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迁徙第三条路—季风被动漂移

来源: 黄那啥 2017-02-01 19:57:57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01999 bytes)

                             人类迁徙第三条路—季风被动漂移

   
       目前, 大家公认的人类迁徙有两条途径: 陆地迁移和冰河时期穿越海峡。却有许多地区人种起源成谜, 比如安达曼群岛, 夏威夷群岛,南太平洋群岛, 美洲地区印第安人和玛雅人。
       本人经过细阅文史及相关地理, 大胆提出人类迁徙第三条路—季风被动漂移。所谓季风被动漂移,就是在远古时代, 毫无气象天候 知识和经验情况下,当人们(个人, 或与家人或部落一起,甚或(类)猿人)在生活的海岸边沿乘坐在木筏,独木舟, 或木片, 或绳索连接的捕鱼工具之上正在捕鱼,突然受到季风的吹袭, 这些人无力划回到母岛,被吹到其它岛屿, 或远或近, 不幸者葬身鱼腹, 幸运者依靠强壮的身躯在汪洋中搏击,被动地迁徙到其它岛屿, 带着生存经验和或多或少的语言和文化在新环境中生存发展。而那些海湾浅滩变成了生命接受处,部落社会的发源地。
       同时对冰河时期穿越海峡迁徙提出质疑。请问有谁在为衣食担忧,为生存挣扎,没有观光旅游的意识时,愿意在凛冽的寒风中走向扑朔迷离却更为冷酷的冰川,而不愿走向春意昂然,食物更为多样更为充足,更为阳光的方向?
       说到迁徙, 我们先说说季风。
       季风(又称季候风)是周期性的风,随着季节变化,并且盛行风向(40%以上风频)季节切变达120度以上。 主要发生在季风亚洲(东亚、东南亚、南亚地区)、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的北部沿海地带等地,其次为西伯利亚的蒙古、俄罗斯。
       阿拉伯人很早已发现了季风,并称之为"?? ?? "(Mausim),意思为季节。 古时代阿拉伯商人利用风向的季节变化特点从事航海活动,当时人们对盛行此地的季风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17世纪后期,随着欧洲商人在这一地区航海活动的增加,人们对季风的观察更为细致,从而加深了对季风的认识。 17世纪后期爱德蒙·哈雷首先提出海陆间热力环流的季风成因理论。 随着季风风向的转变,云雨等天气现象也发生相应变化,因此季风与农业生产密切有关,从而引起广泛关切。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因为高空资料的积累,对季风的形成有更深刻的认识,提出季风是海陆分布、行星环流及地形三者的综合影响。
       季风的形成
       海水的比热容量远比陆地为高,所以陆地在冬季时的降温以及夏季时的升温比海洋快和明显,造成温度上的差异。 当空气受热膨胀,密度便会降低,因而向上升;反之亦然。 这使得在夏季时陆地的气压会比海洋低,海洋的暖湿空气向陆地移动,冬季时则相反,所以季风区在夏季和冬季的风向会相反,可以按此分为冬季季候风和夏季季候风。

           
亚洲东部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典型的地区,原因是该地有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影响十分明显。该地由此形成了独特的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帶季风气候。
       东亚夏季季风区
       东亚季风区范围包括南海及太平洋西北沿岸地区,包含中南半岛东岸、中国东部和朝鲜半岛、菲律宾群岛、日本等地。 在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的大洋洲散热明显,成了一个冷源,气压比海洋高,季风气流自东南向西北吹,进入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为西南风,混合越过中南半岛的南亚季风后在中国内陆的内陆热低压影响下转而吹向中国内地,形成东南亚和南海夏季的西南季风。 东面的太平洋因升温比亚欧大陆慢,湿润的空气向亚洲的低压移动,在东亚东部形成东南季风。 这股气流位于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西侧,并会和越赤气流发展出季风槽。 大部分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都是在季风槽中发展出来的。
       东亚冬季季候风
       在冬季,西伯利亚平原以及蒙古高原成为一个强大的冷源,由于热力性质的差异使气压上升,形成由东亚吹向太平洋和南半球的冬季季候风。 而在太平洋的西岸, 由于北美洲和南美洲各自拥有宽广的大陆地带,和在俩大陆之间由一狭长而低洼的中美洲链接,经宽阔的加勒比海与大西洋相望,并靠近赤道这样的特殊地理位置, 在冬季很易形成由西伯利亚平原以及蒙古高原出发, 路径夏威夷群岛, 飞掠中美洲吹向大西洋的强烈季风。
       南亚季风区
       南亚季风区范围包括北印度洋(包括阿拉伯海)和孟加拉国湾沿岸地区,包含印度次大陆和中南半岛西岸。 在北半球夏季,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吹出之东南信风,在跨越赤道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转为西南风(赤道西风)、加上索马里的地形影响,成为强烈的西南气流吹向印度次大陆。 加上青藏高原受热而在高空形成青藏高气压,加强该区的高空辐散,使南亚季风区的夏季季候风强而稳定,并有大量对流活动产生。
       因为地面吹着强劲的西风季候风,但高空却受青藏高气压的东风急流影响,以致地面和高空风向不一致,或说垂直风切变强烈,以致南亚季风区热带气旋活动较少。 冬季时相反。 所以季风区在夏季和冬季的风向会相反,行成强烈的东北气流从印度次大陆吹向非洲。

  
       印度洋环流
       在印度洋,因季风盛行,因而洋流也产生季节性的改变。在北半球冬季,印度洋中盛行东北季风,因此在阿拉伯海具有由东北向西南的洋流,称为东北季风洋流; 在北半球夏季,因西南季风盛行,所以洋流方向转变一百八十度,从西南流向东北,称为西南季风洋流,此种受季风所左右的洋流称为季风洋流(Monsoon Current)。印度洋的赤道逆流在赤道以南自西向东流,在冬季较夏季明显。而印度洋的南赤道洋流西流至非洲沿岸转向南流,经莫三比克海峡,称为莫三比克洋流(Mozambique Current),属暖流性质,然后在非洲南端并入西风漂流,东流至澳洲西南,一部分水流沿澳洲西岸转向北流,称为西澳洋流。

   

        谈人类迁徙之前, 我们还要先谈人类的起源。

        关于现代人的起源,有两种理论:一种是“单一地区起源说”,这种理论认为现代人是某一地区的早期智人 “侵入”世界各地而形成的,这个地区过去被认为是亚洲西部,近年来则变为非洲南部;另一种是“多地区起源说”,这种理论认为亚、非、欧各洲的现代人,都是当地的早期智人以至猿人演化而来的。  

     考古学家于1967年在埃塞俄比亚西南部的奥莫河附近出土了二块骨骼化石“奥莫1”和 “奥莫2”。现代科学研究确定这些骨骼化石的年龄在19.5万年。正负误差5000年,至于“奥莫2”显得更久远,则是因为骨骼来自不同但是有重叠部分的族群。
       在人类起源的问题上,有人科的起源和智人的起源。从目前的考古成果来看,对于人科的共同祖先约700万年前至500万年前起源于非洲,学术界并无太大争论。然而“非洲起源说”缺乏至关重要的化石证据。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科学家没能在非洲智人起源的关键阶段———距今30万年前至10万年前找到较为完整且生存年代明确的智人化石。直到1997年赫图化石出土。而奥莫化石年代的确定,无疑为“非洲起源说”提供了新证据。
       也在1967年,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授艾伦·威尔逊和萨里奇 共同提出了分子钟的假设,其结果是人属与黑猩猩属 分离的时间在距今500 万年前(当时根据化石证据得出的年代中距今1400万年以上)。这个研究组选择了其祖先来自非洲、欧洲 、中东和亚洲的妇女,以及新几内亚 的澳大利亚 的土著 妇女共147人,根据她们生产婴儿时的胎盘,发现不同类型的线粒体DNA,有些互相接近,有些则差别很大。  
       据此,他们做了一个表示其相互亲缘关系的“系统树”。结果是这株“树”来自单一的共同祖先,而后很快分成两支,一支的线粒体DNA都是从非洲祖先而来的个体;另一支则来自非洲、亚洲、澳洲、高加索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的祖先。对于这种情况的最简单的解释是,其共同祖先来自非洲。根据已知的线粒体DNA突变的速度,计算其年代为距今14万-29万年,平均为20万年。  
       1987年初,卡恩·斯通金和威尔逊等人提出,将所有婴儿的线粒体DNA向前追踪,最后会追到大约20 万年(14万-29万年)前生活在非洲的一个妇女,即现今全世界人的祖先。大约在13万年(9万-18万年)前,她的一群后裔离开了其生活的非洲家乡,分散到了世界各地,代替了当地的土著居民,最后在全球定居下来,演化成了现代的不同人种。于是有人把这种理论叫做“夏娃理论”
      近25年来(自1990年以来),科学家一直认为,现代人约于5万年前离开非洲分散到世界各地,并逐渐取代当地土著人种。近期,随着基因测序技术迅猛发展,人类迁徙历史研究进入新领域。英国牛津大学统计基因组学助理研究员乔治·巴斯比(George Busby)推测,自人类大规模迁出非洲之后,尤其约1万年前,人类迁徙与融合远比科学家预想的更复杂、更频繁。

       研究人员发现,将基因组测序技术运用到人类历史研究领域有望取得新进展。基因并不会随生物死亡而消失,相反存留在骨架化石中的基因会随时间自主降解为碎片,而这正契合现代基因测序技术的需要。通过对古化石中基因的测序,学者发现非洲走出的古人类并非取代了原住尼安德特人,而是与之共存并通婚融合。亚洲的化石基因同样证明,另外一支非洲古人曾与当地丹尼索瓦人通婚。另外,通过对基因的分析有助于研究各地人口迁移动态。如基因研究发现,约8000年前欧洲农业革命时期的大规模移民迁徙,将印欧语系语言从俄罗斯带入欧洲大陆。而古代人种进一步大融合发生在3000年前,大量欧亚混种回到非洲,组成了非洲基因组链条中4%~7%的基因数据。对现代人基因的分析研究更是表明,近2000年间大陆间及其内部的人口迁移十分频繁,如13世纪蒙古扩张在亚洲及东欧留下大量基因等。
       巴斯比认为,各人种在基因学上均由现代人族群和不同远古祖先混杂而来。基因序列证明,鉴于迁徙活动自始至终遍及整个人类历史,没有哪一个人种的血统来自单一祖先或地域。而这种同源性,在移民问题频繁出现于政治议程中的今天,更加引人深思。

