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小民(547)

来源: YMCK1025 2022-08-07 11:27:11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22232 bytes)

 

小夫妻带5岁孩子环游世界,边玩边学,5年后怎么样了?

搜索下载一条 一条 2022-08-05 18:55 Posted on 上海
 
2017年,
一条报道了老极和小猪一家,
他们在儿子辛巴出生后,
不买房、不报学前班,花了90万,
带着孩子环游世界。
老极一家三口足迹遍布全世界

辛巴5岁的时候,成为到南极年纪最小的中国人

辛巴3岁时,途经12国去北极看北极熊,
5岁时,纵穿南美洲,
成为到南极年纪最小的中国人。
他们的环球旅行故事打动了不少人,
超过100万人给报道点赞,
有人赞同他们“看过世界,才有世界观”的育儿观,
也有人质疑,这样的“教育”能留下什么?

老极和小猪秉承“看过世界,才有世界观”的育儿观

这5年间,他们过着怎样的生活?
辛巴有怎样的成长?
体制内学校的生活,他适应吗?
老极和小猪如何告别焦虑式养娃?

我们对老极进行了回访。

自述:老极
编辑:陈星

责编:倪楚娇

 

老极一家在玻利维亚的天空之镜

我是徐承华,一名导演和旅行者。

我们的故事惹火了很多人,大家去转发说:“这个爸爸不是拉仇恨吗?”但它确实是一个真实的、正在发生的旅行与教育的故事。
在北极体验桑拿浴
在南极看到飞碟云
老极一家骑行12国,去北极的路上
在北极骑雪橇
玩绳索过大峡谷

 

在亚马逊钓恶魔食人鱼

 

在加拉帕戈斯群岛大吃龙虾

 

在厄瓜多尔荡世界上最高的秋千

一路上,辛巴尝试了很多课本中没有的东西:在土耳其、缅甸、老挝坐热气球;在南极看罕见的飞碟云;在亚马逊钓食人鱼;在加拉帕戈斯群岛大吃龙虾;在厄瓜多尔,荡世界上最高的秋千……

在老挝,辛巴交到了一个法国朋友

这个女孩是辛巴在伊朗的库尔德认识的,辛巴天天追着跟她聊天

一路玩,一路学习语言,去北极的时候说英语,去南美洲说西班牙语,他能和同龄的外国小孩无障碍交流也,发展出了超过20多个梦想,比如长大要开飞机、当保护动物的警察、当足球运动员、滑雪运动员、要做摄影师……
但辛巴最大的变化就是性格。

小的时候,还是爸爸抱妈妈亲,但是在外面风餐露宿,经常5:00就起床,爬上几个小时的山到一个悬崖边,就为了看到太阳第一束光照在雪山上。经历了旅途,他变得更开朗、乐观、坚强。

辛巴和妈妈小猪

几乎所有的人都会问我们,说环游世界花了多少钱,你们家本身是一个什么样的家庭?

我很坦白地说,我跟太太也都出生在非常普通的中国人家庭里。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拍片、写书,而我太太是一名工程师,我们一起积攒了好几年的储蓄。

去北极、南极的时候,一共花掉了90万,大概只是上海的一个卫生间而已。回到国内的时候,大概也就剩下30万,谈不上很富裕,但是如果我们生活的欲望降低一些,它其实已经足够维持日常的开销。

 

老极选择千岛湖暂时定居,因为那里有山有湖

在千岛湖的日常:休息、划船、享受大自然

从北极、南极回来之后,我们希望生活短暂地平静下来,休息下来。

我们就搬到了杭州千岛湖,那里有山、有湖,有1000多个岛,是我们都很喜欢的一个自然环境。每天日常很简单,读书、写书、剪辑、划船,把我们见到的一切,沉淀一下。
刚上一年级的辛巴,面对课业非常尴尬
辛巴进入到了小学一年级,他读的学校是公办小学,每天我花10分钟送他走路去上学。

辛巴开始是有点懵的状态,特别尴尬。他没有上过幼到小的衔接班,上学之前都不会汉字。他整天说:“爸爸,为什么拼音比英语、西班牙语还难学?”

