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往事(713)

在义乌,除了赚钱不讲其他道理

 看客 看客inSight 2023-09-04 00:04
 
 
北漂互联网人,在义乌重启人生
 

 

离开互联网大厂六个月,24岁的99实现了月营收20万。财富的起点,是“宇宙中心”义乌。

 

在义乌,她见到许多人,体面变得一文不值,搞钱才是至上法则:穿着脏兮兮围兜的阿姨,其实有一整栋别墅;简单报表都不会做的大叔,其实是一个月营业额几百万的大老板。

 

一切都和光鲜亮丽的白领生活割裂开了。三十五度的高温和烈阳取代了办公室的恒温空调;杂乱的货物仓库取代了规整的格子间;她的工作不再是喝着咖啡敲键盘,而是“捡垃圾”、搬箱子。

 

老友记里,当瑞秋从养尊处优的大小姐“沦落”为中央咖啡馆的服务员,莫妮卡抱着她说,“欢迎来到现实世界,它糟糕透了,但你会喜欢它的。”

 

对曾经的大厂人们来说,义乌,或许就象征着那个现实世界。许多人走了一遭又回到写字楼,而99留下来,渐渐爱上了它。

 

以下根据99的讲述整理。

 

 

 

义乌是“法外之地”

 

今年是我毕业的第三年。三月初,我离开原来的互联网公司,又拒绝了头部大厂涨薪30%、主管title的offer,结束北漂,去了义乌,打算自己创业。经过很多轮尝试,目前稳定在做出口非洲的外贸生意。

 

许多人说义乌是一个商业宝地,坦白说,我没有这样的眼力,我到义乌的第一感受是迷茫。

 

我和我姐一起去国际商贸城,站在一家家美甲店前,感到前所未有的茫然。我确实看到了非常多小商品,也确实很便宜,但我要用它做什么呢?不知道。我姐就不一样,她做非洲的货物运输代理生意已经八年了,有很多经验,了解非洲客户的喜好:有水钻的款式更受欢迎,五颜六色更适合黑皮肤;这个款式报价比1688还贵,没必要考虑。

 

而我之前的工作是平台运营,打交道的是数据,在我眼里,用户是打开率、活跃度,商品是GMV,都是虚拟的。

 

实体商品从哪来?要到哪去?整个义乌的业态是什么样的?制造业是如何运转的……我统统没概念。

 

前两个月一直挣不到钱,不敢再像以前一样大手大脚打车,和我姐、非洲朋友坐公交车,有点心酸但又觉得很快乐

 

这应该也是很多大厂人到义乌的感受。大部分人都是最末端的消费者,动动手指在手机上点两下,东西就送到家门口了,得来全不费工夫。哪怕就买一个几块钱的零件,客服也24小时待命,问什么答什么。

 

但作为创业者去到义乌,一切都变了。我去工厂说要买100个,我以为100个已经很多了。但工厂的人眼神透露出“姑娘,第一天做生意吧”的揶揄,告诉我,在工厂,拿货起订量1000。我很尴尬,原来工厂不会像客服一样随叫随到,也不会准备好翔实的物料给我介绍。

 

后来我才知道,工厂是走量的生意。一件的利润往往只有一毛钱,你拿100个他们也就赚10块钱,谁跟你玩。只能说该让中间商赚差价的,还是得让他们赚。

 

在义乌的第一个月,利润只有750元。说出来有点哭笑不得,上班的时候,每天吹空调摸摸鱼,一天750我还嫌少呢。结果出来以后,每个环节都得自己跑,仓库的货也得自己搬运、清点,不知道流多少汗、吃多少灰,一算月薪750,钱真难赚。

 

所以我说自己是在义乌“捡垃圾”。之前上班的时候办一场活动交易总额就几百万,现在每天在商贸城、北下朱,顶着烈日四处寻找“物美价廉”的好货,跟供应商为几毛钱讨价还价。还要拍照、做报价表、跟非洲客户沟通介绍、协调验货、发货,一通操作下来,一件就赚个几块差价,可不就是捡垃圾。

 

在义乌的库存市场淘货,这种音响一般四五块一个,整箱卖,不能挑

 

有人形容义乌是“法外之地”,确实是这样。在公司,接触到的人都是被人事过滤过的,是经过层层面试筛选,才会到你身边,但生意是场鱼龙混杂的。

 

有一次我被我的经销商摆了一道,他绕过我去找了我的客户,还给客户报了比我更低的价格。更戏剧的是,这件事之所以被我发现,是因为客户给经销商的一些报关清单、文件,是英文的,经销商看不懂,又来找我,让我给他翻译。

 

我苦笑不得,质问他怎么我给你带客户,你却如此没有职业道德。他却回我:“给我带客户,感谢你的关照。至于你这样说话,你还年轻,我不怪你。”

 

哇,太震惊了。换做在互联网,不管大家真实想法怎么样,至少表面上都不会直接拿性别、年龄说事吧。而现实世界有很多不体面的人,他可以一边感谢你的关照,一边撬你的客户。还可以一边知道是你给了他关照,但又一边瞧不起你是年轻的小姑娘。

 

他们看的不是事情本身的是非对错,而是年纪、资历、性别,甚至开的是什么样的车。

 

更严重的欺骗也有。我第一次去派出所,是为我的客户报警。他在国内某电商网站上采购,因为用翻译器沟通,被店家发现他是外国人,引导他绕过平台直接打款。店家收到钱就翻脸不认账,毕竟平台也没购买记录。客户只能找我从中间协商,结果店家还理直气壮地辱骂我多管闲事。

 

曾经最习以为常的规则,在义乌全失效了。至于互联网那套话语,就更是了。

 

跟厂商讲SOP、要说明文档,简直是开天大的玩笑。我姐从厂妹做到老板,我觉得她的经历可太值得说了,于是建议她输出到短视频平台,打造个人IP。这些话对我们来说都算不上“黑话”了,但我姐觉得文绉绉的很搞笑。以至于后来我每次拿着电脑打字,她都调侃我,“你又在输出了吗?”