       因而,“非洲起源说”正逐渐占据更多优势。

       而非洲起源说最大的理论障碍就是如何解释澳大利亚土著的起源,因为在澳大利亚所发现的一些头骨化石和残留工具,与那些生活在南亚沿海地带非洲早期移民有着明显的区别。  (南亚沿海地带非洲早期移民和澳大利亚土著漂自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区)。

       澳大利亚四面环水,孤立在波涛汹涌的汪洋大海之中,其土著居民更是别具一格。他们有着宽鼻子、厚嘴唇、深色的眼睛、棕色的皮肤、头发为波浪形。持非洲起源说的人类学家认为,澳大利亚土著居民的头发为波浪形,与非洲黑人非常相似,应属非洲人种。另外一些学者则认为,澳大利亚人与欧洲人一样,有着发达的体毛和狭窄的鼻子,其体征接近欧洲人,因此他们应是来自欧洲。还有的学者将澳大利亚的凯洛尔人头骨和印度尼西亚的瓦贾克人头骨相比较,发现两者大同小异,据此认为澳大利亚人是由亚洲现代人发展而来。也有的学者认为,澳大利亚土著是由早期的移民者与当地的直立人杂交繁殖所产生。 

        由英国剑桥大学和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的研究人员组成的研究小组,利用基因手段分析了澳大利亚土著居民和来自新几内亚的美拉尼西亚人的线粒体DNA(母系)和Y染色体DNA(父系),并提取了现代土著人及亚洲人群的血样,然后比较各种不同的DNA谱系。研究人员假设了一个DNA的平均变化率,通过计算DNA样本的变化,可以追溯出人类起源的分支交汇点,并可计算出人类祖先到达世界各地的时间表。结果显示,澳大利亚人共具有四个DNA分支,而这四个DNA分支的祖先都是距今7万年前至5万年前的非洲现代人。最新的研究还显示,澳大利亚土著人的遗传基因中,没有来自直立人的遗传基因特征,这表明,澳大利亚的早期移民并没有与直立人杂交繁殖,他们与其他欧亚大陆上的人有着共同的祖先。 

                 

       有科学家推测,5万年前,当亚欧大陆板块仍连接在一起时,非洲人首先迁移到了欧亚大陆。当时的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之间没有像今天这样深的海洋,海峡之间也很狭窄,直到8000年前,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之间的陆桥才被海洋淹没。早期的定居者可能是穿越了澳大利亚和邻近的新几内亚岛大陆桥,到达澳大利亚定居下来。 

        领导该项研究的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的福斯特博士表示,科学家早就猜测澳大利亚土著人与新几内亚人有着共同的祖先,但由于化石记录的结果差异太大,一直难于证明。这次最新的研究结果首次发现了他们之间的基因联系,证明他们均源自非洲。一些研究人员认为,最新的研究结果为人类起源的“多地区起源论”敲响了丧钟。

      如果按这个图, 就无法解释印度南部, 安达曼群岛, 澳大利亚原住民黑人的存在。

         根据已掌握的化石证据和基因线索, 以及我提出的季风被动漂移假设, 对有关迁徙疑点一一解释

     1.    印度篇

   印度人的起源,组成。

        印度是南亚印度民族集团之一。又译“兴都斯坦人”。约10亿人,主要分布在印度的北方邦、中央邦、德里、拉贾斯坦邦、 哈里亚纳邦、 比哈尔邦,以及全国各大城市,在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也有分布。

       对印度种族的划分,历来聚讼纷纭。目前,受到学术界普遍公认的划分方法,是由B.S.古哈于1935年提出来的。他将印度的种族划分为六个主要类型:尼格罗人(·the Negroids)、原始澳大利亚人(the Proto—Austroloids)、蒙古人(the Mongoloids)、地中海人(the Mediterraneans)、迪纳拉人(the Alpoinarics)以及北欧人(the Nordics)。
       尼格罗人(Negroes),世界三大人种之一,泛指世界各地的黑人。也特指分布在非洲大陆撒哈拉以南的黑人居民。尼格罗人是最早来到印度的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种族实体。按照人类学家的描述,尼格罗地理人种亦称非洲地理人种,原住于非洲南撒哈拉地区。非洲的刚果人种和开普人种就是典型的尼格罗人种。这一人种的特征是:皮肤呈中等乃至深度黑色,头发纤细卷曲,身材短小,前额小而凸出,鼻子扁平,嘴唇宽厚。今天,在印度喀拉拉邦的卡达尔人和普拉衍人身上,在曼尼普尔邦和库奇山区的安加米那加人身上,在南印度森林居民乌拉里人和安达曼群岛的原住民身上,都还可以看到这些特征。显然,他们与非洲黑人存在血缘关系。在尼格罗人之后,大批迥异的黑人迁入南印度, 他们被称为前达罗毗荼人或达罗毗荼人, 也有称为泰米尔人, 人类学家把他们称为原始澳大利亚人。与尼格罗人相比,这些新移民既强壮又聪颖。尼格罗人或被他们同化,或被他们驱赶到人迹罕至的丛林以及孟加拉湾中的岛屿。对榕属树木的崇拜,在世界上的许多地方都曾与繁育和灵魂相联系,在印度也很流行。这可能与尼格罗人的原始信仰有传承关系。在印度流行的某些对鱼类、动物和植物的图腾崇拜观念,也同样可能源于尼格罗人。部分印度尼格罗人使用弓箭打猎。因此,有些人类学家认为,应当将这一起到延伸人类臂膀作用的原始工具的发明归功于他们。印度尼格罗人的存在,也为现代人类起源于非洲然后四散开来的流行学说提供了佐证。

