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往事(733)

来源: FormatRun58 2023-12-01 17:25:33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12616 bytes)
 

从校服到婚纱的情侣,离了

2023-11-24 12:28:59
32人评论

作者孙思元

相信自己灵魂的高贵和诚实,并且用生命和不完美的世界对抗

1

李鹏和霍书亦结婚那天,亲朋好友来了一堆,婚礼洋洋洒洒摆了五十桌。本来婚庆公司定好了,新郎上台,从新娘父亲手中接过新娘,主持人致辞,双方父母上台,大概再走一套俗气的致辞,也就结束了,高级一点的还会有一个证婚人。结果彩排那天,李鹏的爷爷坐镇,删减了许多的俗气桥段,剩下来的时间,老爷子就为自己安排了一个讲话,时长大概十分钟。

婚礼当天,流程很顺,但是老李头讲完话以后,霍书亦的爷爷也站起来,示意主持人有话要说。他接过麦克风,开板第一句就是:“老李说的不全面,我补充两点:年轻那会儿,我是厂长,他是车间大工,水平没我高。”语毕,四下笑声一片。

那天,两个老头来来回回讲了三四次话,直到最后亲友们快走完了才作罢。

李鹏和霍书亦是我的初中同学,俩人从初中就开始谈恋爱,被老师打压,给家长打电话,开家长会点名批评。但是青春期就是很叛逆,越被打压,两个人的感情就越瓷实。

快到初三的时候,双方家长打算好好谈谈两个孩子的问题了——霍书亦家里打算给闺女办理转学去别的城市读书,霍书亦知道后,用自己的方式勇敢地为爱抗争着,她觉得自己去新环境会不适应,也因为自己实在不能和李鹏分开,遂寻死觅活;李鹏家的办法则很单纯,只要被老师找一次,就狠狠地揍儿子一次,揍来揍去,有的时候李鹏被他爸揍,都不知道是因为谈恋爱还是因为在学校打架。

我们班主任给双方家长提了个绝好的点子:让他俩好好在一起吧,不张扬就行,反正霍书亦以后是能考上市一中的苗子,而李鹏最后能去个中专就算大造化了。按照班主任的预想,等中考完了,霍书亦到时候就该和李鹏分了。班主任说,霍书亦就是一个情种,去了哪儿都得撩骚小男生,但是一中的男生肯定更好,是不是?

于是双方父母坐下又谈了一次,这一次是承认两个孩子的关系,并且督促两个人好好学习。

那个时候我们十三四岁,父母也就是三十多四十出头,都得顾工作,所以平常接送上下学的任务,一般都是交给了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李鹏的爷爷当时用买断工龄的钱,支了个炸串摊,就是我们那一带曾经赫赫有名的“铁路市场老李炸串”。李鹏上初中以后,为了接孙子放学,摊子改叫“三中老李炸串”了,李鹏一放学就去他爷爷的摊子上拿一只炸鸡腿蹲在路边啃,眼睛往天空上一抬,他爷爷便会把自己戴的大檐帽扣在他脑袋上。

有的时候,霍书亦也会在大冬天蹲在马路牙子上,嘴里嚼咕着不知道什么串,油腻腻的嘴*****和冻得皴红的手甚是显眼。她爷爷来接她时总会踢她一脚:“跟他妈谁学的,小姑娘家蹲马路牙子,跟二流子似的。”霍书亦就站起来,又把一条腿蹬在路边的树上,余光瞥着老霍头,老霍头就嫌弃地站远,靠在自己的车上,等着孙女吃完。霍书亦偶尔也会递过去一串给爷爷,老霍头总是打掉递过来的东西:“一股子油烟味儿。”

让家长和老师们始料未及的是,爱情的力量是无穷的,李鹏在霍书亦的帮助下,通过初三一整年的努力,竟然考到了和霍书亦一个校区的一中分校。我们上了高中,霍书亦平时在一号教学楼的第一中学,李鹏在二号楼的一中分校,老李头小摊的牌匾接着改成了“一中老李炸串”,放学后一切照旧:李鹏蹲在马路牙子上吃得油渍渍的,霍书亦就在边上陪着他,老霍头也只能靠着车,等霍书亦走。

后来,这对早恋少年又考去了一个城市的大学,又一起回到了这座小城,李鹏进了味精厂干设备操作,霍书亦进入了一家公司当会计。两个人如愿结了婚,是我们初中这些同学里唯一一对从十二三岁处对象一直到结婚的,也是最早结婚的一对。

2

李鹏工作的味精厂离市区挺远,要出市区,翻过一个立交桥,走过一条两边长着矮树的水泥路,等能看见有牛群和羊群的高坡了,往坡下面走就是那个工厂,坡北面就是内蒙古了。

李鹏每天要穿着青蓝色的工装,戴着一个黄头盔,坐在凌晨的公交站等单位的专车。这个时候出门的他,已经把霍书亦的早餐做好了,等她早上八点左右起床就能吃了。他晚上有时候能坐班车回来,有时候加班到深夜,就得自己打车回家,五十块钱,往往进家的时候霍书亦已经熟睡。后来再加班到深夜,李鹏就不回家了,在单位凑合一宿。

其实按厂里的规定,就算李鹏加班到深夜,也应该是有班车的。他找过一次汽车队的队长,队长大嘴一撇:“兄弟,你不是让我单跑一趟只为了送你吧?”

那个时候他就开始幻想,有一辆车该有多好,就可以在每天下班后不等班车回家了,也不用羞怯地去求人了。但是刚结婚,他和霍书亦都没什么钱,这个想法就只能暗暗隐了下去。

为了能快速攒钱,李鹏去了个家电公司兼职,成了一个安装员。老板的集成燃气灶,美的的空调,AO史密斯的淋浴,专职安装,不管配送——李鹏很强调“不负责配送”,想表达自己不是做苦力的,干的是懂安装的技术活,但即便拼了命想和谁解释一下,也没有人听。味精厂附近是一片工人新村,棚户区改造的安置户都在那边,用户对电器需求量很大,他就一百两百地赚着。

他们结婚那年刚入冬的时候,一天李鹏打电话说找我吃饭聊点事情。能吃的馆子已经吃遍了,李鹏说去他家吃。婚房里面,红色的条带和粉色的气球还没撤,光是站在屋子里,仍然能回忆起前一阵婚礼当天的盛况。我特意带了一瓶青花汾,别人送礼给的,平时舍不得喝。

我一进屋就向李鹏展示着这个白瓷瓶子。他正扎着围裙在擦厨房玻璃,边擦,玻璃上的冷凝水就成股流下。

“你怎么还带酒了?”李鹏说。

“商量事儿不就得喝点酒吗,不然不郑重。”

“我买的烧烤,我这收拾完,咱俩就吃。”

我一屁股坐在了客厅的地毯上,把地毯上的茶桌收拾了收拾。

烧烤来了以后,李鹏和我盘腿对坐。

“你老婆呢?”

“单位聚餐,不回来。”李鹏为我倒上酒,问我,“那个谁你记得不,他爸是科委的,他爷跟霍书亦他爷是同事,咱隔壁班的,后来考的武大,去年出国了——嘶,叫他妈啥来着,想不起来了。”

“他啊——我知道你说的谁,嗯,出国了,应该是不回来了。”

“从小就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咋就出国了呢,不知道报效祖国。”

“别这么说,出国也可以回来嘛,一样报效。”

“可拉倒吧,咱手边数得上的出国的,哪有一个回来了?”李鹏扬着手里的筷子,扔进嘴里一个花生米,又对我说,“你说,国外就这么好吗?”

“我不知道,我没出过,咋的你要出啊?”我问。

“书亦——唉,也不是她要出,是孩子要出——也不是孩子要出,是以后想让孩子出。”李鹏回答。

我寻思,我这酒也没有那么大劲儿啊,他咋喝一口就多了?

接着,李鹏给我拿出了一沓打印版的、各种出国策略和中介信息。

“这个是大连枫叶的,这个是师大附中国际的,这个是美国的,这个是德国的。什么什么的一大堆。书亦打算以后生了孩子,去国际学校,一路上到出国。”李鹏说罢,咂巴了一口酒。

“那为啥不去国外生啊?直接在外国上学了,多省事儿。”

“哪有钱啊我的兄弟,孩子要在国外生,我俩得先出去吧?我俩去国外干啥啊?我其实想问问你,和那个出国的那个谁有没有联系了,帮我问问,是不是真有那么好。”

“你要是问出国的人,那肯定都说好啊。”我说。

“书亦其实有他微信,人家从小就认识,他俩总联络这个事儿,但是我总觉得不靠谱。你应该还有别的出国同学的联系方式,你帮我问问吧。这件事儿这几天就得敲定下来。”

“敲定下来,无非就是谁拿钱呗?明摆了让你家出钱啊。”我说。

李鹏从厚厚一沓纸中,调出一张前后有密密麻麻演算过程的纸,给我指了指:“大连这个学校,一直到出国前,大概两百万,还得是我保守估计。”说着,他又咂巴了一口酒。

“就是说出国读大学还有读大学的消费呗?”我问。

李鹏点了点头,重重地说:“对咯,还有别的花销。”

3

半瓶白酒下肚,门锁传出“咯哒咯哒”声,霍书亦回来了。李鹏马上起身朝着门口走去,给媳妇递拖鞋。霍书亦看见屋子里的我,热情地摆了摆手,我也起身回敬了一下。

“吃吧吃吧,这还喝上了?”霍书亦眼神瞟向李鹏。

李鹏连忙接住她脱下的外套:“我寻思明天没有班儿,今天少喝点。”

霍书亦直直盯着桌子走向了厕所,李鹏回来坐下,悄声告诉我:“她不乐意闻酒味儿,不让我在家喝酒。”

说着,李鹏赶紧收拾桌子上的那沓出国资料,我举起杯:“那咱俩把杯里这点酒了了吧?”

李鹏按下我的酒杯,呲着牙从牙缝里挤出了句:“了个屁!”

正当李鹏蹑手蹑脚要把资料放回柜子时,霍书亦在厕所里传出了喊声:“这衣服怎么又没晾啊?!”

李鹏赶紧跑了过去,我看了看手里的酒杯,一饮而尽,又倒了点。

“冬天本来衣服干得就慢,你今天不晾我后天都穿不上!一天天就让你收拾收拾家务,你怎么这么轴啊?都说结了婚男人就会变,你这变得也太快了啊!”霍书亦抱着膀站在卫生间门口,看着李鹏抱着一大团各种衣服缠裹在一起的球。我腿有点坐麻了,也没能起身帮李鹏。

“当初就说买一个烘干一体的,你为了省点钱,不买,现在好了,麻烦死了。”

“嘿嘿,也没多麻烦,这不一晾就干吗,屋里有暖气,一晚上就干得差不多。”李鹏边晾着衣服边赔着笑,我拄着膝盖想站起来帮帮他。

“你别动了!让他自己干,平常都自己干,来客人了装起来了。”霍书亦对我摆了摆手,我就顺势又坐下了。

“他是找你商量事儿吧?”霍书亦看向我,还没等我说话,接着说,“我今天去我爷家了,老爷子说了,出国是一定要出的,真拿不出钱那天,就拿他丧葬费也得出国。”

李鹏随口接了句:“那也不是不行。”

“啥话?你再说一遍李鹏?”

“那我家这几口人都死了丧葬费也开不出你们家一个人多啊。”李鹏觉得自己很委屈。

“李鹏你听听你说的还叫个人话?我他妈跟你说话咋这么憋气呢!开玩笑的话你听不出来?”霍书亦抓着正在晾衣服的李鹏,把衣服打落一地,“那不是为了你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吗?”

“更好的教育不一定出国啊,清华北大不也挺好。”李鹏说。

“就你这个脑子,你能生出来清华北大的孩子吗?那我都打听了,去国外念书肯定是不一样,教育程度肯定比咱们强。你看看谷爱凌,人家从小在国外长大的……”

“有啥不一样的,都是学那些东西。”

霍书亦大概是恼了,直接踹了李鹏一脚,李鹏一个趔趄,膝盖处“嘎嘣”一声弹响。

“诶呀诶呀老婆,完了你给我踢折了,快快快你带我看病去吧……”李鹏一手捂着膝盖一手揽霍书亦入怀,耍赖求安慰。

“我跟你闹笑话呢?我跟你闹着玩呢?你有没有重视过我的话啊!”霍书亦一手甩开李鹏的胳膊,拧着眉瞪着眼。

李鹏也觉得霍书亦认真了,知道这个玩笑开得不合时宜。

“你和你们家人别嘴上重视好吧?我要看见行动!你们家,你爷你奶,你爸你妈,四五十年的积蓄拿不出一二百万吗?别一次次敷衍我,说到底,我不是为了你们李家的孩子吗?”

