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字当头

来源: YMCK1025 2022-07-23 12:58:16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717834 bytes)

中国的“吃文化”

谋生叫糊口,

工作叫饭碗,

受雇叫混饭,

靠积蓄过日子叫吃老本,

混得好的叫吃得开,

占女人便宜叫吃豆腐

女人漂亮叫秀色可餐,

受人欢迎叫吃香,

受照顾叫吃小灶,

不顾他人叫吃独食,

没人理会叫吃闭门羹,

有苦难言叫吃哑巴亏,

嫉妒叫吃醋,

理解不透叫囫囵吞枣,

理解深刻叫吃透精神,

广泛流传叫脍炙人口,

收入太少叫吃不饱,

负担太重叫吃不消,

犹豫不决叫吃不准,

不能胜任叫干什么吃的,

负不起责任叫吃不了兜着走,

被人暗中算计叫吃闷棍,

拿好处费叫吃回扣,

算计同事朋友叫吃窝边草,

帮外人叫吃里扒外,

老汉娶小媳妇叫老牛啃嫩草,

穷得没饭吃叫喝西北风,

做得辛苦叫吃力。

连解雇都叫炒鱿鱼,

没能力叫吃干饭,

不领情叫吃力不讨好,

靠女人吃饭叫吃软饭,

做很难做的事叫啃硬骨头,

没事找事叫鸡蛋里挑骨头,

靠父母叫啃老,

上当受骗叫吃亏。

 

=========================================================

 

你见过的最奇葩的假文物是怎样的?

知乎日报 2022-07-15 08:00 Posted on 北京

 

有的假文物能够以假乱真,有的假文物却让人忍俊不禁。

 

要是奇葩到了一定程度,假文物也能假出新高度。

 

今天和知乎答主一起「开开眼界」。

 

 

 你见过的最奇葩的假文物是怎样的?

 

 

答主:赛骏传播4686 赞同了该回答)
 
 
在 2013 年时,有一个震惊文物圈的大事件——河北省冀宝斋博物馆被查。
 
这个事件在当时的文物圈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与一般的文物造假不同的是。
 
整个博物馆展出的文物都是奇葩的「假文物」。甚至还有一群所谓专家为这些文物作保。
 
更令人吃惊的是,这个号称投资 5400 万元的村办博物馆不但是国家 3A 级景区,还是衡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河北省级科普基地。
 
这座每年拥有 60 万元政府扶持,圈地数十亩的博物馆在被曝光后终于停业整顿。
 
 
让我们来看一下馆中所藏文物吧:
 

洪武年制的釉里红龙纹大玉壶春瓶,工匠的迷之画风可能会让朱元璋有点不高兴。

 

恶意卖萌的清朝八宝双耳瓶。

 

简笔画一般的唐朝五彩人物叙事葵口盘

 
上面的文字写道:
 
长孙公无忌,字辅机,乃河南洛阳人氏。自幼喜书好墨(好奇怪的表达方式……)。少年时季勤奋,加之父严师谨,便夺取功名后,被当朝封为赵国公。
 
果然那个「季」字是「既」错别字吧……而且他那么多功劳,为毛这里写的好像勤奋读书然后就突然成了国公了!
 
一生辅佐皇上为朝廷立下许多汗马功劳。(你敢再写地再烂点吗?)圣上围表其卓著功绩,特钦赐一套精品大盘供其玩赏。
 

汉朝五彩瓷器大缸

 

晋朝三英战赵云葵口盘

 
三英......战赵云?!
 

王安石墓志铭

 

整齐划一,分好性别的十二生肖。

 

周朝十二生肖

 
最后,还有这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炎帝(神农氏)制造的青花人物瓷。
 
原来在距今 4000 年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掌握了高超的烧制技术。
 
 
当然,这家博物馆在曝光之后,马上受到了中国各大主流媒体的关注。
 
以人民日报为首的媒体甚至对这家博物馆进行了专题报道。
 
 
最终,随着冀宝斋被查封整顿。这场闹剧才得以收尾。
 
 
答主:厂花蛋蛋姐1.6 万赞同了该回答)
 
中国高仿的最高水平,国家给钱请他「造假」。
 
大概在 95 年左右,俩故宫的专家上潘家园逛来,赏了一样东西,经鉴定是北魏陶俑,而且是真品,赶紧和宫里说,宫里批了 10 万元拿下来了,北魏陶俑可是稀罕物件。
 
过两天,国博的专家又在潘家园看见了陶俑,机器和人为鉴定都是真品,赶紧向上面申报,前前后后一共买了 3 次,花了 80 万。
 
又过了俩月,专家们又来到潘家园(感觉他们的工作可能就是去潘家园淘宝...)发现:「怎么还有?!而且满地都是?!」
 
北魏陶俑这种东西是明令禁止流通的,一定是河南某个大墓被盗了,这事儿太大了,直接报警吧。
 
国家文物局很重视这事,决心彻查到底,警察拘留了销售北魏陶俑的人,经过突击审讯,供认「北魏陶俑」是洛阳孟津县南石山村一个叫高水旺的提供的。
 
这下好办,盗墓贼找到了,警方来到高水旺的家里,高水旺很淡定:
 
