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老友粉|1/10000,我是如何成为迪士尼密接者的?
你好,我是近期上海迪士尼相关病例10000个密接人员里的一员,这里是811号浦东高桥石化隔离点。
*10000是防控办告诉我的,不是我杜撰。
截止11月1日 21:59,我的随申码一直绿码阴性,但浦东防控大数据判定我为密接,拉了名单,所以要求我转运到集装箱隔离。
入住集装箱的次日早晨,随申码才变为红色。
11月2日,经询问有关部门,表示在后台我的起始日期是10月28日,最后一次密接时间为10月31日。
我曾多次要求告知密接时间地点,只是告诉我「你扫了场所码,你扫了迪士尼小镇的场所码。大数据判定你是密接你就是。」
而10月31日我半只脚都没落过在川沙镇,扫了什么码?鬼魂码?
48小时过去了,多次询问和申诉石沉大海,作为密接仍然无人告诉我密接的时间地点。相关人员说有公告,有好几个阳性,去了迪士尼好几个地方。
我问是哪一则。她回答,是密接流调群的公告,不能随便转发。
公告。
(上一条主要带大家参观集中箱,这条比较长,没有合在一起。)
10月28日
下班后我前往迪士尼小镇,这天是2022年迪士尼万圣节特别版烟花的第一天。
18:00 看完烟花后,进入迪士尼小镇世界商店和乐享家,20:30 和进入迪士尼乐园在餐厅用餐的室友离开了迪士尼度假区。
我没有进乐园的原因很简单——「我没有票。」作为水晶年卡,这一天没法预约。
10月31日
我计划下班后前往迪士尼乐园看内场万圣节烟火,一个月前我就预约了这一天入园。
11点41分,迪士尼度假区宣布暂时关闭,与此同时我正在办公室疯狂搬砖。
下午5点,室友告诉我,她的随申码变红了。5点15分,上海发布公布:确诊病例曾到访过迪士尼乐园。
期间室友告诉我,没有流调电话,她主动报备了社区,现在在广场上坐着。
晚上7点社区工作人员联系我,表示红码情况是密接或次密接,密接要转运走,封楼2日;次密接居家隔离封门7日。
“等着判吧。”
那会,我还觉得密接「是个稀罕玩意,岂是人人都有的?」
9点社工阿姨说是次密接,居家隔离7日。我松了一口气,室友告诉我她在等着社区找车辆转运她了,好饿。
11点,室友回家了,家门口贴上了封条。
11月1日
凌晨5点,隐约听到动静,还以为才1点,怕不是室友要打游戏来关门。
结果她说,她接到电话被改判成密接了,电话通知她要转运。
6点,社区经室友电话通知我,疾控给的名单里也有我,没进乐园在小镇也算,名单有我就是密接,也有给我留的床位。
我说我没有进入迪士尼乐园,我没有门票,我如何是密接?
我没有变更过健康码的颜色,一直是绿码。
致电上海12345,上海12345表示后台查询我不是密接,按情况不需要转运集中隔离。
我反问社区,对方表示12345说的不算,要听疾控。
我反复强调,28日我没有进入迪士尼乐园,3个小时只在小镇上。
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我和确诊病例有密切接触?我说我连门票都没有,算哪门子密接?一直绿码没红码的密接?