一年级上半年,他是班级里的倒数,但大概在一年级下半年,他的成绩很快追赶上来了。我觉得辛巴的适应能力还是很强的。

大家其实都知道他有这样非常炫酷的经历。但我就告诉他,可以分享,但不能去炫耀,要用平常的心态去对待自己的生活。
辛巴和妹妹的感情很好

我们在杭州千岛湖的时候,他妈妈怀上了妹妹。

辛巴每天看着妈妈的肚子,就说,爸爸,如果是个弟弟,我就给他起名字叫“徐功夫少林”,或者“徐功夫小子”,这样可以跟我一起玩打架,学武术。如果是妹妹的话,我就可以背着她去旅行。

妹妹出生后,第一声叫的不是爸爸妈妈,而是哥哥。辛巴是一个特别暖的哥哥,经常给妹妹换尿布,温奶瓶,还有经常抱着她。

一儿一女对于我的生活来说,是一个很完美的状态了。
从杭州驱车去大理的路上,辛巴在沿途拍照

疫情开始的第十五天,我们当时觉得它可能不会很快结束,所以一家人开着车,从杭州出发,一路开到了大理,决定到那里定居。

来大理,是因为这里有风花雪月、苍山洱海,还有很多思想包容、宽松的朋友。我觉得孩子应该在自然环境特别好的地方成长。
大理的生活、玩法很多元,有音乐会、篝火晚会

我们以最快的速度租了房子,安排好了孩子的一切。现在,我们全家经常一起爬苍山,在洱海里划船,去看各种植物、鸟类,晚上甚至有篝火晚会。

大理很多的玩法、生活、学习是以前在大城市所不能比拟或拥有的。

三年疫情的时间里,我们家小孩没上过网课,也没隔离过。辛巴每天都开开心心地读着自己的小学。

户外日活动
辛巴在大理上的是创新学校,周一到周四是正常地上课,周五就是学校的户外日、自然日。周六日,他就可以自己选择爱好,比如漂流、骑马、划船、登山、学戏剧……辛巴在大理有了更多的施展空间。
在我看来无论是公办、国际、创新,甚至是在家上学,都没有完美的教育,适合自己的孩子和家庭才是最重要的。
我相信,小的时候,辛巴遇到的一切他所学习到东西,接触到的东西,也许在他十八、九岁的时候变成所谓的可能性。
我们不能把他简简单单地就关到书本里,关到学校里,关到分数里,那么只有这一种可能。
辛巴在大理学骑马

比如,他学骑马,前几次很开心,到5次之后,他可能就是兴趣降低了,会开始找借口,说天气太热了,打退堂鼓。

这个时候,我会介入,从心态上去宽慰他,行为上去支持他,陪他一起练骑马。

作为父母,我想给他更多的环境和空间,让他体验他到底喜欢什么。辛巴尝试了很多很多事情之后,他的内驱力会促使他去努力。

 

辛巴到世界的第三极,青藏高原

辛巴经常看世界各地的地理、旅行纪录片,我觉得,纪录片是非常好的教育方式。而我也希望他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8岁那年,他又突然间冒出了一个想法,想去看一看世界的第三极(珠穆朗玛峰)。

当时,他已经读小学三年级了,已经可以很敏锐地感受到世界的不同、文化的不同。
辛巴在出发之前,写满了去第三极想要达成的梦想
这趟旅行,妹妹和妈妈都没去,变成了老极和辛巴父子二人的单独旅行
我跟辛巴两个人肩并肩坐在电脑前,做攻略。在出发之前,他在自己的小本本上写了几十个梦想,登山、漂流、骑马、拍到雪豹、跟藏族的孩子赛马、收集到几种宝石……
当时因为妹妹太小,妈妈就没有办法跟着去,我跟辛巴第一次进行了父子之间单独的旅行。出发前,辛巴和他妹妹依依不舍,眼泪流得跟暴风雨似的,一粒接着一粒。
这趟旅行途了西藏、青海、云南、四川,都是地势险要的地方
找寻了许多高原的珍稀植物

我带着他自驾8700公里,在西藏、青海、云南、四川旅行了一大圈,攀登了雪山,漂流了大河,拍摄珍稀的野生动物雪豹,还去找寻了非常多美丽的高原的花花草草。

辛巴就像一个电池一样,每天需要各种各样的活动、运动去把电量消耗掉,不然他就来消耗我。

他从小到大一直在爬山,在格鲁吉亚、在智利、在大理,经常爬山。他一直想做的一件事,就是挑战一座更大的雪山。
天没亮,辛巴就开始攀登雪山

小小的辛巴因为攀登的艰辛,“猛男落泪”