 

 

 

是骡子是马,出去溜溜 

 

刚到义乌的时候,因为我什么都不懂,基本都在做调研,找各种各样的人聊天,讨教经验。

 

义乌是全世界的货盘,各个环节在这里是很集中的,我和附近做电商的租客、开滴滴的司机聊,很快知道工厂在哪一片,供应链、库存货又在哪。我的计划特别简单粗暴,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所有人都加我的微信里。

 

我每天跑一个地方,像梅湖库存街、五爱库存街,任务是把这一条街的店主都加上。他们一般会把联系方式打印在招牌上,我就挨个扫码,加到微信频繁了,拍下来回去接着加,一天加七八十个。

 

那段时间我的微信涌进一堆大老板,义乌真是卧虎藏龙。他们看着都特别土,但特别有钱,动不动就在朋友圈晒喜提新车了,还是迈巴赫。遇到一个破烂库存小店的阿姨,穿着脏兮兮的围兜,谁能想到她其实在云南有一整栋别墅,她说她每年起码得赚70万,才能维持日常开销。

 

在义乌,“搞钱”可以挂在门面上,没人因谈钱而羞耻

 

他们和我微信里原先那些都市白领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人。我猜他们可能会相互看不上吧,老板们觉得白领谈愿景谈使命,装腔作势,不接地气;白领们觉得土老板没文化没知识,天花板也就是开个店,白领要创业高低得整个公司。

 

其实我一开始也有点“自命不凡”,大厂出来的,多少会觉得自己是最聪明的那批人之一。刚开始创业时,我会自己给自己写几步走商业战略,项目定位是什么?核心优势在哪里?人员构成如何?写得很详细,仿佛真的有一个投资人要来投。

 

等真正上手了,就发现之前写的方案策略都想得太远、太空。我遇到的困难根本不在于外交形势、金融危机,而是找不到供应商怎么办?发货发的不够快怎么办?像我最近遇到最大的瓶颈,是前合作方看到我们生意越做越大,心生嫉妒,恶意举报,导致我们的货被扣在海关检查。我得去找人,去打点关系,加快检查进度。

 

轻飘飘写一个“聚集义乌优势供应商”很简单,难的是执行,是遇到一个个现实问题怎么解决。

 

赚钱不体面,体面不赚钱。

 

赚到的钱不足以请工人,经常拉上朋友亲戚,在35度没有空调的库房打包发货,汗水混着灰尘,一天到晚蓬头垢面

 

回想创业前,我纠结要不要放弃大厂offer时问过猎头,一般空窗期多久就会被拒绝。猎头建议不要超过三个月,三个月不上班,会被认为心态、体力都脱节了。

 

现在,我已经离职半年了。我可能与职场脱节了,但我终于和社会接轨了。

 

上班的时候,每个人都是一颗螺丝钉,只负责一个环节,你负责产品我负责运营,整个项目乃至整个公司如何运作、成功与否和我没有关系,我只要管好自己的分内事。拿的是每个月固定出现在卡上的工资,不知道钱是如何流转的。

 

创业后,我才第一次知道从产到销的过程,每个环节都要亲历亲为,碰到不会的就得立刻学,因为不干活就没饭吃。钱是一笔一笔到账的,每到账一笔,都意味着我跑通了一个流程。这带给我的成就感特别大。

 

不是鼓励所有人一拍脑门都去创业,只是对我来说,我喜欢现在这样脚踏实地的生活。前两天听到一句话,“创业者是天生的创业者”,我觉得挺有道理,我天生就是爱折腾的人。

 

很多人说现在经济形势不好,创业风险很大,既然原先有一份还不错的工作,那应该先“苟住”。可大家都是在听别人说,又有多少人自己尝试过呢。

 

我毕业后到北京,先在一家教育信息化的公司干了两年,一直想要跳槽去互联网行业。当时的同事也劝我,说现在市场环境不好,工作不好找,别跳。但我找了很多互联网行业的人聊,觉得无论是从前景还是待遇考虑,都应该试一下。于是我就跳槽了,也成功了。

 

况且我还这么年轻。像我姐在非洲开了个公司,已经运营两年了,有很多事限制了公司的发展,她什么都清楚,但一直都没有去非洲解决。因为到她那个年纪,有父母有小孩,要顾虑的太多了。我想趁现在我没有房贷、没有车贷,父母健康,还有试错的成本,多去闯一下。

 

染了金发,来到义乌,想要“从头开始”探索“非主流”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想的越多,越权衡利弊,或许就越难做出改变。如果一开始我就知道供应链这么难做,要整天在仓库里干脏活累活,可能就迈不出第一步了。

 

当时离开北京,心里也没底。算了算,前面两年多打工攒下的存款不到十万,够我活个小半年。于是我给自己三个月期限,让市场来检验我。如果这三个月没赚到钱,那说明我还没创业的能力,我就心甘情愿回去打工。

 

第一个月确实是只赚了750元,但第二个月就盈利了小一万,到现在营业额20万了,我就能确定我对市场的判断是正确的,我的生意是可持续的,有底气不回去上班了。

 

 

 

除了上班,

生活可以有其他出路吗

 

其实大厂一度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有诱惑力的地方。

 

我是四川一个小镇出来的,读的也就是个双非,本来打算考研,也没考上,就揣着三千块去北京找工作。进第一家公司的时候,老板说我是同批应届生里“原生条件”最差的。

 

但到离职的时候,老板对我的评价已经变成了,我是成长速度最快的。后来跳去互联网,其实挺满足的,我这样的出身能进大厂,每个月拿一两万的工资,从一个小镇女孩到都市丽人,已经实现小时候的梦想了。

 

那两年我真的是职场卷王,我甚至会感动自己,如果我加班到半夜12点,在领导的口号声中为了公司的业绩冲锋陷阵,我会觉得我真了不起,我是独立的事业女性。

 

以前在北京的高级的玻璃写字楼中上班,只能趁开完会回工位的间隙看夕阳

 

如果一直温水煮青蛙,可能也不会这么快就离开。刺激我的,是第二段工作时,我和领导产生了比较大的矛盾。

 

