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龙的部分历史 zt

来源: yzout 2024-02-25 14:18:31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50173 bytes)

妇好墓玉龙,商代,玉器。长7厘米、厚1.5厘米。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深度品鉴

妇好墓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小屯村。197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对其进行发掘。该墓南北长5.6米,东西宽4米,深7.5米。妇好墓出土了1928件精美的随葬品,包括青铜器、玉器、骨器等。这些随葬品不仅数量巨大、种类丰富,而且造型新颖,工艺精湛,堪称国之瑰宝,充分反映了商代高度发达的手工业制造水平。随葬品中出土较多玉器,此件玉龙编号为M5:422,墨绿色,圆雕和半圆雕。作蜷曲状,头尾相接,中有缺口,尾尖内卷,犹如旋紧的发条,蓄势待发。头上有对角,呈宝瓶状。细长眉。张口露齿,牙齿呈锯齿状。单阴线“臣”字形眼(通常为“臣”字形眼,文章前后需统一),眼睛呈半球形。腹下有两短足,中脊突起。身、尾饰菱形纹兼三角纹,背两侧饰三角形纹。背部有左右有一对牛鼻小孔,尾尖一面有一未透的圆孔[1]

文化解读

龙,是一种神秘而不为世人所了解的动物,在我国原始神话传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传说中的人类始祖伏羲、女娲皆为龙首人身。《汉书》也有“太昊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的记载。华夏民族的先祖黄帝和炎帝也与龙有密切的关系。《竹书纪年》有“黄帝龙轩辕氏龙图出河”、黄帝“龙颜,有圣德”的记载。《史记·五帝本纪·正义》载:“有蟜氏女登为少典妃,游华阳,有神龙首感生炎帝。”因而,中华民族也自称为“龙的传人”,甚至某种程度上可以说龙已经成为中国和中华民族的象征。

什么是龙?《说文解字》云:“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从肉飞形,童省声。”龙因现实中无此物,自古便给人神秘莫测之感。晋代刘琬《神龙赋》说:“大哉,龙之为德!变化屈伸,隐则黄泉,出则升云。”宋代王安石《龙赋》中说:“龙之为物,能合能散,能潜能见,能弱能强,能微能章。唯不可见,所以莫知其向;唯不可畜,所以异于牛羊。变而不可测,动而不可驯。”《辞源》认为:“龙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为鳞虫之长。”

尽管现实生活中无龙,但是在汉字中,龙字出现较早。甲骨文金文中皆见龙字,且有许多不同的写法(图1、图2)。

 图1  甲骨文所见“龙”字写法 

图2  金文所见“龙”字写法 

关于龙造型来源问题,始终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在我国传统的神兽中,有凤凰、乌龟、熊、兔、鹿等,这些在大自然中皆能找到实物。然而,自然界中并无与龙相对应的动物,似乎龙的形象是完全想象出来。关于龙形的来源,学术界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蛇说

提起龙,我们很自然的就与蛇相联系。二者的形象相似,都是身体卷曲、逶迤。因此,最普遍的看法,就是龙的形象源自蛇。在古人的观念中,龙蛇是可以互相变化的。文献中龙蛇并举的记载不胜枚举,如《易·系辞下》:“龙蛇之蛰,以存身也。”《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深山大泽,实生龙蛇。”闻一多先生在《伏羲考》一书中认为:“所谓龙者,只是一种大蛇,这大蛇的名字便叫作‘龙’。”近现代民间更是有“蛇即小龙、大蛇为龙”的说法。

二、天文说

19世纪伊始,学者们便对天龙与天象的关系论之不休。例如德国学者在19世纪末提出了神龙的形象源自天文的假设[2]。在此基础上,有些学者将龙视为恒星的结构,例如东方苍龙七宿[3]。有的学者认为龙的造型与日蚀相关[4]。国内天文考古专家冯时先生认为:“龙的形象源出中国传统天文学二十八宿体系东宫星宿所构成的形象的观点,古代先民对于龙的崇拜事实上源于他们对于东方星宿的崇拜,而这一崇拜的缘起则在于龙星对于远古先民的授时作用。”[5]

三、恐龙说

恐龙说最早由德国学者W.Bolsche所提出[6]。W.Bolsche先生知道恐龙早在人类未起源以前即已灭绝了,人类不可能见到活生生的恐龙。但他认为,古人在土中看到恐龙骨架,依此衍化出神龙的形象。

