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刘彻和屋大维

萌音大酋长 

 

先把时间轴拉到眼前:

公元前141年,16岁的刘彻刚上班,长安未央宫开例会。

公元前44年,19岁的屋大维刚丧偶……哦不,丧“干爹”凯撒,地中海开追悼会。

两人隔着97年+6000公里,却像用同一个产品经理:

“怎么把旧贵族干趴下?”

“怎么把军队变成发工资的?”

“怎么让韭菜相信自己是股东?”

我把他们的人生切成8个同步节点,我不发表意见。

 

开局一张嘴,装备全靠捡

刘彻:汉景帝突然暴毙,他一个庶子被推上皇位,手里只有长安城防+老娘、窦太后的外戚。

屋大维:凯撒被捅成筛子,他一个养子拿到遗嘱,手里只有18军团+安东尼的嫌弃。

 

第一轮裁员:干翻旧股东

刘彻:推恩令。表面是让诸侯王分家产给儿子,其实是“无限分割+遗产税”。诸侯国越分越小,最后连长安一套学区房都买不起。

屋大维:行省法。把富得流油的埃及、高卢划成“皇帝私房钱”,元老院行省只剩意大利+几个穷乡僻壤。

 

第二轮融资:军队私有化

刘彻:盐铁专卖。国家垄断盐和铁,利润直接养八校尉。士兵不再吃诸侯的饭,改吃中央皇粮。

屋大维:埃及税粮。把尼罗河三角洲收成打包进“元首金库”,18军团只认屋大维,不认元老院。

 

第三轮PR:给自己造神

刘彻:封禅泰山。本来泰山是齐国的神山,他硬去打卡,说“我代表老天管理你们”。

屋大维:帕拉蒂尼山阿波罗神庙。把特洛伊神话套自己头上:“我祖上埃涅阿斯,天命在我。”

 

第四轮洗白:把黑历史写成白皮书

刘彻:司马迁《史记》。虽然老刘砍了司马迁的蛋,但《史记》还是把“今上”写成半神。

屋大维:《功德碑》(Res Gestae)。全文用第三人称吹自己:“他拯救了共和国,他拒绝了皇冠,他爱人民。”

 

第五轮联姻:把敌人变成亲家

刘彻:卫子夫、李夫人、钩弋夫人……后宫就是统战部。

屋大维:把姐姐嫁给安东尼,再让女儿嫁给阿格里帕,最后逼安东尼离婚。

 

第六轮维稳:奶头乐

刘彻:乐府诗、角抵戏、上林苑打猎直播。

屋大维:角斗士、浴场、免费面包。

 

最终套现:死而不僵

刘彻:临死前杀钩弋夫人,立8岁儿子,配套霍光辅政。

屋大维:临死前让提比乌斯接班,但留遗言“不要扩大帝国”。

 

司马迁《史记》成书于前91年。

李维《建城以来史》动笔于前27年,(即便按照其人其书真实存在来算)中间都隔了64年。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