期间对多次接过上海12345、浦东12345、街道防控办、居委书记、卫生处医生、街道派出所,听疾控的、听医生的、听……
总之一塌糊涂。期间作为次密接,我配合医生上门采样做了核酸。
「你这个情况我再反映一下。」
我与每一个有关部门对接的态度是「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我和确诊病例有密切接触?我为什么判成密接?不要模棱两可,我28日没有进过乐园,要具体的原因,明确的地点。」
此时我在社交媒体上搜寻多位10月28日到访迪士尼度假区的用户笔记,除了扫码进入过那个餐厅的,都是三天三检,没有红码。我也一样,还是绿码。
11.2 截图 图源社交媒体
在疾控、防控、街道、社区那里就不一样了,我作为密接者,现在无理取闹不肯走。
你倒是说啊
几月几日
何时何地
在哪密接
「大数据判定的,采集到你的信息,这就是一个筐子里的,所有人都采集,不止是乐园,小镇也算,周边地区也算,信号搜寻到你的信息,你就是密接。」
「你扫码了,你扫码了有信息的呀!」
15点,由上海12345转街道派出所询单,民警说去核实信息。
15点20,民警告诉我等今天的核酸结果出来,没问题就不用转运了。我以为,事情到这里就结束了。
15点45,居委书记来电告诉我,反馈过了,还是不行,还是密接要转运。
我说:「哈?什么玩意,刚刚有个警官说问了之后等今天的核酸结果出来,没问题就不用转运了。」
居委书记忙说:「没有吧,不可能吧,疾控说你要转运的,我再去确认一下。」
几分钟后,她说「我问过了,派出所说他们没有人说过这个话,给你打过电话。」
「我们主任很生气,说你乱讲话。就不知道哪个(民警给你打的电话)他不承认了呀现在。」
16点12分,街道防控办主任来电打断前面的通话,上来劈头盖脸痛骂我,尖利的声音让我一点也不想听录音第二遍。
「是你对吧!我们的工作人员已经跟你讲了那么久了,然后转运就那么难吗?!你知道因为你这个事情耽误我们多少精力了吗!!!
从早上为了你一个人,把我们多少事情耽误!你知道我们这个地方有多大!为了你一个人,你有没有想过我们的感受呢!!
我们每个人都跟着你这个事情在转。
转运工作就那么难做是吗?!我们同事给你打了两个小时电话!为什么就你不配合!你为什么不走,就你不配合你想怎么样!我们所有人都围着你转。
要申诉你去隔离点申诉。但我告诉你,没几个能回来的。」
我说:「你可不可以不要这么激动,我有录音和通话记录,没有一两个小时。
我只需要知道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判定我为密接,上海发布上只写了迪士尼乐园。」
她缓和了语气,轻描淡写:「他说他一直在给你打电话打了一两个小时,那我也不知道实际……他们跟我说……夸大了事实啊。
………………………………
如果是我们底下的工作人员跟你解释得不到位,我给你道歉。」
*没听出来,软硬兼施「赶紧走!」
我:「我刚才已经听出来了,你打电话过来先劈头盖脸把我骂了一顿。」
「那是因为底下人跟我反馈,我实在是忍无可忍了。」
「这个是后台信息判定的,迪士尼及周边地区都算,就是一个筐子里,你不是个例,还有10000多人还要处理。」
在与这位女士通话期间,派出所民警打了6个电话,在楼下按门禁门铃。开门了又按,也没上来。
听说我接受转运后,从命令质问到「好呀,你同意转运了对哇。」
一万人的密接,是什么密接?
和年初宣扬「科学**」的最小「中风险地区」,是一座城市吗?是「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城市吗?
我问这位街道疾控主任,是去酒店隔离吗?「拉你到哪算哪,还想宾馆酒店??没有!集装箱!!!」
此时,我看了看客厅收好的两个行李箱。我从不接受开始,就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
即便是去集中箱,我也不后悔每一个争取做一个人的行为。
我不是不配合,我要求的一直是,要知道信息——流调清楚了吗?明确的时间、地点场所。有问题,我配合。
没有问题的话,我为什么要接受啊!!
在那些人眼里「你就是去住几天而已。」
19点30,我上了转运大巴,21点30到达集中箱,就有了昨天那篇推文。
11月2日
中午12点,在听说不是关在集装箱里7天,而是从密接时间起算后。我向街道疾控工作人员询问我的管控起始时间。
密接按规定是「从接触日7+3管理」而不是从转运日起集中隔离10天,因为+3有的街道和社区不接收,会被要求「听从隔离点安排,继续集中隔离。」
对方告知我最后密接时间为10月31日,就从那天开始算。
我犹如晴天霹雳,我10月31日在公司上班啊!