李鹏一言不发,霍书亦拧身看向我面前的桌子。

“我说没说过我不愿意在这张桌子上吃这么油乎乎的东西?弄脏了下面的地毯根本洗不干净!你怎么这么没出息每天就知道吃吃吃?”

听见霍书亦这么说,我下意识把手里的大腰子放下,想起身穿衣服走,但是霍书亦再次朝着我摆手:“没事你吃你的。”

我只好再次坐了回来。李鹏买的串都是双数,我一直很礼貌,没多吃。看着眼下这个情形,我开始放心地吃李鹏那份,吃得满嘴油,想喝口酒顺顺,可能是吃得太忘情了,只听“滋溜”一声,他俩停止了吵架,一齐看向仰脖子喝酒的我——我慢慢放下酒杯,站起来,穿衣服,内心告诉自己,这次霍书亦再怎么摆手也不能坐下了。

霍书亦为我让出了一条出门的路。出门的时候,李鹏满了歉意地为我开门,我才迈出门一步,身后的门“咣当”就关上了,我走出几步,才想起来还有半瓶酒没拿,回身想敲门拿酒,只听门内霍书亦的声音传了出来:“喝喝喝,来不来你还喝上白酒了!我让你喝!”紧接着就是“砰”的一声。

我再次转过身向外走去,心想,“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白居易老先生所言诚不欺我。

4

后来有一天,李鹏来科里找我借车,门岗护士对我说:“有一个满身酒气的人找你!”

主任大概是有医闹的PTSD,很紧张:“什么‘满身酒气的人’?”

“青花汾酒,二十年陈酿,五十三度,五百元。”我心想。

那是他们结婚后半年,霍书亦确定怀孕了。未来怎么培养孩子的问题彻底不藏了,严肃地摆上了台面。李鹏的父母是坚决不同意让孙子出国的,并一直声称,不是钱的问题,是舍不得孙子,想孙子。其实这是一种伪装的说法,用亲情难以割舍去伪装没有钱的事实。李鹏想着,既然要优质的教育资源,就不妨去找找省会城市中的优质资源,但他没有这方面人脉关系,兜兜转转,又找去了自己媳妇的亲爷爷,结果老霍头一拍大腿:“你去找我的老同事啊,他孙子和你们都是同学,去年出国啦!书亦知道的,找他准没错。”

李鹏固执地认为,国内正常上学的孩子不会比国外差,没必要把孩子往外送,但是以省师大附中为例找了一圈,都很难说服霍书亦。

霍书亦说:“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从小就卷进题海战术,我希望他对这个世界保持探索保持好奇,富有全方面的能力,而不是做题。”

“那就一定要出国吗?”

“别无他法。”

师大附中也很难说服老霍头,他总会把成功的例子拿出来堵孙女婿的嘴。李鹏渐渐明白了,老霍家的逻辑是:因为确定孩子要出国,所以对出国本身不允许有丝毫的质疑,哪怕是有问题,也都是可以接受、可以解决、可以在脑海中欺骗自己的问题,而解决不了的,比如费用问题,那是人的无力导致的,而不是因为费用太高。

在这种思路的驱使下,李鹏因为自己的无能陷入了深深的自责——是的,你不能因为自己对生活的无力,就阻拦别人前进的脚步,有人青云直上,有人步入幽谷,曾经同在一间教室的人,十年二十年后的处境可能大不相同,十五岁认识的朋友,到了二十五岁时,可能就要重新认识一下了。

就在李鹏自责的时候,我们收到了同是初中同学的王涵的邀请——她也要走了。

 

王涵初中时候是霍书亦最好的闺蜜,在她和李鹏谈恋爱期间帮过不少忙。王涵的父母在她小时候就在南方打工,具体是哪里,我们不知道,王涵也不清晰。她曾经转学去过南方,又因为不能在高消费的城市里生活下去,回到了东北。终于等到了这一天,她克勤克俭的父母在南方有了立足之地,她也要追随过去了。

王涵那天是有一些放松的,她急切地想去到新的生活中去,再不必在这些旧友故交里徘徊,她要去没有人认识她的城市树立一个新的人设。

那天我看了看我们四周的人,有人是酒鬼,有人是赌鬼,有人小时候偷鸡摸狗,现在却改邪归正当了人民警察,有人小时候名列前茅,现在因为酒后闹事进去过两次了。时过境迁,大家重新坐在一起,居然已经没什么可聊的了,小时候的事情已经反过来倒过去讲了无数遍,新发生的事大家都不知道从何说起,只剩下一句:一路顺风,有时间常回家看看。

席间有一个酒鬼,曾经追过王涵的,问她:“什么时候结婚啊?可得回来办啊!”

王涵回:“结啥婚啊,这么早,还是得多玩玩。”

她说完这句后,席间突然噤声,大家面面相觑,只有李鹏默默喝着自己面前的酒。

王涵似乎为了圆一下气氛,热切地握着霍书亦的手,关切地和她聊着什么。

人一入社会就和学生时候完全不一样了。王涵才研究生毕业,正准备去南方申个博,还算半个学生,但是霍书亦已经工作两年多了,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让她无心打理头发,穿着也成了职场化打扮。霍书亦颓靡地贴在座椅上,听着王涵讲上次去酒吧遇到的“06年的男孩”如何与她搭讪,如何与她玩游戏,如何向她索吻,而她又如何欲拒还迎。我们一时间也都在回想自己十七八岁的时候在干嘛——时间的划痕从每一寸肌肤溜走,身上的细纹是赛跑、追逐、争抢留下的痕迹。事实上,我们仍旧是年轻的一代,只是这种年轻已经和学生比不了了,我们才刚刚进入实际意义上的生活,一圈一圈地被固定在柴米油盐上。我们之间的先驱者——李鹏和霍书亦——现在焦头烂额,而我们之间最晚进入围城的人,很可能是王涵。

我急切地想跳出这个圈,但看着霍书亦的样子,应该比我还急。李鹏感知到了霍书亦的心思,但是他只能闷头喝酒,旁边的那个男同学我已经想不起来叫什么了,他搂着李鹏一杯接一杯地喝,说着:“我结婚你得过来给兄弟当伴郎。”

这时席间有人接话:“他当不了了,人家都结婚啦!”

大家哄笑,霍书亦却笑不出来,她眼神坚定地拉着李鹏往外走。

王涵追到包间门口:“书亦你生气啦?”

“没有,我看他喝太多了,我俩先回去了,一路顺风啊王涵。”

包间里没有人去送他俩,席间不知道谁说了句:“十几年的感情啊,只落了句‘一路顺风’哦。”

散场告别的时候,王涵还问我霍书亦怎么了。我只能说:“没事儿,她不一直这样嘛。”

5

李鹏想哄哄霍书亦,他知道霍书亦生着一口说不出的闷气。他找到我,借了五千块钱,说想给媳妇买个金手镯但是自己钱不够。

“这个时候买他妈什么手镯啊,俄乌刚开打,金价蹭蹭往上涨。”我说。

“这不是赶上了吗,也赖我,前两天她就说去查查,我也懒了就没动,要是前两天就查出来怀上了,赶着俄乌开打以前,黄金就没这么贵。”李鹏说。

“都是命,你就活该多花钱。”我说。

“你跟我俩一起去吧,我俩去中国黄金,那的一个柜姐是你前对象。”

“我借你钱给你媳妇买镯子,还得搭着我人情?”我说。

去中国黄金那天,风挺大也挺冷,李鹏贴心地给霍书亦围了条围巾,一直把鼻子尖都围住。

“你想闷死我?”霍书亦瞟着殷勤的李鹏。

“哪能啊,怕你呛着风,到时候肚子疼。

“我现在就肚子疼,但是不是因为呛风,我就纳闷,咋能怀上呢?”霍书亦拽着李鹏问。

“那咱问个明白人,那有个学医的。”李鹏指向我。

“那我可不知道,问问隔壁他王大哥兴许能知道。”我说。

李鹏怼了我一拳。

进了商场,直奔中国黄金找我的前女友王潼。我俩已经很久不联系了,来的前一晚,我发了微信,免得她到时太不给面子,甚至是没认出我来,那就太尴尬了。我俩也是初中处的对象,但是和李鹏霍书亦修成正果不同,我俩甚至没能混过高中,王潼家里后来安排她回了农村,所以论起曾经的感情,大抵是沦为年少无知的扯淡。

“谈好了吗?能省多少钱?”李鹏问我。

“能减点工费,买得越贵减得越多。”我说。

王潼看见老同学来了,十分热情地招呼着。霍书亦显然来许多次了,直奔主题要了一个手镯。她手腕子细,那么粗的镯子戴上显得旷,李鹏就建议买个细点的:“你看看,你这小干巴骨棒,不好看。”王潼借着由子拿出来一个克重低一点的镯子,李鹏看着差不多,问了价钱,比上一个便宜了五千多块。

李鹏觉得是心理价位,安安稳稳要拿出手机付款。但霍书亦也许是觉得这个过程太快了,太顺利了,就接着挑选,说:“给孩子也买一个吧。”

“那就买一个吧?”最后那个疑问的语气,让人听不出来李鹏是想买还是不想买。

王潼急忙拿出一个大托盘,绒布的:“这是还没摆上卖的宝宝镯和宝宝锁。”

“都多少钱啊?”李鹏问。

“基本上都是十六七克的,二十克的也有,工费五十八,就少算你点儿,算我给孩子随礼了。”王潼没说具体多少钱,让李鹏自己算,她知道给个准数的情况下,李鹏可能就不买了。这种计算题会给人一种“滞后满足”,算出来结果以后,能有一种“的确便宜不少”的错觉。

我一个胳膊拄着柜台,正打量着满柜子的金光四溢,突然感觉脖子后面喷来一阵温热,夹杂着严重的长期辛辣饮食不消化的臭味儿和肝火旺盛的浊气。然后,我的后背被一个鼓鼓囊囊好像猪八戒一样的肚子顶住了,我摸着后颈,一个回头,一张油腻腻的大脸,几乎挨在我脖子上面喘着气,眼睛却看着正挑宝宝镯的李鹏两口子,估计是眼神儿不济,还想往前看得仔细点,马上就要把手搭在我肩膀上了。

“诶诶,爷们儿你肝火挺旺啊,你这大体格子别靠我身上啊。”我搓着后脖颈,斜眼看着这个男的,直起腰来,下意识摸了摸口袋里的手机。

“靠你太近了吧小伙子,我眼神不好看不真亮。”那张大脸挤了个笑容,向别的柜台走了。

这边的霍书亦已经提着自己的中国黄金小礼袋翘着脚了,看李鹏的苦瓜脸,毫无疑问,超预算了。我们这边走,王潼那边就去招呼刚才那张油腻的大脸了。

6

我跟着李鹏霍书亦一起走出商场,又在商场门口停住了脚。东北的雪来得又快又急,全看刮不刮风,只要有一阵风,雪片就像下锅的饺子一样往下砸。风把天空吹一个窟窿,窟窿里放出一条银龙,他把雪花吹下来,还得把雪花吹上去,落在人的头顶和帽子里。小时候看《小时代》,郭敬明笔下的人在下雪天打着伞,好不浪漫,但东北人从没想过下雪还能打伞,估计要有人在我们这里这样干,谁看见他都得说一句:“傻X,下雪天打啥伞啊?”

