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东北出了个差,女朋友家里就多出件男人的衣服
我曾经问过老金,就是金醉,你家里过中秋节有啥讲究没。
老金说,他家过中秋的时候,会把家里过冬的衣服全都拿出来。
没过两天,他给我用手机发过来好几张图片。
每个习俗习惯后面,都有一段故事。
《啼笑因缘》是由张石川执导,胡蝶、郑小秋等主演的剧情类电影,该片与1932年上映,讲述了杭州青年樊家树的爱情故事。
金木把这两张电影票的信息放在了其他一堆关于金瑜的信息的记录里,里头还有大观茶园、算命女人和一个叫黑龙王的名字。
世界从未如此神秘
============================================================================
上周五一个不速之客想硬进单身女邻居家,被我给阻止了
大家好,我是徐浪。
上周五晚上,我下电梯走到家门口时,目睹了一只蟑螂顺着缝隙,钻进了邻居家姑娘的快递箱里。
不是普通的德国小蠊,而是半只手那么大的美洲大蠊。
为了大家还能活着继续往下看,我就不放图了。
我站在走廊里,开始琢磨这件事儿——邻居住的姑娘,在网上买了一样自己喜欢的东西,满心期待它的到来,但它里面藏着的东西,能直接吓没她半条命。
这不就是我们的生活嘛朋友们?快乐和充满希望的在表面上,黑暗和恐怖的藏在里面,不揭开啥事儿没有,一揭开哎呀卧槽。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和事都是这样的朋友们,所有的人和事。
不知道为什么,各种不同的群体,都喜欢找一个“光辉形象”崇拜。
追星族认为自己的偶像完美无缺,国学崇拜者认为有些历史人物是圣人,各种宗教的信徒就更不用说了。
我在这世上苟活了三十来年,很多事儿都懵懵懂懂,但起码有一样,我能想明白:
不管此时此刻你喜欢的是谁,是明星还是身边的人,是光辉伟大的,还是温暖渺小的,是男是女,什么年纪、种族、国籍、社会地位,是从前的还是现在的,你都要知道——
——这个世界上存在过的一切人类,都有很多缺点,不值得你意淫。
他一定和你想象的不一样的,而且他藏起来的东西,一定是身上最黑暗的,包括我自己在内:
实不相瞒,我经常觉得自己恶心。
但与此同时,我也能清楚的意识到,把我这逼样的扔在人群里,肯定算得上是个好人了,而且在好人里还属于比较好的那种。
人尚且如此,事儿上就更没法说了,糟糕的事几乎每刻都在发生,但大部分都没法被人看见,这就不细聊了,我也不敢。
总是有人在公众号、微博、知乎,各种途径私信我,问我这个人怎么样,那个人藏着什么秘密,网上的那些谣言是不是真的。
怎么说呢,希望大家都别再问了,人比其他动物都变态,而所有的人都是人,是人就会有阴暗面,就会犯错,就会抵挡不住诱惑,不管是他们还是你我,全都一样。
我们还是过好自己吧,希望朋友们都能多赚点儿钱,并且生活里不要再出现蟑螂,下周三见。
我算是个好人吧?