当时我觉得我们组的项目根本成不了,领导给的很多指令也是错的,我会在会议上怼领导的目标完全不合理。我算是组里能力比较强的,就算光看业绩,我也是最好的那个。但就因为我们之间的矛盾,领导最后不给我转正。我离职三个月后,果然这个业务线被砍掉,整个组都被裁了。

 

离职十天后,我就收到了其他大厂的offer,待遇职级也升了一些,但我已经开始怀疑,上班真的是唯一的出路吗。

 

我想起在上家公司面试时,我问我的面试官会提拔一个什么样的下属?他说能力大家都差不多,他会提拔态度好的下属。当时我就很困惑,现在我明白了,公司只在乎一个螺丝钉能不能融入这套系统,而领导在乎的也不是这个项目成不成,是他能多领一个月工资,就多领一个月。

 

我2020年毕业,算是踩中了互联网增速放缓前的最后一点尾巴,离职前那段时间,很明显地感受到了水温的变化。

 

当初我一个二本的也能有一些机会,不过三年的时间,身边就全是藤校毕业的了。当一个地方开始内卷学历,留给普通人的机会一定是越来越少的。上升的空间也收紧了,更多人是被裁而不是升职,继续在这个系统里卷,也没有确定的升职、加薪和稳定收入。可上班本来不就图个确定性吗?

 

这些年我的工作创造了多少价值?对我真的有什么提升吗?客户、资源全是公司的,我能带走什么呢?

 

而且说实话,赚不到什么钱。我的一任实习生在澳洲留学,疫情期间想要回国,花十万买一张机票。而我一年都攒不到十万。我的北京土著同事,白天我们一起在SKP逛街,喝星巴克。晚上呢,她回她的二环路,我回我的出租屋。

 

被试用期劝退后,我突然就从都市丽人的泡泡里醒过来了。对我这样的普通人来说,继续在北京上班,也不过是把青春当养料喂养这座城市。最标准的生活样本,是努力加班、不断升职,掏空两代人六个口袋买房,继续鸡娃,试图让孩子跨越阶层。

 

我就觉得,太没意思了。

 

比起上班,我对现在做的事更有认同感。非洲生产力差,他们许多日用品都要从中国进口,又比较穷,买不起溢价高的商品,所以很少有人为他们服务,大多数人都想去把东西卖去欧美,20元变200元。

 

非洲客户收到产品后发来感谢,希望我能继续为她采购,让我感受到这份事业的价值

 

但整个非洲的市场是很大的,我现在做的就是把他们的需求汇集起来,再去找中国的工厂提供商品。这件事是有价值的,我赚到钱的同时,有人真的因此获益了。

 

在北京的时候真的见到了很多聪明人,但大家似乎都在同一个框架里,上名校、进大厂,在一条既定的路径上寻求一个确定的结果。我曾经也以为自己适合这条路,毕竟大家都在走,至少安全。

 

现在觉得,走在这条路上像是做梦。幸好我早早醒了,不然等到被35岁的坎叫醒时,不知道该有多迷茫。早醒早做打算吧。

 

 

 

作者  铃铛  |  内容编辑  百忧解  |  微信编辑  李晨婕

 

=============================================================

 

廉价航空差点毁了我的假期

 每人作者 每日人物 2023-10-02 21:02 Posted on 北京
 

 

国庆出游高峰,有人选择开车,但提前半天出发的“聪明人”都堵在了高速公路上。高铁动车的时段丰富,再多的加速包也等不到想要的那张票。还有提前买好了飞机票的人,在临假期时,发现机票价格突然大“跳水”。
 
有人终于登上了出行的廉价航空,他们一边为并不便宜的机票价格、附加服务买单,同时也犯起了嘀咕,那是一个怎么样“又挤又饿又吵”的飞行体验。
 

 

 

 

文 | 谢紫怡

编辑 | 赵磊

运营 | 圈圈儿

 

 
我的假期,被机票伤害了
 
 

这可能是史上最火热的十一黄金周。早在放假之前,气氛就已经烘托到位,景区门票预约困难,各地酒店翻倍涨价,从开售就候补的高铁票,直到最后一刻都没能兑现,放假前一天下午,高速路就开启了红色模式,整个旅游行业摩拳擦掌,准备在这个疫情之后最长的假期大赚一笔。

 

但是,有些人的旅行,在开始前就遭遇了一些不快。他们大多早早就忍痛买好了机票,只为了不浪费这个美好的假期,只是临近假期,突然发现提前买好的机票已经大幅降价,“亏了”几百乃至上千元,甚至退了票重买,算上手续费,都比之前的便宜。

 

一位原计划10月3日从上海飞三亚的网友吐槽,自己提前两周买好了票,与伙伴一起共花费2000元,出发前,她突然发现机票降价到了450元,两个人净亏900元。这是她想象不到的低折扣,更让她不理解的是,无论是改签还是退票,她都需要支付手续费,价格差额还得自己补,“要想弥补买票亏的钱,无论怎么样都得再花钱”。

 

机票降价的原因也很简单,航司对假期的预想太好,定价高了,临近假期却发现,客流量不及预期,只能降价多卖一些,只是苦了那些顶着高价票预订的旅客。

 

与高铁固定票价不同,机票价格随着市场行情涨跌。这个假期,机票价格再次创下新高。航班管家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国内航线经济舱平均票价达902.18元(含税),较2019全年均价增长14.3%。五一假期的国内航线经济舱平均票价1157.6元,同比2019年提升了近五成。而航旅纵横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9月18日,中秋国庆假期的国内航线机票平均支付价格(不含税),较“五一”假期又上涨了约21%。

 

为了能省钱出行,打工人们想了各种办法。在社交媒体上,备战国庆便宜机票的攻略早就开始酝酿了。既有空姐手把手分享经验,说明如何挑选早上或晚上的航班,如何在下午1到3点的售票时间错峰捡漏,也有App资深用户传授避免大数据杀熟的方法,传授怎么对比不同平台,筛选出价格最便宜的票。

 

省钱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除了各大航司的特价日,各种第三方平台的优惠活动,还有本身就主打价格优惠的廉价航空,成为购票者们追求性价比的选择。

 

