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的高中

我上高中就开始住校了。14岁7个月的我,离开熟悉的乡村来到了陌生的城市。第一次看到大街上那么多的车,我害怕了。问送我上学的爸爸:前面来车我能看见,后面来车我怎么躲呀?爸爸对我说:后面来车要靠耳朵听。
我就这样战战兢兢地开始了高中生活。1981年9月1日,星期二。周六才被允许回家。我偷偷的哭了四天,终于捱到周六才回家见到了爸爸妈妈弟弟妹妹。跟爸爸讲了自己的难处:我没有高中的教科书!我们那个乡村中学每年能升学的只有4,5个人!所以初中不给预定高中课本。而我上的高中也不给学生准备课本,别人的课本都是在初中预定的。我跑了新华书店,没有卖我们的教材!同学老师都不熟,也没有商量的!
爸爸当天就找到初中的校长想办法,第二天又跑了几位老师家,只给我找到初中的第四册和第五册英语课本,是我可以用的。其他的各科课本都没有找到,爸爸安慰我会尽力帮我找,并且给了我一个丽的电话,丽原来是我们村的,后来在我所在的城市工作,是我们的一个本家,按辈份我还是她的姑姑。得知丽在一个学校工作,我抱了很大的希望。回校后的星期一就给丽打了个电话,丽很痛快地答应我过去拿。我满怀希望地去了丽工作的学校,在城市里找到了一个乡亲,心里的高兴和踏实是不言而喻的。抱了几本高中课本回校,跟同学的课本一对,发现我拿到的课本是前一年的,跟同学们用的有很多不同,我又傻了。记得当时高中语文第一课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我是抄的同桌的课本,那么美的景色都因为我的心情而变得冷清凄凉起来。
因为个子矮,我坐在第一排。教语文的是个南方老师,个子很爱,脸也小小的白白的,姓陈,操一口我听不惯的南方口音。陈老师大概发现了我的桌子上没有课本,于是让我站起来回答问题。我拿着手抄的课本回答了问题,陈老师没有让我坐下,接着问我:你的书呢?我一听就眼中含泪,想起了连日为了课本的奔波,用很小的声音回答老师:我没有课本。老师马上让我坐下,下课以后才把我叫到一边问我,我把自己没有课本的事给陈老师说了。陈老师安慰我帮我想办法,让我别着急。过了两天就把英语以外的全部高中课本捧到我的面前,外带还送我一支笔一本笔记本,并且不要钱。把我激动地不知道怎么谢谢陈老师才好。陈老师很轻描淡写地说,笔和本都是她的上大学的独生子扔在家里不用的,书也没花钱,让我别放在心上。我至今不能忘记当时的欣喜和感激的心情。陈老师的脸已经模糊了(她只教了我高中一年级),但是这件事情我估计一辈子都不会忘。
记得刚上高中不久,在校园里有好几人问我是不是农村来的?我开始不明所以,后来才知道缘于我的乡土服装。当时为了庆祝我上城市里念高中,奶奶给我买的红色上衣,妈妈给我买的翠兰色的裤子,都是我平时喜欢而舍不得买的,上了高中,当然挑最喜欢的衣服穿了,结果这一身在农村很普通的行头把我的出身暴露得一清二楚,显得很土很傻气。我明白以后就立刻把那两件衣服收起再也不穿,后来好长时间都不再穿红色的衣服和蓝色的裤子。应该是一种自卑心理吧!不过至今我对自己的着装很不自信倒是真的。只求一个舒适随和,时髦是断断不敢仿效的,总有一种东施效颦的惴惴之感。
刚上高中,每天学习,吃饭,睡觉,除了伙食,条件都比在家里好多了。记得那时晚自习结束时有铃声,听到铃声,我们住宿的同学结伴回宿舍楼,空气里有淡淡的花香。有的同学指着一种黄色的花告诉我:这种花叫夜来香,花香都是在晚上。我对夜来香的记忆就是一种小小的黄色的花。到了日本之后才知道邓丽君的有名的《夜来香》,对于夜来香的真身至今也是不甚了了的。
高中的住宿条件不是很好,一个屋子十几个人,是大通铺,每人一铺行李卷,有限的几个单人床有我一个,是我们入学之前学校定好的,上学第一天就在每个床头标好了名字的。因为这个单人床,好多同学在背后使手脚,想把我赶到大通铺来占我的单人床。我虽然愚钝,时间久了也有所知,记得一个深秋的周六,我自己躲在空旷的校园里痛哭了一场,倒不是睡通铺不能接受,而是感到了孤独和无助。好在不久,学校就改善了住宿条件,每个屋8个人住上下铺,都是单人床。我被分到了文科班的宿舍,一直到毕业都没有和原宿舍的同学再同屋。