商场门口的地板是光面的水磨石,雪被鞋底踩化了成了黑泥,黑泥在水磨石上抛了光,滋溜溜地滑。这种天气,霍书亦肯定是不能走回家了,但又打不到车。我们只能眼看着盼着雪快停下好打车走。

“老婆,咱回去上楼看个电影吧,这雪一时半会儿停不了。”李鹏说。

“困了想回去睡觉。”霍书亦说。

“嗯?不看电影吗?”李鹏没听清霍书亦的话。

“你儿子想睡觉!”霍书亦靠近李鹏通红的耳朵大喊。

“小霍啊,咋在这呢?”一个声音从后面传来,是从一个大肚子里鼓出的气,从一张大肉脸吐出的话。

霍书亦转头看见来人,立刻变了脸色:“郝科长啊,好久没见。”

“回不去家了啊,我送你们回去吧。”说话的正是刚才柜台处在我脖子后面喘气的大油脸,他从怀里拿出车钥匙,向一众车里的某一辆走去。

恭敬不如从命,我们一行人尾随着郝科长上车。霍书亦先拉开副驾的门,似乎又觉得不妥,让李鹏坐副驾,自己和我坐在了后排。谈话间,我大致听懂了,郝科长是个乡镇的小干部,总要和霍书亦的公司有一些往来,所以关系比较熟。

“诶呀小霍,我这车还有对你的记忆座椅呢,你不坐我车,我都没想起来。”郝科长的大肚子顶在方向盘上,慢慢调节着座椅,随意地跟李鹏搭话,“哪高就啊小伙子?”

“味精厂,挺好的。”霍书亦把话头抢了过来。

“啊,挺好挺好。咋没买车呢,这来来回回多不方便啊。”郝科长看似无意的话,让李鹏神色凝重。

“我俩这不是刚工作吗,想干几年攒个好车。”霍书亦继续接话。

“说起来啊,年轻人买黄金是对的,这是投资啊,小霍的手腕子细但是手挺大,得买个粗镯子拴住。”郝科长看着李鹏说道。

这三言五语,让我直觉得后脖颈有人对我吐气一样,又温热又冰冷。我问:“郝科长平常肝不好吧?”

“应酬多,喝酒多,肝不好,没办法啊,这都让你看出来了?”

“肝不好能看出来点,看得出来肾也不太好,心肾不交,心也一般,郝科长得注意自己的身体啊。”

我说完这些,郝科长干笑了两声,拧过头问我:“你啥意思?”

“让您注意身体,还能啥意思。”我心想,一个乡镇的领导,又不是我的领导,身体不好还不行说?

一边的霍书亦直拿脚踹我。

一路无话,车一直开到霍书亦家楼下。李鹏拽着霍书亦上楼,匆忙给我打个招呼就分开了。

下了车,我就在心里犯嘀咕:这郝科长好手段,没问霍书亦家在哪儿,就能直接送到楼下,瞧瞧人家这办事能力,要不说人家能当领导。我一个劲儿后悔刚才不该和郝科长抖机灵,不然他可能也把我送回家了,省得我还得走回去。

在回去的路上,我边走边接到李鹏的微信,他让我借辆车,说过两天要去烧纸,霍书亦怀孕了,得告诉那边的长辈一声。我说等孩子生下来再说呗,李鹏却让我赶紧借,说是霍书亦家的规矩。我说那就让霍家出辆车呗,李鹏又觉得抹不开面,“都结婚了还和老丈人家要东西”。

我走在凄厉的寒风里,把别人送回家,自己还得去帮人家借车。

7

正好科室里有一个师弟结婚新买的哈弗H6,我就跟他借。他问我要去干吗,我说去趟村子里。他说村子路不好走不想借,我说一定要借,我挑好路走。他说不能划坏了,那是他丈人爹花钱买的。我心想,没出息的玩意儿。

当然,话说回来了,我要有出息,为什么还要借车啊。大家都是没出息的玩意儿,这样一想,舒服了很多。

我们要找一个远离交警视线的地方烧纸,最好空一点的地方。澄黄的环保纸捏起来像小时候擦屁股用的粉色纸,闻起来一股硫磺味儿,烧起来一阵风就没了。出城的路上很颠簸,过城郊的时候,看见一伙警察在查酒驾。

“不能被抓吧?”李鹏问我。

“应该不太能。”我说。

“你俩快点吧,我要吐了,这车太颠了。”霍书亦说。

我们找到一片已经枯了的林子,林子前有一片大空地,像是打谷场,满地都是雪壳子,点不着火。我和李鹏用脚后跟硬磕出一小块地儿,本来脚已经冻麻了,这一磕,腿都麻了。我帮他们点着了纸,就走去一边溜达。按理说,他们得叨咕叨咕,先人才听得见,才能收到钱。果然,我听见霍书亦说:“姥爷,我来看看你,不过年不过节的是和你说个事儿……”

声音逐渐减弱,我把留在他们两个人身边的耳朵收了回来,走进枯林子,呵出一口浓雾。这片林子很像我们初中时候学校旁边的那片林子。霍书亦当年就是把李鹏约进那片林子里相互拥吻,互生情愫的。我确信是先拥吻、后生情愫,因为霍书亦也约过我,事实上,她也约过别人。那天她约我来到林子里,说要抄我的作业,我说你别扯犊子了,在这哪有抄作业的。她就让我把眼睛闭上,在湿冷的空气里温热地亲了我一下。我只记得自己感受到霍书亦嘴唇的温热的同时,也感受着她嘴唇上的死皮,扎脸。我登时呼吸紧张手脚发凉,周身麻木,说话语音颤抖。

我不知道每个人在青春期面对喜欢的人是什么样子的,但是当时的我挺懵,我也想去抱霍书亦,但是我没敢,更莫名其妙的是,我伸出去的手落在她脖子上,使劲儿掐了她脖子一下,像提溜小鸡子似的问她:“你他妈亲我干啥?”十三岁的霍书亦愣了一下,觉得没意思了:“不干啥,走吧。”

转过天,霍书亦又约了李鹏进小树林。李鹏让我在林子边上的过道给他们放风,看着来往的人。那天的我如同现在的我一样,看着这片郁郁葱葱的林子发愣。我的确没有在青春期的时候勇敢过,我的勇敢被林子里压抑的气息覆盖了,一阵冷风吹过,吹散了没有路灯的街道上的行人,吹得树叶哗哗响,吹得烟尘四起,但是吹不进当年那片林子里温热的两个人。

那天李鹏拉着霍书亦的手满脸涨红地走出林子,看着我,仿佛得胜一般。我感觉心里好像刀割一样,哪怕在此以前我压根不喜欢霍书亦。

纸钱儿都扔进火里了,李鹏站起身,拄着膝盖晃了晃,扶起一边的霍书亦。一摞压一摞的纸钱儿烧得不充分,那一捧火在李鹏的翻动下,不时喷射着火舌,好像又想起来一股劲儿,烧个不停,越往下翻越旺。火势迎风,人脸上的绒毛开始卷曲,脚不住地往后退,眼睛也烫得睁不开。但是身子还是冷,李鹏冷得不行,想快把火打灭就走,但霍书亦制止他说,这火得自己灭,得烧完。

一辆警车开了过来,没开警笛,但是闪着警灯,远远地看着我们仨和这一捧火。五分钟,十分钟,两个警察走下车,盯着我们这边的火。但是我们的火很给面子,依旧直直冲天。警察没耐心了,快步走来,李鹏见了,赶紧用木棍敲打着火源。一个警察手里拿着水瓶,哗哗啦啦把火堙灭,一点火星都没有了。

这个操作怒恼了霍书亦,她朝着警察大喊:“你们怎么这样啊!”

“我们都来了十几分钟了,看见我们了还不灭火,你也没给我们面子啊。”那个警察抱着膀看着霍书亦。

“把你们家烧纸用水浇了你不生气吗?”霍书亦指着那个警察大喊。

“你别拿手指我啊,要不咱们回去说说这件事儿!”警察正了正执法记录仪,确保把我们仨都收录进去。

“快别闹了,咱也算烧完了,都完事儿了,挺好挺好。”李鹏护着媳妇,央求她别再说了。

我快步上车,发动车子,李鹏连推带搡把霍书亦推上车。

回城一路无话,直到霍书亦来了句:“这座椅怎么调节啊,我想躺一会儿。”

“我也不知道怎么调节,这破车又没有座椅调节。”李鹏说着,把车窗按下来了一点。

车窗外的冷风灌进车窗,他的胸膛加快起伏着,他的气息拼命向外吐露着,耳朵涨红了,脑门儿冒着热气,身上像是有一阵暖流在对抗着冷风。他肩膀上有纸钱儿留下的灰末,我从车中间的后视镜看见,霍书亦倾过身子想帮他掸了掸,只是手刚放在他肩膀上,就把他吓了一跳。

霍书亦紧了紧身上的衣服,李鹏又把车窗按了上去。

8

给霍家的长辈烧完纸后,李鹏辞去了味精厂的工作,专心做起了家电维护的小老板,还成了商场电器专柜的代理商。柜台是别人的,他卖货,提成拿大头,手下的员工卖货,他也拿提成。上班时间比在味精厂宽裕很多,业绩好的时候,比在厂里赚得多,业绩不好的时候,勉强温饱。

有一夜,李鹏又找我喝酒。

“不知道为啥,现在的感觉很奇怪。”李鹏说。

“奇怪啥啊?”我问。

“我和书亦,很奇怪。”

“奇怪在哪儿啊?”

“说不出来,原来初中老师找家长,我俩紧紧把手握在一起,高中考试她考砸了,也是连我一起挨批,上了大学来回八个多小时车程,也要周周见面。现在不知道咋的了,狗屁话没有,和她说话她也不搭理我,装听不见。”

“孕期压力大吧,理解理解。”我与李鹏碰了个杯,他就没再提家里的事。

大概是这次喝完酒半个月后,霍书亦离开了家。她出门时,李鹏问她要干吗去,她说想散散心,不想在家待着。李鹏说“我陪你吧”,她说“我想自己”。

李鹏也没有过多阻拦,他想着霍书亦也就是走个三五天,去闺蜜家,或者回娘家,也就回来了。

时间越等越久,李鹏会定期打电话给霍书亦让她做孕检。一开始霍书亦还接电话,后来变成了发微信,再后来微信也不回复了。

我骂过李鹏:“你是孩子他爸,你俩也是合法夫妻,你应该强硬一点,不回来也得回来。”

李鹏悄声说:“这么多年了,没有那个力度啊,真没有。”

李鹏又找我借车,说要给自己家房子整理出一个婴儿房。这借车顺畅很多,师弟只是告诉我别再把车里整一股子灰就行。我说不会的,但多少可能会有点水泥灰。

李鹏打算在婴儿房铺上榻榻米,墙壁用壁纸贴点画,想来想去,打算贴绿色,因为霍书亦喜欢蔻驰包装袋的绿色。选定壁纸,回家开贴,我俩一起抻着对角,他站在梯子上指挥下面的我。我弓着腰往上瞅他,他翘着脚瞅下面的我,最后贴了四个角,用刮板刮气泡,贴得边边角角和山脊一样,一棱一棱的扎眼。

“不对吧哥们儿,这玩意不是这么贴的吧?”我看着歪歪扭扭的花纹,满墙的深绿色,深邃阴暗,预想的效果应该不是这样的,“撕了吧。”

“没力气了,坐下喘口气儿。”李鹏一屁股坐在他买的婴儿桌上。

我看见了地上的塑料布。东北入秋以后,窗户和门都会漏风,这种“钻风”年轻人感受不到,婴儿和老年人会有明显感觉。从墙壁开始把整面窗户都用塑料布封住,能缓解一些。

“你为啥要买塑料布啊,你家孩子预产期又不是冬天。”

李鹏神情呆滞看着我:“给书亦他爸他们家准备的,每年都给贴,今年都快开春了,得去拆了。”

“要我说别去了。”我坐在李鹏边上。

“不能不去,他们肯定知道书亦在哪儿。”李鹏摊开双腿,呈大字倚靠在墙上。

“我没明白你俩啥意思,她是玩失踪,还是咋地?”

“我也懵。”

李鹏顿了顿,又缓缓开口:“你还记得那个郝科长吗?前两天上新闻了,被处分了。”

“因为耍流氓吗?”我说。

“受贿一千块钱。”

“一千块钱还值得被人爆出来?”

“霍书亦有一天回来得很晚,但是那天没说有应酬,就是被这个郝科长侵犯了。”李鹏的声音开始颤抖。

“咋侵犯了?举报他!他有公职还敢整这事儿?”

