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鱼再吹牛|2022,俄乌问题“砖家们”的大溃败
马光远昨天临睡前发了一个微博。
港真,刚刚过去的2022年,你要是问大家是不是幸福,我估计答案可能都不太一样的,但唯独一个事,应该大部分人都已经达成了共识,那就是再也不愿意相信所谓的“砖家”了。
因为就像马光远说的那样,2022年,是专家们声誉破产的一年。
除了像马光远说的,中国的经济专家和医学专家的声誉破产了之外,我觉得,在2022年,声誉严重破产的还有所谓的军事专家和国际问题专家们。
尤其是在俄乌战争问题上,从这场战争能不能打,到会打成什么样,再到某个战役的走势,中国的砖家们可以说是非常罕见地全部预测错了。
如果把预测也看作是一场战争的话,那2022年,绝B堪称是这些“砖家们”大溃败的一年。
真的,你们哪怕是特么的说对一次,也算对得起“专家”这两个字啊!然而,一次也没有。
咱就是说,别说是你们这群见多识广的砖家,就是马路边随便找一个普通人问问,瞎说都不至于全错啊!
就你们这样的,还一天天地在电视上分析这分析那的,脸真的不会痛吗?
要说在这一堆国际问题砖家里,最炙手可热的还要算是著名的“赢两次”理论的发明者金灿荣老师,他从俄乌战争一开打就开始点评了。
当然了,由于长期被打脸,金灿荣老师已经稍微有点自知之明了,在他去年8月再次作出预测之前还是不忘自嘲一下:“我的预测老错”。
然后他就开始预测了。
他说:到2022年底俄乌战争将会结束,具体说,就是俄罗斯消灭乌克兰10万人,然后会占领乌东地区,之后乌克兰陷入内战。
现在已经是2023年年初了,我想问问金灿荣教授,您说的那些情况搁哪呢?
更加厉害的是,虽然砖家们预测总错,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砖家这碗饭太好吃了,在2022年,居然还冒出来了“假砖家”。
去年底,据海内外多家媒体曝料,长期以“莫斯科大学副教授”、“莫斯科大学外籍教授”等身份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政法大学以及中央电视台、《北京日报》等著名媒体担任讲座与采访专家的王晓伟老师,居然是特么的假冒的。
人家莫斯科国立大学社会学系已经发表声明:
中国公民王晓伟与我系以及莫斯科大学没有任何关系。社会学系目前不存在包括中国公民在内的被任命为“外籍教授”职务的外国公民。
王晓伟在其公开活动中对自己身份的宣称仅代表其个人,与社会学系与莫斯科国立大学无关。
看到这,可能有人要说了,这特么的也太扯犊子了吧?!有假烟假酒也就算了,连上过那么多家著名媒体的砖家都能有假的?
其实,这种“假专家”能够登堂入室,很重要的原因是那些“真”砖家们也都是水货,毕竟,他们的观点也都是差不多的,反正都是说错,反正都是打脸。
谁是真的,谁是假的?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于是问题来了,“假”砖家说得不准也就算了,那些“真”砖家们为啥也说不准呢?
其实,只要是稍微有点军事和历史常识、稍微有点正义感、智商稍微在线一点的人,对俄乌战争的看法都不至于错得这么彻底,然而,这些砖家们并没有。
或者说,他们是为了迎合某些东西而故意没有的。
就像郭德纲说过那样:很多骗子通过勤奋学习后变成砖家,而许多砖家经不住诱惑开始行骗。
你分得清哪个是骗子?哪个是砖家?