第一站,我们到了云南香格里拉,一个叫哈巴雪山的地方,海拔5396米。对于一个8岁的孩子来说,登雪山,确实是非常难的。

那天天气特别差,下着雨,浓浓的雾。他爬得喘不上气,体力消耗了很多。我们从凌晨就出发了,他实在走不动了,就对着我哭。

他哭的那一刻就是想到他的妹妹,他问我:爸爸如果我爬不上去,是不是不能跟妈妈在山顶视频了?
登顶后,辛巴和妈妈、妹妹视频
我说,是,但是我们可以下山,没有问题,如果完不成,我们下次再来就好了。但是他看着雪山,把手又指向了山顶,说:“我要爬上去,登到顶之后,我要跟妈妈跟妹妹视频。”
那一刻作为老父亲,看到自己的孩子那么棒的状态,一步一步地走到了山上。我真的很感动。
辛巴最印象深刻的是在珠穆朗玛峰的脚下。那天正好是傍晚日照金山的那一幕,整座雪山洁白无瑕,他静静地坐在那里看。他就一直在说好美啊,然后回头看我。
我觉得,应该多带孩子去看一些开阔的东西,让孩子知道世界是如此精彩,世界是如此值得激情地努力地活下去。
辛巴跟随河流探险家王冰漂流
辛巴在漂流中落水,一时非常惊险
随着孩子的长大,我越来感受到自己的教育能力的不足,所以我希望能有更多有能量的人从精神和行为上去引领他。在这一路上,辛巴遇到许多优秀的、杰出的老师。
王冰,是河流探险家,从黄河的源头划了4000多公里到黄河的尾巴,他在中国七八十条河流上划船探险,并且从事生态环境的保护。辛巴在他的陪同下,进行漂流。
我们在漂流的时候,辛巴在大浪中搏斗,甚至翻了船。他说:“爸爸,我觉得勇敢不是不害怕,而是害怕之后还会坚持去做。”
辛巴跟随奚志农拍摄野生动物
奚志农是中国著名的野生动物摄影师,从事野外拍摄近四十年,先后拍摄滇金丝猴、藏羚羊等,这几年一直在青海拍雪豹。他手把手教辛巴去拍野生动物,让辛巴感受到森林之美,和生物的多样性。
奚志农说:“今天的中国,没有人因为不能吃野生动物的肉,就会被饿死,没有人,因为不穿动物皮毛,就会被冻死,所以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去伤害野生动物。”

 

辛巴曾在世界各地见过不同的野生动物,保护它们成为辛巴的愿望

辛巴在全世界走过一圈,看过北极熊、大象、企鹅,他对奚志农这番话是很有感触的。所以辛巴一直最想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拍摄野生动物,让大家去保护它。

从小,辛巴就开始学习划船

有人说,我经常带着孩子去冒险。

但其实我觉得我们做的事情,是探险,不是冒险。因为探险是非常科学的,有技术的准备。
比如这次的漂流,其实辛巴从5岁开始,就在学划船、学游泳,他经历过很多的帆船训练。镜头外面,我和另外几个叔叔作为救援的船,随时距离他20、30米。即使翻船了,我们可以用最快的速度把他拖上来。
登山,也是辛巴从2000米、3000米、4000米、5000米这样,一路一路训练上去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以前的登山、骑马、漂流、滑雪,大部分都是我教的。其实第三极的旅行,是一个验证,只是把他所学的东西爆发一次而已。

我很鼓励孩子适当地去做一些探险,让他的心理阀值更高更成熟。

 

 

辛巴在玩中学习,也在学习中玩

对现在的辛巴来说,我觉得学习和玩一样重要。

成绩,我们觉得中等就好。现在他还只是小学,这个阶段,我们还是想他保持好奇心,保持驱动力。

因为我看到许多孩子在小学的阶段,学习的热情已经被消耗光了。光是成绩单作为标准,有什么用?我认为学习无处不在。

从第三极回来,在他身上,第一个变化就是更加好奇了。
辛巴和藏族小朋友一起玩耍

在西藏,他见了藏族人长长的袖子,就喊扎西德勒,见到白族人穿着漂亮的服饰,能歌善舞,自己也跟着跳。

第二个,就是他更愿意读书了。第一次辛巴到沙漠的时候,手里捧着一束沙子,风吹着沙子。他嘴里念了一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读书和行走,都是一起的。当你带孩子确确实实地走到实地的时候,他对世界、书本的理解是非常深刻的。他看到东西越多,灵感就越多,思想就越丰富。