“啥实质性的也没发生,没有用的。”李鹏用双手捂住自己的脸,深深地把自己的头埋在膝盖上,“霍书亦说那天是经期,所以啥也没发生。”

我想安慰安慰李鹏,但是不知道从何说起——其实那次买金后,我又和王潼闲谈,说起了李鹏和霍书亦。王潼说霍书亦总和那个油腻大脸来看黄金,那男的总说给他老婆试手镯,但是拽着霍书亦手就不撒手。我说你别瞎传,人家刚结婚。王潼说,反正不是我老公,爱摸谁手摸谁手吧。

“大姨妈帮她挡了一下。”我安慰着李鹏。

“我希望她告诉我,她拼死反抗是因为她爱我,是为了我,而不是因为经期。”李鹏红着眼睛看着我。

“那她反抗也是一种爱你啊!”

“不知道,她知道我很生气,所以那天我在家里喝酒她也没管我,我那天晚上就想去揍那个郝科长一顿。”李鹏说。

“你没真去吧?”

“没去。我问过霍书亦,如果不是经期,是不是就没那么激烈地反抗?”李鹏哽咽了一下,“霍书亦说,她也不知道,‘也许吧’。”

9

李鹏去了老丈人家一趟,如愿知道了媳妇现在住哪儿了。霍书亦没出去散心,她没去任何地方。霍书亦的父母也不懂,他们觉得亏欠女婿,但是亏欠的话不知道从何说起。

转过天,李鹏拉着我在霍书亦新租的房子楼下蹲着点。这个小区临街,一楼外围都是门市,里面是三栋大楼围成的停车场和花园。霍书亦租的房子要从楼体外部接出的铁架子楼梯上去,那个铁架子楼梯像小时候我们去的黑网吧的“逃跑梯子”,悬在半空,踩上去就吱嘎响。

从风口拥挤进来的风打着旋涡在楼体间冲撞,我和李鹏找了个背风的角落,他咂巴咂巴地裹着烟,烟屁股就黏在嘴唇那点口水上随着身体抖动,如来回晃的钟摆,老远看去,黑漆漆一团里有一个光点明明灭灭,他的眼睛死盯着那个黑色楼梯上上下下的人。

“咱为啥要在这等霍书亦啊,她要是不回家或者不出门咋整?”我说。

“你要是怕冷你就走,我要是看见她和别人在一起我就上了!我要是被干了,也是给你打电话送我去医院。”

我没再说话,他从地上看见一个啤酒筐,捡起一个瓶子,攒在手里,随时准备着爬上那个铁梯子。

天气太冷,冻得脚发麻,让人想撒尿,但看着那来回穿梭的风,估计朝哪儿撒尿都得尿裤子上。李鹏示意我要去方便,让我盯着。这个时候,一个身影出现了,大概一米八多的身高,手握着栏杆一步一步在铁楼梯上向上走。那人上楼后不久,霍书亦房子的门厅就点亮了。

李鹏回来了,我说,灯亮了。

“是吗?霍书亦回来了?”李鹏看向远方的灯光。

“不是,是个男的。”

李鹏啐了口唾沫说:“好极了——男的,你看清了是男的啊?”

“肯定是男的,而且不矮,得有一米八。”

这个时候,霍书亦门厅的灯灭了,那个黑色身影又出了门,从铁楼梯上往下走,身后面有好几个黑色的东西,看不清晰。李鹏三步并作两步冲上梯子,“哐当哐当”的声音让上面的人止住了脚步。李鹏招呼着,手掌就要攥那个男人的衣领,右手的啤酒瓶呼之欲出,却戛然而止。

“爷爷?”

那个身影顿了顿——那是霍书亦的爷爷,腰杆子笔直的老厂长。

“是我,书亦总网购,总有纸壳子,我定期就来收一点。”

“爷爷你也知道书亦住这儿啊?”李鹏不解地问

“我给她租的房子我能不知道?这儿离我多近啊!”老霍头放下手里的东西,顺着小区出口指了指马路对面。是的,马路对面就是老霍头的家。

老霍头在婚礼上的慷慨激昂我还历历在目,这才半年多过去,他好像更老了一点,脸上松弛的皮肉垂在嘴角,两颊被风吹得通红,皮肤干燥开裂像个山谷。他满眼冷峻地注视着孙女婿,李鹏抬着头看着老头,回味着“我给她租的”这句话里的信息量。

“您为什么不告诉我书亦出来租房子啊,她怀着孕,我俩才刚结婚。”李鹏问。

“是啊,你也知道她怀着孕,你也知道她刚结婚,你咋不知道找找她?”老霍头一句话顶了回来。

“我不知道她不想回家,我以为她就是出来散散心。”李鹏说。

“不知道想不想回家不会问啊?出来散心能租房子吗?一直都不找怎么才想起来找?你他妈矛盾不矛盾!刚结婚你就变心?”老霍头再次顶了回来。

我在李鹏的身后,直觉得老霍头思路清晰,觉得我哥们儿脑子确实不好用。

“不是这么回事儿,我没变心!”

“那你为什么不找她回家,这么长时间了你寻思你爹个腿儿的去了!”

李鹏被问住了,他回头瞪大了眼睛看着我,眼神里带着疑问。

我心里想的也是:是啊,你早干嘛去了,你怎么才想起来找?

老霍头推开李鹏走下楼梯,肥大的棉衣挤过李鹏,再挤过我,手里还拖着一个大大的纸壳子。

长长的寒夜里,两个人呛呛声转瞬消弭,两个人似乎都有不可告人的难言之隐。李鹏在楼梯上僵硬站了许久,我把他扶进了楼道里,听着外面呜呜的风吹打着厚重的电子门。

整夜,霍书亦未归。

10

此后每一天,李鹏都要去那个房子门口转转,霍书亦的父母家,他也隔三差五就去一趟。

李鹏闹过打过,但是无济于事,霍书亦就是不露面。李鹏很害怕,冥冥中他也不知道害怕的是什么。我觉得李鹏害怕的是霍书亦离开他,但是此时此刻,霍书亦已经离开了,那就是怕霍书亦对孩子下手?但是李鹏没做过父亲,他对孩子的感觉其实也没那么真切。那或许是一种隐隐约约的凄凄惶惶的感觉,李鹏在这段感情里从来都是被动的,他渴望一个稚嫩的声音可以紧紧握住两个世界里的人。

冰雪逐渐消融成冰晶,李鹏偶然感知到,不是霍书亦创造了与自己的感情,而是自己的假想迷惑着两个人,那种看似的深爱,实则是遥远的、两种永不能重叠的感情。

“你说,我是不是应该给孩子想一个名字。”李鹏问我。

“当然了,你是孩子爹,走到哪儿都是孩子爹。”

“我家往下一辈,犯‘元’字儿。”李鹏说。

“元啊?姓李就叫李元霸,姓霍可以叫霍元甲。”我说。

“这是啥狗屁名字。”

“咋的了,那都是民族英雄。”

“我的孩子凭啥姓霍啊?”

“你连孩子妈都见不着,这都快生了,真整出个霍元甲,你也没招啊。”我拍着他的肩膀让他清醒点,“哥们儿我劝你,实在不行报警吧。”

“不行,不能报警,不能撕破脸,霍书亦啥都干得出来。”李鹏打开我的手,一脸凝重。

“说不定现在都没有这个孩子了,你想想啊,霍书亦和你分开的时候就打胎了,这么长时间不见你,也合情理。”我说。

“不会的,书亦做不出这么绝的事儿。”

“你不是刚说完她啥都能干出来吗?”

一直到十月份,快到孩子预产期了,李鹏每周都去霍书亦父母家,时常会买一些婴儿用的奶粉和尿不湿,偶尔会买给霍书亦一些保养品,但是居然没见过一次霍书亦。

李鹏过得像一个单亲爸爸,最后还是丈母娘给他出了个主意,说霍书亦住院的时候会通知他,再说了,要给孩子上户口,也需要他参与,这个时候就可以见到霍书亦和孩子了。

李鹏自此以后就盼着这一天早点到来。这一天来到的时候,李鹏没有太多的欣喜,因为将要见到孩子的欣喜被如何面对霍书亦的问题冲得烟消云散。李鹏觉得自己非常占理,但又总觉得差些气力。

那几天李鹏和霍书亦和从前一样,出双入对,似乎那段时间什么也没发生。十五天以后,霍书亦出院了,李鹏把她送回娘家,答应她第二天来的时候给她买肉蛋堡。可第二天李鹏来到霍家时,霍书亦再一次消失了。

“她到底是什么意思啊?她这不玩你吗!”李鹏来找我时,我都觉得没法儿忍了。

“她和我提离婚了,我没同意。”李鹏说。

“你有个狗屁的不同意!这孩子能不能不是你的啊?”

“是我的,和我小时候长得像。”

“狗屁啊,刚生出来都跟小老头似的,跟你爷爷像吧?”我问,“孩子姓啥啊?”

“姓李。”

“姓李好,李元霸好。”我说。

11

霍书亦在逃避李鹏的那段时间里,做了两个准备工作:一是准备钱,二是准备出国。她终于决定和王涵一样,跳出这个圈,她决定趁着自己年轻,出国接着读书,她等不到腹中的孩子长大了。

李鹏深知,如果霍书亦出国了,两个人就再也没有可能了,霍书亦眼界拓宽了,必然不再甘心于活在这个小城市了。“宁愿给资本当狗,也不愿意踏踏实实做人了。因为他们觉得出过国的人,阶级都不一样了。”我们出过国的朋友如是说。

“孩子怎么办?”我问。

“不知道,她要是带走对她也麻烦,我自己也不想养,当年还不如打了。”李鹏说。

霍书亦要去大连读一年预科,李鹏此后隔三岔五就去一次大连找她。偶然的一次,李鹏说自己很想去大连生活,觉得那是个很好的城市,但是转念间,他又觉得没必要,毕竟,如果不是霍书亦,他这辈子也不会去大连的,他就算去了大连,霍书亦有一天回国了,也不会和他留在大连。

临入冬前,李鹏给他妈打了八千块钱,让他妈交供暖费。他这两年基本上没赚钱,可他妈妈打电话给他,交代说自己一年种了三亩苞米,一共卖了不到四千块钱,连城里房子的取暖费都交不起了,让李鹏给她找一个保洁干干,趁着自己还能干动。

于是,李鹏释然了,他送霍书亦去周水子机场的时候,手里已经握着红色的“离婚证”了。他看见了一种农作物,他也说不清是什么品种,第一次飞大连时还很低矮,第二次就很高了,最后一次去,已经遮天蔽日了。

人比植物长得慢,但是时间长远,当植物能挡一面风霜的时候,孩子还有厚厚的一辈子要去经历。没有一个母亲去教孩子如何宽容和温热,也没有一个父亲教孩子要勇敢和有担当,在他终于长大的某一天,他不想去做自己父亲这样的男人,也不愿意迎娶自己母亲这样的女人。他一生都无法忘记自己艰难处境的童年,但他仍要去抗争没有遮蔽直直吹来的风雪,一次又一次。

但我们这儿的离婚率,上一次统计是71.51%,全国第一,孩子长大以后,身边的同学大概率都是离异家庭——李鹏这样想想,又放松了许多。

送走霍书亦后,李鹏约我出门跑步,从他家跑到味精厂:“我一定要跑一次,我想看看究竟有多远。”

从文化西路,到金辉南街,过桥,到长白路,珠江路,十三公里,李鹏走走停停,呼哧带喘,上桥再下桥的时候,他看着一辆辆车飞驰而过,热情地和每一辆车招手。他拖拉着脚,腿已经带不动脚,鞋尖踢着路面。又起风了,云在天上抱着雪,雪傍着风,风卷着人,在一望无边的珠江路上,李鹏在风雪中再次跑上那个高坡。

阴云散了一点,透出阳光,李鹏撕开衣服露出胸膛,冷气在他通红的脖子上酿起水雾,额头渗出的汗水凝结成冰渣挂在睫毛上,一声响遏行云的咆哮。

“你记得不,那个谁,他爸是处长那个,就是在这条街上接的新娘,迈巴赫车队,双闪闪了一路。”李鹏问。

“记得,离啦,也离啦,媳妇跟一个局长家的儿子跑啦。”我说。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

 

 

山区孩子的十年“改命实验”

2023-11-24 11:38:55
8人评论

作者蓁蓁

一个做文字的手艺人

1

2012年5月,我所服务的公司在西南地区一个偏远山村资助了100个留守儿童,并在“六一”儿童节前夕举办了盛大的资助仪式。这是场有着鲜明的企业宣传性质的公益活动,仪式上,相关部门领导和企业发言人在媒体与观众的见证之下,为这些留守儿童每人发放了1000元大红包,还有书包、书籍等学习用品,媒体则对之进行了华丽的报道和发布。