        关于达罗毗荼人, 我们先看一看他们的情况. 达罗毗荼人,也翻译作德拉维达人(英语:Dravidian peoples),也指泰米尔人, 达罗毗荼(英语:Dravidian)一词来源于梵文的Dravida,在历史上曾用来指代泰米尔人。天主教宣教士罗伯特·考德威尔用这个词来代表南印度的居民, 是南亚次大陆上以达罗毗荼语系的语言为母语的种族,人口超过2亿。达罗毗荼人大多分布在印度南部,约占印度人口的25%,其余的分布在中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尼泊尔、巴基斯坦和伊朗东南部等地。
       关于梵文的drāvida一词的来源,学界目前有多种看法,这些理论大体上都围绕着tami?和drāvi?a两个词之间的关系而展开。泽维勒比尔等语言学家认为二者的来源关系乃是tami? >drāvi?a,而其他人则认为它们遵循Dravida -> Dramila -> Tamizha或Tamil的发展方向。Dravida一词也有可能来源于梵语的Drava,意即“水”或“海洋”,而Dravidian便是指代居住在海边的印度人,即居住于三面环海的南印度地区的居民。提到Dravida 有“水”或“海洋”的意思, 那他们是否指自己为海洋中来的民族呢?
       达罗毗荼人相关种族有布拉灰人 · 冈德人 · 卡纳达人 · 科达瓦人 · 马拉雅拉姆人 · 泰米尔人 · 泰卢固人 · 图鲁人. 在早期解剖学研究中, 发现达罗毗荼人类似于古地中海人或地中海离加索人种, 被称为古地中海人, 后来发现达罗毗荼人在解剖学和基因的特征更象澳大利亚的土著人,又把达罗毗荼人称做原始澳大利亚人。所以, 在关于达罗毗荼人归属研究中, 有称作古地中海人, 有称作原始澳大利亚人。
       至于达罗毗荼人/原始澳大利亚人从何而来,学术界众说纷纭,迄无定论。一种学说认为,他们很可能是在冰河时期沿着陆桥来到印度的,就像印第安人在冰河时期穿越白令海峡从亚洲迁徙到美洲那样。还有一种学说认为,原始澳大利亚人未必来自大洋洲,但是他们在血统上与一些属于大洋洲的南太平洋群岛上的土著人种关系极为密切。另外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他们似乎来自巴勒斯坦。这一种族的特点是,头发卷曲,肤色发黑,鼻子扁平,嘴唇宽厚。显然,他们在体貌特征上与尼格罗人有相同之处。现今居住在印度西部、中部和东部广阔地带的蒙达人、高尔人、桑塔尔人和比尔人普遍认为就是原始澳大利亚人的后裔。他们至今保留着自己独特的体貌特征、生活方式以及语言和信仰。生活在南印度的琴楚人、库龙巴人和耶拉瓦人也是原始澳大利亚人的后裔。原始澳大利亚人信奉泛灵论。见于上述印度部落民中那些带有泛灵色彩的仪式,即为原始澳大利亚人的遗风。泛灵论可能是一些原始宗教的前身,至今依然为印度东北部梅加拉雅邦等地的若干部落民所笃信。他们轻易不对树木等施以斧斤,因而该邦还拥有很高的森林覆盖率。也有的学者,如英国著名人类学家阿瑟.基思爵士(Arthur Keith),对于印度人种外来说持怀疑态度,认为印度次大陆原先不可能是一片人种的真空。
       早期欧洲人类学家认为他们是地中海人种最外围分支。早年的一些人类学家曾认为达罗毗荼各民族乃是一个独特的人种,不过大量的基因研究否定了这一结论,即便如此,他们的基因结构仍与北印度和西印度的印度人有着显著的差异。基因研究同时也证实了达罗毗荼语系的人种源自南亚次大陆。遗传学家卡瓦利-斯福扎认为达罗毗荼人的出现要早于印欧语系人种的到来。
       一些语言学家认为,在印度-雅利安(印度伊朗人或印欧人)移民到来之前,达罗毗荼人遍布于印度半岛,这一观点得到了一些文化和语言学上的佐证,俾路支地区说布拉灰语(属于达罗毗荼语系)的布拉灰人的存在就被当作一个证据。按这种理论的观点,早期印度河流域文明,比如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应为达罗毗荼人所创造。
       另外一些学者如J. Bloch和M. Witzel则认为,印度-雅利安人在创作出《梨俱吠陀》最古老部分之后才进入已经讲达罗毗荼语的地区.
       以蒙古人为主体的亚洲大陆先民移居印度,形成了外来种族迁入印度的第三波。起源于中国北部的蒙古人,是经西藏高原辗转进入印度的。现今生活在印度的蒙古人可以分为两个主要族群,即古蒙古人和藏蒙古人。古蒙古人主要生活在藏南、那加兰、阿萨姆山区以及印缅边界。阿萨姆和孟加拉地区的查克马人、莫卧儿人和雷布查人等皆为其典型代表。人是环境的产物。由于地理环境的改变等原因,他们蒙古人的体貌特征已经不很鲜明。藏蒙古人则带有明显的蒙古人特征。他们身材高大,鼻子宽阔,体毛与胡须都不浓密。生活在锡金和不丹的主体民族即是藏蒙古人。
       可以说,印度为数不少的部落民,基本上是尼格罗人、原始澳大利亚人与蒙古人的后裔,而印度人口的主体却是地中海人、阿尔卑斯迪纳拉人与北欧人的后裔。
       印度最主要的种族是地中海人。然而,地中海人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族群。他们可以分为三个类型,即肤色浅黑的古地中海人、肤色黄褐的所谓正宗地中海人以及东地中海人或称闪米特地中海人。古地中海人血统主要存在于今南印度的泰卢固人与泰米尔婆罗门中。地中海人曾广泛分布在印度次大陆的中部、北部和西北部。学术界普遍认为,他们就是公元前三千纪印度河流域城市文明的创造者。印度河文明是印度文明史与世界文明史上极其重要的一章。因此,它的创造者自然拥有受人尊敬的历史地位。但是,由于印度河文明尚有许多不解之谜,因而它的创造者又多少带有一些神秘性。他们也被称为达罗毗荼人。今天南印度的泰米尔人、泰卢固人、马拉雅兰人和巴基斯坦的布拉灰人等就是他们的后裔。
       对印度文明产生重大影响的外来种族还有阿尔卑斯迪纳拉人。这一种族来自南欧沿亚得里亚海岸绵延的迪纳拉山脉,而该山脉是阿尔卑斯山脉的东南段。阿尔卑斯迪纳拉人的肤色比地中海人白皙。在今比哈尔邦与奥里萨邦以东和阿萨姆邦以西的地区主要的种族血统就来自阿尔卑斯迪纳拉人。在古吉拉特邦,孟加拉、奥里萨和卡纳塔克邦古尔格县,都可以看到他们的后裔。他们已经与地中海人融合在一起。阿尔卑斯人其实又是高加索人种的一个分支。类似亚美尼亚人的体貌特征,在印度帕西人身上十分明显。
        最初居住在俄罗斯南部与南乌克兰草原地区的一支具有北欧日耳曼民族体貌特征的原住民,约在公元前1500年前后穿越西北部的山口来到印度。他们肤色白皙,头型偏长,鼻梁窄细而隆起,身躯高大。他们是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迁徙性很强,曾在许多世纪中不断寻觅新的草地,先后到达伊朗、叙利亚等地,也有的分支散布到安纳托利亚、希腊以及东欧各处。到达伊朗的分支有一部分经阿富汗从西北方向进入北印度。他们因此又有印度一伊朗人或印度一欧罗巴人之称。这些外来游牧民族的文明程度低于印度的土著,但却弓马娴熟,善于骑射。他们凭借武力优势征服了相对柔弱的土著,并逐渐分布到印度次大陆许多地区。他们接受了后者的部分文化并逐渐与之混合起来。语言学家则从历史比较语言学的角度将他们称为雅利安人。这一名称历来争议不断,但却变得十分流行。因此,今天的克什米尔人、旁遮普人、孟加拉人、拉贾斯坦人,巴基斯坦的信德人、俾路支人、普什图人以及斯里兰卡的僧伽罗人等,都可以说是雅利安人或混血的雅利安人。他们带来的所谓雅利安文化,成为印度教以及印度文学、哲学和艺术的源头。“雅利安”一词主要是一个语言学术语。英国语言学家弗里德里希·马克思·穆勒不赞成将这一术语用于指称种族。然而,有一点确凿无疑,即他们是源于欧洲的种族,是白种人。
       经过通婚与往来,不同的种族血统多有混合。尼格罗人走向边缘,近乎灭绝。原始澳大利亚人散布在印度南部、西部和中部的部落之中。蒙古人与其他人种融合最少,分布在印度东北部、西孟加拉邦和喜马拉雅山山麓。地中海人是辉煌的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创造者。在这一文明衰亡之后,他们向东迁徙并分散在恒河流域。来自阿尔卑斯山的种族渗透到恒河流域之时,不同的种族血统的融合开始大量出现。地中海人主要生活在恒河上游,阿尔卑斯山人主要生活在恒河下游。在印度南方,则以达罗毗荼人和前达罗毗荼人为主。
       一般认为印度斯坦人主要是公元前14世纪左右迁入的古代雅利安游牧部落与当地达罗毗荼人的混血后裔,故有人称之为“雅利安-达罗毗荼人”。
       综上所述, 学术界对印度的蒙古人、地中海人、迪纳拉人以及北欧人的来源方式有比较统一的认知。而对尼格罗人、原始澳大利亚人从何而来仍是谜团。
       我们这里主要讨论尼格罗人和达罗毗荼人。尼格罗人与非洲黑人存在血缘关系, 目前很多人认为他们是在冰河时代从非洲象蒙古人通过白令海峡进入美洲一样进入印度。他们主要定居在印度西南地区,而这一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区, 怎么可能有冰河时代的机会? 按照陆地迁移的说法, 他们路经阿拉伯, 伊朗, 但没有在这些地区留下化石/基因痕迹。
而且他们主要分布在印度西南部, 斯里兰卡和安达曼群岛。达罗毗荼人与非洲黑人也存在血缘关系,学术界普遍认为他们是在冰河时代从澳大利亚象蒙古人通过白令海峡进入美洲一样进入印度。但这个渠道是要跨越赤道的, 有这个可能?而且在马达加斯加群岛上的土著人在生理学上也被称做原始澳大利亚人, 他们也被认为在冰河时代直接或经东南亚来自澳大利亚。
       我的推断是:早期的非洲原始部落人在缓慢的进化中, 用树枝, 树干, 树藤, 包括 也可能主要是用生长力极为旺盛的榕树, 发明制作了木筏子, 很多原始人拿起树枝做木桨和渔叉, 用树藤, 叶和树皮纤维做网, 进入近海捕鱼生息。 而那个时代因生产力极度落后, 男女社会分工不明显, 都要参与体力劳动, 包括捕鱼。在毫无气象天候 知识和经验情况下,这些捕鱼中的男女被季风顺流飘过印度洋进入印度南部, 斯里兰卡, 安达曼群岛,也包括进入附近的马达加斯加群岛。下游岛屿的海湾变成了漂移者的接受器。这些漂移者带着木筏时代的生存技能在不同时间, 进入不同海湾, 深入不同地区, 或开疆立屋生存定居,繁衍生息,形成不同部落。 或被较早的定居者同化为部落中人,或被视作入侵者杀掉。而不同的部落在一个个海湾形成了,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产生了。这种不幸的被动迁徙每年都在不断重复着。这批人在印度被称为尼格罗人。
       众所周知, 早期的漂移者并不具有丰富的生存和生产经验、知识和文化底蕴。猿猴因群聚争斗而进化,人是社会动物, 由于离开了群体,离开了母岛,少了合作和争斗, 其进化,进步的速度必然急剧减慢。即使离非洲大陆很近的马达加斯加群岛, 由于交流的中断, 生理和文化进化也和印度南部, 斯里兰卡, 安达曼群岛的迁徙者没有明显差异。
       许多年后, 也许几千年, 也许几万年后,非洲原始部落人在合作和争斗中, 生理和生存技能有了很大的进步, 发明制作了效率更大的捕鱼工具, 比如独木舟(疑惑双体或多体独木舟), 这种捕鱼能力的飞跃, 也让更多的人进入到沿海捕鱼行列。 而这些人中的一部分带着较为强壮的身体,先进的语言, 文化, 造舟或船、 捕鱼等技术, 也同样被季风从同样的海湾或地区漂进南印度。这批人抢了尼格罗人的饭碗和家园 ,被后人称为达罗毗荼人。
        这批人一部分也被飘进了较近的马达加斯加群岛, 一部分也被飘进了较远的东南亚, 新几内亚群岛和澳大利亚岛。这批人因离群索居, 进化极慢, 虽彼此远离, 但进化程度保持在一个水平。他们生理学, 语言学上被统称为原始澳大利亚人。而目前马达加斯加群岛, 南印度和东南亚土著人被认为在赤道地区冰河化后从澳大利亚迁移出来。
       正如之前所述, 季风在冬季和夏季风向正好相反, 并且海洋被动漂移生存率极低, 当南印度,东南亚,新几内亚群岛和澳大利亚岛人口增加到一定数量, 才有机会季风被动迁移到他们原来的母岛--南非洲包括马达加斯加群岛。人们在马达加斯加群岛和非洲东岸某些部落的确发现了一些有黑人和蒙古人血统的马来-南岛人。
      这里顺带介绍一下安達曼群島人。
      安达曼人(Andamanese)为南亚少数民族,根據DNA分析,安達曼人在生理上和非洲的俾格米人相似,身型矮小,皮膚黝黑。居住在安达曼群岛,分为大安达曼族、翁格族、雅拉哇族、森体内尔族四大民族。四个民族部落人数极少,都只有百来人,甚至只有20多个人,均属非洲黑人的后裔,和分布在马来西亚的塞芒人、菲律宾的阿艾塔人同属于一种情况。大安达曼人原分10个部落,每个部落占有一定的区域。部落之下分为若干地方分支,由头人管辖。保留母系制残余。人口逐渐稀少。


         2. 东南亚人及中国南方人起源  

       缅甸最初的土著是矮黑人, 被早期的人类学家称作印度尼西亚的尼格黎多人, 后期也被称作原始-澳大利亚人。后来, 南下的蒙古人一部分通过藏南进入了缅甸,泰国, 老挝, 柬埔寨, 这些新移民与矮黑人通婚同化后形成南岛人和南岛语。南岛语系又称为澳斯特罗尼西亚语系(或马来-波里尼西亚语系)。这些南岛人继续南下漂进马来群岛, 印度尼西亚群岛, 菲律宾群岛等地。 形成各具特色的马来人种,肤色棕黄色。又称南岛-蒙古人种或海洋蒙古人种,最初是由德国科学约翰·弗里德里希·布卢门巴赫提出的人种概念,认为是棕色人种一个分支。事实上是马来人种是由爪
哇白色人种与安达曼人种融合的结果。主要分布于马来群岛、波利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台湾、南九州、复活节岛、马达加斯加和中亚。现在人类学已放弃此概念,把它划入蒙古人种中。

       澳大利亚人种的最早在南亚形成,向东南亚移民, 后来向澳大利亚移民,随后,在公元前约一千年内,又向大洋洲移民。这就是有人讲的的东支之大洋洲部分。其中东南亚部分包括三个人类类型集团:维达人类类型集团,安达曼人类类型集团和千岛人类类型集团(过渡类型)。