四、昆虫说

此说由西伯利亚考古学家阿尔金教授所提出[7]。阿尔金在研究过红山文化中的“猪龙”后,推论红山文化“猪龙”形象和猪没有关系,而是源自古人对幼虫的观察。阿尔金教授与昆虫学家合作,确认了这些“猪龙”实际上是模仿自叶蜂(Tenthredinoidea)、金龟子科的甲虫(Scarabaeidae)等类昆虫的幼虫。他更进一步推测,殷商玉龙形貌来源应该也和“猪龙”相同。郭静云先生也持此观点[8]。她认为,在大自然中,只有昆虫能由蛇体化为鸟形,也只有昆虫能暂死后再生、升天。古人神化的昆虫才是龙形象与崇拜来源。

五、脊椎动物胚胎说

邱瑞中先生认为初期的胚胎,不论是鱼、龟还是人,都极其相似。这些脊椎动物的胚胎与殷商早期玉龙都是大头小尾,团曲成圆。因此他提出龙的造型来源于脊椎动物初期胚胎的说法[9]

六、鳄鱼说

鳄鱼有长颚,尖牙、披鳞、利爪等特征,与龙的形象有诸多相似之处。章炳麟先生在《说龙》一问中声称:“他考察古书,稽按地域和音讯,并且参考马来人的捕鳄实况,认为龙就是扬子鳄。”尚民杰也持此观点[10]

尽管古代的龙造型姿态万千,但总的不脱爬行动物的概貌。作为一种神物的龙,可能是人们对于鳄鱼、蜥蜴、蛇等爬行动物原始崇拜的引申。原始社会,人类的生存主要依靠采集和渔猎。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对某些动物的体态,如鳄鱼、鲵、蛇、鸟以及某些昆虫,这些动物能力各异,如可以翱翔于天空、潜游于水底、可以无足而行,可以蛰伏而居等。使得人们对这些动物产生了崇拜和幻想,并将这些动物的形象进行杂交,幻化出龙的形象。

龙的文化内涵丰富多样。一方面,它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古代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自然环境严重制约着农业的发展。人类崇拜龙,希望借助龙呼风唤雨的能力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另一方面,它也与宗教有关系。古人的认知水平有限,对很多奇异的现象不明原因,也无力抗拒,常常困惑、恐惧、进而敬畏。龙“能幽能隐,能细能巨,能长能短”的万千变化和强大的生命力,逐渐被人们视为沟通天、地、人的神灵。同时,它也与权利有关。秦汉以后,龙与帝王相结合,逐渐成为皇权的象征、帝王的符瑞。

比较研究

考古资料表明,在新石器时代就有玉龙出现,且一直延续到后代。下面就挑选不同时期的玉龙进行比较研究,让我们对玉龙的演变有一定的了解。

1971年,在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遗址出土一件玉龙[11]。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玉龙颜色呈墨绿色,高26厘米,完整无缺。体卷曲,呈“C”字形。吻部前伸,略向上弯曲,嘴紧闭。鼻端截平,有对称双圆洞,为鼻孔。双眼突起呈梭形。颈脊起长鬣,鬣呈扁薄片状,通磨出不显著的浅凹槽,边缘收成锐角似刃,弯曲上卷,末端尖锐。龙尾内卷。龙背有对穿的单孔。经试验,以绳系孔悬挂,龙的头尾恰好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图3)。发掘者推测,三星他拉玉龙的年代距今不晚于5000年。

图3  内蒙古三星他拉玉龙 

1986年,辽宁省凌源县牛河梁遗址第二地点一号积石冢M4考古发掘出土的2件“玉猪龙”[12]。现挑选M4:2进行介绍。该玉龙颜色为淡绿色。口部大张,吻部向外,嘴部前凸。耳朵肥大,圆眼,脸部有多条褶皱,身体背部有一个对穿孔,整体呈一种蜷曲的环状姿势(图4)。该玉猪龙年代距今5000年左右。

图4  牛河梁遗址M4:2玉猪龙 

1998年,在安徽凌家滩遗址M16中发掘出土一件龙形玉器[13]。该器长径4.4、短径3.9米、厚0.2厘米。玉龙颜色呈灰白色,泛青。整体呈扁椭圆形,首尾相连。吻部突出,头顶雕刻两角,阴线刻出嘴、鼻,阴刻圆点为眼,脸部阴刻线条表现折皱和龙须。龙身脊背阴刻规整的圆弧线,连着弧线阴刻17条斜线并两侧面对称,似龙身鳞片。背部近尾处有一对钻圆孔。玉龙两面雕刻基本相同(图5)。其年代距今5500-5300年。