因为高中第一学期我的成绩进步很大,渐渐老师同学开始注意到我。我也慢慢熟悉起来,开始有朋友。所以后来也没什么太苦涩的记忆。都是朦朦胧胧的青春记忆了。
大约是高中二年级的时候,我得了荨麻疹。刚开始不以为然,渐渐发展到难以忍受,于是求一位同学陪我上市里的医院看病。那是我记忆中第一次到正规的医院看病,医生给我开了很多扑尔敏,结果我吃完了扑尔敏以后,在课堂上大睡。即使被同学推醒,看一眼接着睡。使我对荨麻疹这种病讨厌得不得了。这种病一直折磨到我大学二年级,被医生注射了一针之后就再也没犯过。我至今也不知道我被注射的那一针是什么药,深深为憾。
有一年十一学校放假,我回家正赶上割稻子。我和大妹风一起帮爸爸妈妈割稻子。我是第一次割稻子,平时只是学习,所以风割了五垄我三垄还没割完。看着望不到边的稻田,我心疼爸爸妈妈和妹妹的辛苦。虽然只割了三天的稻子,把我累得回学校的时候上汽车都抬不起腿来了。后来又在学校放假的时候帮家里插过秧,拔过草。深深体会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所以至今我也看不惯浪费粮食。两个孩子从小就被教训,吃饭一定要吃光碗里最后一粒米,不许浪费粮食。这些经历也影响到我的价值观,一直是很俭省的过日子。爸爸妈妈和妹妹们在地里干活的情景一直刻在我的脑子里!提醒我不要乱花钱,有钱要多多帮助农村的亲戚。
食堂的伙食很差,高一的时候还吃苞米面饼子和高粱米饭。我因为自家是水田,在家也是顿顿吃白米饭的,刚开始就觉得苞米面和高粱米难以下咽,慢慢就适应了。每顿饭就是几样菜,菜名写在窗口的小黑板上,市面上什么便宜我们吃什么。记得有一次排队买菜时赫然看到菜名是——炒人头!原来是淘气的同学把炒大头菜改成了炒人头。有的同学还故意大声对食堂师傅喊:我要一份炒人头!至今还记得食堂师傅嘟嘟囔囔的在同学们的笑声中改菜名的样子。
有一年夏天,食堂卖的高粱米饭和炒茄子,因为天热,就把高粱米饭里加凉水冲,结果水面上浮出几条虫子,当时有的家在城市的同学立即把饭倒掉了。我没有舍得扔,坚持吃。在吃茄子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忽然感到口感特别,以为是茄子的葛,也没多想。走出食堂忽然想是不是把虫子吃到肚子里了?于是狂吐。后来有很长时间我都不敢吃茄子,现在虽然吃茄子,也是喜欢清清爽爽的茄子。对不是自己亲手做的茄子心怀戒意,就是那次的后遗症了。
艰苦的日子大约持续了一年左右。我高中二年级的时候,基本食堂都是细粮了。主食基本是大米白面。我在高中食堂吃到了在家里没有吃到过的戗面馒头,觉得特别好吃。可是好吃的都要早早站排才能买到,我很讨厌站排,总是等别人吃得差不多我才去食堂,往往就剩面条了。面条在我们家是难得一吃的美食,因为我们家只有白米,面是要花钱买的,所以吃得很少,最初是很喜欢吃的。但是食堂的面条往往是很面了,而且卤汁也是清汤寡水的应付,慢慢就吃倒了胃口。到现在我仍然不爱吃面条。就是在高中吃伤了。
高中时的伙食只有一样令我念念不忘,叫戗面馒头。在农村从来没有吃过,具体做法不甚了了。觉得很有嚼头。但是食堂只卖了几回就不卖了。后来也没有遇到过。结完婚问公公婆婆,他们也不会做。于是戗面馒头就保留在我的美好记忆里了。
我因为出生在农村,比较封建。一直到高中毕业都很少和男同学说话。除非男同学主动找我说话,我从来不和男生主动说话。所以男生们都说我很傲。这也是高中快毕业我才知道的,也不太当回事了。
高三的时候,有一阵宿舍老师对学生熄灯后不睡觉闲谈很光火,决定杀一儆百。我们宿舍被抓了。熄灯以后老师在走廊里听到我们宿舍的谈话声,于是敲开门进来。先是问谁说话了,然后当场宣布:今晚说话的人都记过一次,记到档案里。我们学校有规定,凡是记过的学生都没有资格评三好学生。当天我也是说话者之一,在那之前我一直都是三好学生。这给了我很大的思想包袱。我为此情绪低沉了好久,幸好有朋友体贴安慰,没有影响到我的成绩,不过我一直担心记到档案里影响我考大学,心里总是耿耿不能忘怀。后来还是班主任老师找我谈话,向我保证不会记在档案里,我才彻底放下心来。