有位姓文的女士从网络上看到新闻和照片,辗转找到我,表示希望资助1名山区贫困儿童。彼时,文女士30岁出头,生活在一座南方沿海城市,是位非常出色的职业女性。她说,她是射手座,有一点南丁格尔情结,在读书时就曾资助过1名陕西的贫困儿童,每个月会从自己不多的生活费里拿出50元钱给孩子寄过去,因此还受到父母的批评,后来陕西那边打来电话叫她不要再寄钱,这份资助才结束,但那份关怀弱者的情怀,一直蛰伏在她心底。这次看到新闻里的山区孩子过得那么困苦,她想尽一点心意,便托我在当地帮她物色人选。

次年春节,我和公司所在地的一帮朋友吃饭。席间,有位驻村干部,刚刚结束驻村工作,她提到自己接触到的几个孩子,不胜唏嘘,“有一个孩子连鞋子都没得穿,脚后跟都裂开了……”我便将文女士所托之事说了出来,又托她整理一下孩子们的资料,发给我。

没几天,那位驻村干部给我发来了5个贫困孩子的资料。那是张无比沉重的表格,如果说命运早就在暗中为每个人发出了底牌,那这些孩子拿到的无疑是最差的那一张:出身深山,缺父少母,遭遇噩运,贫困缠身……

我将表格交给文女士看了,她又托我替她先行去实地走访。周末,我和驻村干部以及一位姓黄的男老师去了村子。黄老师当时30岁出头,在村小当副校长兼英语老师。他在当班主任时,每年都要写关于贫困户、后进生和留守儿童工作情况的材料,对村里的情况有一些了解,因此受到校长指派,将带路的任务交给了他。一路上,黄老师有说有笑,耐心地对我介绍着村里的情况,眼睛里透着欣喜的光芒。

我们先在镇上集合,然后经一段水泥路到达山里,下车,再步行10多分钟,终于到达村庄。

第一站是女童小豆家。小豆当时10多岁,读村小三年级,大眼睛,眉目周正,皮肤黑黑的,头发油油的,不大说话,有点木讷。她没有父母,跟着年迈的奶奶一起生活。祖孙俩住的红砖屋子有些年头了,毛坯状态,墙壁都裸露着,屋内屋外铺满了发霉的农作物,看起来就跟奶奶的脸色一样阴晦。小豆奶奶说起孙女:“我年纪大了,出去打工也没人要,她还这么小,有一天我死了,她可怎么办……”

我打电话将所见所闻转告给文女士。她听了,心酸之情溢于言表,托我即刻替她向老人家表态:只要小豆好好学习,好好读书,她会一直供小豆上学,直到孩子上高中,上大学。

小豆奶奶一下子哭了起来,她说小豆这是遇着贵人了,让孙女给文女士道谢。小豆对着手机,仍然是木讷的模样,文女士在那头问一句,她才答一句,半个多余的字儿也没有。

我接过电话对文女士说:“山里孩子嘴笨……没办法。”

文女士答:“我懂。”

从小豆家出来,我们又去了另外3个孩子家。对于我来说,那是一趟超乎想象的走访,我从来没有见到过那样密集的苦难群体:男孩小桦,父亲有点小残疾,母亲患有精神病,要常年锁在家里,不然就会跑出去伤人或者自伤;男孩小军,父亲亡故,母亲多年前就已经出走,他跟随单身的叔叔和年迈的奶奶生活,之前在资料里看到的那个春寒时节光着脚板去上学的孩子就是他;男孩小安,父亲身体不好,母亲跑了,主要由伯伯照料。

最后一站去的是丫丫家,当这个瘦小的女孩站在大家面前,我感觉自己在前面4个孩子家中积攒的郁闷心情得到了一丝抚慰——丫丫脸上有笑容,有一双清亮的眼睛,整个人看起来活泼开朗,当我们跟她说话,她也是落落大方,有问有答,条理清晰。丫丫的母亲早年就离家出走了,父亲得了病,她跟着叔父一家生活,听说叔父一家对她非常好。她家房上堂兄堂姐很多,丫丫整天拿着碗去这家吃吃,又去那家吃吃,亲戚们也都很疼爱她。她自己也很懂事,从小就会做饭、洗衣服,有很强的独立意识。

走访结束时,我们把5个孩子叫到一起拍照,丫丫站在人群中,眉目含笑,昂首挺胸,像一束光打在阴暗的角落。

2

几个月后,2013年6月初,文女士带着女儿和先生,千里迢迢来到西南,第一次去到了村里。我那天因故没有陪同下村,还是由黄老师带路陪同。中午他们一家人回到县城时,文女士从车子里拿出一只活鸡、一袋干花生,说是小豆的奶奶给的:“我本来想着不在她们家吃饭,免得给她增添负担,谁知她拿着这个追着车子,一直追,我都不好意思不要……”

我带他们到船餐厅上去吃饭。那段时间正是雨季,连着下了几天大雨,江水涨上来把通往餐厅的木栈道给淹了,我们只能乘着一叶小舟上大船上的餐厅。文女士觉得新奇,情绪很不错。她已经确定要资助小豆,还留了自己的手机号码、QQ号和详细地址给小豆,嘱咐小豆要多多给她分享学习和思想情况。她甚至想到寒暑假时把小豆接去大城市,带孩子增长见识,让小豆多看看城市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激发小豆在学习上的斗志。

那天文女士对5个孩子都走访了一遍。后来她跟我说,当时她对于能不能找到更多的资助人加入,心里并没有底,以她自己的能力,最多能资助3个孩子。好在,她回去之后发了朋友圈,立即就有2个朋友表示要加入,一个“认领”了丫丫,另一个“认领”了小安和小军,于是,文女士自己就认领了小豆和小桦。

这几个资助人的想法都很朴实:自己的生活条件好一些,手上有一点闲钱,付出这点微薄的力量,并不会影响自己的生活质量,但对于山里的孩子来说,可能就是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他们希望这些孩子能读高中,读大学,走出大山,不必再重复父辈的贫瘠人生。如果实在考不上大学,能尽量多读一些书,增长见识,提高分辨能力,待到思想更成熟一些再走上社会,也许就能少一些坎坷,生活得更好一些——总之就是,“即便不成才,也要成人”。

文女士说:“我们不通过机构,也不宣扬,就是默默做一件内心想做的事儿。”

资助行为在2013年7月正式启动,小学阶段,他们每月给每个孩子400元,随着孩子们读完小学,升初中、高中、大学,资助款将酌情增加。文女士建了一个QQ群,资助人会按月将款项汇给黄老师。黄老师确认收到款项之后,再给孩子们发放下去,并将收发凭证和孩子们的一些情况反馈回来。我是以公益企业的身份待在群里的,同时也是一名观察者。在我的眼中,那时候,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真的是,一帮纯粹之人,用纯粹之心,在做一件纯粹的事情。

 

一年半之后的2015年12月,文女士第二次去到村里。

她那两年资助经历,感召了她周围的好几个朋友,都说也想加入进来,于是,在这次来之前,文女士就托黄老师物色了第二批备选的需要接受资助的7个孩子。她觉得事情做到这一步,本着对好心朋友们负责的态度,她必须亲自考察核实才行。

那一次文女士是坐高铁过来的,到达时已是晚上,她在县城住了一夜,第二天早上我们汇合,一起前往镇中心小学找黄老师。

我俩坐在城乡公交上啃着包子,文女士说:“我给每个孩子准备了500块现金,待会儿发给他们,让他们买书,你觉得这样好不好?”

我说:“直接把钱给到小孩手上,一下子给500元,会不会有点多了……”

文女士就决定,那就给每个小孩200元,而且要交代他们只能买书。

正在这时,那位驻村干部朋友的电话打了进来。她那时已经不在孩子们的那个村子驻村了,但还是很热心,说自己也正赶过来。

到了镇上的中心小学,黄老师已经在等我们了。我们仨先在校园里走了一下,驻村干部也到了,我们上了她的车,坐车进村。

“一诺千金啊……”驻村干部很激动,责怪我和黄老师不告诉她文女士来的事,还说自己很愧疚,没能参加进资助里来,因为她家里情况也不太好,侄儿多,都需要帮助,她虽然帮不了外人了,但带个路还是没有问题的。

3

那天下着冬雨,我们踩着泥泞进了村。文女士时隔许久又见到小豆,她看着眼前长高了许多的少女,像是看着自己浇灌的一棵小树苗,满眼欣喜。她问了小豆的学习情况,看了小豆的作业本,然后牵着小豆,撇开众人到了屋后。我过去的时候,看到她们站在一棵树下聊天,偶尔还用简单的英语对两句话。聊天结束之后,文女士拿出200元钱给小豆,并交代小豆说这钱是给她买书的。

从小豆家出来,文女士跟我说,她原先计划等时机成熟一些就接小豆去城市过假期,但这个想法恐怕不能实现了,因为发生了“那件事”,她不敢这么做。

她说的“那件事”,指的是2015年8月爆出的、轰动全国的“‘百色助学网’负责人王杰披着慈善外衣性侵女童”事件。她说,虽然自己是一片诚心,但毕竟小豆是女孩儿,又是未成年人,又是那样的家庭情况,要把小豆带去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她实在负不起那个责任。

从小豆家出来,我们又去了小军家。小军不在家,他奶奶在堂屋忙碌着。其时本是当地晒柿饼的季节,可那一年秋冬多雨,柿农们几乎血本无归,但大家又都不甘心绝收,一边将柿子摘回来,一边祈祷着能见到明天的太阳。

小军家堂屋里摆着一台刨柿子皮的机器,机器左边是一只装满柿子的大箩筐,右边是半筐刨了皮的柿子,机器前方则堆着刨下来的一条条柿子皮,色泽金黄,散发着略带涩味的香甜。

我拣起一条柿子皮说:“漂亮吧?可以晒干了喂猪喂牛。”

文女士连声称奇,又夸柿子个大、新鲜。

正在这时,小军回来了。他应该是闻讯一路疾跑回来的,踏进屋就猛地一下站住了,极力控制着粗重的呼吸。一旁站着的,是和他一样略带拘谨的奶奶和叔叔。

寒暄中,我们得知,小军平时放学后就去村里的小作坊帮小老板刨柿皮,每天可以挣2块钱。“他刨得可好了……”小军奶奶说着,怕我们不相信似的,让孙子当场刨给我们看。小军麻利地坐到机器面前,一手拿柿子按到刀刃上,一手扶住刀片,双脚均匀踩动着踏板。只见机器飞快地转起来,柿子皮随之从刀口处飞向半空,又一圈一圈在地上摊出一只漂亮的小山包。

“可以哦,这小子。”黄老师摸着小军的头说。

小军看了文女士一眼,松了一口气似的,又低下头。

文女士同样把小军叫到屋后。这个12岁的男孩身高有点够呛,要站在一块大石墩上才能与文女士对话,他不敢接文女士给他的买书钱。

我问:“你喜欢读什么书?”

他说:“《三国演义》。”

后来小军终于将钱接过去,却突然哭了起来。他哭得越来越大声,肩膀耸动着,不可抑制。文女士问他怎么了,他说:“我想妈妈。我想看到妈妈。我好久好久没有看到妈妈了。”

我们有些不知所措。我说:“你妈妈也想你,但她在外面打工,要攒够路费才能回来看你。”

他抬起头看着我,似信非信。

文女士说:“是的。你妈妈书读得少,挣钱也少,可能要攒蛮久。你也可以自己好好读书,长大了挣钱自己去看她。”

4

小花是第二批备选孩子中的一个。她原本是个弃婴,年迈的养父母捡她回家养到13岁,又一前一后离去,她就又变成了孤儿。因为这样的身世,她13岁才念到小学三年级,而且连户口都没有。

我们在她堂兄(非亲)家里找到她时,她正在帮堂嫂刨柿子。堂兄家新起的一栋小洋楼又高又大,款式新潮。堂兄带我们楼上楼下转了一圈,最后来到洋楼右脚边搭着的一间大通屋,指着角落一张简陋的小床说:“这是小花的床,()平时跟我们一起吃。”

大通屋里面堆着乱七八糟的物什,没门没窗,也不避风,唯一的用处就是能遮雨吧。我们站在那儿聊了一会儿,她堂兄又说:“要不是小花,我也不会回来,我安排好她又要出去找工作了。”他是做水电安装的,而且还是个了不得的技术工,他说起自己的专业就很兴奋,进屋拿出一大堆证件,以及他在香港、澳门做业务时的凭证。

他又把我们带到小花自己的家,那是小花的养父母留下的一间半掩在树枝野草里的土屋,大木门洞开着,灵堂上还存有出葬时的痕迹。屋前有一片空旷处,从那儿望向远方,连绵的青山在雨雾里吐着大片大片的墨绿。我们在聊着小花情况的时候,小花本人就微笑着站在旁边,像一个安静的观众。过了一会儿,她就又回去干活去了。

她堂兄轻声说:“女孩子麻烦。男孩子做孤儿没什么,但女孩子就会麻烦很多,我不能不管她呀,她只有我这个堂兄了……”说到这儿,他将手中烟蒂一甩,也回去了。

我问黄老师:“他老是说小花‘麻烦’,小花到底怎么了?”

