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岁老人、42天婴儿、癌症患者…高危群体的抗阳实录
随着全国各地城市陆续解封、取消全民核酸,
河北、北京、广州等许多城市,
感染人数迅速增多,
如何与奥密克戎好好“共存”,
如何帮助老人撑过重症期?
新生婴儿如何物理降温?
哺乳期如何用药?
癌症患者如何抵抗新冠病毒?
一条采访了4组阳性感染者,
撰文:周天澄、朱玉茹、刘亚萌


▲
我是在9月8日顺产生下宝宝,产后三天回到了家。
当时家里是4个人,我、宝宝、丈夫和月嫂,都感染了。我本人因为备孕怀孕生产,所以没打疫苗,丈夫和月嫂都打了3针。
10月17日,我丈夫先核酸显示阳性,马上在家进行了自我隔离。他日常生活搬到了书房,洗手间也用的是书房旁边的客卫。一日三餐我们用托盘送到门口,并且对全家的所有区域都进行了一次卫生消杀。
高烧期间他主要是嗜睡,常会睡得醒不过来。我每两个小时喂一次奶,喂奶的时候也都戴着口罩。宝宝的胃口不好,吃得也很少。
我们带宝宝去了医院,医生给我们的建议是,如果持续高烧保持在38.5度以上,可以考虑吃一些泰诺林。幸运的是,一天一夜之后,宝宝退烧了。
小孩出现反应的时候我真的有点心慌,因为这么小的孩子,也不会说话,我很担心这么小发高烧会不会伤害到脑子之类的。好在之后的检查中,他的一切指标都很正常,平时的进食、排泄也都是健康的,我才放下心来。
就在宝宝发烧的第二天,我也开始出现了发烧的反应。可能是因为生产刚满月不久、又要扛着高烧照顾孩子,所以身体的不适真的非常明显。
我的感受是,原先身体的一些隐患好像都被放大了。我本身腰不太好,在感染的过程中腰痛得非常厉害。还有就是喉咙也很痛,连喝一口水都感觉像在吞刀片一样。但我又是哺乳期,需要营养,要靠意志力坚持吃东西。
我的自愈过程也比较常规:喝水、休息、物理降温(在额头贴降温贴)。发烧第二天我吃了布洛芬,并根据医嘱停了一天的母乳(布洛芬服药后12-24小时不能喂奶)。
但相比起同样中招的丈夫和月嫂,我的恢复过程比较慢。在康复10天之后我又复阳了一次,这次反应相对轻一些,用药上我选择了对乙酰氨基酚——不会影响哺乳。
之后,我又经历了堵奶、患上乳腺炎,又发了一次高烧——算下来,一个月内我总共发了三次高烧。或许这和我产后本身的虚弱、感染后还是需要照顾孩子有关系。
来自Amy的居家tips:
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适用于绝大多数人。但是如果是孕妇、哺乳期妇女、备孕的妇女,更建议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如果用了布洛芬,需要母乳停24个小时。
马幼幼 26岁 坐标上海
我爷爷今年79岁了,独自住在河南许昌老家,他有糖尿病,一直没去打疫苗。11月12号,我们从村书记那里知道爷爷阳了,全家人都非常担心。
确诊后的8天时间里,他没有任何症状,不发烧也不咳嗽。当时村里确诊的人非常多,资源很紧张,家里也没有储备,所以一直也没有吃任何药。
我和父母封控在外地,姑姑赶过去,把爷爷送去了县里的社区医院。做了CT,双肺严重感染、胸积水,当时就上了多功能监护仪。
住院第二天,他慢慢就开始说话舌头捋不直了,非常嗜睡,脸色蜡黄,饭一点也吃不下去,水都喝不下去。
他之前是没有高血压的,但那天血压高到180以上,还有低血糖。医生建议转到大一点的医院,但是我们也没有转院的途径,那就做目前能做的,连续输液,白天三瓶,晚上一瓶,然后24小时吸氧。
确诊第14天,情况是最严重的。血氧饱和度是能直接反映病情的一个指标。住院第1天他的血氧饱和度还是88,第14天时已经掉到了70。

不过熬过当天晚上,第二天他一下子就好起来了,脸色也红润起来,后面就一天比一天好。这个病毒就很奇怪,恶化得很快,好得也很快,医生都没有想到他居然转阴了。
整个过程中他本身糖尿病的药也一直在正常吃,对基础病几乎没有什么影响。
现在想起来,我们家属的陪伴还是起到一定作用的。
我每天都给爷爷打电话。他哭着说自己身体太难受了,撑不过11月了,我就给他编很多故事,说别人比他还严重都好了,让他多吃饭、多喝水。
我们家亲戚比较多,白天的时候基本是排着队给他打电话,鼓励他,这些其实都帮助他建立了一定的自信,良好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
▲
图片与文中人物无关
来自马幼幼的居家阳性tips:
血氧饱和度是能直接反映病情的一个指标,如果有条件,家中可以准备一个血氧仪。低于90人就已经开始不舒服,低到80差不多话已经说不出来,如果到70,基本已经是老人觉得撑不下去的状态。


张女士,42岁,坐标土耳其
第一次感染,身体症状最严重。前三天会有38度左右的发热,浑身无力,骨头酸痛,只能躺在床上。第四五天,烧退了,开始咳嗽,每次咳嗽整个胸腔都很难受,持续了差不多一个月。
4月再次感染时,症状稍微轻一些。这次我觉得自己身体状态还能承受,都没有告诉我的肿瘤科医生。化疗是三周一次,第二次的症状在两次化疗的间隔里,所以治疗是可以如常进行的。
土耳其政府会有家庭医生上门量体温、送药,建议居家隔离。不过感觉当地居民相对比较自由,感染后照样出门的人也比比皆是。
我在土耳其是一大家子一起住,家里有两个孩子、公婆、大姑子、大姑子的小孩,大家全都感染过了。可以大概介绍一下家里的情况:
小侄女还是婴儿,感染会咳嗽,胸腔会有一些空空的声音,不过几天就恢复了。
我的公公做过心脏搭桥,感染的前三天反应很剧烈,也是酸痛、发烧、下不了床,但之后就逐渐康复了。
婆婆有糖尿病,肾脏也不太好,出现感染的症状了就会卧床休息两三天,一般也能够缓解。
至于大家都很关心的后遗症问题:我的嗅觉味觉,在第一次时正常的,第二次嗅觉出了点问题,闻什么都臭臭的,一两个月以后才恢复,其他就没什么了。
可以看出来,至少在我们家,这件事因人而异,年龄、体质、自愈方式都有影响,但是也不绝对。现在土耳其已经把新冠完全常态化了,发生症状就对症吃退烧药、咳嗽药,不太会有什么特殊的治疗。

补充维生素C
我这人一向比较大大咧咧,心态很好,感染的时候反而会想“癌症我都得过了,新冠我还怕什么呢”。
现在我的化疗已经结束,指征都趋向正常,虽然还要定期复查,但医学上已经可以认为是痊愈了。
如果有基础病,要及时和自己的医生反映情况,以便做出治疗方案上的调整。
奇趣蛋 24岁 坐标北京
新冠的发展真的非常快。12月5日下午,我鼻子不太舒服,第二天早上,就觉得头晕、乏力,体温38度6,抗原阳性。
我整个人一下就吓懵了。先给合租的室友打了个电话,看她是想让我找条件出去隔离,还是这两天她先出去住,费用我们平摊。
之前就在社交网络,包括社区群里,看到很多人在问:我室友阳了,怎么办,是不是肯定会传染给我!都是一种特别惊恐的状态。结果我室友心态特别好,还安慰我说放开后大家都要得一次的,特别感动。
虽然说我是轻症,但也不像大家说的就是普通感冒,是真的挺难受的。发着高烧,浑身上下都疼,吃什么吐什么,完全进不去东西。
我是河南人,一年半前大学毕业独自来到北京工作,因为北京管控严格,一直也没法回家见家人和朋友。
一个人在床上翻来覆去,除了生理上的疼痛,心理上的难受其实更重,害怕、孤独的情绪也会被无限放大,特别想家,想有人陪着。
我最难受那一段,多亏了朋友还有室友不间断地给我打电话、发消息鼓励我,给了我很大的力量。有人说要立刻买票来北京陪我,有人给我发好吃的餐厅、好玩的地方说等我好了一起去……“你别费力气回复,扣个1,就知道你听到了。”
前三年对于这个病毒整个的氛围都太紧张了,我经历过之后就觉得,恐惧来源于未知。想跟大家说,不要害怕。
下面是我们整理的,来自医院等权威机构的阳性居家建议和注意事项:
1、如何判断我是否属于高危人群? (以下建议来自“华山感染”公众号,由张文宏教授等人撰写)
12月7日,国家针对居民不同基础疾病和疫苗接种情况制定了风险评估标准。其中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的人群才划为低风险人群:①年龄小于80岁;②无基础疾病,或者基础疾病稳定且全程接种疫苗。
常见的较为严重的基础疾病包括肾功能不全正在透析的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免疫缺陷人群和器官移植后人群,肿瘤正在接受放化疗或免疫治疗的人群等。
2、家用小药箱可以准备哪些物品? (以下建议来自“华山感染”公众号,由张文宏教授等人撰写)
①体温计:电子的耳温计、额温枪,或者水银温度计都可以。其中水银温度计易碎,如果破裂可能汞中毒,因此使用需要小心,不适宜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的居民。
②指夹式脉氧仪:一般的指夹式脉氧仪夹在手指上后会显示两个参数:SpO2%就是我们所说的氧饱和度,一般在95以上都无需担心;PR bpm是指脉搏,成年人正常的脉搏数值显示在60-100,不过发热时,体温每上升1℃脉率一般会升高10-20次/分钟,因此发热时出现心率或脉搏的增快是正常表现,但如果明显感到心慌不适、或者心律不齐(心跳或脉搏不规则),那么需要去医院就诊。