图5  凌家滩遗址玉龙 

1988年,湖北天门石家河肖家屋脊遗址瓮棺W6中出土一件玉盘龙[14]。现藏荆州博物馆。最大径3.8厘米,体侧宽1.2厘米、厚0.8厘米。玉盘龙颜色呈黄绿色,表面有灰白斑。龙体首尾相卷。上颌尖凸,下颌短,口微开。额部有一道横凸棱,额顶到顶后部有长角形浮雕,似为鬣的雏形。尾呈钝尖形(图6)。时代属于石家河文化晚期,年代距今4200-4000年。

图6  肖家屋脊遗址玉盘龙 

陕西张家坡遗址M60出土一件玉龙[15]。最大径6.5厘米,厚0.7厘米。玉龙呈碧绿色。曲体蟠龙,首尾相衔。两面刻龙纹。玉龙卷鼻,张口,巨眼,有角,腹下有爪,卷尾,身上刻鳞纹,背有节状凸棱,背部和腹部各有一穿孔(图7)。该玉龙年代属于西周时期。

图7  张家坡遗址玉龙 

安徽天长三角圩西汉墓M1中出土一件玉龙[16]。最大径5.53厘米,孔径3.5厘米,厚0.4厘米。白玉质,局部有黄褐色沁斑。玉龙呈首尾连接的环状,龙嘴夸张性大张,上吻硕大,下吻窄小。水滴形眼,头顶部向上呈三角状凸起,短角后扬上翘。龙首部五官轮廓、面颊须毛以简练细阴线勾勒,龙体由前端至尾部呈圆弧形内收卷曲,两面饰以少量的细阴线卷云纹,末端尖细(图8)。该玉龙年代属于西汉时期。

图8  三角圩西汉墓玉龙 

武汉博物馆藏唐代龙形玉佩。高8厘米,宽6厘米。白玉,龙形昂首盘身,嘴角深大,唇口上翘。颈后毛发向后漂浮,龙身布满鳞纹。前腿与身关节处有翼,腿部关节处有毛,爪为三趾,蛇形尾穿过一后腿呈S形弯曲,龙尾与一条后腿相互缠绕(图9)。

图9  唐代龙形玉佩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宋代玉龙。高6.2厘米,长7.5厘米,厚0.3厘米。玉质为白玉,镂空雕刻。玉龙张口露齿,嘴形较长,上唇较厚,内刻斜线纹。眼呈菱格形,单叉形角。发在脑后弯曲,成漂浮状。身体盘旋起伏,身上布满鳞纹,背有脊齿。四肢弯曲,胫上刻阴线纹,有三爪(图10)。

图10  宋代玉龙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明代玉龙纹带板。长7.2厘米,宽4.9厘米,厚0.7厘米。云龙纹凸雕于带板之上,呈“S”形。玉龙双眼圆睁,阔鼻上翘,发向上漂浮。龙身较粗,通体刻鳞纹。尾呈卷云式。四肢较长,有四爪,爪呈风车形(图11)。

图11  明代玉龙纹带板

新石器时代的玉龙,无论三星他拉遗址玉龙还是凌家滩玉龙,都具有一定的原始性,造型较为简单、抽象。玉龙形体宽厚,断面呈椭圆状,背部有穿孔,多用浅阴线着重在龙头及五官部位进行琢磨。

商代玉龙形象已经突破了新石器时代的局限,造型、纹饰都更加多样化。商代玉龙,多成片状,龙身较小。龙形象较之新石器时代复杂多样,如龙首部加角,角有柱形、宝瓶形等。商代玉龙注重对眼部的刻划,商代早期眼睛多为方形或菱形,商代中晚期多呈“臣”字形。龙身饰有复杂的装饰图案,多菱形纹、三角纹等。玉龙雕刻纹饰多为短线条,线条刚劲有力,转折生硬。

西周玉龙基本承袭了商代玉龙的造型风格,只是在构图和线条的处理上更加舒展流畅。西周玉龙头部的角、“臣”字形眼、背部有凸棱等风格是典型的商代遗风。与商代玉龙相比,二者之间的区别还是很明显的,主要表现为西周玉龙龙身较商代瘦长,龙口下唇向内翻卷,龙尾较厚而无刃。西周玉龙纹饰多为长线条或长短相济,转折圆润,线条流畅。

