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和忧郁,其实是一对共生关系。很多时候,很多时候幽默不过是无奈的变体,是对世界的一次温柔的叹息。
了解李雪琴的人都知道,她曾说过一句很出名的话:“我是我妈的妈。”这听着像个笑话,但背后是一种扭曲的责任感,一种把自己活成支柱的疲惫。
李雪琴之所以从小就养成了这种“幽默感”,其实是生活逼出来的。她在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从那以后,她开始害怕妈妈也会突然离开。所以,她努力让妈妈开心,变成了妈妈的“开心果”。她的幽默,不是天生的天赋,而是一种防御机制,是一个小女孩为了让妈妈笑,硬生生磨出来的一种能力。
比如大家熟知的周星驰,他的童年并不幸福。父亲早年离家,母亲独自抚养三个孩子,家境拮据,生活的重担早早地压在他的肩上。而他的电影里,那些搞笑背后的孤独和不被理解,其实都是真实人生的投射。
还有加拿大著名的喜剧演员吉姆·凯瑞(Jim Carrey),他在成名前,家境极其贫困。小时候,他们一家人甚至住在一辆校车改装的卡车里,连稳定的住处都没有。他的父亲失业后患上抑郁症,家庭经济一度崩溃。吉姆·凯瑞靠表演取悦身边的人,来转移自己和家人的痛苦。也正是在那样的逆境中,他练就了一身“逗笑”的本事。
心理学里有个词叫“资源”。指的是人在面对压力时所依赖的一切力量:家人、朋友、同事……这些人和关系,构成我们内心的防火墙。
每天开心很重要,所以心理咨询师常问的一句话是:“你还能笑得出来吗?尤其是,能嘲笑自己吗?”这不仅仅是在看幽默感,而是在探寻一个人是否还保留着一点点自我修复的能力。因为笑,是最后一道防线。是在人生最黑暗的时刻,还能为自己点亮的一点光。
而当连这点光都熄灭了,那就真的危险了。
本来想接着谈一下精神健康和免疫系统的关系,太学术了,就不谈了,祝大家开心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