我在上班啊!!!我在上班啊!!!!
我是预约了,原计划要入园,还没下班就关门了,半只脚都没进过川沙镇。
她说:啊这样啊……你说你去过小镇。
我:「28日去过小镇,31日绝对没去。在这个电话前从来没有任何一个部门和我提过31日的事情!怎么密接关31日的事了??为什么?!」
*迪士尼乐园显示10月31日已入园
想了一下是为什么
或许是因为我开通了人脸识别
当日入园有和我长相相似的年卡游客
个个都说扫码大数据大数据大数据,10月31日我扫过迪士尼任何一个码了吗?
「啊,你31号没去啊?……」
对方表示会找社区医院确认。
我在箱子里气到发抖,我一直合理要求告知密接时间地点。
总笼统说大数据,流调嘛不好好做,反正关起来最省事,宁可错杀,不放一人。
当然了,他们总言之凿凿「你居家隔离和送去集中隔离,对我们来说工作量都是一样的呀。能不送你去我们当然不会送你去,隔离点床位也紧张的。」
听懂掌声
「手势」就是7天内去过迪士尼度假区的都算。
我说不要瞎说哦,市民热线说是分情况的,有说一刀切吗?
我致电昨天给我「做思想工作」的街道防控办工作人员:「10月31日是什么情况?昨天你有告诉过我31日的事情吗?」
「我后台能看到的都告诉你了。我有什么好隐瞒你的咯。」(11月1日他也一直反复强调这一点)
我:「你只用回答11月1日,我询问你我为什么判定密接,你有没有告诉我10月31日的事情?!」
「对,我后台看到了,我是没告诉你31日的密接情况。对,我没说,那你现在就怪我咯?
我为什么要告诉你?你没问我我为什么要告诉你?
你没问我过‘最后密切接触时间’,你在12345问过‘最后密切接触时间’吗?你12345问的问题我回答你就行了。」
「我后台能看到的都告诉你了。」
「我后台能看到的都告诉你了。」
「我后台能看到的都告诉你了。」
「那你投诉我好了呀。」
「那你投诉我好了呀。」
「那你投诉我好了呀。」
我,一个普通市民,不仅被他要求分清「搞搞清楚好吧,我是防控不是疾控」。
还要去主动询问一个,我完全没有可能知道的后台关键信息点新名词「最后密切接触时间」。
废话啊,我就接触了一次,我要是不问,就稀里糊涂按照10月31日隔离管控了,问了好歹还能改到10月28日。
18点,卫生服务中心联系我,核实过后将最后接触时间改到10月28日。
核实内容为「如何证明我31日没有去过迪士尼。」
此时,我再次询问10月28日的密接评判标准是什么?对方表示「这个有公告的,好几个阳,去了迪士尼好几个地方。」
截止11月2日20点,上海发布共报告涉及迪士尼的确诊病例1位,涉及迪士尼乐园,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公告。
11月1日至11月2日,我在上海12345共建立工单4条,催办不计其数,至今浦东疾控仍未联系我告知密接原因。
以上种种,除了荒唐和离谱,还有什么好说的。
我是一万个密接中的一人,渺小的之一,不配生而为人。
录音
听一次都要折寿一次的录音
01
“你还是不要警察打电话的咯我觉得,没有意思的。凡是迪士尼小镇上的,你扫的场所码里面你就是被赋红码的,你就是属于那个密接的。
(那我被赋红码了吗?)码不码的不管的。“
“她说叫社区民警马上跟进,她催得很急的,马上6点一批都要走。”
催命啊
02
“(那我到了隔离点继续申诉的话,还有可能被送回来吗?)