       维达人类类型集团

      又称锡兰-巽他人种,主要分布于印度的中部和东部、斯里兰卡、马来半岛、加里曼丹和苏门答腊等地。书上说:“该人种的主要体质特征为:皮肤深褐色,眼色也很深,配之以长而硬的黑色波状发。颅型狭长,面部相对较宽阔,额部稍后倾,胡须和体毛发育较弱,嘴唇较厚,阔鼻型,面部比较平直,眉弓发达程度中等,身材比较矮小。” 维达人种和澳大利亚原住民长得区别不大,他们在各个方面的特征都很相似,除了维达人比起澳大利亚原住民要矮得多,平均身高只有157cm。但早期的人类遗体表明,以前的维达人的身高比现在要高。 维达人本来是南亚次大陆上最古老和最原始的居民。以前,他们的领地几乎包括了整个印度。但随着来自北方的雅利安语支的人和来自南方的达罗毗荼语系的人来到印度,他们就遭到了强行的驱赶。现在只能生活在印度中南部的山区和丛林中。

      斯里兰卡的维达人与印度的维达人很相似 ,但在身高上还不如他们的印度的维达同胞们。现在血统纯正的维达人已经很少了,并且仅在斯里兰卡东部有少许存留下来,但他们的基因库毫无疑问是遍布整个斯里兰卡岛的。曾经有人认为维达人可能与非洲的尼格罗人有着共同的祖先,因为他们的镰刀血细胞贫血症的发生率都较高。
   

        尼格利陀人类(Negrito)类型集团

        名称来源于西班牙文,意为“小黑人”,或称矮黑人, 又称安达曼人类类型集团。 主要包括安达曼群岛民,马来半岛的舍曼族、吕宋的矮黑族、新几内亚岛腹地的很多部落以及美拉尼西亚的其他岛屿上的族群。 他们不仅在东南亚居住,是东南亚的半游牧民族,在大洋洲也有分布。 他们零星分布于菲律宾、马来半岛、泰国和安达曼群岛,尼科巴群岛,是目前被了解最少的人类族群之一。 他们可能是东南亚(包含新几内亚)的原住民。 矮黑人和其他人种比较起来有最纯的粒线体DNA基因库,因此他们的粒线体DNA被拿来当做研究遗传漂变的基础。 他们和澳大利亚人种东南亚部分的其他类型一样,也是被挤到了山区或丛林中,过着原始的生活。
       尼格利陀人与非洲的俾格米人在外观上相似,有着矮小身材和深色皮肤;但是,遗传检验研究的结果显示尼格利陀人与非洲人关系疏远,并在早期便从亚洲人分支出来;学者对这个结果有两种假说:一是尼格利陀人是早期「出非洲说」的残留后代,或他们是其中一支最早现代人类远征队的后代。 一般相信,尼格利陀人外表与非洲人相似是由于对相似环境的适应,而不是血缘上的关系。
       尼格利陀人(Negrito)又与生活在南印度, 斯里兰卡的尼格罗人(negro)在外部体征和DNA极为相似。 他们应是比原始澳大利亚人更早的人种。
       安达曼岛民说着一种奇特的语言,主要靠捕鱼维生。他们的平均身高为137cm。大家会发现,非洲的布须曼人和尼格利陀人非常相似,不但在身高上都是世界上最矮的族群,并且同样具有十分卷曲的头发和硕大的肥臀。但是他们血型比例却并不一致,因此,这可能是另一个趋同进化的例子。
       新几内亚的尼格利陀人直到现在还活得很好,他们平均身高为145cm,肤色黄棕色,卷发,并且体毛不少,鼻子仍是一如既往的又扁又宽又短。

       千岛人种(过渡人种)

       千岛人属于蒙古人种和澳大利亚人种之间的过渡类型,看上去与澳大利亚土著很相似。他们是世界上体毛最发达的族群。黑发、波状。浅褐色皮肤,面部又扁又宽又平。具有相当大的内眦皱褶出现率。身材很壮实,胳膊长腿短,身材较矮。他们的长相与俄罗斯乡人很像,很有可能他们的祖先是欧罗巴人的一支。 

       我的推断是: 受季风影响, 非洲早期进化的现代人, 被动漂进从南印度到澳大利亚区域, 只是因当时以捕鱼为生的非洲人多少为基数, 进入南亚, 东南亚和大洋洲的人数有变化。 早期的, 在南亚被称为尼格罗人(negro), 而南部的被称为 尼格利陀人(Negrito)。后期的, 在南亚被称为维达人, 而南部的被称为原始澳大利亚人。再后来, 蒙古人与原始澳大利亚人混血, 形成南岛-蒙古人或其它名称。
       缅甸的南岛人东移进入云南, 广西, 广东,福建, 形成南蒙古人系, 他们慢慢向北移动, 与向南迁移的北蒙古人形成中国人的不同民族。一部分南向漂移进入海南岛。 部分福建人(早期南岛人)受季风影响向东被动漂移进入台湾, 形成台湾原住民(平铺人和高山族); 部分福建人(早期南岛人)受季风影响向东北被动漂移进入琉球群岛和日本, 而这批福建南岛人与通过季风被动漂移从中国东北, 西伯利亚和朝鲜而来到日本的蒙古人种同化, 形成不同于中国东北人和朝鲜人的独特的日本人。这些推断是有日本人独特DNA与北蒙古人和福建人DNA相关来佐证的。
       中国地大人多, 中国人的来源已有定论, 这里不再赘述。

       日本人的起源的确奇特
       绳文人(日语:縄文人/じょうもんじん Jōmon-jin)是日本列岛在绳文时代的原住民团体,他们与之后的弥生人在人类学上有着显著区别。
       绳文人生活于旧石器时代后期,约自前145世纪至前10世纪左右,分布于整个日本列岛。 这个时代被称为绳文时代。 绳文人按照地域可以分为4到9个集团。 根据日本遗传学家神泽秀明(Hideaki Kanzawa)于2013年的研究,绳文人与大洋洲的巴布亚人与美拉尼西亚人在遗传因子上最为接近。 而且,绳文人和大洋洲的诸民族都有与丹尼索瓦人混血的相似性,这也间接的证实了绳文人、大洋洲诸民族与澳洲人种(如矮黑人)间的共同关系。
       另外,由渡过南海而来的南岛语族与越人、西南夷,把中国长江下流域开始的照叶树林文化(烧垦文化)与水稻带来(日本人鸟越宪三郎认为倭人来自云南傣族、彝族、哈尼族、诹访春雄认为倭人是越人一支)。 其后,绳文末期、弥生时代开始,有由朝鲜与中国(主要是朝鲜)方面移居日本列岛的新蒙古人种(弥生人, 北蒙古人)。 根据对现代日本人的遗传因子的研究,弥生人主要来自于朝鲜半岛的移民。 后来弥生人自朝鲜半岛迁入并征服了绳文人,与绳文人不断融合混血形成了今日的日本大和民族。 虾夷(北海道)和琉球,仍旧保持着与绳文文化类似的文化,分别为擦文时代和贝冢时代。
       因为,日本人与韩国人的Y染色体DNA单倍型类群,具有极高的一致性,如高比例的单倍型类群O-M176及一定比例的单倍型类群C-M130。 而单倍型类群O-M176在中国大陆的南北方都是不常见的Y染色体DNA单倍型类群。 关西一帯的日本人由于邻近朝鲜半岛,弥生人在遗传因子上的影响较大。 关东的日本人,虽然弥生人在遗传因子上的影响仍旧较大,但绳文人也对遗传因子有显著的影响。 (随着渡来人(弥生)人自北九州岛对于绳文人居住地的扩张,弥生人与绳文人不断反复混血形成日本人。 最后,日本历史上的绳文人如虾夷族渐渐融合成大和民族的一分子。 少数虾夷族只能退居东日本的边陲地道与北海道。
       日本人的体质与语言是在公元前400年形成,但真正定型是在十二世纪虾夷人投降后为止。 现代日本人是在幕府被推翻后才真正出现(之前日本人只认自己是藩的成员)。 早期的弥生人与朝鲜半岛的移民有一定的血缘关系与紧密的连系,如日本的倭国与朝鲜半岛的百济王室的联姻关系。 日本在古坟时代的大王的古坟,有着被称为前方后圆坟的特殊建筑型式。 而朝鲜半岛南方也有为数不少的类似的前方后圆坟。 ((见朝鲜半岛的日本式古坟)
       两大父系DNA
       Michael F. Hammer在2005年的报告指出,259名男性日本人测试样本里:34.7%为单倍型类群D(此单倍型类群主要存于安达曼人等棕色人种(矮黑人)),另外还有O-P31 (31.7%), O-M122 (20.1%), C-M8 (5.4%), C-M217 (3.1%), NO (2.3%) 和N(1.5%).[ 16] ;因此就父系DNA而言,拥有单倍型类群O父系基因的部分日本人和中国人、越南人、韩国人及东南亚人等是亲戚,但单倍型类群D(南亚的安达曼人,矮黑人、绳文人、藏族等)的存在使日本人在血缘上有别于于东亚其他人种(如汉族,朝鲜族和蒙古族)而更接近于东南亚人。
      我的推断:? 在日本绳文时代, 受季风被动漂移影响, 日本和琉球群岛接受来自福建一带沿海来到的南岛人, 也不乏来自大洋洲的难民, 进而通婚互溶, 而有异与朝鲜人种。即所谓的更接近于东南亚人。


