了!
-hhtt-
♂
(0 bytes)
()
08/27/2024 postreply
15:34:17
•
我同学一家五口六平方。
-chufang-
♀
(0 bytes)
()
08/27/2024 postreply
16:17:12
•
别人说的是工人, 你说的是教授,真的有住很大房子的工人,有的工人屋里是住本地房子的,就比较大
-华府采菊人-
♂
(0 bytes)
()
08/27/2024 postreply
18:13:55
•
我同学有不少住大房子的,都是私房。
-puyh-
♂
(0 bytes)
()
08/28/2024 postreply
02:21:29
•
提起住房真是一把辛酸泪,满纸荒唐言。
-方外居士-
♂
(0 bytes)
()
08/27/2024 postreply
20:23:42
•
大学讲师,助教如何? 不能只看最差的。解放前最差的还睡马路呢。
-f2022f-
♂
(0 bytes)
()
08/27/2024 postreply
21:28:15
•
You are right,解放前上海的穷人其实是饿死光了的
-华府采菊人-
♂
(0 bytes)
()
08/28/2024 postreply
06:54:44
•
三毛流浪记
-老生常谈12-
♂
(52 bytes)
()
08/28/2024 postreply
09:03:54
•
你没回答我的问题呀。上海讲师住房条件如何? 你不要只看最小值,要看均值,中位数,方差。
-f2022f-
♂
(0 bytes)
()
08/28/2024 postreply
21:38:47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