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戒", 女主原型郑苹如的母亲郑华君也是为日本美女

本帖于 2019-09-26 15:02:52 时间, 由版主 移花接木 编辑

其实抗战结束后, 丁默邨因在最后时刻帮国民政府办事, 曾一度逍遥法外, 后受害者们控告是最后判处其死刑的一大原因. 这些受害者人, 郑苹如被害占不小分量, 她妈妈郑华君(木村花子)是主要的控诉人之一. 积极奔走要为女儿报仇, 看样子郑苹如的外貌部分遗传自母亲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大地人涌现出无数的英雄,他们不论民族、出身,都选择为这个古老的文明献出自己的汗水、青春、乃至生命。而在这其中,更有千千万万可歌可泣的故事,等待着后人去挖掘,去传颂,而今天要讲的是一个女孩的故事。

在开始这个故事之前,先说一个人——丁默邨。

 

她母亲是日本人,她也是日本上流社会交际花,却为刺杀汉奸而牺牲

 

丁默邨出生于今湖南省常德市城区大高山街一个裁缝兼裱画店的家庭。五四运动席卷常德时,他在省立二师附小读书,加入“常德学生联合会”,进行革命活动,次年考入省立二师。工作初期在上海。

之后,他于1921年加入共产党,1924年又加入了国民党,而到了1938年,这个已经成长为老牌特工,且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加入汪精卫政府,成了一名汉奸。

1939年,在日本人的支持下,与李士群在极司菲尔路76号组建特工总部,并担任主任一职,成为汪伪政府的特务主要负责人。

这就是当时上海人们谈之色变的76号杀人魔窟,众多抗日爱国仁人志士都在其中折磨致死,作为这个杀人魔窟的总头目,丁默邨自然是残杀抗战爱国志士的罪魁祸首。所以,他也自然成为了当时的“中统”特务机关急需要除掉的目标。

但人总会有弱点,他的弱点就是——好色。

在这里,就引出本文要讲的主角:郑苹如。

郑苹如的母亲郑华军是一名日本人,原名木村花子,是日本的名门闺秀,父亲郑钺早年留学日本,加入孙中山的革命队伍,成为同盟会会员,是国民党的元老。良好的出身,出挑的长相,聪颖的天资,成为当时上海的名媛,曾登上1937年7月第103期上海《良友画报》的封面。

 

她母亲是日本人,她也是日本上流社会交际花,却为刺杀汉奸而牺牲

 

加上她中日混血、能说一口流利日语的优势,逐渐进入上海日军机关的中上层交际圈。并且,她还是小野寺机关的翻译,并在日军报道部新闻检阅室任军部电台播音员。

妥妥的白富美。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一次郑苹如在同学聚会时发表抗日演讲,当时国民党中统头目陈宝骅(公开身份是新生命书局经理)恰好在聚会现场,他一眼就认出了发言的郑苹如就是不久前画报《良友》的封面女郎。他打听郑苹如的家庭背景,将她秘密发展成情报人员。

年轻貌美的郑苹如很快融入了侵华日军驻沪机关的上层交际圈中。她以一口流利的日语和半个日本人的身份,周旋于日本军、政人士之间,日本军方甚至邀请她做翻译员、日军新闻电台的播音员。

郑苹如还结识了日本首相近卫文磨家族、日本方面驻沪代表等高层人员,驻沪日军特务机关长片山大佐对郑苹如更是“关爱有加”,时常带着郑苹如去参加会议。

 

她母亲是日本人,她也是日本上流社会交际花,却为刺杀汉奸而牺牲

 

这样一位漂亮、聪明、有抗日热情的女子,自然成为刺杀丁默邨的不二人选。

丁默邨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色鬼,在没遇上郑苹如之前,还和一个色情女伶在沧州饭店开房间鬼混。“中统”上海区就是研究了丁默邨的弱点,投其所好,才制定了“美人计”的。

1939年初,中统游击队长熊剑东被汪伪特务逮捕,中统局让郑苹如设法营救。郑苹如便通过日本宪兵队队长藤野的介绍,找机会与丁默邨接触。

当时,特务头目丁默邨曾是郑苹如中学时学校的一位董事,郑苹如便借‘师生之谊’见到了丁默邨,年轻漂亮的郑苹如给丁默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几次来往后丁默邨对她大有好感,不久就将郑苹如安排在身边做秘书,郑苹如借机有了出入76号特工总部的机会。郑苹如便提出释放“朋友”熊剑东的要求,这样熊终被解除囹圄。

但即便郑苹如和丁默邨的关系已经如胶似漆,但丁默邨依旧十分机警,每次同郑苹如约会都是去防卫严密的场所。且屡次拒绝郑的约会“邀请”。因此,对他刺杀计划毫无进展,中统总部不断催促动手。