黄老师有些难为情地说:“小花住在这边时,村里的几个光棍老是想欺负她,一到晚上就围着她屋子转来转去,都要打起来了,还有人想把她卖掉……她堂兄闻听,赶回来跟那些人拼命。”

黄老师只克制地讲了这么多,我的内心莫名泛起一种生而为人的羞耻感,也没有勇气再往下问了。听说村里还有人放言威胁小花说“你想跑都跑不了,总有一天要落到我的手里……”我们听了十分揪心。

我当时有一种感觉:小花的学业可能很难坚持下去了。我们干脆讨论起小花的出路——也许她跟堂兄去打工,好好学点技术,会比现在要好,否则,下一次有人想欺负她,堂兄还能及时赶回来相救吗?可是,她连户口都没有,年龄也没到,打工也行不通啊。

 

小名和小刚是两兄弟,他们的父亲因病去世,母亲改嫁了,小哥俩就和奶奶一起生活。我们来之前,奶奶病逝了,他们的直系亲人就剩一个叔叔、一个姑姑。去他们家的路上,黄老师说,钱不要给了,给了他们也管不住,买些米和油进去吧。

听说经常有人给两个孩子送米送油,今天这个,明天那个,也不留名,也不留姓的,他们的母亲有时也送,黄老师有时也送一些,小哥俩就靠着这些接济,有一搭没一搭地过日子。

我们进到一间青砖砌的院子,里面是间大屋子,左侧依墙搭着一间小舍,小舍左侧又搭着间更低矮的小舍。小舍门口倚着一高一低两个男孩,都穿着深蓝色大棉衣、黑色牛仔裤,衣裤都泛着油腻腻的青光,脚上都是半湿的棉拖鞋。两个男孩面相白净,但表情呆滞,站在雨里像是没知没觉一样,头发都盖住眼睛了。

一个30多岁的男人从大屋子走出来——是他们的叔叔。叔叔理着小分头,穿着西服皮鞋;婶娘则在堂屋生了火,摆了几张小凳子,大家围坐下来,烤烤冻僵的手指。叔叔说自己很快就要出去打工了,只有婶娘在家照料小孩的读书和生活。

正说着话,又走过来一个穿绿色棉衣的少女,她剪着整齐的学生头,也是白净的一张脸,脸上挂着蒙昧的笑容。她是小名和小刚的姐姐,叫小春,15岁。婶娘说:“就姐姐有户口,后面两个崽超生的,没有户口……”婶娘说这些时,丝毫不掩饰对这个女孩的一脸厌恶,说她懒死,怎么喊她都不会应人,又说:“奶奶下葬的时候,他们也没有出一分钱……”

我收回正在烤火的手,笑着说:“他们不找你麻烦……你还指望他们出钱葬奶奶哦!”

气氛顿时凝固住了。

文女士看了我一眼,示意退场。我们俩起身走出来,黄老师也尾随着我们,进到旁边的两间小舍看了看。

稍大的那间是小哥俩的睡房,两张旧席梦思上铺着草席,几根绳子横七竖八地牵扯着,上面搭满了衣服和叫不出名的东西,地上洒着扑克牌。

小的那间是厨房,锅碗瓢盆四散着,还有米袋、没有盖子的油瓶,一口生锈的铁锅里盛有类似米饭的东西,黄老师说,那是中午吃剩的,兄弟俩煮的,姐姐不煮饭,但她吃。靠墙的柜子里面有一只盆子,盛着模糊不清的吃食,面上结着白色油脂。黄老师苦笑着说:“这是奶奶下葬时招待客人没吃完的剩菜。真是好奶奶啊,死了还留下吃的喂他们这么久。”

我们和小春单独聊了一下,感觉她和小花有些像,都是一种麻麻木木、无所谓的样子。但小花是单纯温憨的,小春却透着一种玩世不恭的慵懒,她甚至连普通话都懒得说,就说着自己的语言,也不管我们听不听得懂。

小春说,妈妈有时送些吃的来,她每个月在学校能领到100多块钱的补助。之前没有人提到过学校有补助这回事,文女士就问了一下黄老师,黄老师说:“有些孩子有,有些孩子没有。这一家姐姐有,两个弟弟因为没有户口,没有。之前走访的孩子都没有。”

我们又问,为什么那些孩子没有?黄老师说,按国家的发放标准应该有,但总会有一些其他因素来干扰。

5

那天的午饭,我们是在小美家吃的,一锅清水,煮些青菜、豆腐什么的,很朴实,但气氛温暖。

小美原本也是个弃婴,养父母已经年过七旬。养母胖胖的,爱喝酒,爱笑,养父则有些木讷,但也平和。开饭的时候,小美忙进忙出,拿饭端菜,笑眯眯的。我感觉小美应该是第二批孩子里比较幸福的一个,她当时16岁,念高一,长得瘦长高挑,成绩也不错,听说还画画。

午饭后,我们又接着走访了剩下的两家,其中有一个圆脸女孩小桐,她一岁时,父亲因邻里口角,冲到别人家去杀光了两家人,曾是当年的一个大新闻。之后她母亲离家出走,爷爷奶奶双亡,如今暂住在堂叔家。她剪着齐整的学生头,穿着粉色棉衣,看起来很干净,学习成绩也非常好,但一想到她的父亲……我悲哀地发现,就连自己看向她的眼光都不可避免地掺杂了颜色。

走访完毕,已经是下午4点。第一批受资助的小桦,他父亲又来邀我们去家里吃晚饭。他喊了好几次,准备得也很用心,鸡汤,野蘑菇,还有自酿的红葡萄酒,还叫了好几个村里人来当陪客。只是在饭桌上聊天时,文女士问到成绩,小桦并不像其他孩子那样有一答一,而是用“一般”,“作业没做完”,“不行”,“没兴趣”,“不……”这样的短语来回答。他也不肯拿作业出来看一看,甚至不顾父亲在旁边干着急,话没说完就跑掉了。

次日,文女士便回去了。之后,除了有学校补助的小春,其他孩子全部落实好了资助人。

但令我们没想到的是,这一趟走访之后,那3个“黑户”的孩子也解决了户口难题,这事说起来,真有点像是命运他老人家一不小心从指缝间漏下来的一份小礼品——

就在那次走访结束之后不久,我在手机上看到当地一家自媒体平台发了一篇“关于贫困儿童”的稿件,正是我们那天走访的几个孩子,连稿子里的一些图片都是我们那天拍的。稿件大意是,在几日前的一个活动上,有一个老师向来此地游玩的外地马帮提到这几个贫困孩子,马帮回去就做了自媒体文章,呼吁公众献爱心。当地这家平台看到了这稿子,就转发了,也是号召大家献爱心。稿子行文写得很是煽情,但是对未成年人的真实信息和照片没有做任何处理,全部都暴露在读者的眼目之下,资助人的信息倒是没有暴露。

第二天,当地另一家自媒体平台也转发了那条图文,里面还多了一封以黄老师口吻写的公开信,仍然是呼吁“献爱心”。

我打电话问黄老师,黄老师承认是自己向马帮传阅了那些照片和故事。那时候,他正潜心于向外界寻求民间资助来改善学校的环境,他的本意是拓展一个资助渠道,没有想到事情会发展成那个样子——公开信也不是他写的,是平台乱编的,但他已经因此受到牵连了:相关部门认为这个事情是负能量,责令他澄清,并让他与平台交涉撤稿。黄老师与平台交涉,但对方却提出“再放两天”,说等到点击率达到“10万+”再撤。

这边火还没扑下去,先转发的那家平台又紧跟进来,也假仿黄老师的口气写了一封公开信。这么一来,后转发的那家平台就更不肯撤稿了,他们觉得模仿老师写公开信是自己的idea,自己都被抄袭了,凭什么要撤稿?

两家平台杠了起来,这下可害苦了黄老师,最后,相关部门专门找他谈了话,官方一出面,平台才乖乖撤稿。

黄老师跟我说,这场风波之后,很快便有相关部门前往村里看望那些孩子,询问户口事宜。不久,小花和超生的小哥俩的户口就得到了解决,小花还获得了孤儿补助,小春则获得了低保。

6

2016年6月,我从文女士的朋友圈看到,她和公司同事一起来本地团建。当天我就约她共进晚餐,席间,我问她去不去看那些孩子。

“不去了,再也不去了,想起来就烦……”她说。

我很诧异——距离她上一次来到这儿才短短半年,资助QQ 群里的信息也是正常更新着,她的态度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转变呢?

我问文女士原因,她便和我讲了一些小豆家人带给她的不太愉快的事——

过年时,小豆奶奶给文女士打电话,一个劲儿让小豆在电话里喊文女士“妈妈”,之后小豆就真的改叫文女士“妈妈”了。小豆提出,想要认识文女士的女儿,文女士想着可以让女儿与小豆分享一些学习方面的事儿,便给了小豆自己女儿的QQ号,结果却发现小豆只是想与自己的女儿认作姐妹。之后,小豆又打听文女士先生的电话,还说想要改姓文女士家的姓。

再后来,小豆还说,县城有一家私立学校打招生广告,说只要去就读,保证能够考上大学。她觉得好,想去那儿读书,但是学费很贵……

甚至,小豆的叔叔也给文女士打电话,说文女士是大城市的有钱人,是老板,能否给他一些赚钱的机会,或者做生意的门路。

文女士跟我说,这一家人的架势把她给吓住了,小豆一口一个地叫她“妈妈”,也让她有了一种“被强行塞给打折处理品的感觉”。

那时候,资助人都还没有建立起明确而坚定的边界意识,我们甚至就“穷孩子有没有资格向往私立学校”的命题讨论了一番。那晚一起吃饭的除了我和文女士,还有我家先生和文女士的一个同事,我们吃着饭,各抒己见,一会儿觉得,小豆这样的要求肯定是不合适的,原因很简单,你都困难到需要别人资助了,怎么可以去做那样的非分之想?过一会儿又觉得,这样的说法好像没有道理,谁规定穷人就不可以仰望星空……讨论来讨论去,最后只能得到一个模糊的结论。

当时文女士内心虽然有些许反感,但对孩子还是充满善意的。她觉得这些事不怪孩子,“肯定是有大人在背后教唆小豆”。她想拒绝小豆的那些行为,又怕伤到小豆,但内心又实在不愿意陷入情感绑架当中去。文女士说:“我就跟他们说,我们要帮助的孩子很多,没有那么多的力量在一个孩子身上投入太多……”

过了两天,文女士又给我发来她与小豆的QQ聊天记录——在前一天的晚上11点,小豆向她提出,要让她帮自己充话费:“奶奶说了,只要你答应给我充话费,她就给我办手机卡。”

文女士回复了一大段,大意是说,你的年龄还不适合有手机,而且初中学业重,应该好好学习。她在回复里写道:“我只是一个资助者,尽我的力量帮助你,希望你将来有个好前途。我的资助作用是有限的,就算我一直资助,你本人不努力,或者家庭教育缺失,你都难以成人。你只是一个单纯的孩子,希望你的家人明白事理……”

文女士仍然如约资助着小豆,但已经发生的事情引起了她的一些思考。她觉得,自己在操作层面可能存在一些失误,在一开始的时候,她把事情想简单了,爱心泛滥,大包大揽,给了小豆的家人太多希望,以至于他们对她产生了诸多不切实际的幻想。

那段时间,文女士多次跟我提起孙俪与她的资助对象之间的纠葛,后来又谈到她的一位朋友——那位朋友资助了6个云南孩子,但除了提供约定资金之外,与那些孩子没有任何关联,因为朋友觉得自己只是想帮助孩子们,金钱关系是最简单的,如果掺杂感情,对双方可能都是负担,也太累了。

“这也是我现在的想法了。”文女士说。

她不再回应小豆叔叔的套近乎,并且明确跟他说,自己只是资助孩子读书,除此之外,不产生其他任何方面的关系。之后,小豆还给文女士发过几次留言,总是在问:如果我要去读贵族学校,你支不支持?如果我要去读卫校,你支不支持?如果我要去读武术学校,你支不支持?