  3. 澳大利亚及大洋洲篇

     先谈谈澳大利亚人起源目前认知概况
     澳大利亚原住民(英语:Indigenous Australians)是欧洲人殖民之前居住在澳洲大陆及其附近岛屿的各民族的总称。“澳大利亚原住民”是笼统的称呼,其包括的民族之间有很大区别,例如提维人(Tiwi people)、努恩嘎人(Noongar people)和托雷斯海峡群岛人(Torres Strait Islanders)等都是不同的民族,属于原住民的民族之间并不一定有密切的关联或相同的起源。
       澳洲大陆最早的居民和现代澳洲原住民之间的关系在学术上尚无定论。大多数学者认为人类于距今40,000至50,000年前到达澳大利亚,至远可能达125,000年前。按照近年的研究,具较大可能性的是澳洲原住民是约70,000年前第一波离开非洲前往亚洲的古人的后裔,在约50,000年前抵达澳洲。根据基因分析得出的估计则是约44,000年前。
      在澳洲发现的最早的人类遗存是40,000年前的“蒙哥人”(Mungo Man),但根据线粒体DNA比较,蒙哥人与现在以及古代的澳洲原住民都没有亲属关系。
       在澳洲发现的最早的解剖学意义上的现代人类遗存(也是非洲以外最早的)是“芒哥人”,估计生活在距今42,000年前。最初对称为”芒哥湖3号“遗骨与古代及现代土著人进行的线粒体DNA比较分析显示芒哥人与澳洲土著人之间并没有遗传关系,但这一结论在科学界也受到广泛的不接受。有批评指出此一排序没有经过独立验证,并且结果可能受到死后改变或DNA热力破坏的影响。虽然这一受到争议的分析结果似乎表示芒哥人是在当代人类的最早共同祖先出现之前就已分离出去的灭绝支系物种,至少芒哥国家公园管理机构认为现在当地的土著人是芒哥人的后代。
       就基因来说,一部分澳洲原住民具有美拉尼西亚及巴布亚混血,但大多数的血缘距中亚及南亚人群较近。研究表明地理意义上的澳洲人群起源于单一的祖先族群,后代各地区组群之间分隔后,相对较少受到此后来自亚洲大陆的移民影响。其中新几内亚的巴布亚人在约32,000年前从菲律宾的马马努亚人(Mamanwa)分离出来,并在约5,000年前人口迅速膨胀。据2011年的基因研究,澳大利亚土著人、巴布亚人和马马努亚人都带有亚洲古人种丹尼索瓦人的部分基因,因此亚洲的现代人类和古人类在约44,000年前(澳洲大陆与巴布亚新几内亚分离、土著人迁徙到澳洲之前)发生过杂交。而2012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则报告有证据显示4,000多年前曾有从印度到北澳洲的较大规模的基因流动。这一时期也是澳大利亚考古记录中工具技术及食物加工出现变化的时代,因此有推论两者之间有关联。
       这里有一张图除了显示东南亚不计其数的岛屿的位置之外,还能够显示另一件很重要的事。晚更新世始于约12万年前,结束于约1万2千年前,在晚更新世期间,地球正经历着一次重大的事件,那就是一次严重的冰期,称为末次冰期,在1万8千年前达到最盛,这时候两极冰帽大幅度扩张,大量的水被固定在两极,海平面比现在低很多。图中浅灰色的部分显示的是晚更新世冰期时的陆地,深灰色的部分是现在的陆地。
       通常认为,澳大利亚土著人是一次单一迁徙中到达澳洲大陆的群体的后代,此群体是64,000年到75,000年前第一批离开非洲的现代人类的分支,但也有少数意见认为曾有数批迁徙。最有可能的迁徙路线是在海洋水位较低时用船进行“跳岛”。有迹象表明,土著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与现已灭绝的澳洲巨型动物群生活在同一环境中。
       澳洲原住民包括所谓的“澳洲土著人”(Aboriginal)和“托雷斯海峡群岛人”(Torres Strait Islanders)。托雷斯海峡位于澳大利亚东北昆士兰州北端,与新几内亚之间,托雷斯海峡群岛人是该海峡中的群岛的原住民,而根据传统用法“澳洲土著人”(Aboriginal)指的是澳洲大陆、塔斯马尼亚岛以及一些其他临近岛屿的原住民。因此,“澳洲原住民”是包含澳洲土著人和托雷斯海峡群岛人的统称。
       澳洲的不同原住民社群和社会之间有很大的差异,每个社群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习俗和语言。当代的原住民更细分为不同的当地社区。据估计,欧洲人移民开始时,原住民中共有约250种语言,但现在大约只有120到145种语言仍然存在,其中绝大多数属于濒危语种,仅有13种不属于濒危语种。现代的土著人大多数使用夹杂土著语词汇并受土著语发音和语法构造影响的英语,这类英语语种称为“澳洲土著英语”。欧洲人移民开始时原住民人口按照不同的估计可能约为318,000人或1,000,000人,人口分布类似现在的澳大利亚人口分布规律,大多数生活在东南部,以墨累河为轴线的地区.按照2011年人口普查数据,澳大利亚现有原住民669,881人,占总人口约3%。

       托雷斯海峡群岛人

       托雷斯海峡群岛人的遗传和文化史都和土著人的传统不同。托雷斯海峡群岛东部的岛民尤其接近新几内亚的巴布亚人,使用的语言是巴布亚语的一种。因此,“澳洲土著人”(Aboriginal Australians)不包括托雷斯海峡群岛人。这也是近年来含义更广的“澳洲原住民”或“澳大利亚原住民”概念使用越来越多的原因之一。澳洲原住民中,有6%自认为纯托雷斯海峡群岛人,另有4%自认为兼有托雷斯海峡群岛人和澳洲土著人遗传。 托雷斯海峡群岛包括过百个岛屿,在1879年被昆士兰兼并。许多原住民组织的名称中包含“土著及托雷斯海峡群岛人”的用法,以显示托雷斯海峡群岛人在澳大利亚原住民人群中的独特身份和重要性。

       黑人

       自从欧洲人殖民开始后,就有把澳洲原住民称为“黑人”(blacks)的用法。虽然此名称源于原住民的肤色,但现在此名称也用来泛指土著血统或文化,而不论肤色深浅。70年代的许多土著民权活动家都把“黑人”当作值得自豪的标签,因此“黑人”、“黑文化”等不是贬义名称。现代人类学家把他们原始澳大利亚人。


       大洋洲:波利尼西亚群岛与其西面的密克罗尼西亚、美拉尼西亚两大群岛


       玻里尼西亚的三个端点分别是夏威夷群岛、纽西兰及复活节岛。 玻里尼西亚(Polynesia,是从希腊语而来,poly相当于众多之意,而nesi则相当于岛)是由位于太平洋中南部,大致在180°经线以东及南、北纬30°之间;一大群超过1,000个以上的岛屿所组成,陆地总面积2.6万平方公里,岛屿零星分布,人烟稀疏。
       数百年前,善于航海的玻里尼西亚人经过远洋航行到达这些无人岛屿并在此定居,成为玻里尼西亚各岛屿的最初居民,如新西兰的毛利人等。 夏威夷群岛中也有蒙古血统居民,为夏威夷众多岛屿奉献了多面文化, 也让这些岛屿居民的肤色不同于纽西兰居民。
      黑人卡美哈美哈国王是一位伟大的勇士、外交家和领导者,于1810年将数年来征战不休的夏威夷群岛统一为一个皇家王国。
       美拉尼西亚(Melanesia,源于希腊语)是太平洋三大岛群之一,意为“黑人群岛”。由俾斯麦群岛、所罗门群岛、新赫布里底群岛、新喀里多尼亚群岛、斐济群岛等组成。陆地总面积约15.5万平方公里,各岛多火山。
       密克罗尼西亚(Micronesia)是太平洋三大岛群之一,希腊语字根为“小岛”之义,位于西太平洋,在南纬4°-北纬22°、东经130°-180°之间;有2500个以上的岛屿,绝大部分在赤道以北,东西延伸约4600公里;其南方是美拉尼西亚,东方是玻里尼西亚。
       我的推断是:在40,000至125,000年间, 南部非洲的初期进化的原始人乘坐木筏子或独木舟类捕鱼工具, 受季风或赤道环流风的影响下, 被动漂向浩瀚大海包围的澳大利亚群岛, 和大洋洲三大群岛, 也包括受季风影响, 在这些群岛定居的最早的岛民在捕鱼时节,依靠 善於航海的技能, 被动飘到不同的岛屿。还有被动漂自东亚和东南亚的渔民。在没有资讯, 没有诱惑, 因地球球面影响, 远隔数十公里即不能看见对面岛礁的情况下,对不知远近的落脚点,划着产生很少推力的小木桨,站在支离赢弱的木筏子或独木舟上,无异于走向深渊;对看不到目的地,您相信那个时代的岛民会主动跳向不在视野的其它岛屿?
       这些地区的确是有季风的。澳大利亚东部和新西兰1-4月受台风影响,波利尼西亚的中部和密克罗尼西亚的加罗林群岛附近是台风的源地,在澳大利亚东南部,冬季受极地吹来的“南寒风”的影响,气温降低至摄氏10度以下。
       热带干湿季节气候:分布在澳大利亚大陆的金伯利高原、阿纳姆地、约克角半岛、新几内亚岛的南部平原等地区。干湿季分明,1月受西北季风带来的热带海洋气团的影响,炎热潮湿,雨量丰沛,为湿季;7月受来自大陆的东南信风影响,干燥少雨,为干季。年平均气温一般在25℃以上。年降水量因地而异,如新几内亚岛南部的莫尔兹比港年降水量为950毫米,而澳大利亚北部的达尔文港为1490毫米。
       同样, 大洋洲三大群岛的岛民也是在不断地, 但是被动地相互跳岛。而且, 不同的岛, 同一岛的不同区域, 不同地段, 因漂进的不同时段, 不同人种, 形成不同语言, 肤色, DNA表征, 甚至不同能力的人种。
       而这种跳岛方式是冰河期迁徙所无法解释的。 季风被动漂移却可以解释非洲人类起源DNA证据说。也揭示了从非洲经陆地缓慢迁徙到澳大利亚附近时, 这里已有尼格利陀人(Negrito)和原始澳大利亚人生活居住了。也揭示了从非洲经陆地缓慢迁徙进化为蒙古人种, 又缓慢迁徙到日本群岛,那里已是繩文人的天地。 陆地迁徙是一步一步挪动的, 而季风被动漂移可能是一日千浬的。


