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贴上,看这里

来源: 偶尔来常常来 2010-05-11 03:31:27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4524 bytes)
乡下总有许多事令人唏嘘。五一期间,本村一对老夫妻担心自己在上海开出租车的独子吃得不好,做好了菜送到上海去,老头途中在码头不慎摔了一跤,开始也没在意,到上海后剧痛难忍,儿子遂开车送他们回村,去医院一查,才知脚趾已骨折。——这本来倒也还好,匪夷所思的是接下来的事:他们内疚于因此误了儿子一天的生意,于是掏出四百块钱给他作为补偿;而儿子居然也收了,还对躺在床上的老父亲说:“你要给我,四万我都收。”

这是周末回村时听说的一个故事。村里没有什么秘密可言,几乎每一家的私事都是公共事务,人们聚集在小店里或麻将桌上,对此议论纷纷,因为这件事显然违背了主宰乡村社会秩序的一些伦理信条。这父母的行为大家只是觉得愚蠢,但儿子的做法却更令人侧目:即便他并无孝顺之心而只是聪明一点,也应该想到,作为一个独子,父母的钱早晚都是他的钱。我问母亲:“那他们听儿子这么说了,会不会心里不好受?”母亲嘿了一声,说:“他们要是知道不好受,他儿子也不会是今天这样了——说穿了,子女不明事理,大部分还不都是父母造成的?”

也许是吧。母亲很久以来一直看不惯村里许多人家教育子女的做法,这家也是她常和我说的反面典型之一。这家父母自己受教育水平很低(其母甚至自己名字都不会写),当初得了一个麟儿也是百般溺爱,确实他小时也显得很机灵。他只比我小两岁,童年时也经常一起玩,但我不大喜欢他个性的某些方面。我九岁那年夏天,一班孩子一起玩时,他在那宣称:“我今天要扒一个人的裤子,此人姓沈,名字里有个茂字……”我当时听了就来气,心想你不就是想说我么,你比我小两岁、矮了一个头,竟然还敢骑到我头上,以为我平素温良就好欺吗?当即说:“你就是想说我是吧?那我先扒你的。”七岁孩子的力气哪里比得上九岁的孩子,他当场被我扒了裤子,哇哇大哭起来。他妈从田头奔过来,朝我大骂:“大欺小,现世报!”我心里不服,但也不想解释。我平常从来不主动攻击人,母亲得知此事也十分意外,回家问我缘由。然而总之,从此之后我再不愿与他来往。

他在小学里学业还是不错的,虽然淘气,但五年级时还得过乡里数学竞赛一等奖。他父母高兴之下,几乎将自己儿子视为神童,此后他小小年纪就上牌桌,打麻将赢了别人钱,父母犹且奖励有加,“我儿子好聪明,打牌大人都不如他!”但中学时的功课仅靠小聪明已经不够了,最终他只草草高中毕业,在农场里混了几年,最后像许多别无更好出路的崇明人一样,去上海开出租车了。

虽然在乡下人们经常对别人的行为作出道德审判(这种舆论的非正式制裁有时是非常有力的,完全不理睬等于自我孤立),但我对他的这些事以往也没有什么特别深的感触。在我母亲看来,包括他在内的好几个村里的孩子,头脑都不输于我,要是得到正确的调教,考个大学本科理应是完全不成问题的——她看待一个人是否成材的首要标准就是这一点,即是否受到良好的教育。当然明事理也是很重要的,在传统社会秩序逐渐崩坏之后,这些年其实已经很难有一套稳定的价值观能为几代人所共同遵守。父母竭尽所能奉献给子女,虽然在此事中略显过分,但却也不是特例;事实上为了补贴给子女几万甚至几十万,父母老了还拼命挣钱节俭的事,在乡下比比皆是,且普遍被视为理所应当的常态;当然这种啃老的现象,在城市中同样不乏其例。

这次听说这些故事,又别是感慨,因为这个周末本是第一次带小毛回岛。几乎所有人都夸他可爱,有时我们自己看着他都不免喜不自禁;我向来十分憎恨对子女的溺爱,连岳曾讥讽他一位朋友生女儿后极喜誉儿,“连自己女儿拉的屎都比别人的大坨”——如今我自己初为人父了,才知这种年轻父母的这种花痴行为虽然可能令旁人生厌,但却完全可能不由自主地做出来,那只是一念之间而已。我还是不喜欢像许多人那样,把自己孩子的照片设为自己电脑和手机桌面、并到处转发张贴(但我可以理解),不过我现在也意识到,自己将来恐怕不像自己原先设想的那样,能对小毛有多严厉。

我对溺爱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恐惧感,生怕影响到孩子独立人格的发育。我虽是独子,但父母自来对我并无溺爱——这倒未必是因为我家里贫寒,正如我后来看到的,一个家庭物质条件的丰俭,对他们是否溺爱孩子并不存在必然的正相关。母亲常说:“喜欢孩子要放在心里,不能全堆在脸上。”她也经常反反复复和我讲述许多正反案例,以及诸如“筷头上出孽子,棒头上出孝子”之类的古训。当然这些自有其道理,Alfred Adler也说过,有特殊困难的儿童主要是三类:有生理缺陷的、受溺爱的、被忽视的——值得补充的是:这三种情况有时可能变相地并存于一个人身上,例如从小多病因而备受溺爱,后来有了弟弟妹妹后又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忽视。平常看来,溺爱总是一种畸形的爱,但我也深切地意识到,有时畸形的人际关系能给当事人以莫大的、难以自拔的满足感,越畸形越是如此。当然,代价则是独立的人格。

有许多人在其他方面十分成功,但在为人父母这一点上却极其失败。很多事自己并未亲历之前,不管如何讲来头头是道,毕竟还是无法有多么深刻的经验和切身体会。有时难免克制不住去设想小毛的未来,却又不自禁地在两极之间摆荡:时而希望他能远胜于我,完成乃父未能实现的梦想;时而又觉得他只要健康平安,做个正直的人就好了。不过有一点是确定的:不能大了以后还让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带他,孩子常常会躲在老人的保护伞下,利用大人之间的分歧来使父母的管教失效。我得承认自己并不清楚如何才能教导好一个孩子,这也不是知识的问题,因为我不相信有一套教育方法可以适用于所有孩子,但也许承认我自己的无知将是一个好的起点。

所有跟帖: 

好文。一口气儿读完了,同意他说的。谢谢。 -staedtler-- 给 staedtler-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5/11/2010 postreply 03:51:19

不客气:) -偶尔来常常来- 给 偶尔来常常来 发送悄悄话 偶尔来常常来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11/2010 postreply 03:53:58

崇明啊。。。 -小懒熊- 给 小懒熊 发送悄悄话 小懒熊 的博客首页 (48 bytes) () 05/11/2010 postreply 04:00:06

不了解。父母的溺爱雷人 -偶尔来常常来- 给 偶尔来常常来 发送悄悄话 偶尔来常常来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11/2010 postreply 04:06:29

怎么知道?他们带口音么? -偶尔来常常来- 给 偶尔来常常来 发送悄悄话 偶尔来常常来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11/2010 postreply 04:46:57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