 

辛巴坚持下来的梦想,就是当摄影师

 
 
 
辛巴的摄影作品
之前提到,他有了几十个梦想,但可能坚持下来的,就是当摄影师。他从3岁开始拍照。这次在青藏高原,自己能扛600的变焦镜头。他说以后,要成为一个摄影师,可以全世界边玩边拍。
我看到他就想起以前我和我的父亲。我父亲是一个小学地理老师,他没去过那么多地方,但我们家墙壁就是中国地图、世界地图。
我小时候看到这些陌生的地方,就想着一定要走遍,像徐霞客一样成为旅行家。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想在我有生之年,在每一个地方都留下的足迹,看这个世界的精彩的每一个瞬间。

可能我在辛巴心里种下的种子,到哪一天,也会发出芽来。

 

老极和辛巴更像哥们

我觉得我跟辛巴更像是哥们,是同甘共苦的朋友。他经常会说:“我爸爸经常坑我。”其实我觉得蛮好的。

这一路上,我也犯过很多的错,跟他也有过一些矛盾,但我错了之后,会马上跟他去讨论,跟他道歉,他也能很平和地接受。

这让我去思考我自己如何做一个好的爸爸。

在北极的时候,寻找了很久都没见到北极熊,老极决定自己假装成北极熊跟辛巴玩耍

老极和小猪一致认为:鸡娃不如鸡自己

今天很多中国的教育里面,父母一直希望孩子做好、优秀、独特、与众不同。

其实这些要求,更应该是要求我们自己。你活得漂亮,你完成你的梦想,你成为孩子的榜样,孩子在耳濡目染的情况下,他的内驱力会促使他变得更棒。

我过去爱独自旅行,也爱极限运动。在2006年的时候,认识我的妻子小猪。我们兴趣相投,三观一致。我们之间的性格很互补,我的性格就像火山一样,每天都是激情澎湃,她就像高原的湖泊一样,静静的,不动如水。

我们一致认为,孩子应该接受户外、运动的教育。

 

“当孩子感受到爸爸妈妈是一个成长型的人,他也会成长”

出发去北极、南极,我们的分工,特别简单,我负责开车、扛大包、抱孩子等等,我太太她一般是负责拿着摄像机去记录去拍摄。我们一起用自己的双脚去走遍这个大千世界。

我和小猪都是第一次做爸爸妈妈,我们有什么做不对的,愿意去改变、去学习。当孩子感受到爸爸妈妈是一个成长型的人,他也会成长。

 

老极把8年的旅行、成长的经历,拍成了一部电影

我把我们一家人在世界三极,旅行八年的教育和成长的经历,制作成了一部电影,叫作 《陪你在全世界长大》,即将上映。

这部纪录电影,在国外也获得了很多奖项。外国的评委他们都有一些偏见,觉得我们亚裔都是数理化的冠军,一天到晚只知道死读书的。

当他们看到辛巴去接触自然,走向全世界的学习,他们会有一些感触。

之后,辛巴有2个旅行梦想,一个是明年跟他师父奚志农,一起去可可西里拍摄藏羚羊繁衍和迁徙的画面,一个是去非洲看动物大迁徙。我相信这个梦想很快会实现。

其实别人会问,怎样才能像我们这样去旅行?我觉得这事情特别简单。以前我说我的座右铭是一息尚存,从吾所好。我现在喜欢简单点说:有梦就去追,没死就别停。

 

老极说,想让大家看到另一种生活的可能性

我不能说它是可复制的,这只是适合我们的选择。但我希望更多家庭从这个真实的故事当中,找寻到生活与教育的更多可能。

如果你认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话,那么去国内的任何一处,都可以让山川河流成为孩子的老师………

如果你心里有对孩子的爱和陪伴的话,那么就在你家的旁边,都是诗和远方。

 

 

=================================================================

 

穷孩子们的早教课,通向公平的漫长之路

小昼 极昼工作室 2022-08-02 21:50 Posted on 北京

 

 

 

邹帅

编辑陶若谷

 