继续申诉的话,我跟你说一般情况没啥用,真的。我也不管你录不录音的,人太多你知道伐,一般情况的话,申诉也要2-3天之后,可能才会轮到你的单子来处理。“
“我们也没必要骗你,这本来就是一个很刚性的事情,这个*f*y*。
好「美」的傍晚
03
“我们其实无所谓的咯,给你门一封,给你叫点快递什么的,只要一天开一次门无所谓的咯。”
“你说你是一个年轻人,yq防控这种常识性的东西你应该很清楚吧。
“是疾控判下来的单子。”
放饭了
04
“我们的时间都是很宝贵的,我要争分夺秒,转运我要找很多很多很多途径去对接。
其实我也不希望我们的人员被转运的,转运给我们增加那么多工作量,你说我们何苦呢?
但是现在事实呢就是这样,就是现实摆在眼前,我们必须要做的事情。做不了的话,我们这边风险没dudu*,大家都会受到连累。”
*音,不知道是什么新名词。
05
“可能对你有那个什么的话,我也劝你体谅。”
*指言语激烈
集装箱的窗户
06
“什么牛头不对马嘴,这个外行得不得了的话。我们fy部门怎么可能有这种话语出去!“
*确实,这一点咱们可是专家,是专业的全世界都找不出第二个了
浴帘掩映的马桶,摄于床上?
07
“你又不是阳性了,担惊受怕。只不过你是密接,判定你为风险,其实也没啥,其实就是在那边……反正啥设施都有的,基本的生活的措施,然后你就过去住个7天。
7天没什么问题不就把你接运回来嘛,我说也没什么。“
要不你们来这团建吧
非常推荐!
08
“你是密接呀!没有为什么。”
“到了那边你再申诉吧,没办法,我们一点办法都没有。留你一个他们要大进宫了。“
在擦洗房间地板
”我跟你说,你扫了这个场所码,全部都属于密接转走了。不是说你跟谁接触了,我们也不知道的,这个都是大数据说了算的。”
“答复就是你扫了那个场所码。”
10月31日回家看到迪士尼专列地铁
成为我证明「清白」的证据
09
“你人已经在隔离点了对吧……为什么还不能接受?”
“你纠结这个一天两天的出隔离时间有什么意义的。不要白费力气了。一天两天重要吗?”
11月2日起床时,走廊窗贴露出一角
10
“年轻人心态放平一点,你接受就好了。不要这么极端,不就是隔离,都要统一管控的。”
“那你申诉/投诉吧,反正我跟你说,老实讲作用不大。”
“有一万个人都密接,都很忙,没有人有空管你的申诉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了啦。”
“你配不配合?!你这样我让民警强制执行了。你最好配合一点不要留案底!”
入住当晚脱下来的防护鞋套
11
“6点钟的转运车肯定是马上要来的。
(那转运到哪里呢?)