1939年12月21日,丁默邨要去一个朋友家吃中午饭,临时打电话邀请郑苹如前去参加。中统交代郑苹如设法将丁默村带到西伯利亚皮货店来“买货”,安排设伏人员刺杀。

郑苹如同丁默邨吃完饭后同车返回,车子开到静安寺路附近时,郑苹如以圣诞礼物为由,要求去买件皮大衣。丁默邨对于郑苹如“临时起意”买礼物的请求并未起疑,他觉得只要不停留太久,不会有什么危险。

车子停在皮货店门口对面,店铺里陈列着各式高档毛皮大衣。两人一起走进店铺,郑苹如假装挑选皮大衣。但丁默邨透过橱窗留意到刚穿过马路碰到的两个人,他们的胁下夹着纸包,时不时向店内张望,形迹可疑。

搞特工的丁默邨顿时警觉起来,突然快速跑向防弹汽车,埋伏人员愣了一下后,慌忙开枪,但为时已晚。

刺杀失败后的第二天,郑苹如抱着一丝希望给丁默邨打电话试探情况,丁默邨愤怒地要挟她‘立即前来76号特工总部说清楚情况,不然杀你全家’。”到这里,郑苹如已经暴露了。

暴露了的郑苹如知道等待她的是残酷的局面,在中调局(原中统)有这么一份材料:

丁逆出言,如郑烈士不自首,决格杀全家为胁,烈士自思,如此情况,乃抱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之决心,决意前往沪西特工总部,再谋觅取机会,身怀手枪,谋对丁逆最后之一击。

1939年12月26日,郑苹如刚到76号就立即被逮捕,从她身上搜出了一把勃朗宁手枪。郑苹如被抓后,中统因找不到关系人束手无策。

郑苹如的妈妈木村花子曾请日本首相近卫文磨的儿子近卫文隆设法救人,虽然他对郑苹如有好感,但刺杀事件影响很大,最终没有结果。

那时只有她的父亲郑钺才有可能救她,他在国民政府中有一定的地位,在司法界又有威望,汪伪政府想以她女儿为要挟,拉拢他任司法部长,汪精卫甚至以老同志的身份劝郑钺出任伪职,以换取女儿释放,但郑钺说:“我儿女甚多,不在乎少一个。”严词拒绝了。

 

她母亲是日本人,她也是日本上流社会交际花,却为刺杀汉奸而牺牲

 

而郑苹如则在狱中给郑钺写过一封信,里面写道:“爸爸,我很好,请您放心,苹如。”这也是她最后一次跟家人的联系。

而之后,在地狱般的76号中,年仅23岁的郑苹如在狱中所遭遇的,是对一个女人最残忍的酷刑……但无论汉奸们怎么审讯,郑苹如始终不承认自己是中统特务,且把话题在“桃色案件”中与特务周旋。

最后,所谓 “郑苹如间谍案”审来审去,给人的感觉的确是一次情杀行为,搞得汪伪集团人人皆知,成为丁默邨的一大丑闻。

1940年2月,汪伪政权下达了对郑苹如秘密执行枪决的命令,林之江负责行刑,押着她到沪西中山路附近的荒地上执行,临刑前郑苹如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不要打我的脸,让我死得光彩些。”

郑苹如与母亲郑华君

 

特务大队长林之江亲自瞄准射击,两枪射的后脑,一枪打的胸部。至此,一代红颜香消玉殒,时年23岁。

后记:

郑苹如遇害后,其父郑钺一病不起,于1941年抱恨而终。

王汉勋,郑苹如的未婚夫,1944年8月7日,王汉勋在衡山执行军事任务时牺牲,时为上校大队长。

 

她母亲是日本人,她也是日本上流社会交际花,却为刺杀汉奸而牺牲

 

同样是1944年,郑苹如的弟弟郑海澄,在保卫重庆的空战中壮烈牺牲。

一直支持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郑华君(木村花子的中文名)女士于1966年以八十高龄病逝于台湾。蒋介石为郑苹如母亲木村花子题挽联称其“教忠有方”。

 

她母亲是日本人,她也是日本上流社会交际花,却为刺杀汉奸而牺牲

 

郑家满门忠烈!

再看看汉奸们的下场:

枪杀郑苹如的林之江,在上海解放后,林之江携带多年搜刮的不义之财逃到香港。1950年患精神分裂症,举止怪诞,每每在梦中大呼恶鬼缠身,从此精神一落千丈,次年吐血而亡。

再看丁默邨,1947年2月8日,被以汉奸罪判处死刑。同年7月5日枪决于南京老虎桥监狱。据当时报载:丁逆在听说要执行时,顿时吓得面无人色,浑身发抖,站立不住。

刑前如懦夫一样瘫软在地的丁默邨,谁能想象他当初是那样一个杀人不眨眼的魔王?

直到今天,在台湾的忠烈祠中,依然供奉着郑苹如的牌位,她当年的果敢卓绝用四个字来形容,那就是可歌可泣。

 

她母亲是日本人,她也是日本上流社会交际花,却为刺杀汉奸而牺牲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