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隐身衣”研究获得重大突破 可让金属球消失(组图)

来源: au600 2010-06-06 11:01:29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7856 bytes)

神奇“隐身衣”研究获得重大突破 可让金属球消失(组图)

  


  网上流传的据称日本研制出的“隐身衣”。

  


  看似一个堆满报纸的杂乱书桌,但实际上书桌前趴着一个“隐形人”。

  


  马博士展示的“隐身衣”,看起来像一块大饼。蔡蕴琦摄


  神奇的“隐身衣”捧在手里,看上去像什么?告诉你,就像一块厚厚的大饼!近日,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学家们对隐身衣的研究有了重大突破,崔铁军教授的团队成功研制出“微波段三维隐身地毯”,在世界上首次把微波段“隐身衣”从特定实验装置中搬进真实三维空间,再一次拉近了人们与哈利 波特“隐身衣”的距离。这一研究成果刊登在今年6月1日国际顶级期刊《Nature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上。

  昨天,记者闻讯前往实验室探访,一睹“隐身衣”的真容。

  这块大饼就是隐身衣?不信!

  走进东大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接待记者的是论文《用新型人工电磁材料实现的三维隐身地毯》第一作者马慧锋博士。

  跟随马博士来到实验室的最里间,“隐身衣”就锁在屋内的一个柜子中。神奇的隐身衣想必是金光闪闪的吧?来不及幻想,马博士从柜子里小心翼翼地捧出了一块灰色的饼状物。“啊?隐身衣就长这个样子啊?根本不是件衣服,而且灰不溜秋的。”记者身边的一名陪同者显然对隐身衣的真容有些失望。捧在手里掂了一下,这件迷你“隐身衣”分量很轻,直径约有100毫米,厚50毫米,表面有数以千计的小孔。把“大饼”中心的链接点解开,1块“饼”立刻拆分成17块“光盘”。

  十几张打了孔的“光盘”叠加起来就叫“隐身衣”吗?原来,奥秘就在17张光盘的无数个小孔上。“隐身地毯的原材料就是廉价普通的介质板,比如手机里的电路板就是一种介质板。我们通过复杂的计算,确定每张板上每个孔的大小、位置,一丁点儿都不能有偏差,最后把打好孔的17块介质板组装到一块,无数小孔被叠到一起,起到阻隔微波的作用。”马博士解释说,在“隐身衣”保护下,再先进的微波发射器都会瞬间变成“瞎子”,无法探测到隐身衣下的物体。

  它真的让金属球消失了不得不信!

  为了让记者对“隐身衣”的“威力”有直观印象,马博士还现场模拟了实验。

  实验道具很简单,被“隐身”对象:一个高13毫米、直径125毫米的金属物,一个手电筒式的微波发射器,一个接收器及神秘的“隐身衣”。

  第一个实验:先把金属物放在桌面,打开微波发射器直射小球,这时通过接收器可以观察到,微波撞上金属物立刻散射出去。“这就是微波探测物体的正常过程,假设这个金属物是一架飞机,这时已经暴露在敌人的监测器下了。”马博士说。

  第二个实验:“隐身衣”出场了。这个“隐身衣”被覆盖到金属物上方。马博士开启“手电筒”微波发射器,这时再通过接收器观察,我们就发现照射到“隐身衣”上的微波光竟发生了镜面反射,和光照射到平坦地面后的现象是一样的。实验的原理就是让微波“转向”了。在实际操作中,如果接收器连接电脑,那么此时,电脑显示的将是“此物体不存在”。

  马博士说,微波探测到物体的原理是物体阻挡了微波通过的途径,使其产生阴影,从而“显形”。而他们的三维“隐形衣”可以引导微波“转向”,避开仪器探测,从而防止物体被发现。

  它在军事上超级“牛气”就是太贵!

