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原慎太郎与李登輝

日本政府的对华政策观念还停留在100年前 ,可能 认为“同样柳树下
池塘里有泥鳅”
--(日語成語: 守株待兔)。与 中国周边的荒蛮民族
一样
, 当自己在穷途末路之际 , 就会不是对中国骚扰一番 , 抢掠一遭 ,
可以得到丰厚的回报
: 损华利己。当今的日本执政者还没有脱离明末清
代之初的“倭寇”思维窠巢。
  
西方在“ 争”中用 船利炮叩开中国国 , 列强涌入后中国像一只
病怏怏的牛羊随时都有被野兽吞噬的危险。
  
鸦片战争之后的中国的重病却给日本的崛起提供了猎食的大好机会。那个
时代的国际列强正如撒哈拉沙漠和撒邦纳大草原的饿坏了的狮子群一样围绕猎
物的弱国小国似看到牛群一样
, 趁机将对方扑倒攫取食物以充饥。 
  
当年的甲午战争 ,“ 马关条约”等都是日本对中国趁机打劫的“战果”。
  
自此当日本出现经济危机和萧条的国内困境就会毫不留情地将手伸进邻国
中韩的口袋里探索掠取一番。
  导致日本战败的中日战争、太平洋海战都是日本欲摆脱危机的发泄為始以
失敗告終。
  投降的
日本在战后通过拼打,靠“狮子和鬣狗”相依相夺相存关系 , 在战胜国
美国的庇护下
, 通过朝鲜战争“特殊需求” ( 特需 ) 而悶发战争财。
  
70 年代后期开始日本走火入魔进行“列岛改造” , 制造了历史罕见的泡沫经济。
然而“上帝要你亡
, 上帝先让你狂” , 日本当年狂妄程度让人咋舌 ! 上世纪五十年代到
七十年代仅仅二十多年时间,日本就“好了疮疤忘了痛”
( 喉元过热量忘 )。
  
后来的经济泡沫破裂 , 日本再无法像当年那样到处伸手抓狂了 , 中国已经过文革
的反思而崛起
, 周边国家相对独立 , 世界潮流以不用需殖民主义随心所欲 , 恣意妄为 ,
损人利己了。日本就只有靠技术这张王牌,结果没有市场
, 没有资源 , 没有人员的环
境和条件毫不留情地击中了日本国的命门。日本至今一蹶不振,
日本人心涣散 , 犯罪
率居高不下
, 日本社会人心不古 , 日本企业信用尽失去。
  
日本已经感到以前那种靠偷袭 , 趁火打劫的手段从中国人手里拿到财富的做法失
, 于是改变方法用钓鱼岛这样微妙的问题将中国的发展苗头打下去。
日本人的居心实际上简单又可怕:让中国在领土主权问题上顾此失彼。
要么为了一个小岛拼命死争让多数国家对中国不屑理解。要么让中国无话可说地让
日本占有该岛屿主权。真实“树欲静而风不止”啊
!
 始作俑者的东京都知事,是挑起事端的麻烦制造者。
石原慎太郎何许人也 ? 就像一个上海市出身的北京市长一样 , 响当当、硬梆梆的
东京都当权者
( 虽然是东京都的知事其实是关西兵库县出生的地地道道的关西人 )
他是年轻时爱摆弄笔杆子
, 除了一些书写了一些小说;他说话爱“挤眉弄目” , 可能
是年龄增大眼睛有毛病,说话时不停地眨眼;老来摇唇鼓舌
, 到处招惹是非 , 煽动日
本人的极右情绪
, 让多数日本人信任他能够作出一番事业。

一是东京都的关西人 , 中国歇后语可以作注解 : 茅坑里的石头 ---- 又臭又硬 ---- 石原慎太郎。
  一是
台湾地方的无日本国籍的日本人 , 像他那样的人 , 日本倒有一个谚语成语可以作
注解 : “箸にも棒にも掛からぬ”(筷子大棒都难对付) ---- 软硬难缠 ( 今天的流行语 :
脑子里灌水了 )---- 李登辉。
  
有人说 : 台湾的李登辉和日本的石原慎太郎一个共性 : 老而不死是为贼 !
逆民意而自以为站在民意一边:人高马大 , 鼠肚鸡肠 !( 这两人都有 1.80 米的身高 = 年轻时 )
  
自以为一枝独秀 , 实则是自我炒作 , 哗众取宠 ! 瓜田引水 , 損公肥私 !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日本这东西(44 quarante quatre)中日“南辕北辙”
  • 日本这“东西”(43 quarant trois)
  • 中日不同习惯的细微区别(112)切与割
  • 日本这“东西”(42 Quarant deux)高尔夫的地方性·县民性
  • 日本这“东西”(41 Quarant at un)
  •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