「我没盗墓,这些都是我做的,不信你去后院,全是。」
 
警察来到了后院,发现真的全是成品、半成品、工具一应俱全专家再验,还是辨不出真假,后来经了解,高水旺的特艺厂证件齐全,人家就是做古玩高仿品的,不过是客户经常拿他的产品去糊弄人,而且警察找上门这也不是第一次了。
 

图:高水旺

 
高水旺自幼生长在南石山村,17 岁学习唐三彩制作,后来在热火朝天的唐三彩大战中,这位心灵手巧又不苟言笑的艺术天才,把自己关进低矮的作坊开始独辟蹊径,如饥似渴钻研唐三彩的「高仿」技艺。
 
选用最接近真品的原料、采用最接近真品的工艺,使器物的造型和装饰风格与真品丝毫不差,而且要对新仿制的唐三彩进行做旧处理,最大限度达到以假乱真的境地。
 
那时北邙山碎落的三彩残品还时有所见,高水旺苦苦寻觅,一块块观察对比,再到博物馆看造型、看成色,反复数次,高水旺手下的马和骆驼已经酷似真品。
 
对他来说,高仿品的外观已经不成问题,但釉料成分、烧制火候、做旧处理等难题接踵而至,他买来化工原料,反复配方烧制,终于配出了唐代釉的成分,找到了唐代窑的火候,一步步制出了可以乱真的高仿唐三彩制品。
 
高水旺仿制的三彩马和骆驼,连肌肉、鬃毛、饰物的微细之处都表现出来了。
 

图:高水旺和他仿制的骆驼

 
现在高水旺的作品和故宫的那些真正的旧藏摆在一起,只是标注不同:陶马俑(北魏),陶仕女俑(唐代),陶骑马俑(中华人民共和国 高水旺仿制)……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可这样的技艺,那些流失于国外的唐三彩,现在高水旺正在一件件「找回来」

 
2008 年,高水旺作为仿古洛阳唐三彩制作代表性传承人,将唐三彩传统制作技艺申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获得成功,唐三彩传统烧制技艺入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 年,高水旺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唐三彩烧制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2011 年,他创作的三彩「三面观音」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主办的「 2011 天工艺苑·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银奖」。
 
现在的高水旺被评为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唐三彩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他烧制的唐三彩一次次在国际上获奖,「勾头黑马」获得国家优质产品。
 

三彩侍女和三彩大马作品,在中国民间艺术博览会上被评为金奖和银奖。

 
 
高水旺做的唐三彩都称三彩,去掉「唐」字,不仅有继承,还有创新。
 
2009 年,他聘请动漫形象设计师、网络技术专家,设计推出了网络动漫卡通形象「小破孩」三彩工艺品。
 
 
这可能是从未有过的古今结合,唐三彩迄今已有 1300 余年的历史,其技艺断代的历史亦有近千年,高水旺重新掌握了这种技艺,并且成功地通过了专家和机器的检验。
 
做高仿做到这个地步,如今的高水旺是中国文物学会理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美国亚裔美术家协会理事。
 
中国的仿制唐三彩大师级人物,他的作品同样具有收藏价值。
 
 
写完这个故事,不管你们有什么想法,不聊了各位,我要去东北玩泥巴了(手动再见)。
 
 

题图来源:《古董局中局》

 

===========================================================================================

 

长得着急是种怎样的体验?

知乎日报 2022-06-17 08:00 发表于北京

 

现在的女明星一个个都像吃了防腐剂一样,到了阿姨的年纪却只能喊出一声姐姐。

 

但是也有一些人,明明是弟弟妹妹的年纪,却被叫做叔叔阿姨

 

不过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我们都要爱自己的每个样子。

 

你见过长得着急的人吗?有什么趣事呢?

 

 

 长得着急是种怎样的体验?

 

 

答主:藏绫羊

 

高中时生病,在医院挂水,同时做物理习题。

 

旁边的大叔看见我,说:「小师傅这么刻苦,快考研了?」

 

我听了不是很高兴,指了指我的习题集:「没看见这是高中物理么?」

 

大叔愣了下:「不好意思大兄弟,没看出来你是物理老师。」

 

 

答主:甜酒饭团

 

「孩子多大啦?」

 

「 20 」

 

「你看起来也就三十好几,孩子都二十岁啦,真幸福。」

 

「……」

 

 

答主:门徒

 

昨天也就是周日约了暗恋已久的学妹去一家高档餐厅吃饭

 

学妹属于羞答答娇小可爱的软妹子,一般我觉得这类妹子应该喜欢长相成熟看起来稳重有责任心的男生

 

为此特意换上一身帅气西装还将头发梳成大人模样

 

等到了餐厅我优雅的打了一个响指煞有风度的喊了一声:点单!