公平的起点

在贵州毕节应聘上早教课,一个必须要回答的问题是,会不会骑车?这份工作需要家访,但不是坐在车里,穿过拥挤的车流和人群,走进一个中产家庭。

自行车或电瓶车是这里的交通工具。早教老师——村子里叫“家访员”,在难走的土路上蜿蜒骑行,骑不快,肩上要背一个大号书包,教材、积木、自制玩具都在里面,后座上有时还带着自己的孩子。地上坑坑洼洼,旷野和山脉向身后掠去。到了冬天,雪花密密麻麻打在脸上,看不清路,只好下来推着走。再入冬,积雪和冰冻把路覆盖,出行太过危险的时候,只好放弃。

走近一户人家,孩子们吵闹的声音在门外都听得见,衣服、尿布,奶瓶散落在各处,桌子可能要临时收拾。“老师来了”,很多时候,能出来迎接的只有年迈的爷爷、奶奶,甚至太祖父。

一次只能给一个孩子上课,在这样的环境下,家访员要努力让那个上课的孩子(3岁以下)不被分散注意力,还要让爷爷也认真听,哪个是红色,哪个是绿色,用积木怎么教孩子辨颜色。

 

家访员在上课。讲述者供图。

这样的入户早教在2017年来到毕节七星关区大银镇,去年又扩展到包括朱昌镇在内的更多村镇。在这里,由于父母不在身边或者文化水平低,很多孩子说话、走路都要慢一些,有些老人嫌麻烦,常把孩子背在筐里。“这对他们身体发育很不利,但看护人没有这个意识”,毕节大银镇一名家访员说。如果说城市里的早教是想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山村早教则是希望孩子能正常发育。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研究员刘蓓提到,很多研究表明,3岁以前是儿童发育的黄金期,之后的弥补会越来越难。这项早教试验(名为“慧育中国”)就是该基金会发起,刘蓓是项目负责人之一。她和同事走访多地调研发现,在偏远山村,3岁以下儿童处于“异常”或“可疑”状态的比例,比大城市高出几十个百分点。

刘蓓记得第一次去大银镇考察,山路很难走,交通不便,而村里人又住得很分散。目的地即便就在同一个村,走路有时也至少得半个小时。几乎每家生的孩子都很多,又看不到父母的影子,基本都是爷爷奶奶在带,处于散养状态,够温饱就行。

在另一个贫困地区开展两年后,山村早教才推广到了毕节。它实在不适合做第一个试点地区,“效果难以显现”。项目后来拓展到十几个省的贫困县,调研显示,在它们之中,毕节的初始结果也几乎是最差的一个。

在当地,只要孩子年龄符合要求,父母中有一方在外打工、单亲家庭,或者是父母、儿童有残疾,以及母亲的学历在初中以下,都符合入户家访的条件。

早教课并不复杂。一岁前的婴儿阶段会锻炼抓握、手眼协调能力,拿玩具给他们抓;再往后,锻炼听力,发音,辨认颜色,拼图等,还有踢球。

为了吸引孩子,有些玩具是家访员晚上下了班,熬夜制作的。比如,用矿泉水瓶亲手改造的“置物瓶”——小东西放进去,再拿出来,可以锻炼动手能力。用旧衣服做的布娃娃,上课的时候掏出来,教孩子怎么盖被子。

“不要捂住口鼻哦,会没法呼吸。”这是属于社会情感方面的课程,家访员会叮嘱孩子以后对弟弟妹妹也要这样。身体、语言、认知,社会情感,是课程的几项提升目标。她们拿到教材后,以周为单位规划上课内容,从孩子6个月一直持续到42个月。

 

家访员制作的玩具。讲述者供图。

除了上课,儿童还会得到补充锌、钙等元素的营养包。刘蓓说,做儿童早期发展项目,有个非常重要的初衷——给他们一个公平的起点。

改变在村子里慢慢发生。一个在大银镇做了近5年的家访员说,一开始她甚至被当成“偷孩子的”、“搞传销的”,老人堵在门口不让进,前几次课程只能让村干部,医生陪同。但现在,早教在镇上已经成了自然而然的一件事,家家户户有了适龄的孩子都会主动报名。

她的第一批学生现在进了幼儿园,即便是留守儿童,也能记得家长的电话号码,能辨别颜色,会数数,“这都是以前不敢想象的事情。”而这些以前在工厂打工、在超市卖菜的家访员,对于做这件事的价值,虽然想不到教育公平这种词,但她们喜欢说“埋下一粒种子”。

 