颜茜刚刚去内蒙古做田野研究,整日和当地鄂温克族的牧民生活在一起。回到学校后,毕业论文开题临近,她计划再去云南墨江,继续做关于少数民族的研究课题。十一之前,她刷过好几次售票网站,眼看着越临近假期,票价越来越贵,既为了省钱,也为了避开人流,她买好了提前一周多出发的机票。

 

颜茜挑中的首都航空,正好是海航集团旗下的航空子公司。2019年,其官网公示“无免费托运行李”,就逐步向“免服务航空公司”靠拢。与“全服务航空公司”相对应,前者因出售相对低价的机票,又取消了一些传统航空乘客服务,从而逐渐成为旅客们口中的廉价航空。

 

9月21日那一天,颜茜到达机场后,才知道她的那辆航班不提供餐食,这也是她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坐的是廉航,此前,她一直以为飞机上所有的服务都是标配,比如餐食、托运等。

 

▲ 机上的餐品明码标价。图 / 网络

 

七点起床,又挤了一个半小时的地铁,拖着“赶大早”的疲惫身体上了飞机,她本来想“大睡特睡”,待飞机上升后平稳下来,她差点都要眯着了,却突然被广播上预报推销商品的喇叭声吵醒。没过一会,空姐就推着小推车,卖起了飞机的周边:一个杯子,一套飞机模型,一些气垫和面膜,最后还宣传起了“一家特别有实力的公司”的化妆品。

 

准确来说,推销的空姐一共带了三轮货。最后一轮,她开始“逐个击破”,挨个询问乘客是否需要商品。颜茜身边的女生也被吵醒了,她茫然地望了一眼空姐,又垂下了头。那时,后座大哥吃打卤面的香味正飘过来,颜茜被30元一碗的价格却步,她想,“既然坐了便宜航空,就不能再多花一分钱”。飞行体验主打一个忍耐,还好飞机提前半小时到达,下机后,她狂奔进了麦当劳。

 

要么伤害钱包,要么伤害心情,这个假期,坐飞机出行的旅客们,注定要经历一个意难平的开局。

 

 

 
征服廉价航空,或者被廉航征服
 
 

颜茜是在无意中被廉航坑了一次,但为了省钱主动挑战廉航的旅客,大有人在。

 

提到廉航,国内最出名的应属春秋航空,此外,九元、中联航、祥鹏、首都和西部航空等都属于廉航。2004年,春秋航空公司成立,因为标榜低价、机身色调酷似火车,又有像火车乘务员一样兜售、推销各种产品的习惯,春秋航空常被称为“飞在空中的绿皮小火车”。

 

在社交媒体上,旅客们津津乐道如何“征服春秋航空”,讨论着不为其付费服务买单的方式。

 

为了应付廉航无免费餐食、大件行李箱不能上飞机的规定,有人分享了自带泡面和水果切盒的“无餐食自救手册”,一些人将行李箱替换成了巨大的双肩包和手提行李包,还有人晒出了买到的中老年钓鱼马甲,它有14个口袋,穿在身上,小到身份证、社保卡,大到14寸电脑都能贴身携带。面对飞机内逼仄的座位,还有人戏称,乘坐廉价航空,“不仅可以防止翘起二郎腿,还能改善脊柱侧弯”。

 

▲ 春秋航空的“空中绿皮”。图 / 网络

 

在南京,月下和朋友从做设计的公司辞职,打算趁机会清空工作的压力,一起去国外放个假。她们看中了春秋航空从上海出发,往返韩国济州岛的机票,价格只需要1275元。

 

出发前一天,月下突然刷到春秋航空关于行李载重的问题,才意识到她的大行李箱需要收费。于是,她和朋友在外卖平台购入了两个行李袋,拎着装满了一周的换洗衣物,她们感觉“手都要被勒废了”。到上海,想着一定得给重量“减负”,月下又点了送手推车的外卖。她怀着忐忑的心情进入机场,担心小推车会被安检扣下,还考虑着是否可以把小推车折叠起来。但检查的时候,机务人员只是确认她们有没有带箱子,她们顺利地把推车带上了飞机。

 

一切努力,都是为了享受廉航最大的优势——价格便宜。40岁的小鱼曾在一家航空公司做行政工作,因为喜欢旅游,她常能关注到各个航空公司的优惠促销活动。小鱼说她曾经抢到过亚洲航空公司在大促时放出的0元机票从重庆往返马来西亚只需要几百块钱

 

亚航是马来西亚的廉价航空公司。2016年的元宵节,她买到了亚航的红眼航班,带着妈妈、姨妈、舅舅等一大家族的20名成员,开启了去马来西亚的自由行。他们在巴厘岛看到了野生海豚,在吉隆坡的云顶赌场购物,“长辈们玩得比我还开心”。一家人在海边聚餐时,还给旁边的驻唱歌手教起了中文歌,他们唱着《月亮代表我的心》,在月亮下跳起了舞。那次9天的行程让他们恋恋不舍。

 

▲ 小鱼和家人们一起在巴厘岛看到的野生海豚。图 / 受访者供图
 

 

最近几年,小鱼同样买过好多国内的低价机票去旅游。在她看来,廉航的“廉价”不是不安全,而是一种可以自由选择的附加值。“毕竟飞行只是几小时的路程”,至于行李、餐食,和机上推销,都可以根据个人情况再选择配合。

 

但对像颜茜一样不了解廉航的人来说,一次意料之外的廉航体验,体会到被廉航“征服”的滋味,可能就会毁掉整个旅程。

 

在深圳做技术工作的王展博,打算趁假期去上海旅游,他买了春秋航空的机票。刚赶到机场,就被告知20寸的行李箱超过高度3-4公分,需要付120元的托运费。让他郁闷的是,同样一个拉杆箱,之前两次乘坐其它航空,直接带入机舱都人没管过。

 

本来买这躺航班是因为时间点合适,下班后即可出发,但工作人员以流量管控为由,告诉他们飞机晚点了。王展博等了一个半小时才登机——飞机上的座椅不能调整,如同老式公交车一般的人造皮革散发着气味。他185厘米的个子在座位上,腿脚没办法伸开。推销商品的吆喝倒是没有,但如果想要喝水,最便宜的矿泉水也要十块钱一瓶。“感觉春秋主打的就是先上去,再收费。”

