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张照片,是俺孤零零一个人踩在几块石头上照的,后面是个黑黑的洞口。
这照片是俺心中的遗憾,因为缺少了蒋介石的塑像。
那年,我去西安出差,厂家在周日带我及另一个同事去华清池玩,骊山石峡洞是西安事变时蒋介石藏身之处。
有给人照相的,说洞里有蒋介石的塑像,进洞里可以照个合影。
这种事是俺最好的,一听就来了兴致,说你给我照个吧。
人家说,要想和蒋介石合影,你得爬到洞里去,蒋介石在洞里呢。
俺往上爬,爬到半截,怎么也上不到洞口。
可这洞真高啊,没有梯子,我怎么爬也上不去。
这么高的洞,蒋委员长当时是如何急中生智上去的,又藏起来,实是不得而知。
俺比他当年年轻,腿脚也该灵活,可无论是抓、爬、攀是如何也上不去的。
最后俺放弃了,对拍照的人说:我在这半山腰拍张照,你能把蒋介石给放在照片上吗?
拍照的人说:能,到时准有蒋介石和你在一起。
俺想的是:他把我和蒋介石和一起就可以了,准成。
我不能立等可取,我说你给我寄到北京吧。
人家也痛快地答应了。
照片到手,俺满心欢喜的打开一看,连蒋介石的影子都没有,只有我一个人。
附录: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携夫人宋美玲来陕,以游山玩水为名,布置大规模的剿共活动,期间张、杨两位将军在洛阳、西安、临潼等地数次劝谏蒋“联共抗日”均遭到拒绝,1936年12月12日凌晨4时许,张、杨带兵对华清池形成包抄之势,酣睡中的蒋介石突闻枪响,仓惶在两名侍卫搀扶下从华清池五间厅后窗逃跑,藏于半山腰一虎斑石东侧石峡洞内,后来被搜山部队发现,扶掖下山,送往西安,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座高4米,宽2.5米的石亭,建于1946年3月,由胡宗南发起,黄埔军校七分校全体士官募捐而成,名曰“正气亭”,解放后,该亭更名为“捉蒋亭”,1986年12月在纪念“西安事变”50周年前夕,为了缓和两岸关系,再次易名为“兵谏亭”。
图:骊山兵谏亭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