③电子血压计,水银血压计:相比传统的水银血压计,电子血压计使用便捷,也更安全,成年人正常的血压范围收缩压(上压)在90-140mmHg左右,舒张压在60-90mmHg左右。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平时就可以监测一下自己的日常血压范围,如果严重偏离自己的基础血压水平,那么应当及时就诊。
针对成年人的发热、肌痛、头痛,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洛索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市售对乙酰氨基酚存在多种规格及剂型,使用缓释片时不建议掰开或研碎服用,否则可能导致退热止痛效果不持久。
因其他复方感冒药中可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成分,联合用药时需注意对乙酰氨基酚每日总剂量不宜超过2克。
中重度肝肾功能不全者或联合使用其他对肝肾功能有损伤的药物时,需在医师指导下调整药物剂量。

以往只有定点医院能接诊阳性患者,但是12月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公布了新规,“接下来我们所有的医疗机构,都要接诊核酸阳性的患者。医院普通门诊的诊疗区域要划分出核酸阳性诊疗区和核酸阴性的诊疗区。出示核酸检测的结果以后,根据结果分别进入相应的诊疗区域提供医疗服务。”
但是具体操作时,会遇上某个医院患者过多、医生感染无法出诊的状况,那么还是建议多拨打附近各家医院电话,了解清楚后再前往。
如出现以下情况,可通过自驾车、120救护车等方式,转至相关医院进行治疗。
(1)呼吸困难或气促。
(2)经药物治疗后体温仍持续高于38.5℃,超过3天。
(3)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且不能控制。
(4)儿童出现嗜睡、持续拒食、喂养困难、持续腹泻或呕吐等情况。
(5)孕妇出现头痛、头晕、心慌、憋气等症状,或出现腹痛、阴道出血或流液、胎动异常等情况
===========================================================
第一财经|乡村新冠患者就诊实录:镇医院床位不足百张,药店退烧药断货
从12月12日晚上开始,金英就一直高烧,但直到12月13日下午5点,仍未吃上如布洛芬片一类的退烧药。这位59岁的老太太,甚至不知道自己感染的是新冠病毒。
“一直都以为是感冒。”金英的老伴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说,染病前,他和金英都没离开过村子,更不会想到,自己的老婆会感染病毒。
金英所在的神垕镇,位于中部某人口大省下辖市。这是一个以钧瓷文化创意为主导的文化型城镇,全镇面积下辖10个行政村,常住人口7.3万人(2020年数据)。
金英第一次感觉到不舒服,是在12月12日晚上。先是浑身酸痛,然后就开始高烧。最初,她不以为意,以为是这几天降温,受了风寒,导致了感冒,熬一熬也许就好了。
到了第二天上午,高烧一直不退,甚至连味觉和嗅觉也开始不灵敏起来,她终于熬不下去了,就让她的老伴骑着电动三轮,一路朝着神垕镇卫生院奔去。
等到了卫生院,却发现,发热门诊已经到了中午的下班时间,她很无奈,只好先折返回家,再次测量体温时,她发现,体温已经到了39.5度。
下午2点,金英再次赶到卫生院时,发热门诊里,已经坐了好几拨人,她只能继续等待。
下午5点,当第一财经记者再次见到她时,她刚做完抗原检测,结果显示染上了新冠病毒。
金英的老伴在旁边说道,自他们到卫生院,时间都过去5个小时了,他老伴还没吃上退烧药。此时,金英已经发烧了十多个小时。
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金英此次就诊的神垕镇中心卫生院,便属于国家卫健委方案中提及的县域医共体。根据介绍,该院共有职工85人,但其中,执业医师只有18人,20名护理人员,99张开放床位,相对于全镇7.3万人常住人口(2020年数据)而言,一旦新冠病毒的波及面扩大,神垕镇分院将可能面临较大的就诊压力。
疫情已经三年,面对突然放开的疫情管控,金英不知该如何去应对,她和老伴,不知道该提前预备什么药,甚至连感染新冠病毒后,该去吃什么药,都一无所知。