成为“老师”的女人们

天慢慢亮了,喻琴艳挣扎着起床,开始做早饭。五个孩子中,老大、老二上了初中,住在学校,剩下的三个还在梦乡里。到了七点二十,这位37岁的妈妈骑上电瓶车,招呼孩子们坐好,送他们去上学。

路不好走,喻琴艳骑得很慢,负重着实不小,除了挤在电瓶车上的四个人,每个孩子的书包都很沉。喻琴艳也背着自己的大“书包”——送完孩子,她得立马去村头的一户人家上早教课。这只是她忙碌的一天的开始,接下来还有四五家在等着。

家访员是喻琴艳从2021年10月开始的新职业。在毕节七星关区朱昌镇的一个村庄里,她每周有三四天的时间,要去二十户村民的家里上早教课,每节课一个小时。虽然辛苦,但这份工作让她可以留在孩子身边,这曾经是很奢侈的一件事。

之前她只身在外地打工两年多,丈夫不愿意外出,偶尔在村里做装修类的零工,今天挣点钱明天又没了,不够家里开销。

她先去了浙江的木皮厂,成为流水线上的一颗螺丝钉。每天从早到晚10来个小时,就站在那里,接过来各种各样的材料,放到机器里,然后传送到另外一边,下了班还要打扫卫生。“真的很累,干过的活儿里最累的”,喻琴艳说。

几个孩子是支撑她干下去的动力。每个月发了工钱,她只给自己留1000块,剩下的都打给家里。偶尔逛一下淘宝,看到好看的衣服就买给孩子。

喻琴艳喜欢跟孩子视频,但山里的网络不太好,总看不清。断断续续的信号里,大女儿说,校服没有洗,爸爸让她下周继续穿。喻琴艳生气了,她打给丈夫,但丈夫说“没水”。

 

资料图。源自视觉中国。

孩子们经常要自己做饭,有时炒菜的油会迸到女儿脸上,喻琴艳放假回来,再要离开外出打工的时候,女儿说,“妈妈,你走了,我又要过水深火热的生活”。

这句话反复在她心里回响。那段时间丈夫特别爱打麻将,手机扔给孩子人就不见了,喻琴艳觉得孩子们好像孤儿一样,她问自己,这么辛苦挣钱为了什么?更何况,钱都打回去了,到了年底回家,丈夫还说没钱。

一个人在外面,有时候觉得很憋屈,她也就是散散步,自己安慰自己。最终下定决心回来,是因为孩子的成绩出现了剧烈波动。小女儿以前能考个七八十分,突然下降到二十多分,小儿子的情况也不好。喻琴艳慌了,干脆辞了职。

回到家里后,她依然为生计发愁。去年9月到村委会盖章,村干部问她,“你反正带那么多孩子也出不去,要不找点事做?这里有个给娃娃们做早教的工作。”喻琴艳第一反应是,不行吧,顾得过来吗?

但不用每天上班,并且时间可以自由安排。她心动了。学历要求高中毕业,喻琴艳刚好就是。回到家,她翻箱倒柜把毕业证找出来——离开学校之后,种地、打工,带孩子,都用不上这东西。

她当时对“早教”懵懵懂懂,觉得跟幼儿园带孩子玩一样,想起在电视上看过“胎教”,心里也嘀咕,这么小的娃娃能学啥?

去镇上面试的时候,五六个面试官坐了一排,听她用普通话做自我介绍,以后给孩子上课也要说普通话。喻琴艳的普通话不太好,夹杂着南方口音,但也还算流畅。招聘家访员采取“就近原则”,最好就在本村,交通阻隔少,也更容易被接纳。在一些更为偏远、没人报名的山村,学历要求被降低到了初中。

早教家访员的背景大多跟喻琴艳相似,当地人,要照顾孩子,不想外出打工,在附近又找不到合适的工作。邓漫今年32岁,有三个孩子,最大的六岁,小的刚满两岁。从大专毕业后,邓漫很快结婚生子,中间她也在镇上卖过衣服,超市打过工,一个月到手一千来块。以前丈夫也在镇上工作,这两年疫情,生计越来越难,去了广东。

“现在找一份工作太难了”,邓漫感叹。被录取后,她开心极了,赶紧打电话通知远方的丈夫。尽管那个时候,她都还不知道具体要做什么,一个月能拿多少钱。

新录取的家访员会被项目组召集到毕节市区,在那里上课,分组模拟家访,也慢慢开始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更重要的是家长