食堂的师傅们每天管我们的一日三餐,条件好的同学遇到食堂不满意的伙食就到外面买,我有时候也是到外面买面包和麻花之类的顶饭吃。当然食堂师傅也会利用我们这些劳动力的。那时候冬天之前,食堂要储存很多白菜,有一天晚饭的时候,食堂门口多了一位把门的师傅,告知要紧食堂买饭必须到操场搬两棵白菜到指定地点才行。有的同学不愿意搬白菜就干脆到外面买着吃。老实的同学就只好被强制地搬白菜了。我还记得有一次晚上下了自习,从教学楼回到宿舍楼经过操场,看到月光下放了很多白菜。我们宿舍的某位同学抱了一棵白菜到宿舍,大家掰了外面的白菜帮扔掉,把里面的白菜心分着吃了,很甜很好吃,还有一点作了坏事没被发现的得意和刺激。
每天除了学习,很少运动。因为对城市生活很不适应,我很少走出校园。跑得最多的是学校到长途汽车站和从学校到新华书店的两条路了。这种生活让我开始发胖。现在回想起来,高中的我心无杂念,一心学习。没有现在的高中生的丰富,但是真是很单纯很省心。
我高中一年级的时候,爸爸还在公社上班。从爸爸上班的地方骑自行车2个小时,就能到我们学校。爸爸有时候会带一些吃食来看我。冬天的时候,爸爸特意到学校来,领我到商店买了冬天的围巾和暖瓶。我还记得那条围巾是有些深的绿色,摸起来手感很好,软软暖暖的,当时那条围巾6元钱,旁边还有5元一条的红色的,手感不如绿色的那条围巾好,我犹豫不知买那条,爸爸大概看出来我喜欢绿色的,就替我买了绿色的。暖壶是最便宜的竹皮暖壶,3元钱。好像还买了其他一些小东西,一共花了12元钱。当时是我第一次一天花了12元钱,很富豪的感觉,所以到现在还记得这么清楚。
我高中二年级的时候,农村开始分田单干。我们家的人口太多,地分了很多,妈妈一个人种不过来,再加上一些其他原因,爸爸辞掉了工作回家种地。当年大丰收,卖完粮食剩了一些钱。爸爸妈妈拿着钱到沈阳买电视,结果当时电视卖得快,到哪里都要排队领票买,爸爸妈妈在沈阳转了一天,排了几次队,也没有买到电视。晚上回到家,弟弟妹妹们殷切等了一天,跑到门口接爸爸妈妈,一听说没有买到电视。弟弟忍不住失望,坐在门口就哭了起来。爸爸第二天又跑到我上学的城市,结果很轻松地买到了熊猫牌14寸黑白电视,应该是400多元钱吧,我记不太清了。还买了一台收音机,花了50元钱。爸爸因为不能同时把电视和收音机驮回家,把收音机放在我的宿舍,先把电视拿回家。第二天爸爸又和叔叔一起来,叔叔也买了一台收音机,顺便把我家的收音机拿回家。当时爸爸和叔叔很拘谨的站在学校的走廊里和我说话,黑红的脸上全是喜悦。我也从心里高兴家里有电视了。电视对我家来说,绝对是经济好转的历史性标志。那台黑白电视一直很尽职的工作到92年我们全家来日本。
高中二年级的元旦,我们班开了联欢晚会。很多同学显示了他们各个方面的才艺,我猛醒我除了学习以外没什么特别的地方,连流行歌曲都唱跑调。开始羡慕文体方面活跃的同学。那以后我们班男女生的交往开始了跨跃性的进步,很多男女生开始单独交往,还有偷偷谈恋爱的,单相思的,我则一直傻傻地闷头学习,不知内情。好多同学的恋情都是我念了大学以后才得知的,好像有六起对,我当时的惊讶很让人怀疑我的神经局部麻痹。但是最后我们高中同学中修成夫妻的也真有一对,到现在还似乎美满。想起来少年恋情真是恍恍惚惚的不知如何评判呀!
高中二年级的寒假,我和全家一起看电视过了年。电视节目都不记得了,那时农村经常停电,停电的时候看不到电视,心里痒痒的。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一夜之间红遍全国也是那时特有的现象吧。开学以后,我们学校就有同学开始唱了。至今我还能背下这首歌的歌词。
高中的时候,姥姥和舅舅陆续回到日本。我和妈妈一起送舅舅到沈阳,妈妈特意买了一盘香蕉给舅舅留着路上吃。香蕉皮上还没褪尽绿色,还没有熟透,我猜妈妈大概也是第一次买,没有经验,因为和舅舅的远别才舍得买的吧!那次我也是平生第一次尝了香蕉,对香蕉的第一印象很不好。一直到很多年以后我才在杨的鼓励下第二次吃香蕉,才知道香蕉很好吃。现在偶尔也买香蕉吃。