但在神垕镇街头的药店里,却是另一番景象,一些信息灵通的当地民众,早已把当地药店的布洛芬、连花清瘟胶囊等抢购一空了。
第一财经记者实地走访发现,神垕镇的8家药店内,均不再销售布洛芬、连花清瘟胶囊。“本来也没几盒,早都卖空了。”其中一家药店的店员说,至于什么时候能进货,则连她也不知道了。当地民众最终不得不失望离开。
下午2点多,一个消息在当地民众间传开,位于神垕镇卫生院隔壁的某医药公司内,尚有少量布洛芬片出售。伴随着这一消息的传播,人群开始涌向这家医药公司,每盒价格12元的布洛芬片,很快便陷入了抢购。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这款由上海金不换兰考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布洛芬片,2018年时在东南某省的招标价格为3元。
即便如此,在神垕镇内,布洛芬片也几乎是唯一能抢到的退烧药了,至于其替代药品对乙酰氨基酚片,记者先后询问多家当地药店,均表示早已售罄。
至于由以岭药业生产的连花清瘟胶囊,记者先后走访当地近10家药店,均未见到踪影。
在其中一家药店,记者注意到,一名店员正在把几盒风寒感冒颗粒推荐给前来购买新冠病毒预防药品的民众,而根据卫健部门的提示,新冠病毒属于风热感冒类型,不应该服用风寒感冒颗粒。
不过,于金英而言,她总算从接诊她的大夫那里,拿到了开出布洛芬片的药方单,“回家先吃着,先隔离观察几天,如果感觉病情加重了,赶紧去禹州,就别来咱卫生院这儿了。”听到接诊大夫这么说,金英的老伴开始紧张起来,“那是不是花更多钱?”
“现在,最让人担心的,是老人和小孩,特别是农村的老人和小孩。”在接诊金英后,神垕镇卫生院的这位大夫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说,在农村,一些青壮年外出打工,家里只剩下老人、小孩,不少老人不会上网,一些老人还是文盲,不认识字,也不掌握新冠病毒的知识信息,也因此,就造成一些老人、孩子在感染新冠病毒的初期,会把头疼发热等症状误以为是受了风寒后的感冒,而老人、孩子本就免疫力相对较低,一旦耽误就诊,可能会带来令人心痛的后果。
“(新冠病毒)病好像确实开始(在农村)起来了,这一下午,我就接诊了三个阳(性患者)。”金英的接诊大夫说,但神垕镇卫生院毕竟是小医院,一般也只能给患者开点布洛芬等退烧药,并建议患者先回家观察几天,“一旦控制不住,记得赶紧去禹州、郑州的大医院。”他不断叮嘱前来就诊的患者。
武汉大学社会学院研究员吕德文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基层农村的疫情防控,确实存在一些诸如医疗资源不充沛等薄弱环节,但现在毕竟新冠病毒的致病性并不是那么强,因此,就需要做好新冠病毒的知识性宣传,一方面让农民不恐慌,另一方面也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应对新冠病毒的知识。
第一财经也注意到,有鉴于农村可能面临的医疗保障能力薄弱等问题,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已于日前发布《关于印发依托县域医共体提升农村地区新冠肺炎医疗保障能力工作方案的通知》(下称“通知”)
通知指出,以省内城乡医院对口帮扶关系为基础,遴选省内城市综合实力较强的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按照分区包片原则,与各县(市)建立对口帮扶机制,以“一对一”紧密帮扶为基础、“一对多”灵活帮扶为补充,组建覆盖辖区内所有农村地区的新冠肺炎医疗服务城乡联动工作组,通过下沉巡诊、派驻专业人员、建立远程医疗协作网等方式,提升农村地区新冠肺炎医疗服务能力。
与此同时,国家卫健委官网也刊发《依托县域医共体提升农村地区新冠肺炎医疗保障能力工作方案》(下称“方案”)。
方案提出,为做好农村地区新冠肺炎医疗服务工作,保障高龄合并基础疾病等重症风险较高的感染者及时救治,在农村地区,以县域医共体为载体,提升县级医院重症救治能力,发挥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健康监测作用,最大可能降低重症率、病亡率。
(文中金英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