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老π的comments, 觉得太对了, 所以单独把它拿出加上点逛逛的体会.
- 逼迫子女学这学那其实是想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希望自己年轻时没有实现的理想(狂想), 子女全都帮他(她) 们实现. 当太座要(不是逼) 俺娃学钢琴的时候, 俺娃说了一句很有哲理的话, “你自己怎么不每天花一小时学这东东”.
- Greedy. 如果你去子女坛看一下, 你会发现, 现在人家只对所谓的”大腾” (就是, 哈福, 叶儿, 辅令屎屯) 有兴趣. ”大腾” 每年最多招三百来名华裔. 就算全都分给子女坛, 也得打破头. 逼娃们非进”大腾” 不可, 会不会…….
- 这种虎妈式教育出来的娃最多也只能到达中上水平, 因为他(她)们自己根本没有个性.
- 正象看老π所说的, 十几二十年前不是这样的. 逛逛有个社交圈里的朋友, 他十多年前就办了一个为小孩进大学一条龙服务的学校. 十多年前没有什么生意. 现在他在湾曲有好几家分校. 并且, 一打开中文电视台, 有一大批这种为小孩进大学包装的学校在做广告. 这是怎么了?
附: 现在的很多华人家长都是带着封建的脑袋来到资本的社会.... -老π-
他们的脑子里被名次,名校(大概还有自己身上的名牌)占得满满的,用中国人的封建社会老一套方法来逼迫子女在自由化的资本主义社会去竞争。他们嘴上说的是为孩子好,其实是想自己出风头,和别人攀比(自己比不上别人就想让孩子比过别人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十几二十年前我和一些朋友创办华夏中文学校时的华人家长似乎还不像现在那样势利,大家想的是弘扬中华文化,继承华夏传统,现在的那些家长.....实在是.... 嘿嘿,不说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