  记者了解到,目前为止,关于隐身衣的实验研究主要局限在二维情况下,这种隐身衣只能在电场单一极化的二维测量系统才能起到效果。

  2009年东南大学曾和美国杜克大学合作,成功研制出微波段二维“隐身衣”,这一研究成果被《科学》杂志收录。这一次,崔铁军教授团队把二维“隐身衣”拓展到了“三维”,从而让“隐身衣”走进了真实的三维空间,这意味着对于“隐身衣”研究从原理论证阶段走向实际应用。

  马慧锋博士说,科学家研制“隐身衣”并不是为了满足人们猎奇心理,“隐身衣”在军事作战中可大显身手。“比如作战中,我们想隐藏坦克、飞机,不被敌方的雷达侦察到。可以把‘隐身衣’披在坦克上,甚至罩在整个飞机场上,起到屏蔽雷达的目的,在作战时占得先机。类似的原理可用于无线通信、医学成像、无损检测、汽车防撞雷达等方面。”

  马博士告诉记者,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大障碍就是三维“隐身衣”的体积过大、太厚,无法收放自如。“如果要让一个成年人在微波下隐身的话,可能需要用隐身材料盖一座房子,把人藏进去,这显然是不太现实的。”马博士笑言。而且这种制作“隐身衣”的“超材料”价格昂贵,哪怕刚刚展示的巴掌大的迷你版“隐身衣”,总造价就高达一万元。

  本报记者蔡蕴琦

  你上当了吗?

  这种隐身衣,是假的!

  哈利 波特隐身斗篷可能实现,这张图很难成真

  英国科幻小说主人公哈利 波特的隐身斗篷让很多“哈迷”们羡慕不已。

  “微波段‘隐身衣’跟电影‘哈利 波特’里的不太一样。哈利 波特的隐身衣可以屏蔽人眼,让人在肉眼下隐身。但两者运用原理是一样的。从理论上说哈利 波特的斗篷完全可以变为现实。”马博士说。

  那么,隐身斗篷离我们究竟还有多远?崔铁军教授解释说,人之所以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东西,是因为光照射到物体表面后,被它阻挡并反射到人的眼睛。要使一个物体达到隐形的效果,有一种方法是让光“绕道走”,以此来实现视觉上的“隐形”,这个原理听上去和微波段隐身衣的“请微波走开”有点相似,但其中涉及到的技术却极其复杂。

  “网络上有一张流传很广的隐身衣图片,图片上可见光绕开人体,从而实现人体的隐身。但这张图很可能是PS的。利用两种不同折射率的介质来改变光线的走向,这不难,难的是如何控制光线的走向,使得光线刚刚好避开可以折射返回的区域,避开我们的视线范围。这个研究还有一个很长的过程。”马博士说。

  本报记者蔡蕴琦

  这种隐身衣,更是假的!

  模特众目睽睽下“消失”,这是骗你眼睛的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在自然界中,变色龙能根据环境随时改变自己的颜色,将自己完美地隐藏于周围环境中。荷兰44岁女艺术家戴茜丽 帕尔曼也从变色龙身上得到灵感,拍摄了大量让人叹为观止的“隐形人”照片——她让自己或模特穿上与周围景物一模一样的特制“隐身衣”,从而骗过观察者的眼睛,在众目睽睽之下“消失”。

  据戴茜丽介绍,拍摄这些“隐形人”照片需要花费大量精力,每个细节都得非常注意。据悉,戴茜丽首先用手工亲手制作那些用于“隐形伪装”的“隐身衣”,然后辛苦地在上面一点点绘制出与所选择背景相应的图案。最后,她或者模特会穿上这些衣服,站在相应的地点摆出合适的姿势,拍出“隐形人照片”。

  戴茜丽称,她之所以拍摄“隐形人照片”,是对目前越来越多的监视系统“表示抗议”。

  目前,戴茜丽的“隐形人照片”每张售价高达1500英镑,她已经在欧洲成功举办过数十场展览。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彭大将军”横刀立马,“军神麦克”黯然去职
  • 仁川登陆后的朝鲜战场
  • 灭十族
  • 朝鲜政权要垮台 就是3到5年内的事
  • 美国政府及奥巴马决定圣诞节前后公布外星生命存在信息?
  •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