 

马小歌有一次从上海飞去重庆,公司人力替她订的也是春秋航空的往返机票。从登上飞机的那一刻起,她就感觉“宛如老旧菜市场一般嘈杂”。斜前方的小孩索性脱掉了鞋,翻躺在大人身上叫嚷着,前前后后不停有其他小孩发出噪音,“全程还有一股屁臭味”。被吵闹声、臭味4D环绕,马小歌的拳头捏了又捏。除了飞机起降和叫喊购买食物外,空乘人员几乎处于消失状态,没有任何机舱服务。

 

所以,为了省钱而坐廉航,就只能忍受类似的体验,但凡想要花钱购买服务让自己舒服一点,最后总的花费可能比乘坐正常航班还要贵,每一个没来得及认真阅读用户须知的乘客,所触发的付费服务,都为廉航的收入作出了贡献。

 

 

 
省钱的你,让廉航赚翻了
 
 

与全服务航空公司相比,廉价航空公司的确在节约成本上下足了功夫。

 

很多人依靠单一机型识别廉价航空,像春秋航空规模化地使用空客A320机型,在集中采购时有价格优势,同时也能在维修、保养、航材储备等等方面形成规模化的成本优势。只有一种机型的另一个好处是,在飞行员培养和排班上更有效率,不用特定机场、特定航线、特定机型的排班问题,有人就可以飞。

 

春秋航空机舱内部往往也只设置一种经济舱舱位,机上座位就从168位增加到了180位。如果再压缩一下厨房的空间,或者砍掉一个厕所,还能再多卖6个座位。

 

除了单一机型、单一经济仓位,还有“两高两低”——高客座率、高飞机利用率,低营销费用、低管理费用。这些都是廉价航空被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法宝。

 

春秋航空以“99系列”出名,在其官网上,现在还售卖着上海到济州岛、曼谷的9元、99元机票。低廉的票价不仅吸引来更多旅客,也带来了巨大的盈利机会。

 

▲ 春秋航空没有放电影的小屏幕,一切主打能省则省。图 / 网络

 

廉航一般选择经营客流量比较大的航线,也会选择一些高铁无法覆盖的线路,提供点对点的服务,当天来回,不需要转机,这样可以大幅提高飞机的周转率。

 

曾婷是北京一所航空管理学院的老师,除了授课以外,她平时还参与航空公司的课程培训、行业咨询等方面的工作。她回忆,春秋航空公司的创始人王正华曾为他们做分享,讲述自己怎么先从上海飞到石家庄,再从石家庄坐高铁二等座到北京,他连酒店的选择也是更实惠的如家。“员工也是一个人干着几份活,他们对员工的出差也很压缩。”婷婷说,春秋航空是最典型的全流程践行着低成本经营理念的航空公司。春秋航空的目标是主营业务成本再比同行低35%管理成本也要比同行低70%

 

但这种从内至外、不遗余力的节省,也是旅客们体验感不佳的来源。一些廉航选择在位置偏僻的二级机场停机、起降,就需要乘客贡献出更多的路程时间;上飞机后,座位数量变多了,但每个人的空间却越来越小。另外,廉航的高周转率其实也意味着高延误率,只是廉航的购票合同一般都排除了自身的延误责任。

 

各种因素汇聚在一起,每一次乘坐廉航飞机,都是一次充满不确定性的冒险。张辰有一次去贵州黔西南州出差,从北京出发的直达航线,只有东方航空旗下的联合航空在经营,从南苑机场出发。那是张辰第一次去南苑机场,坐着出租车穿过颠簸的小路,机场就像一个破旧的汽车站,几乎没有商店,买不到吃的。上了飞机后,广播一直提示机场流量管控,他在逼仄的座位上等了六七个小时才起飞,原定上午出发的航班,夜里才到达贵州,完全打乱了他的计划。

 

几年前,曾婷乘坐春秋航空从湛江飞往石家庄的航班,在托运点,她遇到一位行李超重的旅客,正为多付行李费的事情与工作人员争吵。她说,有的旅客并不知道廉航和其它航司的区别,也分不清楚那些服务是归机场管还是归航空公司来管。

 

如此种种,都指向同一个源头,也是廉航与乘客之间最大的矛盾——航空公司一味通过低价吸引旅客,但对旅客的市场教育不足,导致旅客不了解廉航的规则,往往会经历糟糕的体验。

 

可另一方面,出行体验再差,很多人在有了经验之后,依旧会选择价格更低的廉航。相比之下,尤其在经济不好的时候,全服务航空公司受影响会更大,原本愿意买高价票的人会转向廉航,廉航本身的客群则非常稳定,2023年上半年,当南航、国航还有东航的客座率平均恢复到70%左右的时候,春秋航空的客座率已经率先接近90%了。

 

8 月底,A 股上市的航空公司半年报全部披露完毕,7 家上市航司中,只有春秋航空和借鉴了廉价航空许多做法的吉祥航空实现了盈利,而且春秋航空的国际航线业务恢复速度也远超其他航司。

 

因此,即便廉航被旅客们吐槽不断,但这也是他们赚钱的秘诀,旅客们真正该担心的不是廉航的服务不好,而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走出亏损的泥潭,而效仿廉航的做法,降低服务的标准。

 

 

 
焦虑的民航业,向廉航学习
 

 

十一前机票价格的普遍上涨,反映了航司背后微妙的心态。国内民航业经历了三年巨额亏损,整体来看,疫情后,航空市场的恢复速度是超出预期的,在第一季度达到了触底反弹,但二季度,行业整体亏损342.5亿元,较一季度减亏38.5亿元,经营状况并没有大幅改善。其中,国有三大航虽然大幅度减亏,但仍没有实现盈利。

 

曾婷分析,各大航司都希望通过“降本增效”的方式,改善盈利状况,涨价只是一个方面,但春秋航空等廉航率先实现盈利,许多经验也逐渐被推广借鉴。

 

比如廉价航空的单一飞机采购模式被越来越多的航司采用,全服务航空对附加收入的重视程度也在提高,比如付费选座、特色餐食等服务越来越多,成为传统航司创收的途径。

 