   玛雅篇


       目前对玛雅人起源的认知
       玛雅人(Maya peoples)是古代印第安人的一支,是美洲唯一留下文字记录的民族。他们构成了多样的美洲土著人民族,生活在墨西哥南部和中美洲北部。“玛雅”是为了方便而起的一个集体称号,包括为该地区贡献某种程度的文化和语言遗产的人。但其中也包括许多不同的人口、社会和种族群体,他们都有自己特殊的传统、文化和历史的特征。
       玛雅人公元前约2500年就已定居今墨西哥南部、伯利兹以及萨尔瓦多和洪都拉斯的部分地区及塔瓦斯科和恰帕斯的一部分,危地马拉低地和高地及恰帕斯和萨尔瓦多的最南端。属蒙古人种美洲支。使用玛雅语,属印第安语系玛雅—基切语族。21世纪初约有70种玛雅语言,有超过500万人在使用,其中大部分能讲双语(玛雅语和西班牙语)。在西班牙征服墨西哥和中美洲之前,玛雅人曾创造西半球最伟大的文明之一。
       玛雅人从事农耕、兴建巨大的石头建筑和金字塔神殿、冶炼金和铜,并发展和使用了一种现今已部分解读的象形文字系统和非常精密的历法及天文体系。公元前1500年,玛雅人已发展玉米、豆类和南瓜的栽培为基础的原始农业;公元前600年,种植木薯。开始兴建宗教仪式中心。公元200年,这些中心发展为有神殿、金字塔、宫殿、球场和广场的城市。古代玛雅人大量开采建筑用石材(通常是石灰岩),使用燧石之类更坚硬的石器切割石材。主要实施刀耕火种的农业,采用进步的灌溉和梯田耕作技术。种植玉米(主食)、菜豆、南瓜和块根植物,饲养火鸡和狗等。玛雅人使用野生无花果树皮内层造纸,并将象形文字书写于这种纸做的书籍。发展出繁复优美的雕刻和浮雕传统。建筑工程、石头碑铭和浮雕是了解古玛雅人的主要知识来源。早期的玛雅文化受到更早期的奥尔梅克文化(Olmec civilization)的影响。

       奥尔梅克文化,是中美洲古印第安文明萌芽阶段的文化。有印第安文明之母之称。得名于奥尔梅克印第安人。奥尔梅克文明的发祥地位于今墨西哥的维拉克鲁斯州和塔巴斯科州,西起帕怕洛阿潘河,东至托纳拉河,面积约为1.8万平方公里。这一带西部为洪泛区,东部为沼泽地,气候炎热多雨,河流众多,水草丰美,并且橡胶树成片,因此当地居民被称之为“奥尔梅克人”,意为“橡胶之乡的人”。年代约公元前第1千纪初~前3世纪。     

       该文化的主要遗址有拉本塔、圣罗伦佐和特雷斯萨波特斯等处。拉本塔为中美洲最早的宗教中心,当时已形成较大市镇,有宏伟的金字塔式台庙、巨大的仪式性广场、玉石雕刻和最早的美洲文字,表明此时的奥尔梅克人已脱离原始社会建立了美洲最早的文明。

      奥尔梅克文化时期种植玉米、南瓜、豆类,创造了历法和计数符号。石雕艺术较发达,最有代表性的是用天然球形巨石刻成的头像,有的高2-3米 ,重达20吨。以翡翠碧玉雕刻的人像、美洲虎神像和玉佩饰物等也很精美。该文化的传统为日后中美洲的古印第安文化所继承。

       半人半美洲虎(美洲豹)神是奥尔梅克人的最高神,其次有羽蛇神、谷神、凤鸟。图腾的实质就是标记氏族,半人半兽(植物、非生物)的含义是有关氏族以
这种动物(植物、非生物)为神,相信生命来自这种图腾物,人活着靠它护佑,死后回归图腾神那里。商周有以虎(虎豹不分)为图腾的氏族。至于更早的时期,虎图腾氏族见于《山海经》记载的极其繁盛,贯穿中国上古史,西王母、罗罗(彝族)、穷奇等都是虎图腾。以前彝族巫师身披虎皮,萨满教巫师披鹿皮,古巴比伦王及神披鱼皮衣,都是相同的图腾观念。

      奥尔梅克人已经有了象形文字,与玛雅文字有相似之处,但也有明显的差异。其构成体系,具体的语言特征还是未解之谜。

      其后奥尔梅克文明的中心迁移到靠近墨西哥湾的拉文塔。奥尔梅克文明最终在公元前400年左右消失,其消失的原因尚不得知,但它影响了大量的中美洲文明。奥尔梅克文明的许多特征,如金字塔和宫殿建造,玉器雕琢,美洲虎和羽蛇神崇拜也是后来中美洲各文明的共同元素。大多数学者认为奥尔梅克文明是玛雅,托尔特克等文明的母体。但也有人认为奥尔梅克文明和其他中美洲文明的关系是姐妹关系。

       中外一些学者提出殷人东渡美洲论解释奥尔梅克文明突然出现以及奥尔梅克艺术风格和中国殷商时代艺术惊人相像。

      据《契兰·巴兰》一书记载,玛雅人历史可分为三个时期:前古典期(公元前1500—公元292),其特点是中美各群体形成共同文化,农业发展,开始定居生活;古典期(公元292—900),开始有象形文字、石碑、庙宇等,中部地区有大规模发展,出现神权政治,晚期北方文化发展并达到鼎盛时期;玛雅文明在极盛时期包括40多个城市,每一城市都有5,000—50,000人的人口。主要的城市有蒂卡尔(Tikal)、瓦哈克通(Uaxactun)、科潘(Copan)、波拿帕克(Bonampak)、双柱城(Dos Pilas)、卡拉克穆尔(Calakmul)、帕伦克(Palenque)及里奥贝克(Rio Bec)等。玛雅人口最多时达1500万,其中大多数居住在今危地马拉的低地区。后古典期(公元900—1527),在其前期(公元900-1250),南部和北部出现文化变革,托尔特克人到达中部高原并实行政治统治,将其宗教、礼仪、习俗强加于玛雅人,建立玛雅城,由科科梅家族进行统治;在北部地区,玛雅文化和托尔特克文化融合,产生著名的玛雅潘文明。在后期(1250—1527),玛雅文明急遽衰落,中玛雅地区的城邦发生了严重的政治崩坏,出现一些小城镇相互斗争,许多大城市和祭祀中心人烟绝迹。许多王朝都结束了,并转往北部发展。古典期玛雅文明的衰弱原因现在仍然是历史学家研究的课题,但可能由以下事件一同导致:死伤惨重的区域性战争、人口过度增长造成的土地退化(英语:Land Degradation)、以及干旱。这个时期被称为终端古典期(Terminal Classic)。奇琴伊察城和乌斯马尔城等北部都市的活动逐渐增加。在南部低地的城市不再有人立纪念碑以后,北尤加敦半岛上的主要都市很长一段时间仍有人居住。到公元10世纪至11世纪末期,许多曾经繁荣的玛雅城市均被遗弃,并被丛林所覆盖。

     古典期末期,在低地区城市人口减少之后,尤卡坦半岛北部高地区内的热带草原奇琴·伊察(Chichen Itza)、乌斯马尔(Uxmal)和玛雅潘(Mayapan)等城市,兴起一些玛雅城邦,这时开始史学上称作玛雅文明后古典期。仍然持续繁荣了几个世纪。 奇琴伊察城邦政权于公元1221被推翻,继之以玛雅潘为首的城邦联盟。1441年,玛雅潘政权因内乱而瓦解。当哥伦布在西元1492年到达美洲大陆时,玛雅人的地区实际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16世纪时,被西班牙帝国所灭。
       16世纪初西班牙人征服这一地区时,多数玛雅人定居村庄,遵守祖先宗教仪式。1519年西班牙殖民军将领H.科尔特斯征服了尤卡坦和危地马拉,塔亚斯卡尔的伊察人由于地处偏远和反抗西班牙殖民者,长期保持自治,直至1627年整个玛雅地区被征服。
       公元前后至16世纪,玛雅人建立若干奴隶制城邦,产生社会等级,分贵族(包括祭司、统治官吏、军事首领和商人)和平民(包括工匠、农民和奴隶)。实行分权治理,酋长管辖几个中心,农村居民组成公社,保存氏族制度的许多残余。行自然崇拜,尤其崇拜“太阳神”和“雨神”,以守护神“伊察姆纳”为最高神灵。在数学、天文学方面有较高成就。发明20进位制。制陶、雕塑、绘画造诣极深。采用拱形建筑(梯形金字塔、宫殿、拱门等)。古代文明中心有蒂卡尔(在危地马拉佩腾省)、帕伦克(在墨西哥的恰帕斯)和科潘(在洪都拉斯)。现代玛雅人分布很广,具有共同的社会文化特征。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后,玛雅人受到不同程度的同化,已同所在国的居民基本融合。由于所在国历史、社会、文化、经济背景不一,各国玛雅人在文化等方面各具特色。
       印第安人的祖先移入美洲不是一次,而是分批陆续到达美洲的[,然后又经过长期的不断迁移与推进,最终散布到美洲全境。美洲印第安人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民族,他们进入美洲的时间不同,背景各异,受地理环境、自然条件等各方面的影响,逐渐形成了许多不同语言、不同习俗、不同文化的部落。
       印第安人经过两万多年的分化,产生了许多不同的民族和语言。据资料记载,其中尤以分布广泛的印第安人最为明显,并产生过玛雅文明、印加帝国,阿兹特克文明等著名的美洲文明。
       玛雅文明,是古代分布于现今墨西哥东南部、瓜地马拉、宏都拉斯、萨尔瓦多和贝里斯5个国家的丛林文明。虽然处于新石器时代,惟在天文学、数学、农业、艺术及文字等方面都有极高成就,与印加帝国及阿兹特克帝国并列为美洲三大文明(阿兹特克帝国与马雅文明位于中美洲;印加帝国位于南美洲安地斯山一带)。
       印加帝国(克丘亚语:Tawantinsuyu)是11世纪至16世纪时位于南美洲的古老帝国,亦是前哥伦布时期美洲最大的帝国,印加帝国的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位于今日秘鲁的库斯科。
       阿兹特克帝国或阿兹特克三国同盟(纳瓦特尔语:?xcān Tlahtōlōyān),是1428年,由特诺奇提特兰、德斯科科和特拉科潘三个城邦(纳瓦特尔语:altepetl)组成的一个前哥伦布时期的印第安人国家,位于墨西哥谷一带。1521年,被埃尔南·科尔特斯带领的西班牙征服者征服。
        阿兹特克人(Aztec)又译阿兹台克人,阿兹特卡人,是墨西哥人数最多的一支印第安人。中心在墨西哥的特诺奇,故又称墨西哥人或特诺奇人。主要分布在韦拉克鲁斯、莫雷洛斯、格雷罗等州。属蒙古人种美洲支。使用纳瓦特尔语。
      阿兹特克人最先居住在墨西哥西部的海岛上,11世纪开始迁移到现在的位置。根据传说,他们得到神的启示,如果一只鹰站在仙人掌上啄食一条蛇,那就是定居的地方。1325年,他们在首领特诺克带领下,在特斯科科湖的两个岛上建立了特诺奇提特兰城(Tenochtitlán,今墨西哥城)。

