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岁篇 “你吃棉花啦?!”

本帖于 2010-12-31 20:19:32 时间, 由版主 笑比哭好 编辑

    我姥姥家在保定郊区南刘各庄,就在当时的河北大学后面。估计现在早已是高楼林立的市区了。以前是地地道道的农村。 

 

1967年夏我第一次去姥姥家,在那儿住了一个星期。不知为什么老也忘不了那里的厕所,老想跟人讲又没有机会讲。今天我想好了,干脆借助电子版面,把藏在我心里几十年的话向全世界公布。 

 

农村家家养猪,猪圈通着厕所,茅坑不是直上直下的桶状,而象幼儿的滑梯,排泄物顺着滑梯滑下,猪在底下等着。茅坑还特别窄,猪的鼻子嘴巴正好能进来,要想把整个脸伸进来的话,就会在鼻脸相接处卡住。 

 

猪特机灵,只要听见脚步声立即奔向茅坑底部。我看着它那伸进来的嘴巴和渴望的眼睛,不管多么紧迫,也给吓回去了。但憋是有限度的,我得想办法。于是我拿来一叠草纸,把厕所盖住,只要看不见猪的表情,我就可以放松了。 

 

过了一会儿,听见有人喊“谁用草纸把厕所给盖住了”。 

 

姥姥一看家里的草纸少了很多便唠叨“作孽呀、作孽!” 

 

姥姥视浪费为作孽。 

 

不管我做什么,妈都认为是进步。 

 

农村的厕所都是“露天单间一个坑”。进去之前得先干咳一声探探里面有没有人。一天早上,我去了几次,里面都是同一个男人的干咳反馈回来。 

 

那时,妈正跟香儿在院子里闲聊,看我愁眉苦脸的样子,露出爱莫能助的苦笑。香儿看到妈的表情,回身发现了我。然后冲着厕所大喊: 

 

“老姜、你吃咧棉花咧!”(请用保定话念)

 

妈顿时笑的前仰后合,又捂肚子,又擦眼泪。 

 

老姜是香儿的丈夫,他终于出来了,我终于得到了解放。 

 

我问妈为什么那么笑?妈告诉了我香儿说的歇后语的后半部分,我还是不理解。妈说着又笑了,我还是笑不起来。 

 

后来我在农村看到纺线,一克棉花随着纺车的转动能拉出那么长的线,我终于明白了“吃棉花  拉线屎”的意思。 

 

语言产生于社会生产实践活动! 

 

只有产棉地区才能创造出这么生动的语言。那么产丝的地区是不是有“吃桑叶   ○○○”呢?我不清楚,估计没有。因为蚕丝是吐出来的。 

 

那句我没有笑出来的歇后语,不知为什么关键时刻老冒出来。上公厕排队,马上就到我了,可里面那个人老也不出来时,我总是双手按着皮带扣,哆嗦着一条腿,心里狠狠地说“你吃棉花啦!” 

 

 

 

 

 

 

注:东北地区的猪圈不通厕所,东北农民很瞧不起河北的通厕猪圈。 

所有跟帖: 

呵, 猪圈通厕所,想起 第一次去农村的情景了 -圆白菜- 给 圆白菜 发送悄悄话 圆白菜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29/2010 postreply 20:01:58

没明白啊,您是说猪吃粑粑长大滴吗? 是吗?是吗?(回音无数次。。。)咿。。。。 -一片油菜田- 给 一片油菜田 发送悄悄话 一片油菜田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29/2010 postreply 21:52:15

回复:大过年的,真对不起,猪和狗一样都吃那个… -石假装- 给 石假装 发送悄悄话 石假装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29/2010 postreply 23:07:39

哈哈.纺棉花~~~~~~~~ -笑比哭好- 给 笑比哭好 发送悄悄话 笑比哭好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30/2010 postreply 08:14:32

“吃棉花”的类似说法................................ -满地找牙- 给 满地找牙 发送悄悄话 满地找牙 的博客首页 (174 bytes) () 12/30/2010 postreply 10:44:45

回复:哈哈哈 -石假装- 给 石假装 发送悄悄话 石假装 的博客首页 (47 bytes) () 12/30/2010 postreply 16:00:54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