=============================================================
老鱼讲故事|这个冬天,欧洲人没挨冻,河北人挨冻了
俄乌战争开始后,中国国内的主流舆论方向经过了好几次调整。
一开始,大部分人认为乌克兰不堪一击,俄军会速战速决到,随着战事的发展,舆论的方向又改了,变成俄罗斯一直在保存实力,还没有放大招。
更厉害的论调是:俄国人在冬天就能取胜,因为俄国一直是欧洲大部分国家的最大能源提供国,到了冬天,俄罗斯就可以用天然气卡欧洲的脖子。
只要俄国一切断天然气供应,欧洲人不能洗澡、不能取暖,甚至要冻死,这样他们就不敢支持乌克兰了,乌克兰自然就战败,可以说是非常厉害了。
支持这种观点的人非常多,无论是正规的大媒体还是民间地摊儿军事专家们,只要你在网上随便搜索一下,这样的文章一大把一大把的:
甚至还有人说,因为这个冬天俄罗斯给欧洲断气,欧洲人太冷了,已经不得不开始疯抢中国产的棉裤、电褥子和电暖器。
据说这些商品都被他们给抢得脱销了,我们又一次赢麻了。
然而,随着冬天真正的到来,人们惊讶地发现:欧洲的天然气不但供应充足,而且价格还大幅度降下来了,甚至已经跌到了比俄乌战争开打之前还低的水平。
欧洲人不但没挨冻,还特么的比以前省了不少钱。
看来,这个冬天,欧洲人已经稳了。
可能有人要问了,这到底是为啥呢?
其实答案很简单,俄国对乌克兰开战,也算是给欧洲人,尤其是西欧人上了一课,让他们认清了俄国的真相。
“傻白甜”的西欧人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买俄国的东西,并换不来他们对你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认可,买得多了,你买的能源反而成了俄国人手里的“软肋”,成为他们在关键时刻要挟你的工具。
从俄国买能源确实是欧洲的最佳方案,毕竟俄国的产量大,而且运输距离也短。但是,最佳方案并不是唯一方案。
这次普京毫不顾忌欧洲的人感受,悍然发动俄乌战争,也让欧洲人下定了决心要彻底摆脱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
欧洲最大的俄国能源进口国德国从去年年中就终止了进口俄国的煤炭,北溪管道爆炸后,天然气也就实质上终止进口了,从今年开始,德国将不再进口俄国的石油。
欧洲能够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改变能源的来源,除了战争打醒了他们之外,美国和其他能源生产国的积极操作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尤其是美国的液化天然气几乎不限量的供应,从路易斯安那到汉堡,美国的天然气运输船已经连成一片了,这正是欧洲人今年能够过个温暖冬天的重要保证,他们不需要棉裤和电褥子。
最新的数据显示,美国的液化天气出口规模已经赶上了卡塔尔,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天气出口国之一。
一度曾经有人说,美国人要趁火打劫,把天然气高价卖给欧洲,但事实证明,欧洲现在天然气的价格比开战之前还要低。
只要供应充足,价格就能降下来,这就是市场的力量。
虽然欧洲人稳了,但远隔万水千山的我国河北省的朋友们最近可是有点不开心。
根据《财新》的报道,在如今的隆冬腊月里,河北省部分地区居然搞起了天然气限购,有的地方甚至断供了。
而且,还有河北居民反应,即使你勉强能买到天然气,气的质量也非常差,甚至连做饭都不行。
河北省到底为啥用不上天然气?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
但我想知道的是,那些那么关心欧洲人过冬问题的媒体和自媒体大V们,你们对河北人民在大冬天里用不上天然气,没法做饭、没法洗澡这件事有什么看法呢?
其实我知道,问了也是白问,因为他们不会关心这些事的,你问多了,他们还会说你总提这些负能量的事,到底是什么居心?
当然了,这些人也并不是真的关心欧洲人怎么过冬,他们只不过是想给俄罗斯发动的战争摇旗呐喊罢了。
事实上,对一场和自己国家和民族没有直接关系的两个国家之间的战争,你支持谁都是正常的,但在选边站的时候,最好还是注意点基本的事实和逻辑,再考虑一下谁是正义的,否则真的很容易被打脸。
最可笑的是,以胡锡进为代表的,那些支持俄罗斯的人往往也是以“爱国者”自居的人,但当他们在嘲笑欧洲人将在冬天挨冻的时候,却对自己同胞挨冻的事实根本不关心,甚至假装看不见。
胡适说过,对某些国人来说,“爱国”很容易,只要动动嘴就行了,但是“爱国人”就难了,因为那需要真正的实实在在的付出。
SO,那些嘲笑欧洲人要挨冻的挺俄媒体和大V们,别一天到晚的老想着看别人的笑话,希望你们也能抽空关心一下河北人民在冬天挨冻的事。
否则你们怎么有脸说自己是爱这个国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