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看了流鼻血的长腿细腰、丰乳肥臀,很过瘾吧?有些女同学可能嗤之以鼻,觉得你们男生太色了。非也,这其实是一种学习方法,一种学习动力,一种强大的Power,我们要善加利用。
中学时,我暗恋了一个女生,我就告诫自己,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考上心目中最好的大学,然后去向她表白。你猜怎么着?
不要说我偏心,给你换一个大帅哥,女生也一样。今天就上大帅哥!当然不是我,而是和我争奇斗艳的吕洞宾、段正淳、潘志文老帅哥。
先看下视频效果。今天,我和老帅哥,一起讲下,怎么利用DVE玩“画中画”!
看上面的视频截图,我是通过港版《八仙》中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的三角恋,讲《道德经》中的自然无为思想。我坐在那里讲,画面左上方,播了一段吕洞宾的画中画。
看上去像投影效果吧?
不是投影,只是在软件上,做了虚化处理。
下面看看,我这段不到10分钟的主播视频,幕后软件Lightworks上的Timeline,是啥样?
FX1,我们知道了,是增加了一条字幕轨道,上字幕。A1/A2是一组声音轨道。
但是画面轨道,我们就从一条V1,增加到了三条,分别是V1、V2、V3,有没有?
为什么要增加,我下面会讲到。在视频播放上,是往下覆盖的。即指针播放到这里,是走上面一条,上面空,则走下面,明白了吗?
这就给了我们广阔的运用天地!
如何增加画面轨道?
很简单,只要在左侧V1、A1/A2那里,点鼠标右键,会弹出下框:
选Tracks,再选Add video就可以。一点,就会增加一条画面轨道。增加声音轨道也是一样,点add audio就可以了。
如果想一次性增加多个轨道,而且想制定轨道的顺序位置,那么点那个add multiple。
见上图,根据你自己的需要做选择。
有多余轨道,或搞错了,想删除一条轨道怎么办?
比如你想删掉V1,在V1位置点鼠标右键,弹框中,选择Delete!
简单吧?
跟着陶三学,就是简单。
通过以上学习,我们在默认的V1之外,增加了两个画面轨道。为什么搞三条呢?
我的习惯,一条是主频道,比如我做视频主播,讲《道德经》的猪头画面。一条用于插入图片、文字图片字幕、logo等,反正都是图片;一条用于插入剪辑的影视花絮视频片段等。
这样分清主次,而且各归各位。
一、图片
比如我讲到“顺应,顺势,借力的行为”时,我插了一张加拿大雁飞行的图片作类比。
如果我们不用多轨道,只用默认的一条轨道,那么插入这张图片,必然要剪断原来的画面!
不是不可以。可万一我想做一个调整纠正,加拿大雁飞行图片插入早了,或者晚了,处理起来就麻烦。尤其是Timeline上内容已经很多时。
这时,简单放在多开的一条轨道上,优越性就体现出来了。
我只要在轨道上,轻轻拖拽这张图片方块,就可以轻松调整位置,因为播放时,是向下覆盖!
对吧?明白了吗?
这个小技巧,小思路,同样可以运用在插入一段全屏的小视频上。
比如有一段铁拐李教训弟子吕洞宾、吕洞宾羞愧下跪的片段,我放在V2上。播放到这里,会先播放这个片段,完了,然后再回到V1,继续是我的猪头讲解。
在Timeline上,是这么分了一下,播放出来,是一样的,流畅的。
你要调整位置,你只需左右拉动。你要单独对这段小clip,进行切割,进行放大缩小等各种骚操作,都不会影响下面的V1。
而常规的做法,是把这段clip,直接插入在V1里,那就把左右剪断了,再动弹起来,十分不方便,自己给自己上捆绑,明白了吧?
二、字幕图片、Logo
在讲字幕的时候,我讲过一些特殊字幕。是怎么做出来的呢?就是利用了这个多轨道和DVE,这么一组合使用的功能。
比如,在讲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这句,我想在画面左上方,加入这个经文的字幕图片。
很简单,先在别的软件上,做这么一个png图片。导入lightworks。
插入到Timeline一条单独的轨道上。
注意,你想它出现多久,你就截取多长。
然后在VFX下,上2D DVE。这里还犯糊涂的,请看上一期。
应用了2D DVE后,图片就覆盖在了我的猪头讲解上。
最后拉扯画面,拖拽画面,缩小到你喜欢的尺寸,放在你喜欢的位置就可以了。
简单吧?
不是字幕图片,想放一个logo,或者其他什么一个背景小图片,也想缩小了放在局部现实,做法难道不是一样?
三、画中画
扫了一眼我的“点化吕洞宾”主播视频的,最感兴趣的,可能还是我左侧那些虚化的影视剪辑,像投影在我背后的壁橱上一样的画面,是怎么做出来的?
欲哥也曾经问过这个问题。当时我只简单说了几个字,“用DVE”。
你自己去摸索,哪有像看我的详细讲解这么爽,对吧?
看看下图,一个是吕洞宾,一个是宾洞吕。为了做网红,为了做主播,我把猪头和吕洞宾、段正淳、潘志文的脸蛋放在一起,冒了多么大的风险,这是多么大无畏的精神?
不过女同学有福气了,对比来看,更加心旷神怡。
上图那个吕洞宾虚化效果,怎么做出来的呢?
想知道怎么做出来,我就给你简单还原看看。
看下图,在那段clip左上角的小方框,点鼠标右键:
弹框中,点Remove!
小方框没了,画面还原:
原来如此,哈哈。
我们重做一遍。
在VFX下,应用3D DVE。
画中画的感觉就出来了,因为这段影视clip的画面小一点,没能覆盖住我的讲解画面。
拖拽到左侧。
可以用Crop功能中的left,剪掉那个CCTV logo,也可以直接往左拖到出画。
右边那“八仙过海”四个字,可以通过Crop里的Right,拖动剪掉。
剪到合适的尺寸,拖到左侧,慢慢露出宾洞吕的脸。你再帅,也不能挡住我啊!
最后,在3D DVE的设置区,用Edge Softness做个柔化处理即可。
打完,收工!
看看效果:
其它可以依葫芦画瓢。
小时候,父亲教育我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要学会举一反三。你不能学一就是一,学二就是二。要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样,一下豁然开朗。
如果你现在有“三生万物”的感觉,恭喜你!接下去,你都可以自学进阶了,虽然我还继续讲几期。
怎么举一反三?
比如你看那些讲解游戏的,在游戏画面右下角,是他的猪头画面对吧?这样的画中画,讲解的人,和讲解的画面,两不耽误。
还有一个十分广阔的运用,就是绿布。上一个轨道的画面中有绿布,我们只要把它“抠掉”,那么原来绿色的部分,就会播放下一条画面轨道的画面。明白了吗?
就好像上面穿了个紧身体恤,但胸部镂空,把里面那一层胸部的比基尼露出来。什么是绿布,这就是绿布!Lightworks中的Key功能,Green screen!
这个我们以后再讲,也可能不讲。因为真正的电影,并不是特技的炫耀,而是认认真真讲一个好故事。像贾樟柯那样的电影,这几期都差不多够了。学会三五百个汉字,人人都可以,用这三五百个字,做出一首好诗,却不是人人都可以。
视频、电影剪辑,一样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