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篇蛤蟆功,是出自闻一多的一家之说

原有的“刺时”说,是指原诗创作的历史背景,是“筑新台,纳儿媳”,叹姜女“所得非所愿”。

闻一多之前,只有最后一词“戚施”解释为“蛤蟆”。闻把“籧篨”,“鸿”也都解释成了蛤蟆。因政治原因吧,在大陆又被广泛采纳。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