文女士回复说:“不支持。我只想供你读高中,读大学。”

小豆回了一句话:“好,我知道了。”

7

我在2017年春天结束工作,离开了那个小镇。次年9月,我因故路过,想着那群孩子,便抽出一个下午时间,去镇中心小学见了黄老师。他把我带到学校门卫处的一个小房间,从架子上翻出几张纸片递给我。

那是一张用电脑打印的A4纸片,上面有6个问题,分别是:

“这个月我一个人用了多少钱?”

“我最想买的东西是什么,为什么想买?”

“我认为什么是不必要买的,但我买了?”

“我了解的工作有哪些?”

“长大之后我想做什么,原因是?”

“做这个工作要达到什么条件?”

很明显,黄老师在设置这些问题的时候,植入了他内心对于这些孩子的期望,那就是:节俭用钱,好好学习,树立理想,展望未来。

我笑着说:“黄老师,你这可是用心良苦啊。”

他苦笑着答:“然而(这些做法)并没有丝毫用处。这些小孩普遍自卑,品行有点小毛病,成绩不行,让他们拿作业本来看,都不会给的,一个个闷声闷气的,不说话,不愿意和你沟通,生活方面更是一塌糊涂。”

至那时,文女士一行人对孩子们的资助已经快6年了。那几年,黄老师总想着为孩子们搞好成绩,让他们的人生多一些出路,同时也给资助者多一些宽慰……为此,他除了盯孩子们的课堂学习和思想动态之外,还每个月挨家发放资助款,顺便进行家访。黄老师是期望借此与监护人建立交流通道,希望大人们能在生活中给予孩子更多支持与关爱,但却发现,有相当多的监护人注意力并不在孩子身上,“他们不重视读书,看到我,就像是看到了钱一样……”

在当地,家庭不完整的学生非常多,家中父亲有的喝酒喝死了,有的打架打死了,母亲跑掉的更是数不胜数。每次家访的前一天,黄老师都会提前联系告知,等到他到达村里,那些人家会买来好酒好菜,争相招待他,吃饭的时候就会说,谁谁谁家中也很困难,请他帮忙也“搞个资助名额”。有的监护人还会专门跑到镇上的烧烤店点好菜叫黄老师去吃,或者叫他去歌厅唱歌什么的,旁边人还说,黄老师帮了这么大的忙,应该给他红包什么的……而他们这么做,无非就是想通过黄老师多争取一些钱。

有一天,黄老师把几个已经在镇中心小学上高年级的受助孩子叫到一间教室,给他们做理想教育,引导他们努力学习,“但是我感觉自己就好像在讲故事,他们像是在听故事……”

他只好把理想换算成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如果未来你们希望买上房子和车子,一套房子50万,一辆车子20万,那么就必须有70万;如果未来你的月薪1万或者2万,那么必须从事哪些工作才能获得这个水平的月薪呢——那就得去做律师,做高级管理人才;要做这些职业就必须先上大学,而且还得是好一点的大学;再看看那些大学要考多少分,看看你们现在需要怎么做才能考到那么多分……

讲完之后,他把那6个问答题发了下去,收回来一看,孩子们就像是对待考试一样进行了回答——他们不知道“律师”是什么,也不知道“管理人才”是什么。

就在刚刚结束的暑假,黄老师眼睁睁看着小美历经了梦想的幻灭——小美以美术生身份参加了高考,取得了文化、美术均超过本科线10余分的成绩。填报志愿的时候,资助人跟她说,如果想报本科,很多省外的学校都可以选,但她年迈的养父母希望她不要出本地市域,而她又不愿意降低档次去读大专,结果就被分流到市里一个三本学校。

黄老师到小美家中,仔细问了学费,跟他们一起算了一笔账:每年2万多的学费,再加上住宿费,生活费,美术生要用到的纸,材料,油,画笔等,一年的费用大约4、5万,4年学下来,就是将近18万。他们家的生产收入,包括杮子,西瓜子,玉米等,都卖不上多少钱,这笔学费对于老人们来说无疑是天文数字。而且,小美高三最后一学期参加艺考集训就花了2万多元,家里已经因此欠债了。

黄老师转而去问资助人能否加大资助力度?几位资助人当时为小美众筹了第一个学期的费用,对于后续的费用,资助人表示,只能保证每年提供8000元的资助款:“我们是资助她读书,不是供她读书。”

这时,一位扶贫干部给小美提供了另一个思路:一边工作一边参加成人高考。扶贫干部还推荐了市里的一家幼儿园,小美最终不得不选择了这条路。

黄老师说:“小美当时就安安静静坐在旁边,低着头,不说话,也不哭。如果你在现场,和他们一家谈论这件事情,算来算去,算到最后得到一个否定的结果,你能想象出小美当时的心情吗?一个资质中等、出身寒微的山村孩子,拼尽全力,终于考上了一个实际上可能并没有多大用处的学校,而且她还够不着。她一直想要通过读书改变自己命运和家庭状况的梦想幻灭了……她就是在那个时候崩溃的。”

8

我又从黄老师那里得知,小豆也在这个暑期结束了初中学习生涯——不出意外,她没有考上高中,只能去了区内一所技校。

初中阶段,小豆的学习成绩一直不行,自身也没有丝毫进取心,每隔一段时间就来问黄老师资助人的钱到了吗——她心心念念着要买一个手机。文女士汇过来的资助款,由小豆奶奶掌控,有一部分会到小豆手上,她就用这些钱买零食、买衣服。

小豆的妈妈出走之后便杳无音讯,就连外婆那边都找不到人,因为这个,小豆经常遭到村里一些人家的嘲讽,骂她是“没人要的孩子”。奶奶也经常把对儿媳的怨恨发泄到孙女身上,小豆就变得越来越敏感、叛逆。黄老师说,就在不久之前的一个夜里,小豆从3米多高的院墙爬进邻居家中偷东西,奶奶心里明白是小豆干的,可能觉得丢脸,又护短,邻居来问的时候就不承认,和邻居对骂。事后,老太太对着黄老师哭诉,托他在文女士面前多说些好话:“就是把小豆接去她家读书也可以啊,我真的管不了这个孩子了……”

当然,老人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黄老师都没告诉过文女士。

而当年第二批受助名单里的小名和小刚,光是找人管理资助款,就让黄老师头疼不已。钱先是由他们的叔叔管着,结果孩子姑姑说他从没给两个侄子买过任何东西,不服气,让他把钱拿出来。叔叔坚持称钱已经花给侄儿了,然后就出去打工去了,之前的花销明细,不了了之。叔叔走后,姑姑接着管钱,她用一本记账本记着小哥俩去她家小卖店消费的每一笔账:方便面,火腿肠什么的,品名,日期,售价,最后还要孩子签字。

“还画押呢……”黄老师苦笑着从手机里调出一张照片,一纸表格上印满了鲜红的手指印。

可等到学期报名时,有800元钱无端不见了,大人们后来才得知,是姐姐小春拿去买手机了,俩弟弟不敢说。

姑姑自此也就不敢管钱了,黄老师只好为他们代管。他与小名约好,每周日下午,小名来自己在村小的宿舍窗口敲两下玻璃,他就给小名一个星期的生活费。有一次,黄老师因为有事要外出,一次性给了小名1个月的钱,结果刚转个身,就被几个高年级的同学“拿”走了。

还有一次,村小下午没有课,小名也不去洗澡,也不去参加运动,就来到镇中心小学黄老师家窗外的树下等着,等黄老师出来,就说要100块钱。黄老师担心他乱花,只给了他10块,然后转身去买菜,走出一段路,发现小名一直跟在自己后面。黄老师让他别跟着自己,结果他又去跟踪黄老师的儿子。黄老师有点害怕了,不敢再代管小哥俩的资助金了,就转给小名的班主任管了。

其余的几个孩子——小桐,念完初二便辍学去了湾区打工,据说相关部门还组织了一批人去寻她,找回来读了几天书,就又不见了,还带走了班上的另一个女生;小安和小军也初中毕业了,他们没有考上高中,也没有继续上学,按照山里孩子的人生路径,接下来他们应该就是进厂,或者上工地打工。

对于终止学业的孩子,资助人的资助也随之终止,资助名额则留给新的资助对象。

问到最后,我还是忍不住提到那个从文明的荒野逃出来的孤儿少女——小花。

黄老师说,小花小学没毕业就辍学了,去了广东打工,一段时间之后,在那边跟一个一起打工的男人走了。村里人都说她嫁人了,还生了孩子,具体嫁去哪儿、嫁的什么人,又没有人说得清楚。

“她现在应该在哺乳期吧?她满16岁了,现在的生活应该比以前好……”黄老师说。

我翻出署着小花名字的那张黄老师自制的问卷,在“长大了之后我想做什么”这个问题下,写着一句话:“我长大了想当警察,因为可以保护人民安全,保卫祖国。”

那是我第三次见到黄老师。他那时已经显得有些沧桑,人也很消瘦——自2014年起,他一直饱受胃病折磨,之后又得了双手接触性过敏,怎么看都看不好。医生告诉他,这可能是过于过度焦虑导致,他这才意识到,自己可能跟那群孩子产生了过多的共情,不知不觉中坠入到那黑洞一样的命运泥沼了。

参与资助的前3年,黄老师每个月至少对孩子们家访1次,年底会写总结供资助人了解详情。受资助行为的启发,他还积极地通过网络向外界寻求资助,2015年,他在网络上联系到澳门一家公益企业,为村小争取到价值5万元的桌椅板凳,又争取到20万元维修基金,学校用这笔钱修了篮球场和新的厕所。

那时候,他干劲满满,信心十足。他觉得自己可以带好孩子们,他的目标是与家庭和资助人一起,把孩子们送上县城的重点高中,送进大学。

“但现在,我发现我已经带不动他们了。那些孩子小一些的时候我还能叫动他们写作业,叫他们做点事情(他们)也乐意。等到他们读到五六年级时,()就叫不动了,问他们什么也不会跟我说实话。有一些孩子的情况甚至越来越糟糕。”他不无沮丧地说。

孩子“带不动”,监护人的关注点严重偏移,让黄老师常常陷入悲悯、绝望、愤怒、无奈、沮丧等情绪之中。他老是担心资助人会因此放弃孩子们,为此度过了许多不眠之夜。

身体出问题之后,黄老师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在这件事情中的作用。他觉得自己之前可能是太天真了。为了自救,他将每月家访的频率调整为半年一次,年底的总结也不那么较真了,资助人QQ群里的反馈信息也随之减少。

黄老师那天告诉我,他准备做一个大型报告,一是让更多人知道有这么一回事,同时也是想把这件事情当作自己的一项工作业绩。他在村小从教多年,而家住在镇上的中心小学,每天早出晚归的,眼看着自己的儿子也一天一天长大了,他希望能调回到镇上工作,可以多陪陪妻子和孩子。

9

小豆上技校的消息,文女士一开始是不知道的,她仍然按照每月400元的标准给小豆寄生活费,仍时不时给小豆发信息,询问小豆的学习生活情况,但小豆从不回复。直到小豆上了技校1年之后,她才从黄老师的口中得知真实情况。

文女士跟我说:“我原本希望小豆能按部就班地读书,考上高中,哪怕读个大专,学个一技之长,能够养活自己也不错。后来她没有考上高中,读了技校,我也挺开心的。”

2019年底,黄老师告诉文女士,他听说小豆已经不上学了,去了哪儿他也不知道。文女士打小豆奶奶的电话,没有人接。

小豆就这样失联了。

这个孩子的再次现身,是一条发给文女士的借钱信息,她说要紧急借200元钱,理由是奶奶生病了,她要回去看看,但工资还没有发,没有路费——那已经是2021年6月,距离她的失踪,已经过去了1年多。