还有一件事就是学校不定期的要我们抵制靡靡之音。班主任用很隐讳的话教育我们谁手里有靡靡之音的话要上缴,我始终不明白老师说的靡靡之音具体指的是什么,也不关心。后来过了很久,我才知道所谓的靡靡之音就是指的邓丽君的歌曲磁带。因为我对音乐不很关心,也一直没有听过邓丽君的歌曲。我在中国只喜欢过两个歌星:徐晓凤和奚秀兰。至于其他,流行歌曲倒是跟着唱过一些,具体的歌星我是分不清甲乙丙丁的。我真正听到邓丽君的歌曲还是来日本以后,不得不惊叹她的甜美歌声确实很诱惑人。也对靡靡之音屡禁不绝的现象有了认识。
高三的时候,高考迫在眉睫,没有心思想其他。因为班里有恋爱苗头,班里的座位换得频繁。我也阴差阳错的和红坐到了一起,成为同桌。记得有一次红和我到附近的商店,花一角钱买了8块高粱饴,我们俩分着吃的甜蜜,到现在我还爱吃高粱饴之类的软糖,每次吃起都会想到红。红很善良很稳重,像大姐姐一样照顾我,呵护我,我们成为了心心相通的好朋友,一直到今日我们相隔千山万水,还依然是朋友。我想我们会做一生的朋友吧。她是我心目中的可以依靠的姐姐。文字写到这里又想红了。
繁忙的学习在记忆里是越来越模糊了。现在还记得的是一次又一次的模拟考试,我的成绩还算稳定,陆续有大学的老师来学校预定招生,大都是不太好的学校,有两个学校也找了我,自己没有主意。班主任老师很不赞成我去那两个学校。后来爸爸专程跑到学校来,跟班主任谈了以后最后我把第一志愿定了北京医学院。我当时很不成熟,报这个志愿也是源于红的父母是医生护士,觉得学了这个专业可以帮助人,很想上的,可惜最后命运让我没考上北医,最后学了工。
我的高中的最后结尾也是令我终身难忘。84年7月8日,我参加高考的第二天,早上吃完饭,收拾东西准备进考场时,发现准考证不见了。找了半个小时也没找到,急得我大汗淋漓。眼看到了考试时间,还是没有找到。我只好没有准考证就走向考场。还好校长老师都在考场外面,跟老师一讲情况,校长领我到考场门前,跟门卫讲了情况,门卫因为是第二天考试,对我有一点印象,破例放我进了考场。我于是心怀忐忑地开始考试。在考试开始半小时之后,老师们终于在我的一本书里找到了我的准考证送进考场。那次考试是数学,我很得意的科目,却考了个落花流水,出了考场看到很多同学都哭了,我也记不清自己哭没哭,不过心情糟到了极点,以后的每顿饭都是咽不下去,强挺到7月9日考试结束。
有人说:人生的道路很漫长,但要紧处也就是几步。我偏偏在人生的要紧处伤了脚。
还能记得84年7月9日,考大学的最后一门课考完。空旷的操场上剩下一群出笼小鸟一样的我的同学们,还有一些家长。我们不知道怎么挥霍自由的彻底放松的时间。班里有一个男生站在校门口的小卖部前,看到同班同学就递过来一瓶汽水,我们也是豪爽地一饮而尽。爸爸妈妈当天就赶了自己家的马车来学校拉走了我的大部分行李。因为班里有几个同学要第二天到我家去玩,我没有和爸爸妈妈一起回家,留在学校继续疯。
那天晚上,学校附近的一家电影院挤满了我们的同学。大家都是三两结伴而来,散场的时候发现我们班的同学有一半都来看电影庆祝高中毕业。电影的名字是《街上流行红裙子》,内容记不得了。
84年7月10日,我和同班的四个朋友坐车回到家。同学们都是家在城市的,到农村很新鲜。我们还借来一台120相机,拍了一些黑白照片。弟弟妹妹们对我的同学们又羡慕又害羞,照了很多照片。在农村当时照相是很奢侈的事了,我们全家照了很多照片,可惜那些照片在我们来日本的途中大部分遗失了。
我的高中是我的人生中很重要的三年。高三的时候学校还发生了一起凶杀案件。我在高中曾经得到过一张市里语文竞赛的第一名。在这三年中,我从一个农村小女孩慢慢适应,毕业时已经渐渐变成了一个城市人。这期间我也写了很多的日记,可是我一直不想读哪些日记,只是凭着记忆回忆了这三年的生活,有些记忆也可能不太准确了。好多同班同学只记得名字,面貌已经很模糊了。老师也忘了很多。
趁着最近有时间,写下这些,留个纪念。

