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好象不是告分的问题;不过我也不知道这应该归为什么问题。

本帖于 2004-08-13 06:54:57 时间, 由普通用户 stp 编辑

你前面一文讲得都对。此文的分析也有道理,但是似乎有点不大对题。

原作者解释了全过程,他的三次考试成绩已经有了,而他也接受这三个成绩,所以并不存在你此文分析的情况。问题是按照老师原来的说明,三个成绩中取高的两个平均(C,A,B+取A和B+),应该是A才对(我以为按照惯例通常是四舍五入的,如果分数不整齐的话,所以可以有(A+(B+))/2=A)。

而问题的关键是这个老师为了把作者的成绩拉下来,恶意编造出来了一个所谓的“Attendance & Performance Grade”----这个在课程之初没有声明将会存在的成绩,也是全部选课学生中最后只给了作者一个人独有的成绩。由于这个成绩他恶意地给了作者C,并且强行把它和考试中两次高的成绩平均((A+(B+)+C)/3=B,或者可以这样算:(4+3.5+2)/3=3.17),最后给了作者一个B+,他甚至可以解释为他已经为作者“拔高”了成绩呢!

总之,这不是作者不服某一次具体考试成绩的问题,而是这个老师针对作者个人伪造一项并不存在的成绩并进而达到恶意压低作者课程成绩的目的。

看来你是颇有经验的人士,就再请你帮作者,也帮我们大家分析一下在这个情况下有没有办法,应该怎么办。谢谢!


我的一点感觉,可能事情是这样的。按照这个老师的公开评分办法,作者原本是应该得A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他希望给一些学生更好的分数(例如自己的学生,与自己关系好的教授的学生,或者就是教学评判中给自己打分高的学生,等等),导致占满了给A的名额比例(我不知道别的学校,反正我们学校是规定每一门课25%的A,50%的B和25%的C----当然我认为这样做是极不合理的),所以必须给一些原本是A的学生压成B+。他一定认为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得A和得B+是差不多的,都不会有什么意见,没成想作者这么较真,非要来跟他理论得B+是不公平的,情急之中他心生一计,便编了这么一个“平时表现成绩”出来给作者,希望能糊弄过去,哪知作者对此更感不平,而且抓住了不少证据,并进一步上诉,这才导致事情发展到如今这般地步的。

不知我分析得对不对,希望对大家进一步分析今后处理的策略有所启发和帮助。我也只是想帮作者一把,别无它意。

所有跟帖: 

What is the big deal? -wastetime- 给 wastetime 发送悄悄话 (561 bytes) () 07/28/2004 postreply 07:24:22

A+ (B+) = B+ -wastertime- 给 wastertime 发送悄悄话 (161 bytes) () 07/28/2004 postreply 11:07:52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