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见“博士 狄山”的故事。刘彻要的是“三纲五常”成为教育国民的正统思想,而不是书呆子们唠叨他

本帖于 2022-11-30 16:55:16 时间, 由版主 500miles 编辑

公元前135年,坚持黄老、打压儒学的窦太后去世。
公元前134年,刚刚亲政的刘彻22岁,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包装盒上写着: 中央集权!
公元前133年,马邑之战爆发,拉开了汉、匈战略决战的序幕。从此汉武帝的世界,鲜有儒者的声音。
公元前119年,匈奴主力在漠南决战中被击败。单于退到漠北后采用赵信的建议,请求息兵、和亲。但不肯服输称臣,并扣留了汉朝的使节和敞。
朝廷讨论时博士狄山出来大谈一番和亲的好处,并指责主战派是“诈忠”。刘彻本来就对匈奴敢扣留汉使节耿耿于怀,听了这些更来气了,
上(刘彻)作色曰:“吾使生居一郡,能无使虏入盗乎?”
“你说了那么多,能干点实事吗?能保证一个郡的人民不受外敌侵扰吗?”

最后博士狄山被派去守长城,“至月馀,匈奴斩山头而去”。这就是刘彻明确地告诉诸儒们: 能保卫国家吗?不能就闭上你们的臭嘴!
(百度说这事在公元前120年,大概是为了凑整数)
司马光专门写了一大段:你不让儒家随便说话,你就是暴君、亡国之君,“有亡秦之失”!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