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8:40,在公司旁边的星巴克喝早咖啡,喝完正好去楼上开一个工作会。
当班的咖啡师是一个20出头的华人小伙子,他应该是兼职,早班只有他一个人,上班早高峰客人陆陆续续的进来,让他不免有些手忙脚乱,看来是一个应对复杂情况还比较生疏的新手。
他虽然忙乱,但并不慌乱,他坦然而真诚的跟我说:“Hello,Madam,您的前面还有几杯咖啡要做,抱歉,您的早餐和咖啡得等几分钟,您找个位置先坐下,我待会给您送过来。”
他的笑容多阳光啊,看得人心生欢喜。
诚恳是最好的通行证,我对他报以理解的微笑,也可以称之为“姨母笑”,毕竟,我比他至少要大上15岁。
看着他在操作台上努力不慌乱、努力熟悉流程的样子,突然觉得这个年轻人真是可爱极了。一个初出茅庐的菜鸟,他身上的“人味”还很鲜活,还没有被“工具化”,也没有被职业套路所同化,于是所有的笨拙都凸显出一种本真的质朴。再加上,他还有拥有落落大方的坦诚和勇气,不虚张声势,也不矫饰美化,更没有新手常见的那种怯生生的心虚——所以,一叶知秋,这孩子的质素,在哪种岗位,都可以成长得很好的。
其实,也没有等多久。不过几分钟的时间,他就把早餐和咖啡端过来了。毕竟,以星巴克的培训机制,能上岗的咖啡师,都是可以达到职业要求的。
他换班的时候,我还在座位上消磨时间。看他蹦蹦跳跳的出门,衣服已经换成了便服,这时,他开开心心的跟我说了一句:“Hey, Madam, I have to go. Thank you for coming, please come again!”
其实,按照职业规则,他原本是可以不用跟我打这个招呼的。他愿意给人传递美好和善意,大概是因为性格使然,就像一个热情洋溢的小太阳。
他的笑容如此明媚灿烂,眼睛也闪闪发亮,这些属于年轻人的青春特质,我已经很久没有看见了。我继续对他“姨母笑”,回了一句:“好的,下次见!”
这杯咖啡,这份笑容,可以温暖我一整天。
在一个青春力量涣散,充满着阴郁、抱怨、摆烂、躺平、抑郁的社会,如果一个年轻人还愿意积极主动、热气腾腾地活着,这何尝不是一种独立思考?
现实已然如此,虽然生活于青年人而言,是一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但有力量地去活与无力地去活,结果总归是不一样。机会只属于那些,愿意去相信的人。多希望鲜活灵动、青春张扬回到更多年轻人的脸上,这样的年轻人多了,这个社会,才有希望。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