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听起来象讲故事?如果不是原作,

虽然中国确实不乏这样的故事,听这篇起来的确象小说。

1、作者怎么恰巧就是研读法律10多年的学生。研究生吧?
2、老人怎么也这么巧,能说一口地道的河南话。为什么总是河南人?
3、60岁左右(推测)的河南老妪,识字、会写字的大多在城市居住,居住在农村的也基本上不会随便这么给人磕头的,至少我知道河南农村文盲人不是这样,60岁左右识字的农妇更不会这样。要知道那个年纪的农村妇女识字的很少,在农村大多是很受尊敬的。
4、她是如何知道法律援助中心的?既然从南阳坐车到北京,难道出发前就不做一点准备?甚至连援助中心的地址都不问别人一下?不可思议。
5、作者能与老妪一起乘出租车去,不知道是谁付的车费。如果是那老妪,她为什么在奔走4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就没想到拦一辆出租车?要知道,北京的的哥可是无所不知呀。
6、几年没有回国了,不知道国内的硬币是否还很流行。每个人口袋里是否经常有硬币。N年前中国人民银行就不再发行分币了,现在流通的硬币应该主要是1毛、5毛和1块的吧(瞎猜的)。实际流通中已不可能有人再用分币找零了。
7、如果再继续瞎猜,那个受害人说不定是练什么功的呢。。。

以上纯粹是以小人之心,度某些人之腹的一些疑问而已。 希望文中描述的都是事实。




所有跟帖: 

对不起,文末已经注明是来源于sohu -请注明ZT- 给 请注明ZT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02/2005 postreply 19:12:23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