文女士问小豆离开学校之后的经历。小豆说,在技校念书时,有个男生说带她出去玩,结果是带她去开了房,她被强奸了,3个月之后才知道自己怀孕。因为害怕,她没有告诉家里人,直到孩子6个月时家里人才知道,但家里人说不想管她了。孩子出生之后,被家人抱去卖掉了,卖得的钱给奶奶治病了。她报了警,但那个男生跑了,同学也都知道了,她只好辍学了。

隔了5天,小豆又来找文女士借钱,说是奶奶没事了,她要回去上班,但没有路费。为了证明自己所言不虚,小豆还请她的“同事”发来邻省一个小工厂的地址,转给了文女士。文女士问她,打工为什么不在离家近的地方,要跑到外地去?小豆就又用一段悲惨的“续集”解释了自己为什么背井离乡:孩子被卖掉之后,家人把她送给一户人家“收养”,那户人家给了她家里3万元,相当于彩礼。她在那户人家中生活了1年,那家人就安排她跟家里30岁的儿子结婚,她不愿意,就跑出去打工了。

为了确认小豆所言虚实,文女士仔细核对了小豆失踪的时间线——确实有将近1年的时间,小豆处于失踪状态,与她自己所说的时间也吻合。文女士推测,那应该就是小豆怀孕生产的时间。

至于小豆的家人为何卖掉孩子、又把她嫁人?文女士耐心地给我分析着:小豆之前读技校,1年也要1万多的费用,她奶奶那么困难,自己又有病,但还是供她上了技校,这说明家人对她还是有期望的,也在尽力尽到抚育义务;后来把她嫁人,估计一是失望,二是考虑到更现实的问题——以她当时的年龄和心智,如果放任她出去瞎混,万一被人骗出去干坏事,或者被坏人卖掉……相对来说,还是在眼前找个人家更靠谱吧。

文女士又与黄老师进一步核实,结果发现,小豆竟然有2个微信号——她在找文女士借钱的同时,另一个号也在找黄老师借钱。文女士进而联想到,小豆上初中之后,就从来不回复自己的关心,而这个孩子的留言,则每次都是要钱,而且,监护人的电话也打不通。这两次每次借钱给小豆之前,文女士要求和她视频通话,可小豆总是说信号不好,从来不接……文女士有了一种受骗的感觉,她觉得自己在这个女孩身上的付出不值得。

文女士后来跟我说:“真正的放弃,就是从那一刻开始的。”

我知道这事后,曾去找黄老师求证,本来是想把事情的细节问得更详实一些,不想,黄老师却给了我一个180度大反转——他说,小豆口中的强奸、早孕、卖子、逼婚,全都是她编的。

黄老师给我看了他与小豆的聊天记录,有好几条小豆借钱的信息,100元,200元,微信红包把手机屏幕点缀得很是热闹。小豆在用2个微信号分别找文女士和黄老师借钱期间,有一天又来跟黄老师借100元钱,说自己正在医院看奶奶。黄老师让她发来地址,说马上开车过去看她们。但小豆却说这是家事,拒绝了黄老师的要求。

黄老师有一天终于打通了小豆奶奶的电话,老人说,小豆说的那些事儿她都不知道,她也不知道小豆在外面在干什么。

“她奶奶都不清楚的事情,怎么可能是真的?”

10

2022年8月,文女士第三次来到了小镇,我也专程从200公里之外赶过去陪同前往。这次,她没有去村庄挨家走访孩子,而是由黄老师把还在受资助的孩子召集到镇中心小学来见面。

正是暑期,又是疫情管控期间,校园里静悄悄的。二楼的一间教室里,零零散散坐着十来个孩子。在我看来,那是一场缺乏温度的会面。文女士进去的时候,除了坐在前排的丫丫和另一个我已经叫不出名的女孩跟她打了招呼,其他孩子都没有任何表情,已经上了技校的小名趴在桌面上,连头都没有抬过。文女士站在讲台上说了一些鼓励的话,表达了一些期望,用手机照了几张照片,交代其中3个孩子写一封感谢信给她带回去,会面就结束了。

孩子们三三两两离去。丫丫一直留到最后,她与文女士并排坐在一起,小声地交谈着。这个暑期,是丫丫的收获季,也是资助人们倍感欣慰的时节——丫丫拿到了她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她考取了浙江一所二本院校。

从四年级开始,到考入大学,这个女孩一直是个安静的存在:接受资助,努力学习,主动给资助人分享学业状况以及她对未来的想法、规划。她在念高二那年,曾尝试通过体育特招上大学,但成绩不是很拔尖。她当时跟文女士倾诉自己的迷茫与担心,文女士安慰她要有信心,就算真的考不上也可以复读,资助人会帮助她。之后,她整装上路,终于得偿所愿。

丫丫的叔父也跟她一样,这些年一直安安静静的,文女士甚至都忘了丫丫的监护人是谁。

文女士跟我说起小美——那个女孩不知何故把自己拉黑了,也把她的资助人拉黑了。

黄老师说,他也被小美拉黑了。他曾经给小美发短信,让这孩子回电话,但一个电话也没打回来。黄老师还为此给小美的养父打过电话,那位高龄老人失落地说,“小美不听话”,去了那所幼儿园工作后,没多久就恋爱、嫁人,生了孩子,平时也不怎么联系年迈的养父母。

文女士觉得小美应该是带着对她养父母的怨意,还有对资助人的失望,也许还有一些愧疚而消失的。

黄老师说:“我能理解她飞快地谈恋爱、结婚生子。我想,一个经历过梦想幻灭的女孩独自流落到社会上,一点点的关心都能让她热泪盈眶、奋不顾身吧。”

 

这一天,又有2个希望得到资助的女孩前来接受考察。

一个女孩刚刚考上大学,她专程从10多公里之外的另一个小镇赶过来。文女士询问了她的家庭情况,对她能从县城高中考上一本院校表示了赞赏。文女士说:“我们其实是不太倾向于资助大学生的,因为大学生在法律上已经成年,而且可以勤工俭学,国家也配套有助学贷款政策。但我还是会把你的资料带回去,最终能否获得资助,要看具体资助人的意思。”

另一个女孩刚刚初中毕业,由她独臂的父亲骑着摩托车载过来的。那位父亲很健谈,他的女儿刚刚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县城重点高中,这令他意气风发的。他希望得到一个资助名额,他对女儿的未来满怀憧憬。

11

2023年9月的一天,黄老师发来信息说,小桦走了,他跟村里人去广东打工,在那儿干了2个月,便在出租屋里煤气中毒了。他父亲接到电话去广东,一下子就收拾完了,也没有什么赔偿。

小桦是第一批受到资助的5个孩子中的1个,文女士从2013年7月开始资助他,一直到他初中毕业离开学校。文女士对小桦都没有什么印象,她找来一些照片,在黄老师的帮助下才对上号。

我也已经记不起小桦的样子,翻看了当年的走访日记后,才找回一丁点关于他的印记。一个少年就这样草草结束了他的人间之旅,这让我好几天缓不过神来。

我觉得,是时候把这群少年的10年“改命”历程写出来了。

10年,那些在人间闪现过的爱意,泪水,承诺,希冀,迷茫,苦痛,梦想,幻灭,消殒,算计……我要把它们打捞出来,让它们回到原本的位置上去。是它们用最直观的方式告诉我,这世界有阳光、鲜花和欢笑,还有着无比阴晦的角落。如果这个角落能带给有心人一些思考,我想,对于这场“改命”实验中的每一个人来说,也许会是一份安慰。

为此,我多次请文女士和黄老师陪我长聊。遗憾的是,我最终也没能倾听到来自那些孩子的、哪怕是一丝一毫的声音——这也许是命运对于他们的又一份不公吧。

文女士谈到人心,谈到命运,谈到人与人之间的界线,以及一些不可言说的东西……她说,不必觉得她有多么高尚,她不过是有一点闲钱小钱帮助孩子们,能帮到最好,“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如果不能通过外来力量变得好一些,那就是他要承受的”。她准备把目前这一批孩子全部“送上岸”之后,就让这件事情圆满结束,“今后再做的话,就只挑初三的尖子生来资助”。

10月下旬,我又去见了黄老师一面。他如今已经步入中年,成了一个高中生的父亲了。他在2020年如愿调到镇上的中心小学工作,不过,这并不是那份“大型报告”的功劳(事实上他并没有写出这份报告),而是因为他在村小任校长时的工作得到了肯定,他又通过努力取得了必要的职称。

他已经不再从事一线教育,而是负责全镇6所村小、2所幼儿园以及镇中心小学的后勤管理工作。我见到他的时候,正是下午5时许,学生放学时分,校园里人头攒动,他忙前忙后,不时有人来问他工作方面的事。

现在,黄老师已经不再挨家上门发放资助款了,都是通过微信直接转给孩子的监护人。周末时,他去钓鱼,组织露营,给大龄同事组织一些相亲活动。他笑着跟我说自己当下的生活,突然又低声说:“表面上说是不管了,但心里面时不时还是会想起他们……”

学生全部离校之后,校园显得静谧而安然,黄老师一天的工作也结束了。在他的带领下,我们到一家特色餐馆吃晚饭,他和我聊了很多过往的事情。

10年,前前后后,或长或短,一共有17个孩子接受过资助。那些曾经找黄老师领过钱或者借过钱的孩子,大多都选择拉黑了他作为这段关系的结束。黄老师曾经想尽办法去追问孩子们的下落,得到的只是一些零星破碎的消息,或者没有消息。每一个孩子的出走,就像是一块石头被扔回到村庄背靠的山谷深处,在发出一两声若有若无的回响之后,就不知所踪。

黄老师说:“一开始我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也没有心理准备,突然进入到一个悲催的群体,那对我来说可能是一个灾难。后来,我没有办法提高他们的成绩,没有办法改变周围人对他们的看法,不能给他们提供足够的钱,更无法找到他们心理上所需要的亲情和安全感。现在我明白了,我不能改变他们的命运和人生。”

而我作为一个观察者,在写这份记录的时候,总是小心翼翼地紧握手中的笔,尤其是在写到小豆那些令人不适的张牙舞爪,写到那些孩子以与年龄严重不符的姿态在人世间求生时,就感觉笔尖如履薄冰。我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偏移了观察者的立场,致使我的文字掺入了评判他们的成分。我时刻记着《了不起的盖茨比》书中的那句话:“每当你想要对别人品头论足的时候,一定要记住,并非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拥有你那样的优越条件。”

我想,这里所说的“优越条件”,就是命运底色吧。

 

资助行动还在继续,命运的齿轮还在运转,但这份记录到这儿就该告一段落了。最后,我选择由那个光一样的女孩来收尾。当我们回望这10年,她那安静的存在,就像是支小小的火炬,刺破了漫漫长夜。

用文女士的话来说,丫丫是第一批受资助的5个孩子当中唯一考上大学的孩子,虽然后面陆陆续续有孩子从初中加入,或者高中加入,也有高三加入然后考上大学的,但他们都没有丫丫考上大学所昭示的意义之深远——这个女孩是从小学开始一路过来,有头有尾,中间也算顺顺利利,这让文女士觉得资助行为有了特别的价值。资助人们也觉得,自己的一个很小的举动,能够被珍惜,被把握住,他们也算为社会做出了一丁点贡献。

文女士和黄老师曾经探讨过丫丫未来的出路。按黄老师的说法,在当地,只要有个中专师范毕业学历,便可以回去当老师。像丫丫这种本科生,毕业之后,回到县城当一名体育老师,有一个稳定饭碗,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而我们相信,就算丫丫不想当老师,以她的人格魅力,学识,眼界,未来她哪怕是做一个直播带货的网红博主,为家乡卖柿饼、卖农产品都可以。文女士相信,丫丫一定能够跟上时代潮流,而不会像那些没走出过大山的文盲,只能做洗碗工,或者早早嫁人,早早生子,下一代再继续命运的轮回。

丫丫在上大学前夕写了一封信给资助人。在信中,她写道:“或许在别人眼中,您给我的只是金钱,但在我的眼中,您给我的更多的是前进的动力、未来的希望,让我感受到人间的美好。未来我也要加入你们的行列当中,为和我同样出身的学子们传递爱心……”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所有跟帖: 

骑在肩膀上的冤魂 -FormatRun58- 给 FormatRun58 发送悄悄话 (214 bytes) () 12/01/2023 postreply 17:37:33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