这天,喻琴艳又换了一个新的学生,之前的那家怎么都不愿意再继续了,“孩子这么小,上这些有啥用?”当一个有些前卫的概念来到偏远山村,冲突很快开始发生。

邓漫掏出带来的玩具,家长看了一眼,嗤之以鼻,“这什么玩具,我家更好的有一大堆,多的是。”还有人问她,“你这玩具干净吗?别的孩子摸过了别给我家孩子用。”很快,有几家说什么也不做了。

几乎每个老师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每当早教试验来到一个新的乡镇,刚开始都有老师辞职。在毕节七星关区做项目督导的樊团英提到,一个镇招的40多个人,到了第二年已经离开一半多了,只能继续滚动招聘。

有些人不适应和人打交道,有的是嫌工资低,基本工资几百块,上一节课30元。家访员有严格的考核,每次都要拍照片,如果跟孩子玩得太开心,忘记拍,20块钱就没有了。满打满算下来,一个月能挣3000多。

工作内容也比预想中的繁琐,很多个夜晚,家访员都在自己孩子的吵闹声中做统计报表,做手工。上课的日子,一出门就是一天,中午就在小卖部随便买个面包对付下,就算和孩子混熟了,也不好意思在别人家里吃饭。

 

家访员在上课。讲述者供图。

课程结束时,家访员要约好下次课的时间,等上课前再打电话确认。但喻琴艳得到的回答经常是,“不确定,应该都在家吧。”她不好意思每次都给别人打电话,觉得有点小题大做。有时候会跑空,到了家里没有人,只能骑上自行车,先去下一家。

家长一旦忙起来,家访就变得格外艰难。邓漫的一次早教课是田边树下完成的,没少流汗。那是个两岁的小孩,父母都外出打工了,爷爷在镇上做泥水工,只有奶奶带着。

赶上地里需要奶奶干活,邓漫只好追到了地里,孩子还在奶奶背上,没放下来,脸晒得通红。邓漫把他们带到树下,孩子总在哼哼,又说口渴,歇了好一阵才开始上课,拿出积木认形状。“在家开门关门的时候,你看门是什么形?”快结束的时候,邓漫问道。孩子最终抓起了长方形的积木。

吸引小孩子的注意力本身就是件难题。邓漫遇到过一个内向又爱哭的孩子,哄了很久都不配合,去的次数多了,多拿新玩具和糖果奖励吸引她,才慢慢配合。配合的孩子新鲜劲也经常只有一二十分钟,不想玩了,就会把玩具扔到地上,跑到一边去玩。

其实,入户早教的目的不只是教孩子,更重要的是家长。看护人必须在旁边听课,老师毕竟每周只来一个小时,剩下的时间里,需要看护人给孩子重复课上的知识。

“要多跟孩子训练,多跟他说话”,喻琴艳总是叮嘱看护人。她发现环境的影响真的很大,有个小女孩跟着年迈的曾祖母生活,老人喜欢打牌,总抱着孩子去。喻琴艳上课教她分辨物品,她嘴里冒出的回答总是在牌桌上听来的“八点,九点”。

喻琴艳说,在课后带孩子练习的家长,只是少数。留在孩子家里的玩具经常没法回收,破损严重。如果家里孩子多,又比较调皮,在上课的那天玩具就被弄废了。

邓漫也发现,即便做了小半年,有些家长仍然很敷衍,觉得没什么用。邓漫性格开朗,每次都笑着解释,她寄希望于课上久了,家长们能看到一些价值,毕竟主动上门,还是免费,“有些人的观念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看到实际的作用后,才会改变。”

 

家长陪着孩子在练习。讲述者供图。

丈夫劝过她,钱挣那么少,不如出去打工。但邓漫喜欢这份工作带来的成就感——给小孩子创造可能性。而出去打工,好像就只是干活,学不到什么。

留下来做这份工作的收获,可能是上一次课孩子还不会说话,不会走路,但下一次他突然开口了;可能是时间久了,离开的时候学生会拉着她的衣角哭;又或者是,一个原本不配合的家长,也主动买了小动物挂在墙上给孩子认。

而喻琴艳仿佛找到了一个生活的出口。刚从外地回来的时候,她很焦虑,听到邻居说,孩子上了高中后生活费和学费,一个月得千把块钱,这该到哪儿弄?生孩子的时候她还不懂这些,以为跟自己上学时一样,不用花什么钱。有时候看到丈夫坐在那里,拿着手机悠闲听歌,喻琴艳会在心里问,怎么他就感受不到压力呢?