汉代玉龙,龙首较长,龙嘴也更开阔,嘴角的长度几乎相当于整个头部。眉、额及腭部棱角分明,龙角向上向后伸卷。龙体依然呈卷曲状,但较之周代动态大、气势足,而且线条婉转流畅,注重表现龙的神态和气势,其形态视觉上给人一种蓄势待发、威力无穷之感。唐代玉龙不但继承了汉代玉龙的基本造型和神韵,而且更加成熟、完善。

唐代玉龙注重写实,龙身似蛇,躯干粗壮丰满,四肢较长。龙角开始表现为似鹿角。龙爪肥硕,多为三趾。龙尾光秃且多被压在后腿之下。

宋代玉龙造型美观、线条流畅。龙身修长洒脱,一改以往的卧龙、卷曲龙的形象,呈腾飞状。角多为单叉鹿角形,头上有飘发。姿态优美,富于变化,注意使用海浪、云朵和花草等作为陪衬纹饰来点缀主题玉龙。

明代玉龙较唐宋有了较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缺少了唐宋玉龙的神韵。龙首较为夸张,眼睛多凸起,尾部多有云纹或火焰纹等装饰物。龙爪以四爪、五爪居多,呈风车球状。玉龙整体造型过分纤细显的拘谨呆板。

综上可知,新石器时代玉龙稚拙古朴,商周玉龙形制规范、造型复杂,汉代玉龙凸显龙的神态和气势,唐代玉龙注重写实、丰满肥硕,宋代玉龙造型生动、擅用其它形象来点缀龙形。明代玉龙细致繁缛、但缺少生气。玉龙从新石器时代一直流传到现在,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变化,其形象不断变化、不断丰富,深具时代特色。历经5000余年的沧桑巨变的玉龙,至今仍然为中国人民所钟爱,表明了中华文明和龙文化的古老深厚、源远流长。 

相关链接

史前时期我国龙造形的发现情况

由目前的考古资料可知,新石器时代,在我国的辽河流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等地都有龙形象的出现。这些龙形象的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有些是用泥土、石块、蚌壳堆塑而成,有些是附属在陶器、玉器之上。玉龙上文已有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一)堆塑龙形    

1.泥塑龙

1985年,在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J1B主室北侧,发现一尊泥塑龙造像[17]。该龙为猪龙形象,头向北。因出土位置接近现代地表,破坏较为严重,其头顶及身体大部残碎缺失,遗留头、耳、吻及前身、下肢部分。猪龙吻作扁圆体,上有两个椭圆形气孔。吻上眼部犹存,睛为泥塑。上下颚间獠牙毕露,门牙亦存。蹄爪出土于猪龙前身下部,较完整。侧二趾稍短。爪底部也有明显的禾草秸痕。经碳十四测定,年代距今4957±85年。

2.石塑龙

1994年,在辽宁省阜新县查海遗址发掘出一条用石块堆塑的巨龙[18]。该巨龙位于遗址聚落中心的小型广场内。龙头朝西南,尾东北,全长19.7米,身宽近2米,用较均等的红褐色石块堆塑而成。龙头、躯干石块堆塑厚密,尾部较松散。龙昂首张口,弯身弓背,蜿蜒伏地(图12)。在龙腹南侧下方发现墓葬和祭坑3个,坑内发现较多猪骨。查海遗址的年代曾作过两次测定,第一次碳十四测定经树轮校正为距今7600年前。第二次碳十四测定为7360±150年,树轮校正距今超过8000年。

图12  查海遗址石塑巨龙

1993年6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对黄梅焦敦遗址进行发掘时,发现一条用河卵石摆塑的巨龙[19]。龙呈侧面图案,全长4.46米,龙头朝正西,尾向正东。龙首高昂,颈至头顶高2.26米,头上一角。龙头形为牛首并作冠状,口大张,长舌吐出并向上卷至头部。龙腹下两足呈爪状,身躯蜿蜒而尾上卷,背上有一不规则状鳍,在阳光下龙鳞光闪闪。另外,龙背上方有三堆用卵石摆成的图案,呈东南向排列,与龙角形成一直线(图13)。有专家推测,这些可能代表星座。在石龙四周还有用卵石摆塑的鱼、龟、蛇等水生动物图案有序排列,他们均以石龙为中心。该龙塑时代距今约6000年。

图13焦敦遗址河卵石巨龙    

3.蚌塑龙

1987年,在河南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中出土了三条蚌壳摆塑的龙形[20]。其中M45号大墓龙形最长。该龙位于墓主东侧,用白蚌壳摆塑而成。长1.78米、高0.67米。头北尾南,背西爪东,龙头似兽,昂首膛目,嘴半张,口吐长舌,颈上有一小撮小短鬣,长颈弯曲,身细略呈弓形,前后各一腿,爪五叉,长尾微曲,尾端作掌状分岔(图14)。其年代距今6400年。

