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考古学家王炳华的新著:《瀚海行脚:西域考古60年手记》

来源: yzout 2024-06-19 01:55:26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3521 bytes)

6月7日,“沙海遗真,古道新知——新疆考古60年的发现与思考”座谈会在北京三联韬奋书店美术馆总店举行。著名考古学家王炳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暨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朱玉麒、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荣新江、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孟宪实——四位专注于西域史、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的历史学者畅谈西域大地上散落的文明遗珠是如何通过考古活动重现于世,这里有怎样出人意料的发掘故事,又有哪些令人惊叹的发现。

王炳华、荣新江、朱玉麒、孟宪实
在世人眼中新疆土地辽阔,是中国西部、地及中亚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古代新疆地区与中原大地看似相去遥远,实际地域毗邻,文明相通,命运与共,同属一家人,关系相当密切。考古资料揭示,这片土地上,很早就有“秦人”、“羌人”、“汉人”、“唐人”、“蒙古人”、“满人”等居住、活动。古代西域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曾经绽放出璀璨的文明之花,而这里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时间的流逝,也使得昔日的西域荣光化作沉落在沙漠深处的点点废墟,无数鲜为人知的历史文化信息还埋藏在流沙漫漫的广袤大地之中。
19世纪中叶起,不少西方学者闯入这块辽阔内陆,在茫茫沙海中翻找遗珍,一箱又一箱地运往伦敦、柏林、东京,令人扼腕叹息。直到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考古学者终于得以步入这片神秘的土地。历经一次又一次艰难的沙漠征程,他们有了一个个令人振奋的发现:神秘的楼兰古城、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的精绝故址——尼雅、沙漠腹地的喀拉墩、丹丹乌里克……西方学者曾经步入的禁区,他们都走到了;西方探险家没见过的遗址、文物,他们从中得到了新的、更大的收获。

王炳华
1935年生人的王炳华,便是这些中国考古学者中的功勋卓著的一员。作为新中国第一代新疆考古人,1960年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后,他便投身新疆考古事业,四十年如一日奔波在考古一线,主持并参与了楼兰、尼雅、小河等考古遗址的发掘,在新疆沙漠考古、古代民族考古等领域,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享誉国内外西域研究学界。2000年退休后,他依旧笔耕不辍、教书育人,并积极开展对外交流。

1960年在吐鲁番地区调查,左一:王炳华
王炳华出版图书等身,发表论文百余篇,他在新近出版的《瀚海行脚:西域考古60年手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中讲述了数十年奔波于考古现场的亲身体验:如何因旁人一句无心之语而当即前往阿勒泰深处并发现史前人类留下的岩刻画;又是如何徒步96小时深入罗布泊荒漠找到20世纪30年代瑞典人贝格曼到访后66年再无人踏足的小河墓地;楼兰女尸的褐色毡帽饰以耀眼的红线与斑斓的翎羽,令人感怀古楼兰人对美的追求与向往;精绝王陵出土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则体现了精绝王室对西汉礼仪制度的认同……每一个故事,每一处发现都在拓展着人们探索欧亚古文明的视野。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