但现在,她觉得自己平和很多。“顺其自然吧”,她想,反正这几年不会出去了。有时候喻琴艳去家访,一些孩子早早在门口等着,她掏出新的玩具,两个人都玩得笑出声。那些时刻,所有烦恼都暂时 抛到了一边。

 

漫长的改变

回到这个早教项目的起点,来看看实验的结果。甘肃华池县是项目最早的试点,跟踪评估显示,在身体、语言、认知、社会情感等几个方面,早教干预都起到了明显改善。

项目来到毕节后,大银镇2018年的评估报告也显示,在做了13个月的家访后,干预组认知能力发育“正常”的比例提高了11个百分点,而对照组(未做干预的家庭)“正常”的比例则下降了近5个百分点。

在做入户早教之前,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还做过另外一个项目——山村幼儿园,针对3-6岁的孩子建幼儿园,做学前教育。刘蓓提到,三年前她们做十周年回访评估时,第一批入园的孩子刚参加完中考,用中考成绩来预测高考成绩,然后与对照组做比较,她们发现,那些孩子考上二本的概率有很大提高。但刘蓓说,这实际上还是晚了,大量欠发达地区的儿童在三岁以前没有接受任何干预,差距在不断增大。

考虑到山村孩子上幼儿园的时间普遍晚,之前规划的早教课原本只到三岁,但可能之后又有一两年处于不上学的放养状态。为了让教育更连贯,早教课程时间增加到了42个月。

目前,早教试点已经在全国十几个省份的一些乡镇展开。但对于全国范围内的贫困地区儿童来说,覆盖还远远不够。

 

家访员制作的玩具。讲述者供图。

刘蓓介绍,基金会不可能有资金在所有的地方推行,即便是已经试点多年的地区,也一直希望地方政府逐步接手,但着实是件困难的事。有些政府能承担一半的资金,已经算是不错的合作模式了。

在华池、毕节的这些早教尝试,基金会定期收集数据,评估效果,实验最终的目的是——为国家相关的政策制定提供依据。“尽管做了不少努力和尝试,早教项目暂时还没有写进政策里。”刘蓓觉得,需要一个过程。

而不在项目观察范围内的一个变化正在发生,家访员陪伴自己孩子的浓度增加了。以前也买玩具,但很少陪孩子玩,觉得丢给他们就行。现在,走在路上看到小动物,邓漫会指给自己的小儿子,重复告诉他,那个是小鸭子。

喻琴艳反复对自己强调,陪伴孩子不是待在一起,各干各的就行了。她买了乒乓球,五子棋,还有一些画本,有空就会带她们一起玩。

这应该是试验最想达到的目的之一。刘蓓说,教会孩子一些技能不是重点,通过家访改变看护人的养育行为,才是更重要的。在一些家长的身上,也可以看到改变。那些一辈子不识字,听都听不懂普通话的老人,在旁边陪了几年,现在能用普通话交流了。

不过,这样的尝试,究竟能给孩子的人生甚至是一个地区带来什么?刘蓓说,最早一批学生今年才不到10岁,上小学,改变要花更长的时间去观察。

如果不把跨度拉那么远,一些这样的故事已经在村里口口相传。在大银镇新丰村,有两个孩子住隔壁邻居,其中一家的爷爷不太理解,没能做下去。

另外一个孩子,刚接触家访员的时候只有两岁,木讷,交流起来也困难,常被爷爷背着。但到了进幼儿园的时候,他不用手把手教就可以学写字,认得颜色,方位。而没上早教课的那一个,家庭住址,父母电话,都说不出来。他的爷爷很后悔,要给更小的孙子报名。

家长们看到了早教的作用,后来的工作就会变得顺利。2017年加入的家访员,很多都辞职了。但到了后期,流动率越来越低,去年几乎一年都没有人离开。每当有背着大书包的女人在村里经过,大人和小孩都知道,是老师来了。

 

 
 

收藏

 

收藏

所有跟帖: 

一面来历不明的镜子 -YMCK1025- 给 YMCK1025 发送悄悄话 (212 bytes) () 08/07/2022 postreply 11:28:31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