所有跟帖: 

躺椅。。。。。。。 -绿杨烟外- 给 绿杨烟外 发送悄悄话 绿杨烟外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14/2009 postreply 06:57:59

有点酸酸涩涩的却也夹着幸福温情。。。。。。。 -绿杨烟外- 给 绿杨烟外 发送悄悄话 绿杨烟外 的博客首页 (62 bytes) () 08/14/2009 postreply 07:08:00

貌似比俺的高中好玩多了~~~俺觉得貌似啥事都没发生。。。 -小懒熊- 给 小懒熊 发送悄悄话 小懒熊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14/2009 postreply 06:58:20

席梦思。。。 -日坛用笔名- 给 日坛用笔名 发送悄悄话 日坛用笔名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14/2009 postreply 06:58:57

高中的经历很丰富啊,我的高中就是读书,读成了近视眼 -小玉米MaMa- 给 小玉米MaMa 发送悄悄话 小玉米MaMa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14/2009 postreply 07:02:02

地板。。。 -一枕清霄- 给 一枕清霄 发送悄悄话 一枕清霄 的博客首页 (33 bytes) () 08/14/2009 postreply 07:05:23

呵呵,偶的高中伙食也很差, -隐居日本- 给 隐居日本 发送悄悄话 隐居日本 的博客首页 (30 bytes) () 08/14/2009 postreply 07:16:18

你最近还有什么好片子推荐没?以前下载过你不少电影。 -绿杨烟外- 给 绿杨烟外 发送悄悄话 绿杨烟外 的博客首页 (14 bytes) () 08/14/2009 postreply 07:24:05

有段时间因为上传有问题,所以就放弃了 -隐居日本- 给 隐居日本 发送悄悄话 隐居日本 的博客首页 (76 bytes) () 08/14/2009 postreply 16:23:28

回想我的高中一直觉得特灰,特压抑。 -hammy- 给 hammy 发送悄悄话 hammy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14/2009 postreply 07:19:49

好文章。不过看来润女士还是年轻,日坛诸位更是。 -静斋居士- 给 静斋居士 发送悄悄话 静斋居士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14/2009 postreply 08:00:41

顶一个,回忆了一下自己的高中时代,佩服你的记忆力 --牧歌- 给 -牧歌 发送悄悄话 -牧歌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14/2009 postreply 12:35:58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