       阿兹特克三国同盟是三个城邦在赢得阿兹特克人的旧主,特帕尼克斯国后, 将特帕尼克斯国瓜分后建立的。最初,三个城邦的实力相当,但是特诺奇提特兰逐渐成为三方中的主导者。在1520年,西班牙人来到阿兹特克帝国时,德斯科科和特拉科潘已完全成为特诺奇提特兰的附庸国。阿兹特克帝国的主体民族是阿兹特克人,一个十分好战的民族。阿兹特克帝国经过一系列的扩张战争,成为了前哥伦布时期中美洲最强大的国家。阿兹特克帝国在鼎盛时期不但完全覆盖了今墨西哥的中部,而且还占领了一些对于运输技术极其落后的美洲人来说的“遥远国度”。

      阿兹特克帝国的历史是一段血腥的历史,充满了掠夺与杀戮,阿兹特克的人祭传统到达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但阿兹特克帝国的文明是在欧洲人到来前美洲最发达的文明之一。历史学者通常将阿兹特克帝国和“非直接”一词联系在一起,因为大部分被阿兹特克所征服的地区的领导阶级都没有被直接取缔,只不过要定期给帝国中央进贡。因此,阿兹特克帝国的政治架构图可以描绘成一个较松散的金字塔形。

       起源之谜

       玛雅人起源于何地,至今仍是一个难解之谜。其起源众说纷纭,至今难以定论。有几种说法:某个国家的移民,或者是“失落的部族”后裔,甚至是外星人的后代等。这种说法令人费解,如国家的原体从何而来,外星移民的相貌问题等都成为考古史上的谜团。
       目前学术界普遍认同的结论是,印第安人(其中包含玛雅人)的祖先是由亚洲跨越白令海峡到达美洲的,亚洲的蒙古人种与美洲人祖先有渊源关系。
        在第四纪的一些时间里,尤其是在最后一次冰河期,海面下降了大约130-160米,水深只有几十米的白令海峡袒露出了一座陆桥,连接起了亚洲东北部和美洲西北部,成为亚、美两洲的天然通道。当时以猎取猛犸、鹿类为生的亚洲东北部猎人很有可能尾随这些动物穿过白令海峡大陆桥来到了美洲,成为美洲远古文明的始祖(包括玛雅文明)。

       我的推断是:在本文的开端, 我谈了東亞冬季季候風, 由于西伯利亞平原以及蒙古高原在冬季成為一個強大的冷源导致氣壓上升,又由于在北美洲和南美洲大陆之间由一狭长而低洼的中美洲链接,经宽阔的加勒比海与大西洋相望,并靠近赤道这样的特殊地理位置, 在冬季很易形成由西伯利亞平原以及蒙古高原出发,吹向太平洋和南半球的冬季季候風,路径夏威夷群岛, 飞掠中美洲吹向大西洋的强烈季风。

       在这个方向的冬季季风吹动下, 在西伯利亚, 中国东北, 朝鲜半岛和日本群岛一带捕鱼的蒙古血统人, 因毫无气象变化经验和知识, 被动地在太平洋中漂移, 部分人葬身海底或鱼腹,幸运的小部分人被夏威夷群岛海湾接收, 大部分人被中美洲海湾拉网式接收, 或游牧或定居。 在夏威夷群岛与同样被动漂移的原始澳大利亚人相处或通婚形成玻里尼西亞民族;而在中美洲形成玛雅或印第安民族。

       玛雅时代的辉煌在南墨西哥周边的体现证明了南墨西哥周边才是玛雅人(包括Indian人)最早发生地。玛雅人随后, 尤其是在玛雅文化和部落因故败落后,向北慢慢迁移, 产生阿兹特克帝国文化, 继续向北, 进入现在的美国和加拿大领地, 只不过在北美的“凋零的玛雅人”被探险的欧洲人哥伦布本末倒置地认做“Indian人”而闻名于世,在加拿大北部和美国阿拉斯加北部被认作是爱斯基摩人, 而这些爱斯基摩人又被当作是跨越白令海峡冰川却滞留在雪原的蒙古人(印第安人和玛雅人)。 向南来到秘鲁一带, 构建了印加帝国文明。

       关于奥尔梅克文明在将他们的文化传播到今日的犹加敦半岛以后,便衰败灭亡的原因, 要么是因为疾病传染, 导致大片死亡而败亡, 要么是后来的漂流者身怀更为进步的技能和战力, 将奥尔梅克人灭绝了。

       关于玛雅文化的衰落。玛雅人在鼎盛期, 主要集中在南部低地的城市,人口过于密集。热带低地是瘟疫天花传染病形成和传播的易发地,这些疾病有可能是内部滋生, 有可能是因为新一轮漂移者携带病毒入侵,带来传染源,因当时医疗卫生知识技能极弱和落后, 导致大规模传染疾病散播,大批玛雅人无战而亡,人口灾难性锐减,贻误了美洲的辉煌。。 蒙古人古时候有天花传播的历史记载, 而且还有一个关于天花的敖包。况且考古也没有发现那个时代大规模战乱迹象而导致的大量玛雅人因战伤而亡的化石。待灾后总结教训, 残留的玛雅人移入尤卡坦半岛北部高地区内的热带草原奇琴·伊察, 才得以延续了几个世纪的雅马文化。


       关于玛雅金字塔和埃及金字塔差异之谜:
       玛雅金字塔是玛雅文明的象征,堪与埃及金字塔媲美,但玛雅金字塔和埃及金字塔不同。
       我认为埃及金字塔, 蒙古敖包和玛雅金字塔是相关联的, 而且蒙古敖包是从埃及金字塔到玛雅金字塔的过渡或是中间阶段。 我们先了解 埃及金字塔, 蒙古敖包和玛雅金字塔的特点。
       1. 埃及金字塔
      埃及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国王)的陵墓,成为了古埃及文明最有影响力和持久的象征之一,主要流行于埃及古王国时期。埃及金字塔的塔顶是尖锥顶,墓基座为正方形,四面则是四个相等的三角形(即方锥体),有斜面塔形, 也有阶梯塔形;有单体和群落金字塔。侧影类似汉字的“金”字,故汉语称为金字塔。
       埃及最高的金字塔为“胡夫金字塔”,原高146米。
       大部份研究来源显示埃及存在的金字塔结构数目有81座到112座金字塔,而大多数学者赞成较高的数目。许多不精确的计数,则是因为与许多保存不佳的小金字塔残骸和碎石陵墓有关,其残骸经常难以确认该陵墓是否为金字塔型构造。
       金字塔的主要用途为法老王的陵寝,有保护法老王的功能,并让法老王由人转为神的安全设施,让法老王升往天界。金字塔具有强大的宗教目的,而古法老王为完成金字塔,不惜金钱、人力成本与代价。


        2. 蒙古敖包
      “敖包”,是蒙古语,汉语意为“堆子”。据史书记载,在成吉思汗时代,每逢大事或征战时,成吉思汗必定要亲自到神山敖包之下,摘帽挂带,虔诚祈祷,以求苍天保佑。在古代游牧于北方草原上的匈奴人,就以石块堆成敖包来作为道路或牧场边界的界标,在广阔的大草原上用它来辨别方向、区分游牧场地。久而久之,蒙古人就将其演化为祭祀天神、自然神或祖先、英雄人物的祭坛。蒙古人至今还保留着祭敖包的古老习俗。

 
       敖包经过数千年的不断发展变化,成为了游牧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蒙古族所祭祀的敖包,名称生动有趣,形状多种多样,星罗棋布。
       而且在辽阔的蒙古高原上有多少敖包,就有多少美丽的传说。其中位于阿盟额吉纳旗的宝如特格克苏木小山顶上的花敖包,虽叫“花”敖包,却其周围不见繁茂似锦的花草。这是因为花敖包的“花”不是花草的花,而是天花病的花。传说有一位喇嘛云游到了此地时,正遇上了在该地天花流行,不幸染上了此疾。此喇嘛医术高湛、医德高尚,他不仅治愈了自己的病,而且将治天花的医术传授了当地的喇嘛们,让他们学会之后为当地百姓治病。从此,这一带出了不少名医,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达喇嘛,就垒了这个敖包,“花敖包”一名也应运而生。
       除了为祭奠或纪念神灵和先人之外,镇邪也是垒建敖包的原因之一。
       内蒙古草原上的敖包,从内容上可分为:与英雄人物有关的敖包;与成吉思汗有关的敖包;与蒙古族圣物崇拜有关的敖包(苏勒德敖包);旗王爷敖包(也叫诺颜敖包);召庙敖包(与佛教有关);部落或阿塔天神敖包(与萨满教有关);家族敖包;家庭敖包;旅游景区的新敖包等等。
       古式敖包,多数都是就地取材,用石块、柳条等堆砌而成的塔型敖包。而现代式敖包,其垒建形式呈现出了多姿多彩的风格,近年以来出现了有砖砌敖包、水泥敖包、琉璃敖包等各式各样的敖包。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建敖包时都选择山顶、隘口、湖畔、路旁、滩中等特殊而易见的地方。虽然各地敖包的形状不同,规模各异,但现存敖包的模式,一般都是在圆坛上,环叠三层石台,基础宽广厚实,往上渐小渐尖,顶上竖起一柱高杆,杆端有铁矛一柄,其下承一铁盘,盘上缀有近似苏勒德的马鬃作的垂缀。
       敖包还分单体敖包和群落敖包。比如四子王旗罕乌拉敖包就是群落敖包,敖包周围有100多座卒从敖包,多数敖包群都以中间一个大敖包,两边有三个小敖包的形式排列。
       敖包祭祀活动,由于每个敖包的由来和性质不同,也由于各地气候等自然条件的不同,其祭祀的日期、规模、形式和组织内容都有所不同。各种敖包中旗敖包的祭祀,不但有严密的组织,而且规模颇大,内容丰富。祭敖包时,人们都要身着盛装,骑上心爱的骏马,从四面八方来到敖包前,按顺时针方向绕行敖包三圈,把带来的石块加在敖包上,在
敖包正前的方形香案或佛龛前叩拜以后,用哈达、彩带、禄马旗等物将敖包装饰一新,敖包就会立刻有了生机。祭祀时向着敖包三拜九叩,祈祷“风调雨顺,五畜骤增,无灾无病,禄马飞腾”。


