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在公元前五百年,居住在爱尔兰、苏格兰等地的凯尔特人把10月31日定为“万圣节之夜”。他们认为该日是夏天正式结束的日子,也就是新年伊始,严酷的冬季开始的一天。到了公元一世纪,占领了凯尔特部落领地的罗马人渐渐接受了万圣节习俗,戴着可怕的面具,打扮成动物或鬼怪,则是为了赶走在他们四周游荡的妖魔。
时过境迁,如今大家逐渐忘却了妖魔、鬼怪的传说,万圣节之夜演变成了欢快、活泼的装扮舞会。就在这“群魔乱舞”的节日,各种“奇形怪状”的Party Animal蠢蠢欲动着。
万圣节的符号:
杰克灯
传说有一个叫杰克的人非常吝啬,因而死后不能进天堂,也不能入地狱,所以,他只能提着灯笼四处游荡。人们为了在万圣节前夜吓走这些游魂,便用芜菁、甜菜或马铃薯雕刻成可怕的面孔来代表提着灯笼的杰克,这就是南瓜灯(Jack-o-lantern)的由来。
黑猫
万圣节这一天,欧美国家的街上随处都能见到各式各样的黑猫图案。黑猫历来就与各种灵异事物分不开,万圣节更是如此,中世纪基督教盛行后,猫特别是黑猫与魔法紧密地联系到了一起。
巫婆
有了鬼怪就自然少不了巫婆,她们通常都是骑着扫帚到处的飞来飞去,施展魔法。
杰克灯(南瓜灯)制作:
“杰克灯”的样子十分可爱,做法是将南瓜掏空,外面刻上笑眯眯的眼睛和大嘴巴,然后在瓜中插上 一 支 蜡烛,把它点燃,人们在很远的地方便能看到这张憨态可掬的笑脸。

一起“鬼”混假面舞会

魔幻Party

名人面具

明星大出场

明星大显现






























中国首个鬼屋展现地道万圣节
http://www.chinadaily.com.cn/language_tips/news/2009-10/28/content_8862686.htm
今年的万圣节,想被吓一吓的话就去中国首个万圣节鬼屋吧。这个鬼屋位于上海,名为“上海梦魇”,是一位美籍华人和其女友共同创办的。这个鬼屋由上海南苏州路一栋破旧的建筑改建而成,拥有13个主题房间,分别设置了血淋淋的场景、灯光和音效,还有扮成鬼怪妖精的演员们出来吓唬游客。创办者表示,鬼屋的建造花了近一年的时间,这样的举动是为了填补中国人庆祝万圣节时在传统文化方面的空缺。鬼屋已于9月底开业,并将持续至10月31日万圣节当天。不过,由于游客到访量见涨,他们将考虑延长营业时间,并有可能在明年建造一个更大规模的万圣节鬼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