即便是最赚钱的廉航,在整个行业仍处于恢复的态势下,也不能独善其身,相比高铁,廉航的竞争力也并不高。

 

▲ 图 / 视觉中国

 

10月5日起,国内所有航线燃油附加费的收取标准定为了800公里 (含)以下航线,每位旅客收取70元燃油附加费,而800公里以上航线每位旅客收取130元。这是继85日、95日后,国内航班燃油附加费征收标准的第三次价格上调,超过了年初的60/120元高位。因此,加上机建燃油费用,廉航机票的价格也在1000元左右,并没有那么便宜。而旅客最痛感的行李问题,是以春秋航空为代表的廉价航空面临的又一个现实挑战

 

今年五一假期,全国民航日均旅客运输量比2019年仅高出13%,同期的铁路日均旅客发送量却比2019年同期高24.6%。这一数据说明,更多的旅客从民航转移到了高铁。在800公里以内的距离,高铁更具优势,但如果是800公里到1500公里之间的距离,乘客就会综合考虑时间、频次、价格等因素了。

 

乘客们心中都有一杆秤。月下的回国飞行,同样顺利带地把小推车带上了飞机。她觉得来回都省了钱而且积累了独特的经验,这是她能够接受出行方式毕竟旅行才是最珍贵的第一次出国度假,买几瓶啤酒,她和朋友远远地坐在海边看着海风追着长长的草。她们望着远方的黑色礁石,蓝色的天,山上爬行的人海水下游泳的人。海水不停冲着礁石,风一阵一阵往她们身上吹。

 

回到云南后,颜茜琢磨着,有了坐廉航的经验,以后只要价格合适还会再买。但她会提前准备好食物,不会再让肚子咕咕叫。当然,对于一个时间多、金钱少的“穷学生”来说,如果要去旅行,她更倾向于选择火车卧铺——那次在内蒙古,她坐了一趟开往满洲里方向的火车。火车在空旷的草地弯弯绕绕,睡一觉就达到了目的地,那才是真的“主打一个便宜”。

 

(文中受访者均为化名)

 

参考资料:

1.远川研究所 中国民航亏钱史

2.财新周刊 民营航空公司率先修复

3.第一财经 提前一个月订票比临近出发时贵了2000元!为何国庆票价突然跳水?

4.时代财经 近年最强暑运空乘不够用了!有空姐飞行时长逼近上限,海航推行“一人多岗”

============================================================

 

在人间丨门头沟废墟里,他找回了一本童年相册

张佳蕊 在人间living 2023-08-24 23:03
 


 

 

撰文|张佳蕊  编辑|周褶褶

出品|凤凰网在人间工作室

 

 