转运就是跟你那个室友差不多的酒店,跟她不是一批,这次不是爆单了嘛,到哪我们是没有一点消息的。
新区会出来几个宾旅馆,然后就让大家这样子进去隔离的。”
“除非你到了宾旅馆你再申诉。”
高桥石化宾旅馆
写在最后
正文中,每一张「集中箱」的照片后面都配上了迪士尼烟花或万圣节活动的照片。
其实那也不是我们本来的生活,只是苟延残喘在挤压中抠出来的「快乐」。
不知道还有人对这则新闻有印象吗?常态。
它真正走进(侵夺了)我们的日常。
2020年我总共做过1次核酸,2021年似乎也是一次。
2022年,三四五月在上海,六月街头不吃饭。九月北京弹弹弹,十月南宁红隔离。
抬头看看日期,这一年也快过去了。
===========================================================
她不过是指了个路

孙洪正把2018年9月19日这个日子记了5年,但贾永婷起初并没放在心上。
那就是一个普通的星期三,25岁的贾永婷忙到晚上9点才下班,在回家的地铁站帮助了一位来问路的大爷。这种事她经常做。
那天,是75岁的孙洪正独自从山东省莱州市枣林村来北京办事的第三天,他常在这个交通复杂的城市绕晕头。在地铁5号线惠新西街南口站,他又迷路了,路过的贾永婷上前问了情况,「我跟你一站下车,你跟我走就行了!」最后还硬塞给老人100元钱,并留了自己的电话号码。
在接下来的5年里,贾永婷不断收到来自山东莱州的快递包裹:6月是樱桃,10月是石榴,11月是花生。每到9月19日,老人便来信问候。
2022年10月17日,贾永婷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自己第五年收到的石榴。有人说,这像是小学课文一样的故事,题目应该叫《最珍贵的礼物》。
文|杜佳冰
编辑|从玉华
来源|冰点周刊 (ID: bingdianweekly)
指路是「爱管闲事」的贾永婷做过的最普通不过的小事。抗疫捐物资、抗洪捐款、扶贫助人……遇到小区里爬高的小学生,她也要停下来训斥:「都下来!再不下来我拍照发物业群里,让父母来领你们!」
2018年9月19日这天在地铁站,她跟孙洪正多交谈了几句。
「您晚上住哪儿?」孙洪正回答:「还没有住的地方。」他已经在大街上睡了两晚。这趟来北京办事,只带了三四百元,除去路费所剩无多,白天也只是吃凉馒头打发肚子。
贾永婷的心揪了起来,猜他舍不得花钱。她掏自己的兜,找到一张100元塞给老人。她想,既然不舍得花自己的钱,可以花别人的钱,起码住暖和点。
贾永婷见不得老人和孩子吃苦。半年前,她把妈妈在蛋糕店抽中的1980元甜品券兑换出来,送给了家乡山西介休一所乡村小学的孩子们。她听在那儿任教的朋友说,班上有一些孩子家境贫寒,有的连买文具的钱都拿不出。她加入了介休市的助学协会,几乎每月都给学生捐款。
只要碰到老人乞讨,她都会给钱。「哪怕他真骗我,我也心甘情愿。」贾永婷说,「如果没有难处,颐养天年的年纪,谁会跑到外面去奔波呢。我们奋斗一生,不就是为了有一个幸福的晚年吗?」「如果帮助了10个人,9个是骗子都没有关系,只要有1个人是真正需要帮助的,我觉得就够了。」
在地铁里,孙洪正说什么都不肯收她的钱,贾永婷坚持:「你拿着!在街上睡,你这个岁数扛不了,去找个旅馆住,别嫌贵。」交谈间,又有一位车厢里的男青年,拿了50元钱塞给孙大爷,还有一位旁边的山东籍男青年邀请大爷去自己家留宿一夜。
分别前,贾永婷掏出纸笔,把自己的电话号码留给了大爷,叮嘱他:「在北京有啥事,就给我打电话!」她想,即使他不打,但能落个心安。
孙洪正在这个山东青年的家里睡了一夜,几天后回了村。