        3. 玛雅金字塔

       传说马雅人在公元1000年前就开始建造宗教性建筑,最早的遗迹是由一些简单的土坟所组成,后来才进一步演化为金字塔。

 
       古代玛雅人修建了许多金字塔。金字塔的数量远超过埃及金字塔,仅在墨西哥境内就发现10万多座金字塔。在没有金属工具、牛马大牲畜和轮车的情况下,古代玛雅人却能够开采大量重达数十吨的巨石,跋山涉水、一路艰辛地运到目的地,建成一座座雄伟的金字塔。金字塔最高可达75米,其规模之巨大、施工难度之高,令人吃惊。外型上玛雅金字塔塔体呈方形,底大顶小,层层叠叠,可以拾级而上,顶部多为平台,台上建有庙宇;玛雅金字塔有单体和群落。主要用于举行各种宗教仪式或观察天象,仅有极少玛雅金字塔具有陵墓的功能。埃及金字塔的塔顶是尖顶,是法老的陵墓。
       我推断: 古埃及时代, 法老或国王数量很少, 且极有权威, 可建的金字塔没必要太多, 但可举全国之力建很高的建筑用于确保法老升天和永被纪念之祭祀功效。到了蒙古时代, 因属于游牧民族特点,流动性大, 部落财力技能有限,用于修建 祭祀的祭台因部落的能力受限, 有的像小坟头那么小, 有的像小山那么富丽堂皇。个人陵墓的功能转为部落英雄, 首领, 祖先的群体纪念祭祀台。到了玛雅地区和玛雅时代, 部分虽仍以游牧为生, 人口相对集中, 部落相对庞大众多, 财力技能比蒙古游牧部落要大, 单个部落比古埃及国要小很多, 所以建造了比埃及多很多的但稍微矮一点的金字塔,但比蒙古敖包高大富丽 很多的玛雅金字塔。如是我所推断, 玛雅人是季风被动迁徙来到中美洲, 他们必定牢记海上季风的灾难, 上岸后主动研究季风天候的影响和规律, 并将气候观测台和掌管人类命运的祭祀台建在了最高处—金字塔顶。
       关于金字塔的建筑方法。大家主要不解和敬仰的是埃及人和玛雅人在没有金属工具、牛马大牲畜和轮车的情况下,却能够开采大量重达数十吨的巨石,跋山涉水、一路艰辛地运到目的地,建成一座座雄伟的金字塔和精美石雕。我们先谈一谈现代人的运输, 分别是航空, 陆路(包括火车, 汽车, 大牲畜和人工搬运)和水运(包括海运), 如果不计速度, 其成本也是以这个次序逐次降低。 而远古时代, 能用的也就剩下人工搬运和水运。我们前文提到了玛雅人生活在墨西哥南部的“西部为洪泛区,东部为沼泽地,气候炎热多雨,河流众多,水草丰美,并且橡胶树成片”低洼之地。 人们很容易开挖河流, 并利用自然河流, 浇灌农田, 用木筏水运农产品, 包括大型石材石雕。而埃及与红海和地中海相邻, 中有尼罗河穿越, 到处是沙漠, 说明 远古时曾是一片沼泽或汪洋的。这些条件为巨石的运输创造了可能性。
       您相信正生活在风吹草底现牛羊北部地区的蒙古人会主动带一家老小走过 气候却越加残酷,人烟皆无的极寒的白令海峡冰海迁移到没人知晓的北美?这无异于走向地狱。
       蒙古人在跨越白令海峡旧时冰川, 没有在较为宜居的北美繁衍发展, 留下文字, 建筑, 却跋涉大约7500 公里, 来到狭窄地带中美洲建起了玛雅金字塔, 形成了1500万人口的繁荣社会?
 

       榕树篇—海洋漂移旁证

       据植物学考证, 追究世界各地的榕树起源最终都归入非洲南部及西南部,自远古时期, 当地非洲人就对榕属树木格外崇拜, 原因大概有三个: 1. 在远古时期有泛灵论的文化; 2. 榕树的超强生命力可能是人类某些部落崇拜的共同原因;3. 榕树对人类的贡献, 尤其是远古时代和灾荒年代。
       泛灵论应该是文化相通之前不同部落对造物主/圣灵的不同解读, 然后赋予万物圣灵并以敬仰。在非洲,作为 神圣的菩提树(榕树)( sacred banyan) 广被祭奠崇拜。现今由于世隔久远加之科学进步,树木崇拜已不再是宗教信仰的主角,但在不少地方树木崇拜的风俗仍因其独特的意义和魅力而获得延续。
       非洲榕树学名Portulacara afra Jacg,英文名: Banyan。又叫菩提树和无花果树;关于菩提树(学名:Ficus religiosa),又有很多别名:神圣之树、思维树、毕钵罗树(梵语Pippala)、印度菩提树、佛树、觉树、道树、道场树。菩提树的梵语原名为“毕钵罗树”,因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佛在此树下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毕钵罗树因而被尊称为菩提树(梵bodhivrksa),“菩提”(梵bodhi)意为“觉悟”。印度教和佛教认为菩提树是神圣的。 直到今天印度教的沙门、头陀们还经常在菩提树下思考。把榕树奉为“神”,认为“树盛则人盛,树衰则人衰”,把榕树的成长与区域的命脉连结在一起。
       榕树是桑科椿属常绿大乔木,属尾齿苋科多肉植物。其栽培容易,适应性强,繁殖容易。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只要有一株母本修剪所得枝条,随时可扦插成长。榕树高可达30米,冠大干粗,枝 叶繁茂, 四季常青。老枝干上的气根下垂, 细者悬空, 飘曳;粗者落地生根,形成强大的木质支柱,有如树干,起支持和吸收养分作用,甚至由一株主树干开始向外延伸发展成一片树林。真是意趣横生,耐人 寻味.每在水边或平地上霸踞一方,也能在悬崖峭壁或石灰岩上挺立招展。 形成世界上树冠最大,生命力最顽强的树种之一。我们常说独树难成林,菩提却成真, 就是这意思。请看这个单株榕树立体图和鸟瞰图(Banyan tree park, Lahaina, Maui Island, Hawaii)。

      关于气根, 是热带亚热带地区因湿润空气引致植物特有的现象, 有很多种植物有气根。而榕树把气根发挥利用到极致。越往寒带迁移, 气根越少, 枝叶的适应性越差, 榕树的威武张扬不再, 到了浙江南部就不易生存, 尽管在北京南部还能看到稀落的人工栽培无花果树。

      榕树极易繁殖,可通过鸟类 叼啄 迁移 或人工 籽播、 分株,压条繁殖,也可大枝条扦插, 尤以扦插繁殖为主。成活 率高,生长快 。

      榕树气根-树藤和树干树枝做窝棚,房子;榕树皮纤维可制渔网,而榕树气根和榕树皮纤维可将榕树树干 树枝连接制成榕树筏子(Raft),树干也可做榕树独木舟(Banyan Canoe)或小船和木桨。被动迁入陌生岛后,木筏,木桨也可直接插入地下,生根再次长成大树,彰显圣灵护佑,并为新部落提供造船,住房材质,食材;气根、树皮和叶芽尤可作清热解表药等药材。气根常在旧时被油浸伸直用于制作弓箭。

       榕树生长在高温多雨的亚热带, 热带雨林地区, 日本不在这些地区, 却格外喜爱它, 这正印证了日本人有部分南岛-马来人血统和文化传统。在日本,琉球群岛,东南亚,台湾,浙江南部,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岛,云南, 贵州,澳大利亚,夏威夷,印度南部,都有敬拜榕树的传统。
       1923年日据时期日本当时的裕仁皇太子在台湾台南市成功大学亲手植下,属日本鹿耳岛的原生种榕树, 以宣示日本文化。日本冲绳的一家非常有特色的饭店,建在一颗古老的孟加拉榕树上, 被称作树上餐厅。在日本本州中部以南有一种日本人当神敬的樹叫“紅淡比” ,酷似榕樹的植物, 是榕树的日本变种。
       总之, 即使在寒冷地带, 由于民众的敬仰和呵护,榕树彰显了它的超强生命力。 

       榕树确实在热带雨林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榕树一年四季常青,挂果巨多,是很多动物的食物。特别是在旱季,榕果成了动物们珍贵的食物。可以说榕树是热带雨林的粮仓。然而在自然界中,榕树的特性不止于此。除巨大、神秘与古老,榕树还有很多有趣而神奇的地方。榕树、大青树、无花果、菩提树等这些说法都只是植物学中桑科榕属的泛称。热带雨林中分布着数量众多的榕树,有的高达几十米,耸立云端,有的只有几厘米,趴在地上,榕树形态各异,令人惊叹。表面上看榕树之间没太多差别,无非是厚厚的叶子,揪下一个叶子的话,有乳白色的汁液流出。
       榕树的“无花果”也是形态多样,引人入胜。无花果目前已知有八百个品种,绝大部分都是常绿品种,只有长于温带地方的才是落叶品种。无花果的传粉生物学特性是生物学家的最爱。实际上,榕树并非没有花,榕树有很多小花,但隐藏在果内,称为隐头花序。古人感官上不容易看出来,所以叫它无花果。榕树的传粉是由专门的工人完成的。
       无花果当年栽苗当年挂果,当年亩产可达500公斤。丰产期亩产一般在2500-3500公斤以上,病虫害也极少.
       不同榕树挂果方式各异, 有结果在土里,挂果在树干,也有生在枝头。 无花果营养丰富,为不同动物提供不同的需求,是众多动物的食物来源。
       万物有灵论在非洲滋生, 伴随着榕树在印度生根, 在榕树下开悟而升华为印度教和佛教, 跟随榕树踪迹佛教从印度传播到中国, 东南亚,走福建进入日本。
       菩提树因佛教的传播而被引入到中国各地,与佛相伴,环绕佛塔,佛韵十足;大青树因古老的自然信仰而屹立在每个村庄庙宇,在炎热的夏日给人荫庇,在萧索的冬日给人葱翠的生机之感;最为令人敬仰和畏惧的是榕树的巨大和古老,如今华夏大地上能见到苍天大树几乎都是榕树。巨大的榕树是人类生生不息,子子孙孙变幻的见证。古老而沧桑的榕树难免让人产生崇拜的心理。
       榕树也跟随蒙古血统的日本人被动迁入夏威夷群岛和中美洲生根, 助玛雅人在中美洲建立玛雅文化。 也因其榕树纤维助玛雅人造纸而让玛雅文明发扬并流传后世。而大洋洲的岛民们也将榕树资源传播到大洋洲, 包括夏威夷群岛,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如果不相信人可以在海洋里疾驰如飞, 您可以到夏威夷的Kawela 海湾观看或体验滑板冲浪。
       我坚信人类“单一地区起源说”, 陆地缓慢迁移和海洋快速季风被动迁徙。


       本文多处受益于Google, Wikipedia 和百度, 在此一并致谢。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