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华社头条--“解放军跨过雅鲁藏布江”(俺家的《上甘岭》--笑云原创)
这话可不是我这军迷说的,是俺老婆大人说的。
话说两个孩子放假在家,9岁多的儿子小豆豆儿过两周就要参加钢琴5级考试,可是6页长的谱子还未纯熟,做老爸的决定帮助他,让他一天练两次钢琴,尽快达到应有水平。昨日(周五)上午他自己对付着练了一小时,很毛草。吃过中饭,我领两个孩子去游泳。晚饭后歇息一会儿,我叫儿子来练琴。第一遍,没动静;第二遍,仍无动静。我在楼下最后警告:“我喊三下,再不下来,打屁股!1,2,3!”我很快地发出最后通牒。放心诸位,俺从来没真地打过孩子。
小豆豆儿大概玩儿游戏上瘾,十分生气地跺脚儿来到我们面前,气得满脸通红,双眼含泪,就是不弹钢琴,争辩说一天就该只练一次。夫人苦口婆心讲道理,他还是扭着不弹,胖脸上珍珠如线。俺家孩子音乐有点天赋,但是性格偏软,遇到硬仗往往退缩。这次钢琴考试的谱子就很难,教课的老师都急了。他呢,不按老师的话去练,只有我亲自坐阵才能上套,否则,天马行空,只管快速弹几遍了事。见其熊样,我说道:”不用练了,以后也不要练了!既然弹钢琴让你这么痛苦,那咱们就彻底停下来。我明天就跟老师打电话。你若参加考试,就必须练好。听见没有?要么立刻开始练,要么咱们以后就不再学钢琴!“
儿子一拍桌子,大哼一声,痛苦万分地走向钢琴。这儿子,喜欢音乐,在学校里他是钢琴优秀生。每个孩子都会喜欢自己杰出的东西,我这儿子体育够呛,但学习不错。学习在孩子堆中没啥好炫耀的,但业余强项则是了。儿子的强项是钢琴,前不久担任学校合唱团的钢琴伴奏并公演,很风光了一把。他已经开始作曲了,和他老爸相像,只是这见困难缩头的懦弱性格往往让我恼火。
人生有一道道关卡,这孩子好奇心强,也能钻研,但是害怕吃苦,毅力不足,勇气不足。他若跨国此关,离真正的成功就不远了。
老婆见他拍桌子,极不礼貌,顿改柔声为厉语,比俺还严厉地批评了小豆豆儿。夫人阿静领小点点儿,我们快五岁的女儿躲楼上玩了。
遭受双重打击,小豆豆儿泪汪汪地吸溜着鼻子开始练琴。我坐在旁边,耐心地帮他静下心来,纠正一个个弹得有问题的地方。他仍然想弹几遍了事,我则让他耐心重复,很慢很慢地弹,唱出来弹,确保无误才放行。
难度确实很大。老狗难学新技,钢琴上我早就不如儿子厉害了,但我知道遵循名师的教诲儿子就能快速提高自己,否则,练得越多,不得其道,越是有害。这孩子怎么还没开窍呢?夫人一直说儿子还小,我则觉得他该懂事了。他在老师面前那是极其老实的,回家里就变了另一幅模样,老师都急死了,说这么有天赋的孩子,怎么一年多来没啥进步呢?嘿,这跟我前一阶段有意培养孩子独立性有关。
儿子一遍遍冲锋,一遍遍弹错,气得直跺脚,直拍钢琴,受到制止,改为打自己的腿。我告诉他:”Stop and Prepare! 彻底慢下来!哭什么哭!“
儿子初始是有情绪的,但他知道自己必须提高的,只是不想一天练两个小时而已。此时真心想提高,却心急多错,又想投降放弃。
我坚持让他不放过细微处的毛病,安慰道:”先喝点水。弹玩给你吃冰激凌。“
儿子湿润着泪眼哽咽说:”那也不管用。“
”你静下心来,这,这,这,完全停下来,想清楚了再往下弹,不要急着往下冲。“
