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的苹果兼容机(daystar/Umax/Powercomputing etc.)不知道哪几位用过?当时Apple在G3发布后停止兼容许可,主要就是因为各厂商生产混乱,配置根本和当时的MacOS的标准不符,有些还自己开发多处理器的api,弄得软件供应商无所适从。用户买了计算机,软件出了兼容问题,都把帐算在Apple身上,96年Apple差点倒闭,这些兼容厂商也功不可没。
Android,是个很好的移动计算系统。我觉得软肋就在于用户体验和开源。尽管大家可能不同意后者,但是迟早会看到Android被做滥的,开发人员和黑客都很喜欢开源(这两类人其实技术背景没什么本质区别)。用户体验上,Google有的是技术高人,有决定权的艺术天才还没有。目前Tablet正热,可是诸位想想11年前让你们设计个Mp3,同样的方正形状,你们能让这么个东西热卖10年么?Google的界面设计比较保,有时候甚至有点boring。有人说用户体验见鬼去,我们提供的是一流的技术,恭喜你,好多倒闭的技术公司也是这么想的。大部分用户对消费类IT产品的要求并不是很苛刻,但是在硬件spec之外,一个按钮或者对话窗口的精致、体贴程度能很大幅度上影响购买决定。
垄断,资本主义社会,这个不可避免,Oracle在企业数据库市场的垄断,Autodesk在技术制图和数字内容创作市场的垄断,中国移动(这个就不说了)。这是制度催生的,也是人性使然。谁壮大了,为了确保自己的市场地位和利润,肯定是不遗余力的打压挤垮对手。换了各位,恐怕更出格,更丧良心的也能干的出来。
人,叫不死和盖子有本质区别---有品位的商人和彻头彻尾的市侩。Apple产品的风格(不是产品外观)很突出,也很固定,从用680xx系列开始,到最新的产品,都是极简主义的体现。不少厂商的很多东西是一帮MBA在夸夸其谈中拍脑袋想出来的。换句话说,Apple可不可以把自己的产品弄粗糙点,接近Dell的水平,然后获得更丰厚的利润呢,显然也是可以的,不少厂商也是这么做的。合金机身换成塑料的,质检标准降低些,精简下工业设计团队...我们身边的PC兼容机不就曾经这样么?最后大家还得买,因为市场上全是这类东西,没的选。为什么Apple要近似吹毛求呲的完善自己的产品,仅仅是为了高价高利?我们中很多人在做事做到90%时对自己说,干的不错,可以了,出问题还可以再改。还有极少数人把事做完,又花了一些时间审视,然后欣慰自己做了一件美妙的事。
废话这么多,我只是想说,大家在批评Apple垄断的同时,是不是也该感谢这家原本应在96年谢幕的公司,继续在过去的10来年里给了我们一个购买计算机时还值得考虑的选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