小雨家在北京郊区有个农家小院,在永定河边。

六年来,他和妈妈红梅亲手种下西红柿、黄瓜、茄子……丝瓜藤到处蔓延着寻找落脚点,直到把院墙围了一遍。
亲戚朋友不时来这里小聚,家里的餐桌带着转台,足足一米八。他们在露台上啤酒、烧烤,在院里的草亭子里乘凉,有时能远远看着火车经过。这里,小雨结识了很多朋友,小院里装满鸟鸣和欢声笑语。
小雨很喜欢这样的生活,他把签名改成“天天烧烤、归田园居”。
他做了未来的“五年规划”:要把楼梯刷成彩虹色,给墙面画上各种图案,要种很多果树,满院的蔷薇,养许多小动物……
直到2023年7月31日幕天席地涌来的洪水,卷走一切。
我是在社交媒体上结识小雨的。门头沟受灾后的第16天,我在小红书上刷到了他的帖子,点赞过千。视频里,他说自己在灾难新闻的某个镜头里,瞥见村口废墟躺着一本相册,感觉像是自己小时候的照片。为了寻找那本童年的相册,已经离家避难多日的小雨和妈妈,回到被洪水冲垮的村子。
好奇之下,我打开了他另一条帖子,里边是他此刻的“家”:只剩下一个光秃秃的框架了。
那张一米八的大圆桌带转台,不知道去了何方。卧室靠窗的墙成了一个巨大的窟窿,床也被冲得无影无踪。“厚德载物”的牌匾斜垂着,墙上布满了喷射状的泥浆点子。以前的卫生间,只剩下墩布池里摇摇晃晃的水龙头。喜欢的国安队刊,妈妈的面膜,一只鞋,衣柜还有衣服,全都被挤压在一起。蓝色的屋顶还保留着,但也只剩了屋顶。
一件件熟悉的物品,都已经变样走样,或者不复存在。“这场灾难猛烈的,就好像小院儿从没存在过一样。”小雨在帖子里写道。他说自己之前想过给小院生活做一些视频,但没想到是现在这样惨烈的场景为它留下记录。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门头沟人,太理解这种痛了。”一个网友回帖道。
我是北京密云人,可能因为也是山沟里长大的孩子,小雨的院子让我想起小时候住在山上的日子。我加了小雨微信,想和他一起去受灾的地方看看。
小雨很热心肠,他说:“我接你一起去小院儿吧,那里还没通车,省得你白跑一趟。”
8月16日,门头沟水峪嘴村。崩塌的废墟上,我和小雨深一脚浅一脚走着,仿佛每一步都踩在伤口上。
这里是妙峰山和永定河边,一座曾经依山傍水的村落,因为河滩形似一条逆流而上的鱼,得名水峪嘴村。村民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外出工作或发展旅游业,也下地务农,自己种植蔬菜,给果树剪剪枝。
村子在西六环的京西古道边,从前回村只要十来分钟,一脚油门就到;但现在,这里似乎无路可走:主干道被冲毁了,古道口被泥沙堵得严严实实,水还在不断往下流。沉积的淤泥,坍塌的建筑物,从山上滚下的巨石,被连根拔起的大树,横七竖八躺在地上。
我们只好一点一点步行回村。那天三十几度的高温,远处的铁轨呼呼地冒着热气,好像沙漠里的海市蜃楼。在扭曲的空气里,远远可以看见火车洞里有人在乘凉。他们躺在地上,用草帽扇着风。
一路上,小雨和我闲聊了许多。他是北京石景山土著,90后,球迷,经常去中国各地看球赛,也因此逃过了这次的洪水。
租下这个小院已经六七年了,他、母亲红梅带着姥姥一起住。地中海风格,克莱因蓝和牛油果绿搭配的墙色,都是他们花了将近三年时间一点一点改造来的。邻里街坊也十分喜欢这里,有事没事常来帮帮忙,喝喝茶。他现在的销售工作,也是在小院儿里招待朋友时,被现在的老板看中才入了职。
足足走了半个小时,小雨向我指着前方:小院到了。
我更早注意的是小雨的邻居,右手边的第一家,房子只露出土半米高,剩下的全被深埋地下。房后有一辆竖插在土里还看得出形状的一辆汽车,车旁边有一个大概两米深、几米宽窄的坑,坑里有些积水,散发着恶臭。
我捂着鼻子问小雨:这个坑是被冲出来的吗?
小雨说这个坑是为了挖这间房子的主人。
我捂着鼻子的手放了下来:那挖到了吗?
小雨什么都没说,只是低下头,又摇了摇头。
红梅和小雨的院子有十间房,被洪水搜刮得不成样子。除了幸存的两间房,客厅的三面承重墙,摇摇欲坠的房顶以外,留下的只是断壁残垣。如果不是看过照片,任我如何都想象不出来这片废墟之前的温馨。
小雨一样一样介绍这里曾经的布局和摆设。
他兴致勃勃地指着其中一片废墟告诉我,说这片墙上的颜色,是红梅自己刷的;客厅的屋顶上经常长草,红梅和小雨拔了一遍又一遍;院里种了许多不知名的花,丝瓜藤到处爬,直到把院墙围了起来,还是不罢休;院子里搭了草亭子,地面是用碎地砖和青瓦片重新铺的,还将其中一间房的房顶改造成了一个露台……
说着说着,他的声音又低了下来,叹了一口气。但紧接着,他安慰起自己:“算了,我曾经拥有过。”
他把我带进仅剩的房屋里。水峪嘴村的街坊们已经在等我了。
红梅这天早早就来了,戴着一顶黑色的鸭舌帽,在阴凉下扇着一把快要断折的扇子,丝瓜藤为她挡了许多的阳光。她是一副慈祥母亲的模样,说话有腔有调,底气十足,看起来完全不像五十多岁。
她旁边是一位个子不高的老大爷,黑色的老头衫,迷彩的裤子,卷起一半的裤脚,左腿的小腿上贴着超大号的创口贴。黝黑的脸,和肌肉白净的大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小雨向我介绍,“这位是四哥,是洪水的亲历者”。
我也跟着大家叫四哥,但他已经是个60多岁的小老头了。他看到我,咧嘴笑了,眼睛眯成一条缝,眼角的皱纹堆在一起,显得十分淳朴。
红梅问他怎么笑得这么开心,他冲我说:
“我捡回了一条命,现在看谁都高兴。”
我俩面面相觑,几秒之后,周围的人都哈哈笑了起来,
红梅跟着来了一句,“幸好我胆小跑得快”。大家又咯咯笑,完全看不出是刚经历过灾难的人家。
知了不停叫着。我们闲谈起来。
7月29日凌晨左右,北京的雨开始下个不停。白天暗得像太阳落山之后的傍晚,雨忽大忽小,始终没有停止的迹象。红梅被房东通知撤离,一开始她还在犹豫,但想到母亲年事已高,还是带着母亲离开了小院儿。
大家想着,这只是一个普通的华北雨季。
但这次,雨并没有停。上午十一点多,在四哥家,北房的水已经没过了他的大臂,这时女儿打来电话询问情况。他一面接电话,一面往地势高的南房走,那里水刚没过他的膝盖。他的大黄跟在身后划着狗刨。四哥告诉女儿这边没什么事情,叫女儿不要担心。
刚挂断电话转身,一个洪水大浪打过来,把四哥掀倒在地。
他下意识迅速爬起,想要从厨房的后窗逃到山上。眼看一只脚已经迈到厨房的洗手池上,另一只脚紧跟着要爬上窗子,但第二波大浪来了。承重墙被洪水冲倒压在推拉门上面,门角砸在了四哥小腿上,血瞬间溢了出来。
四哥尝试把腿抽离出来,可越撕扯腿就越疼,最后只能放弃。腿一直在半空中悬了四个多小时。在把四哥家冲得只剩身边一面承重墙后,洪水渐渐平静了。冷静下来的四哥四处寻找大黄,怎么喊都不见周围任何动静。他心想着:完了狗呢?肯定给洪水冲走了。