贾永婷当晚便忘了这回事。直到半个月后,她接到一通山东烟台的电话。电话那头喊了一声「小贾」,夹杂着手机噪音,用山东方言激动地「一顿说」。贾永婷只听懂了约五分之一,大意是:我回家了,我回来就跟老伴说,一辈子忘不了你,想感谢一下你,我要给你寄东西。
贾永婷谢过之后,以运费太贵为由拒绝了。接下来的一天,她陆续接到了十多个电话,说辞始终如一:「你给我地址。」
「怎么感谢?没有别的办法。」孙洪正有石榴树七八棵,每年结果三五十个,但小石榴多,大石榴少。他挑挑拣拣,摘了树上最大的,勉强凑够8个。家里还有两亩地,常年种花生,于是又装了三小袋剥好壳的花生仁。眼下没有其他的了,他把亲戚给的4个大梨也装进了纸箱。
怕果品被压坏,他又削了几根树枝,钉成一个四角框架放进箱子里。最后写了一封信,合上箱子,骑着摩托车带到镇上,寄往北京。
贾永婷出差回到公司,同事惊呼:「你买了什么?这么一大箱!」大家分食石榴的间隙,贾永婷打开了箱子里的信。
她在自己的名字之前看到了一段长长的前缀:「金容、厚德、尊贵、美丽的永婷姑娘:2018年9月19日地铁站素不相识一面,您降福老朽的救助,回家日复浮现脑海难忘,今寄本土产物,微表寸心,忘(望)您不嫌品质……」
书信结尾,孙洪正还附上了自己的身份证号。贾永婷想,他大概是想让她放心,自己不是骗子。她眼底发酸,急忙避开众人,跑去了卫生间。这封信后来被她仔细装裱收藏了起来,搬家数次,从未弄丢。
她很快买了些家乡山西的特产零食回寄了过去。半年后,又收到一箱烟台的特产樱桃。贾永婷再次回寄了山西的牛肉、小米和太谷饼——这些东西她给保定市实施「免费午餐」计划的岭后小学也寄过。
孙洪正收到后想感谢,但又不会用他的老年机编辑短信。于是把话都写在纸上,骑摩托车带到镇子上的营业厅,让那里的工作人员帮他发出。有时不是什么特殊的日子,他也来信祝愿:「六月健康,七月健康,一生永远平安健康。」
2019年9月,贾永婷又给孙洪正寄了中秋的月饼。到了19日,孙洪正再次发短信表达想念。贾永婷干脆决定,去山东看他。
出发前,贾永婷其实已经记不起孙大爷的模样。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她心里还是稍稍忐忑。一大早,她和朋友从北京出发,到烟台租了辆车,买了礼品,直奔村里去。
孙洪正这天凌晨4点就起了床,扫院子,倒垃圾。起初半信半疑,8点多打电话又确认了一遍,转头跟老伴说,「真来贵客了,小贾从北京来了。」
他急忙去早市买了几条鱼放在院子里,又给她装往北京带的土特产。慌乱间没注意,鱼被猫咬了好几口。为表重视,他又通知了村长,请他届时一起为小贾姑娘送行。
这个瘦小的老汉换上了干净的白背心,套了一件军绿色的短袖衬衫,独自在村头站了一个多钟头,才终于盼来了「贵客」。
「哎哟把我高兴的!」孙洪正回忆,「在北京工作的人,能上我农村来看我,心里真是酸溜溜的个高兴。」
两人一相见,贾永婷就没了顾虑。眼前的孙大爷激动又拘谨,掏出兜里的党员证给她看:「小贾,我不是坏人,我入党都50年了。」
回到家,孙洪正又是拎起大鱼给她看,又是给她摘树上的无花果,又拿着晾衣杆,指着墙上的全家福一一介绍家庭成员:老伴患了半身不遂,行动不便。儿子在村里开了一个夫妻小餐馆,很是孝顺,知道母亲爱吃包子,基本天天都给送过来。
中午,贾永婷就被安排在老人自家的小餐馆里吃饭。一桌子海鲜等着人来,梭子蟹比人的脑袋都大。贾永婷一行二人,直说「吃不了」,才劝下那条还没下锅的大鱼。
贾永婷看了大爷的家,再看这一桌子菜,心里不是滋味。「人家都说编凉席的睡光床,卖盐的喝淡汤,他们住在海边,可能平时自己都不舍得吃这些。」