=================================================================
摊牌了,我确实不是一个干大事的人
大家好,我是朴飞。
打我小时候,我妈就盼我有出息,出人头地(对于一个朝鲜族人,这种愿望尤其强烈)。
后来大学没读完就肄业了,我妈生了几年气,后来终于放弃了,由着我自己折腾。
有一段时间,我的日子相当不好过,捅了点篓子,欠了些钱,甚至还有人建议我到某些高档娱乐场所打工还债,被我严词拒绝。
我写「街头猎人」这些故事以后,有不少读者加了我的微信,有不少读者给我发消息,写大段的话,说一些生活遇到的苦恼和困境,其实我非常能理解。
因为这些事儿涉及个人隐私,我就不在这儿放图了。
这些都挺不容易,咱没见过面儿,你连对面是啥人都不知道,就愿意说说生活里不好开口的心里话,说明咱们有真感情。
但你我心里都知道,我其实啥忙也帮不上。
每个人面对的现实问题都太复杂,而我也太有限,我能看到文字背后的焦虑,但大部分时候,也只能回一个加油的表情包。
不过我说一个消息,你可能会好受一点。
这些年因为工作的原因,我见过不少人,有些很有钱(是很有钱的那种),有些位置很高,先别着急羡慕他们,他们每个人都一头官司,非常焦虑。
更多像我们这样的普通人,也是如此。
所以如果你也有点焦虑,不用太担心,这是正常现象,更别因为焦虑而焦虑,自己吓自己。
这个世界看着复杂,但人关心的事儿其实就几样:钱、地位、名望、感情,得不到就着急,一着急就红眼。
这些年网上出现了一大堆聪明人,捯饬得板板正正人模人样,分享他们的秘籍,教人怎么一年挣一百万,连升三级,再娶一个漂亮媳妇,干出一番大事业。
我没听过这些课,也判断不了它们是不是灵丹妙药,解决了多少人的焦虑,但有一点我可以确定,因为这些广告着急上火的人的数量级,要比真从中受益的要大得多。
助手冯凯有回跟我说,飞哥,我一没单位二没领导,我爸妈也不爱管我,我咋一天天还感觉憋屈,急得要命,是不是得啥心理疾病了。
我说这事不怪你,只要注意观察,你很容易就会发现,我们的生活常常被一些宏大目标影响甚至带着走,自己却没意识到。
无论走路,坐地铁,逛超市,坐电梯上楼,总有一些标识在提醒你,你必须遵守某一种行为模式,对自己狠一点,才能让世界变得更好。
冯凯恍然大悟,说难怪一出门,就情不自禁想把家里那些丧德行收一收,装得像个品德高尚的好市民。
我说那也挺好,说明这玩意多少还有点正面作用。
隐形的强迫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在最激烈的公众舆论场,事情还要更严重。
有些话题表面可以讨论,其实没得讨论,你必须支持这一面,反对那一面。而且哪怕说点与之无关的话题,也要基于这件事的立场做表达,否则就是异教徒,开历史的倒车。
如果你没听懂我这几句在说啥,那是因为我故意说得含糊,免得惹麻烦。
政治挂帅的年代里,王小波把这种表达叫语言上的捐税,收税的不是政治,是政治的信徒。
商业至上的时代,一样要绕着弯儿说话,不然就会跳出一堆人,打着其他旗号收拾你,没强到哪里去。
东扯西扯说了半天,其实就是一个意思,这世上有很多看不见,也不明说的规矩,在偷偷将你往一个方向拉扯。
如果你细琢磨,可能会发现,你的困境和焦虑也来源于此。
焦虑是个威力极大的工具,它能定向地让人做出一些本不会做的动作,因此就成了聪明人的工具,以用户需求的名义,变成一桩桩金元滚滚的好生意。
我不喜欢这样的焦虑,更不想操弄这样的焦虑,所以我很早就意识到,我干不了大事,这辈子也别想发大财,好在我不太在意这件事儿。
我做事的信条很简单——做一个具体的事,让某一个人好过一点。
这个愿望很小,也因为小,所以很好实现,给一个乞讨的人一点钱,哪怕是扫二维码,也算个事。
因为好实现,我更容易满足,也经常快乐,也不太容易被一些热闹的话题干扰心情。
我做夜行者,就是因为它是这样一件事,帮别人解决一个麻烦,消除他的焦虑,让他们心里安稳一点,好过一点。
周四写推送也是这样一件事,给你们讲一个有快感的故事,或者像没见过面的老朋友,说点交心的话。
在这个临近周末的晚上,你们起了一身鸡皮疙瘩,或者会心一笑,哪怕是出来骂几句鸽子,其实都是给一个平凡又普通的夜里,多了点乐子,让它变得有一点点不一样。
比起来那些改变世界的宏图壮志,我觉得这事更有意思,也更乐意干。
如果有机会,我希望能干一辈子。
世界从未如此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