图14  西水坡遗址蚌塑龙 

(二)陶器龙形图案

1984-1985年,考古工作者在内蒙古敖汉旗小山遗址出土一件陶尊(F2②:30),腹部饰有动物纹[21]。这些动物形象的头部,系分别根据现实生活中的猪、鹿和鸟首的形象提炼而成。其中猪首下面明显的是蛇身(图15)。鹿首和鸟首右侧纹饰则似由羽翼抽象出来,它们已经不是单纯现实动物形象的写照,而是人们创造的崇拜对象,深化了的灵物。小山遗址属赵宝沟文化,距今约6200年。

图15  小山遗址陶尊腹部纹饰 

1986年,在查海遗址出土两块龙纹陶片[22]。一为蜷曲的尾部,一为盘旋的龙体。皆采用浮雕手法制成。这两块龙纹陶片虽然不大,只有十几平方厘米,但是龙的形象却表现得相当清晰(图16)。

图16  查海遗址龙纹陶片 

20世纪80年代,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在山西襄汾陶寺墓地几座随葬品十分丰富的大墓中,清理出几件彩绘龙纹陶盘[23]。以M3072出土的彩绘龙盘为例,龙纹大致呈蛇形,在盘的内壁和盘心作蟠曲纹,头在外圈,身向内卷,尾在盘底中心,体饰弧状片彩,方头,豆状圆目,张口吐长信。颈部上下对称绘出鳍或鬣状物(图17)。其年代在距今4400年前后至距今4300年前后,其下限年代的可信范围还可定在距今4100年左右。这是我国中原地区首次发现的距今4000年前的龙形象。山西襄汾陶寺的彩绘龙盘出自该遗址规模最大的墓葬,并与笼鼓、特磐等重要礼器同出,可能具有非凡地位。

图17  陶寺遗址彩绘龙纹陶盘 

通过上述考古材料可知,史前龙形象的分布地域广泛,辽河流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都有龙形象的发现。而且,这些龙造属于不同的考古学文化,表现龙造型的载体也不尽相同,有土塑、石塑、蚌塑等,有的附于陶器之上,有的用玉雕琢而成。不同地域均有龙形的出现,表明龙的起源是多元的,这恰恰与中华文明的起源相符合。这种不同地域龙造型的发现,说明龙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里特征,龙文化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妇好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156.

[2]Frobenius L.DasZeitalterdesSonnengottes. Berlin,1904.

[3]原来.商前期青铜鼎器兽面纹之动物属性论证[J].屏东教育大学学报,2006(24).

[4]阿尔金.关于长城地带青铜时代居民天文历法的第一批考古资料,边疆考古研究第1辑[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5]冯时.龙的来源——一个古老文化现象的考古学观察[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4:5).

[6]BolscheW. Drachenen Sage und Naturwissenschaft.Stuttgart,1921.

[7]阿尔金.红山文化软玉的昆虫学鉴证[J].北方文物,1997(3).

[8]郭静云.史前信仰中神龙形象来源刍议[J].中原文物,20109(3).

[9]邱瑞中.龙的始原[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汉文版,1988(3).

[10]尚民杰.中国古代龙形探源[J].文博,1995(4).

[11]瓮牛特旗文化馆.内蒙古瓮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发现玉龙[J].文物,1984(6).

[12]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与积石冢群发掘简报[J].文物,1986(8).

[13]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凌家滩——田野考古发掘报告之一[M].北京:文物出版,2006:196.

[14]湖北省荆州博物馆等.肖家屋脊:天门石家河考古报告之一(上)[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326.

[1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张家坡西周玉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65.

[16]杨玉彬.安徽天长三角圩汉墓出土玉器精粹[J].收藏界,2013(8).

[17]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与积石冢群发掘简报[J].文物,1986(8).

[18]辛岩.查海遗址发掘再获重大成果[N].中国文物报,1995-3-19第1版.[19]王莹莹.商周青铜器龙纹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4(5):5.

[20]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濮阳西水坡(上)[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2:112.

[2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内蒙古敖汉旗小山遗址[J].考古,1987(6).

[22]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阜新查海新石器时代遗址试掘简报[J].辽海文物学刊,1988(1).

[2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临汾地区文化局.1978-1980年山西襄汾陶寺墓地发掘简报[J].考古,1983(1).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