她本想买点东西来看望一下就好,但心一揪起来,又包了800元红包,临行前交给老人。孙洪正眼眶泛泪,看着老两口,贾永婷只想「赶紧走」,「再不走我也要哭了。」
回到北京,快递比以往更加频繁地寄过来。
2019年10月10日收到一箱果品,一张字条写着:「甜石榴21个,酸石榴5个(石榴皮上有胶带和『酸』字),甜梨5个,美人红桃子,地瓜2块,花生,核桃(不好看,请品尝)。」
事实上,不仅酸石榴皮上有字,甜石榴上也一一写了「甜」字。
不过后来,她没再收到过酸石榴。「他应该把最好的都给我了,个个都又大又甜。」2020年10月收到的石榴,甚至在办公室引起一小阵轰动——其中一颗直径有20厘米,一只手都握不住。「同事们说,从来没见过这么大个儿的石榴,应该是树上最好的一颗。」难怪她此前婉拒时,孙大爷十分着急,一天打过来好几个电话,说在树上舍不得摘,「给你留着呢」。
孙洪正总是算着日子,在霜降节气前后寄出,那是石榴最甜的时候。10个石榴的运费是60元左右,但不是每个快递驿站都愿意发货。有一年他跑了5家快递站才寄出去,实在不行的时候,还得去客运站找客车代寄。
后来,贾永婷也不再推辞了。她开始理解:「人活着总要有个念想,这件事坚持了这么多年,不让他寄,他肯定会失落。」就像去奶奶家不带走她准备的食物,她会生气一样。
每次收到石榴,贾永婷都会发一条朋友圈,连留言的朋友都熟知:「还是那个大爷。」
你来我往,5年间,两人的快递收送不下30次。
2021年,孙洪正换了一部智能手机,有了微信。每当有想说的话,就写在纸上,拍照发给贾永婷看,因此两人沟通更密。
这一年的「纪念日」问候也来得更早,才9月17日,孙洪正就急切地问候:「九月十九又一年,还有两日如隔年。老朽只能反复看,夜里梦中笑喜欢。」
收到贾永婷寄的快递,孙洪正会把字大大地写在快递纸箱上,让老伴站在那一摞箱子旁边,拍张照以示「收到」。贾永婷看到图片里的箱子上歪歪扭扭写满了「谢谢谢谢」「太多了吃不完」「小贾姑娘太破费了」,总被逗笑。
她常常同步自己的人生大事给孙洪正。结婚、生子,都给他发照片过去。孙洪正让家里的孩子替他发了红包过去,并写字祝贺「母子平安」。听说紫皮花生有补血的功用,他又剥好皮给贾永婷寄去了一箱,让她坐月子吃。
老家的房子新装修了,孙洪正也给她拍照分享。在那张照片里,贾永婷才发现孙家客厅的全家福照片旁边,竟放着一张自己与丈夫的合影。这是孙洪正从微信里下载下来,自己拿去照相馆印的。他要求放大到12寸,还专门花28元买了一个立式相框,和全家福放一起,他说:「看见小贾笑嘻嘻的,我心里的烦恼事能去一半。」
孙洪正还曾来信问过贾永婷两次,是否知道另外两位帮助过自己的男青年的电话。他只知道那位留他过夜的山东青年是哪个村的,他曾坐车去找过,但那里「不通公路,下车得走六七里地」。
这份恩情,孙洪正已经不只看作是自己一个人的事,而是整个孙家的缘分。他让孙子也加上了贾永婷的微信,日后常联系,「我拉倒(过世)了,还有俺孙子。」
新添加的朋友在贾永婷的微信朋友圈看到,9月底,她筹款近3000元,通过助学协会捐赠给一个父母双亡、18岁的高中女生。有人曾留言:「你是朋友圈最有温度的一个。」
10月20日晚,寄完石榴的孙洪正和老伴坐在灯下挑挑拣拣,又收拾了满满一箱花生和地瓜要寄给贾永婷。干瘪细瘦的花生留给了自己,箱子里的都是今年地里最饱满的。孙洪正还是有些不好意思:「反正也不是啥好东西」。但又说,「地瓜是甜的,代表我的心情也是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