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迎来缩量震荡,市场整体交投活跃度较前期有所回落,单日成交额一度跌破2万亿。
从近期走势来看,上证指数表现相对强势,截至11月6日收盘,再度成功站上4000点整数关口,但创业板指与科创50指数修复力度相对较弱,市场指数间分化特征明显;同时从行业层面来看,资金呈现出明显的避险特征,前期涨幅较大的通信、电子等科技类板块跌幅居前,而传统防御性板块则获得资金青睐,资金风格切换特征明显。

当前市场资金之所以出现明显的风格切换核心在于资金迎来配置再平衡阶段。
首先,消息面落地后市场进入平静期。10月底,中美关系的阶段性缓和为市场注入乐观情绪,而十五五规划相关政策预期进一步提振市场风险偏好,推动上证指数成功突破4000点整数关口。但随着相关消息逐步落地,市场缺乏新的利好催化,11月以来市场进入相对平静的阶段。
其次,部分资金出现高位兑现。三季报披露工作已全部完毕,AI算力等板块虽然业绩仍维持较高增速,但由于前期涨幅过大,在11月缺乏新增催化因素的情况下,部分资金出于锁定收益考虑选择兑现离场,导致相关板块出现回调。
另外,4000点关口引发资金避险情绪。4000点在A股市场上被视为超级牛市的重要标志性点位,市场对当前这一关口的突破伴随着较强的谨慎情绪。部分资金担忧在缺乏持续政策催化和增量资金入场的背景下,指数难以一次性站稳该点位,因此选择暂时撤离高风险板块,转向估值相对较低、安全性更高的低位板块,导致市场资金出现分化。
此外,年末机构调仓需求推动均衡配置。前三季度,在AI算力、芯片等赛道高景气度吸引下,机构资金与融资资金持续加大对相关板块的配置力度,推动科技板块走出一波持续上行的行情。但随着年末临近,一方面机构面临业绩清算压力,需要兑现部分获利筹码以锁定收益;另一方面,高景气板块拥挤度已处于历史高位,进一步上涨空间或受到限制,风险逐渐累积。因此,部分机构或开始调整持仓结构,将资金从高位板块切换至低位板块,以实现均衡配置、规避潜在风险,进一步加剧市场资金的风格切换。

与此同时,政策导向对基金配置产生的影响进一步加剧配置策略平衡压力。
10月31日,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指引(征求意见稿)》,基金业协会同步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操作细则(征求意见稿)》,针对性地解决当前基金行业存在的风格偏移问题。
此前,部分基金经理为追求短期业绩排名,大幅偏离基金合同约定的投资风格,集中配置热门板块,导致基金的实际风险水平与普通投资者的预期出现较大偏差。而此次政策明确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将有效引导基金经理回归基金本身的投资风格,规范基金投资运作。
其次,文件还提出要加强监督,对于全市场选股策略基金,后续将重点关注单一行业集中度等关键指标,将进一步约束基金经理的集中投资行为,推动基金向均衡配置方向发展;此外,指引还明确要发挥业绩比较基准的评价作用,规范薪酬考核、基金销售、基金评价等环节对业绩比较基准的使用要求,从全产业链角度规范基金行业发展。
同时,指引明确相关细则将在落地实施6个月后执行,对于当前持仓偏离业绩比较基准较多的公募基金而言,后续持仓结构将逐步向业绩比较基准靠拢,投资策略也将更注重均衡配置。尽管基金调整节奏可能会根据市场情况循序渐进,不会出现大规模的集中调仓,但这一政策导向引发部分资金担忧,对前期机构抱团热门板块形成一定抛压。
基于此,对机构具体持仓情况进行详细分析,结合机构持仓与企业业绩等方向进行配置,或许具备更高的安全边际。
具体来看,截至三季度末,公募基金重仓股配置呈现出明显的向科技板块倾斜特征。其中,电子板块的配置比例最高,达到24.8%;电力设备、医药生物、通信、有色金属等板块配置比例也均位列前茅,分别为12.1%、9.4%、9.4%与6.5%。 对于TMT板块整体来看,配置比例高达39.1%,处于历史绝对高位。
从超配比例来看,电子板块超配比例最为显著,达到12.09%;通信、电力设备、医药生物、有色金属等板块也存在不同程度超配,超配比例分别为6.05%、4.29%、2.92% 和 2.55%。与之相对,银行、非银金融、计算机等板块则存在明显低配现象。

根据广发证券测算,在剔除行业指数上涨带来的被动持仓变动后,三季度,电子、通信、电力设备等科技相关板块成为机构加仓的重点方向;而汽车、家用电器、国防军工等板块则遭到机构大幅减仓。从近十年的配置比例历史分位数来看,电子、通信、钢铁板块的配置比例均处于90%以上历史高位,当前机构持仓浓度较高;同时,偏股型公募基金正逐步从底部开始加仓光伏与新能源车产业链,医药板块则呈现出明显结构分化特征,CXO领域成为机构持续加仓重点方向。

结合行业业绩来看,从31个申万一级行业的ROE变动情况来看,行业间业绩分化态势十分明显。钢铁、非银金融、有色金属、电子等板块ROE修复力度最为突出,分别上修2.79%、2.15%、2.06%和1.46%,行业盈利能力正逐步改善。同时,部分板块内部分化同样显著,申万三级行业中,化工、医疗等领域的氟化工、农药、CXO等板块迎来大幅上修,另有纺织化学品、医疗耗材、血制品等出现下降。另外,房地产、煤炭、食品饮料等板块ROE则出现较大幅度下滑,分别下修3.41%、2.87%和1.67%,业绩表现相对疲软。

因此,综合当前市场环境、机构持仓结构以及行业业绩表现,我们认为四季度投资策略或应聚焦于均衡配置,在把握高景气度行业长期投资价值同时,积极挖掘那些公募基金正处于底部加仓阶段、或存在明显低配现象且已迎来业绩修复的板块,以实现风险与收益平衡。
对于AI算力硬件、芯片等科技板块而言,当前正处于全球AI产业爆发期,全球科技巨头纷纷加大在AI领域的资本开支,行业整体仍处于快速扩张阶段,未来高景气度有望延续。同时,结合三季报披露数据,科技板块ROE同步迎来上修,验证其业绩增长确定性,从长期来看依然具备较高的配置价值。因此,我们认为该板块近期的短期调整更多是市场资金配置再平衡过程中的一次良性回调,而非行业景气度反转的信号。
不过,该板块前期已经积累较大涨幅,部分个股估值已处于相对高位,叠加当前板块拥挤度较高,进一步上涨动能有所减弱,配置风险在逐步加剧。因此,投资者可在回调充分后逢低布局,或等待新的政策催化因素出现;同时,在整体配置层面,应更侧重均衡配置。
同时,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我们认为还可重点关注以下方向:一是公募基金底部持续加仓的高景气赛道,包括储能、光伏逆变器、动力电池,以及逐步迎来困境反转的光伏硅料、电池片、锂电电解液、正负极材料、隔膜、锂资源等细分领域;二是受益于电力需求旺盛,且AI算力、新能源发展推高电网要求,有望进一步拉动需求的电网设备、输电设备板块;三是ROE上修幅度较大且公募基金配置仍有提升空间的化工行业的氟化工(ROE上修4.53%)、医药行业的CXO(ROE上修2.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