我和儿子绝大多数时间是好朋友,好搭档,钢琴上他一直有点依赖我。于是,他鼓起勇气再次冲锋。就这样,一遍又一遍,6页的谱子,一个多小时后,3页获得突破。我宣布今天到此为止,翻看后边三页,问:”后边三页怎么办?“
小豆豆儿有点得意地说:”后边基本都是重复,只有最后一页最后一点不一样,我已经会了。“
”那咱们快完成任务了,对吧?“
儿子笑了,点点头。真是孩子,这会儿想表功了。他炫耀了一把第六页难度颇大的结尾华音。
我拿出冰激凌,两人都吃。我说:”经过努力得到的成功是最快乐的。吃吧,别让小点点儿知道。瞧你刚才哭那个熊样!“我伸手打他的头,他机灵地笑着躲开了。
我说:”爸爸希望你成为真正的男子汉,做英雄,而不是狗熊!好吧,咱们熬夜看《上甘岭》吧。“
”耶!“儿子大喜。我给他讲过朝鲜战争的故事。
于是,父子俩高高兴兴地打开计算机,通过PPLIVE调出老版电影,边吃冰激凌边看电影。
恰这是,花蝴蝶一样的女儿小点点儿下来找我了。她说:”爸爸,看我的牙亮不亮!“龇牙给我看。她刚刷了牙。小豆豆儿赶紧藏冰激凌盘子,小点点儿已经发现了!她问道:”你们吃的什么?“
哥哥得意地说:”冰激凌啊!“
”NO FAIR!“小点点儿大声抗议:”爸爸,你说过有事情大家都要做的!“
哥哥总是跟她打嘴仗,说:”那我坐校车,你就不能坐啊!“
小点点儿快气哭了。我说:”哥哥弹钢琴好不容易过关我们庆祝庆祝!来,咱们来看电影,连到大电视上大家一起看!“
”我要吃冰激凌!“女儿很麻利地挣脱我,搬凳子拿冰激凌去了。
”去,帮帮妹妹!“我命令儿子。此时已经听到勺子砸地的声音。
很快我们三个一人一碟冰激凌,坐在大沙发上看黑白片,电影《上甘岭》。
老婆听见下边热闹,也下来了。问道:”什么电影?“
儿子说:”《上甘岭》!“
老婆很专家地说:”啊!爸爸妈妈小时候看过,就记得最后在山头上插了红旗!这解放军是跟谁打呢?“
”你说呢?“
”打国民党吧!“ 阿静同志菜刀!
”你--,再猜!“我替老婆羞愧啊。
”打日本?“
有没有这样的八十年代新一辈啊!我的同龄老婆啊!
我抗议道:”还打匈奴呢!这是志愿军在朝鲜打仗!“
”那打谁?“
我彻底哑语了!
儿子说:”打美国。你这都不知道?“
两个孩子都看着妈妈。
阿静同志说了很经典的一句话:”啊,想起来了!小点点儿,我告诉你,是解放军跨过雅鲁藏布江在上甘岭打的仗!打得可狠了!可好看了!“
五雷轰顶啊!今日新华社头条啊!
”你咋那么能耐都跑印度去了呢?我一会儿给你发到笑坛去了!“
”你敢!我又不是男孩子,我不是军迷!“
什么理由!
随后,从晚上9点多一直看到近11点,我们一家子一起看了红色经典《上甘岭》,我们让孩子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英雄!不时我们说小豆豆儿,”见了困难,哭,行吗!“ 儿子脸红、嘻笑、耍赖。
11点了,我哄小点点儿睡觉。她说:”爸爸,你知道上甘岭什么最滑稽吗?“
我摇摇头。
女儿笑嘻嘻地说:”是扔罐头那会儿!“
电影中,张连长 命令一会儿扔个罐头逗逗敌人,后来敌人麻痹了,被消灭了。我给女儿又讲了一遍电影里的故事,没一会儿,孩子就睡着了。
家中琐事,蛮有趣的,于是,次日记下。除人名外,98%均为原话。
(笑云,2012年2月25日于家中阁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