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从烹饪化学,艺术,热爱三个不同的视觉来解读一下下你这个方法的可行性

本帖于 2025-05-31 06:49:19 时间, 由普通用户 polebear 编辑
回答: 又懒又笨的我一直在想石假装2025-05-31 04:24:24

额觉得会不一样哦,米被包起来煮,水必须穿过粽叶才能进入米,这个water absorption 过程 会把粽叶独有的香气(芳香烃类化合物)被热和水以一种不可逆的方式带进米粒里。 
煮的话粽叶里独有的芳香烃类化合物(多半属于易挥发物)会随蒸汽跑调而不是被force进入米粒里,香味会大打折扣。不过不排除随意奔跑的芳香烃也会有些进入米粒里,会有一些粽叶味道。 
还有,包在粽叶里的米粒吸水受到粽叶的膜(membrane)隔离作用,吸水不会像煮熟的米粒儿那么多,某种程度上米粒儿里水分和芳香烃的比例也会不一样。造成最终的口感不一样。 
这是额能想到的吃货的最基本的cooking chemistry , 挂一漏万,肯定还有其他的因素。 
烹饪首先是food chemistry , 还有艺术在里头,再加一点点passion的话,成分就更复杂,跟魔术比较接近了。哈哈,额来捣回糨糊(^-^)

所有跟帖: 

很学术~ -无牙- 给 无牙 发送悄悄话 无牙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31/2025 postreply 07:42:19

有道理,有道理。。。就怕别人不讲道理:) -500miles- 给 500miles 发送悄悄话 500miles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31/2025 postreply 08:29:57

舌尖上的化学 -BOTW- 给 BOTW 发送悄悄话 BOTW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31/2025 postreply 10:12:18

太佩服,心服口服。 -石假装- 给 石假装 发送悄悄话 石假装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31/2025 postreply 15:14:05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