正难过着,大黄忽然汪汪的,从洪水中狗刨到他身边,身上血糊糊的,看不出究竟哪里受了伤。四哥高兴极了,指着身边高出水位一截的杂物堆,叫大黄趴下。
大黄乖乖趴下了,一直守着主人。
混着泥浆的洪水迟迟不退。四哥受伤的腿就这么一直在水里泡着,过去了好几个小时。四哥渐渐觉得快要撑不住了。他有些绝望,心里嘀咕着,自己这辈子不会就这么交代在这里了吧。
大黄像是洞察了什么,拖着受伤的身体往前凑了凑,用舌头舔了舔主人的脸,“嗯嗯”地哼唧了两声。四哥安慰着:“没事儿,过去趴着吧,一会儿就有人来救咱了。”
下午三点多的时候,四哥听到了外面的喊声。他虚弱地回应着,终于和大黄一起得救。
天色慢慢暗下来,十几个人陆陆续续从自家的废墟里出来。人们看到被吞噬的村庄四处冒着烟,往常村里乱叫的鸡鸭鹅也被洪水裹挟得不见了踪影。山上,一些祖先的坟墓被冲走了;而山下的也和泥沙混在一起,分不出差别了。
他们和四哥一起,来到郝哥家过夜。郝哥家住山顶,是全村地势最高的地方,房子都还在。终于到了落脚的地方,大家悬着的心放下一半。惊恐过后,人们才感觉到渴、饿和疲惫。
山里断电又停水,手机也没有信号,郝哥家里只剩下几个现成的馒头。他丝毫没有犹豫,把馒头用蒸锅热了一热分给了十来个人。虽然馒头少得可怜,吃完这顿不知道还有没有下顿,大家还是相互谦让,保证每个人都能吃到,让老人小孩多吃一些。
可是郝哥家已经没有饮用水了,大家口干舌燥,在椅子上不安地等待着。谁都不知道明天又会是怎样的情形。
庆幸的是,第二天清晨,洪水退了,太阳从山的背面出来了,十几个人相互搀扶着离开了这里。
因为提前撤离以及去济南看球赛,妈妈、姥姥和小雨躲过了这场灾难,但他们的衣服、家具、小院,都被冲走了。他们撤回石景山的家里,每天刷着手机看新闻。一天,红梅看到一条关于水峪嘴村的灾后视频,洪水拍打后的若干个特写镜头里,一本白花花的书还是什么一扫而过。
她说:小雨你看,那是不是你的相册?
循迹过去,相册躺在村口的一棵树下,离了他们家有一公里。经历了洪水和泥沙的冲刷,还在水里翻滚了无数次,它竟然很完好,里面的照片一张不少。
“它安静地躺在那里,好像在静静等待我们的救援。”小雨在视频里说。
回到家,小雨仔细冲洗干净每张照片,除了有些泥沙摩擦的痕迹,剩下的都还和之前一样,那些记忆就这样得以存续。
他给我看那些已经晾干的照片,一张一张铺开。几乎都是他小时候的照片:
刚刚百天的小雨;
去游乐场和小伙伴吃冰淇淋咧着嘴笑,露出没有门牙的牙齿的小雨;
浑身赤裸在浴盆里扑腾的小雨;
文艺汇演上穿着精神的西装自信的表演节目的小雨……
他拿起了一张黑白的照片,“这是我母亲17岁左右照的,四十多年前的老照片了,竟然还能找回来。”
他隐隐感觉这种巨大的丧失里,留下了一丝欣慰。
转眼到了中午,四哥说他要下山吃饭。我们也跟着一道下山。
临走时,红梅让小雨给她和她的客厅拍了一张合影,她敞开双手,倚靠在水泥板上,望着天空一脸微笑。我知道她和这场洪水和解了,也和自己和解了。
红梅退休好几年了,一直在这个小院里住着,她说,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本地人,但她已经把这里当做了她的家,街里街坊相处得非常好,大家都把她当作亲人。今年生日,大家都来到小院儿里给她过生日。一说起这些,红梅就觉得有些难过,可她反过来安慰四哥:“人没事就行,其他的都不重要。”
离开的路上,背靠山的一家人引起了我的注意。那里有几件环卫工的马甲,平铺在家门口的建筑堆上,像是在祭奠些什么。
鲜亮的橘黄色,在阳光下明晃晃地格外耀眼。那里原本也是他们的房子,而今只剩下门口的水泥瓦块。夫妻俩把工作服洗好,放在废墟之上晾晒,一言不发地清理着仅存的那间住房里的积水。那是他们一直生活的地方,即便破败如斯,他们也不愿意离开。好像是守着这间房子,过去的记忆就不会消逝。
四哥和我们告别,摇摇晃晃的背影渐渐消失在了火车道尽头。他去往避难所,那是政府用一间暑期中学临时改造的救灾点,住着水峪嘴村周围受难的街坊邻居。
灾后最初那段时间,四哥住在女儿城里的家中。可每到深夜,他都会梦到洪水漫过口鼻,淹得他无法呼吸。这样的噩梦不知道做了多少次,夜里来来回回地惊醒。后来他决定搬回村里的避难所,回到生他养他的那片土地。
避难所里的伙食很好。有许多朋友每天朝夕相处,四哥睡得也踏实了许多。
很多人和四哥做了同样的选择,回到那个还未被洪水完全冲垮的房子里,那里熟悉的气息能让他们整夜安睡。
回去的路上红梅对我说:“谁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重建家园,甚至不知道能不能重建家园,但是大家会一直守着这里。我们放不下的不是钱财,是曾经那些经历。”
听着红梅的话,我突然想起了山腰上的几间小房。我在山里长大,那座山就像我的母亲。房间里只能挤下我们一家三口在炕上睡觉,可是我还是觉得那间屋子好大,大得可以装下我整个童年。虽然夏天屋顶会经常往下掉蜈蚣、蜘蛛、臭虫,冬天的窗户经常透风,冻得人头疼,可我还是喜欢它,还是老想着它没被拆的样子。之后家里条件好了,也在村子里盖上了房子,可我还是想回去。我还经常能梦到,我在院子里吹泡泡,去地里抓蝴蝶,给小鸡喂食……我想着,此后的那些家再也比不上它了。
小雨的相册,红梅的小院,四哥的大黄,郝哥的馒头,避难所……
这些,构成了我们关于“家园”的记忆。
失去小院以后,红梅和小雨一直活跃在各种社交平台,为水峪嘴村征集一些爱心衣物,“现在他们需要的其实并不是水和泡面等物资了,更需要的是重新开始新生活”。
来自天南海北的朋友,开始给红梅寄衣服、鞋子,好多是没摘吊牌的新衣服。小雨把照片分享给我,激动地说,他要把这些衣物给避难所的街坊们。前段时间他还参加了物资运送的志愿活动,“能帮一个是一个。”
听到这话的时候,我差点忘了他也是一个受害者。
从门头沟回来的这些天,我经常做梦。有时放下手机准备睡觉,慢慢就感觉洪水从我身上流过,一起一伏,时不时一个大浪拍过来,呛了我一嘴的泥沙。
有一次又梦到我出现在那个地中海风格、爬满丝瓜藤的小院里,露台上有小雨、红梅和四哥,我们正在烧烤,不远处有火车缓缓开过,流水的声音隐隐约约淅淅沥沥。
我醒过来,窗外的雨又下了一整夜。

所有跟帖: 

地狱竟然在人间有入口 -FormatRun58- 给 FormatRun58 发送悄悄话 (214 bytes) () 10/09/2023 postreply 11:06:30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地狱的入口 -哪一枝杏花- 给 哪一枝杏花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0/09/2023 postreply 21:19:57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