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不是已经开诚布公过了吗?结果不是大家都看到了吗?不知道您认为的开诚布公是怎样的?解决事情,”诚“是基础。但是真诚如孔子这样的圣人都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 - 不是说什么都得告述别人才是”诚“。
正是基于这个“诚”,所以才建议和每个儿女都要认真谈一谈,所以建议先退一步,收回遗嘱重新考虑 - 虽然父母占全了理,也可以退让三分,给大家一个缓冲的余地,创造一个重新思考的环境 - 父母的目的也不是用自己的理来打压儿女,而是要尽量圆满的解决这个问题。改遗嘱不是骗骗子女,而是确实有必要重新考虑。
那为什么要最后才公布遗嘱呢?有很多原因:1. 因为现实情况恐怕是最终没有人改变。只要一公布,又得乱起来。除了现在闹得这位,另两位也未必就沉默。 2.日后可能根据实际情况还会改 3.不公布,就如同不往火里加燃料,几位子女即使想闹也没有多少根据。久而久之,很可能会慢慢平息下来。老闹是一件很累的事,不可能长久,更何况每个人都有一大堆事要做。 4. 可以维持一定的震慑力,保持父母一定的尊严和制约儿女的能力 - 儿女都是成人了,现在不懂事,也无法象小时候那样管教了。5. 以后的日子里,会发生很多事。比如如果有人病了,自己负担不起,也许这笔钱就都花在治病上了,想必没人会有太大意见。如果机缘巧合的话,也许一家人能认识互相的需要,认识到争财产是多么愚蠢的行为,矛盾自然化解 - 如果这样,最后公布和提前公布仍然没有区别。
这不是躲躲闪闪,而是在目前没有太好的解决办法的情况下,先搁置一下。很多事都是这样,如果没有耐心,非要马上解决,最后恐怕鸡飞蛋打。即使平日开车,不也得等待时机才能换lane吗?
另外父母两人也应该反思一下,家里乱成这样,自己有什么问题?和儿女打在一起,本身就说明自己的水平有限。儿女抱怨不公平,是不是也有很多背景在其后?自己以往是一直公平对待每一个儿女的吗?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家不齐,只能说明身没修,所以导致从小没有把儿女教育好,现在是自食其果。“朝闻道,夕死可矣”,现在认真反思改过还是来得及的。
"开诚"未必"布公"
所有跟帖:
•
生前公布遗嘱是这乱子的根源, 这是教训. 父母的财产, 子女有何权利过问如何打理呢? 坛里各位你们的房车, 愿意被你子女盯着,
-雅宝-
♀
(0 bytes)
()
07/31/2015 postreply
08:04:57
•
总讲“理”是法庭上的逻辑,生活中还多讲讲“礼”吧
-husk-
♂
(132 bytes)
()
07/31/2015 postreply
10:20:37
•
法庭管这个吗?
-笑薇.-
♀
(0 bytes)
()
08/02/2015 postreply
08:50:08
•
你这样说我能明白
-慧惠-
♀
(681 bytes)
()
07/31/2015 postreply
08:09:11
•
呵呵,与你共勉 - 我们都有很多需要学习的东西
-husk-
♂
(0 bytes)
()
07/31/2015 postreply
10:16:54
•
文章里哪些话让您觉得"父母更多考虑的,是如何让每个子女对自己好"? 这跟本不是立遗嘱留遗产的本意! 你送人生日礼物是为人对你好吗
-雅宝-
♀
(484 bytes)
()
07/31/2015 postreply
11:40:11
•
我觉得如果老二老三上私立了,而老大因为当时经济条件没上私立,那以后父母应该 多给老大些补偿的。
-XiaoL-
♀
(904 bytes)
()
08/01/2015 postreply
07:29:13
•
想法可嘉,但如果补偿多少老大老二都还是觉得摆不平,闹腾一辈子,怎么办?
-雅宝-
♀
(0 bytes)
()
08/02/2015 postreply
20: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