 

然后走过来一位面目清秀态度十分热情的服务员, 她面带微笑上来就跟我说

 

「 您好先生,今天正值父亲节我们店特意推出了「父爱如山」的优惠套餐,只要您女儿(转过头微笑看着妹子)对您(转过来微笑看着我)说声「爸爸谢谢您」你们就可以享受五折优惠呦 」

 

 

答主:silencio

 

大年初一在高铁上,一制服帅哥拿着盒饭售卖。问价。

 

帅哥曰:不同口味,价格不同。有 45 的, 55 的, 65 的。

 

问:有十五块的吗?

 

帅哥:有,在餐车。

 

我:知道了。

 

过了一会儿我走进餐车准备买盒饭,听到帅哥在跟餐车的漂亮高姐说,刚才有个人在问 15 块钱的盒饭,看样子像个领导。

 

然后我走到柜台前,帅哥下意识说了句「他来了」

 

我一听,*****的机会来了……

 

我:你好,美女,有 15 元的盒饭吗?

 

美女:有的。

 

然后递给我一盒正方形的饭盒,分量比之前 45 ,55 , 65 的大很多。但是饭菜没有分隔开。

 

我端在手里掂量了一下,然后还给了高姐。说了句谢谢。她惊讶的表示:你不要吗?

 

 

 

我:我不要。谢谢!

 

然后我就默默走回了自己的位置。

 

过了几分钟,我就听到了有史以来第一次高铁上叫卖 15 元盒饭。而且在半小时内,我所在的车厢里叫卖了两次。

 

我带上耳机,望着窗外,假装没有注意到叫卖和高姐炙热的目光,我给今天装的这个逼打满分。

 

我能装这个逼,主要是因为我体型偏胖,长得又比较着急,脸四四方方的,我都觉得我看着像个领导。

 

然后就是作为一个正在实习的医学生,基本上只要我在医生办公室,新病人一进门就会主动找我看病。其他医生的病人如果找不到主治医生,也会主动找我解释病情。

 

比较尴尬的就是跟着年轻老师值班,病人非要我看病,把老师扔在一边。我说找老师看病,病人还不情愿。然后我说我是实习生,没有权利看病和解释病情,人家还不太相信。

 

题图来源:《这个杀手不太冷静》

编辑:漂亮灯神

 

========================================================================================

 

两代红人20年戏,一个失势,一个消失:东北笑星的秘密都在这里

宅少 宅总有理 2022-06-28 06:30 Posted on 四川

 

 

 

没有钱,

没有社会地位,

没有文化,

人很难掌握自己的命运。

——作家·王小波

逝于1997年4月11日

出自作品:《沉默的大多数

 

 

……

 

 

 

01.

 

 

 

上世纪80年代初,东北二人转还没出什么风头。出风头的是东北相声。

 

1977年,赵本山回到莲花六队石嘴子沟种地时,沈阳曲艺团刚刚恢复建制。从此,沈阳相声迎来了黄金十年,诞生了一大批著名相声演员。其中,以杨振华、金炳昶特别出名。因为他俩在79年说了一段《假大空》。

 

这段相声的威力,不亚于同年姜昆那段讽刺“四人帮”的《如此照相》。

 

「杨振华、金炳昶合作旧照」

 

后来,金炳昶当了沈阳曲协的主席,收了一个女徒弟,叫金珠。唱京韵大鼓的金珠,年轻时倒追过一个曲艺团的相声演员。他名叫巩汉林

 

另外,《假大空》的作者之一,是相声作家陈连仲。1978年,陈连仲也收了个徒弟。这位徒弟曾和巩汉林一起应聘沈阳曲艺团。结果陈老师大义灭亲,收了巩汉林,把徒弟打发到了锦西曲艺团。这个徒弟,就是范伟

 

当然,也不怪陈老师正直。巩汉林的爸妈,就是沈阳曲艺团的演员。

 

两年后,范伟到了一个叫铁岭的地方。

 

直到1983年,他才考回到沈阳曲艺团。恰好那年,赵本山、潘长江被调到铁岭民间艺术团,专攻二人转。三人就这么擦肩而过。

 

沈阳有说相声的,其实哈尔滨也有。《洛桑学艺》里洛桑的师父尹博林,就是黑龙江的。他父亲尹柄正,1972年曾为哈尔滨曲艺做了一个突出历史贡献,开了一个曲艺培训班,请了黑省诸多曲艺名家来执教。

 

其中有个叫黄枫的,当过黑省曲艺家协会的副主席、曲艺团党委书记。

 

黄老师唱山东快书。70年代李双江名歌《美国兵都是废货》,就是他填的词。

 

黄老师有三个儿子,最小的那个,名叫黄宏

 

「黄枫和他的三个儿子」

 

1973年,沈阳军区文工团跑到哈尔滨招人,年仅13岁的黄宏,成了最小的特招生。临行前,黄枫给儿子一个厚厚的笔记本,说我也没别的送你,你要是争气,去了部队,就努力搞创作,把这个笔记本填满吧。

 

黄宏很争气,不但很快填满了笔记本,还很快当上了沈阳军区曲艺队队长。可惜他唱山东快书,表演机会越来越少。借着80年代相声热,他就拜了父亲的一位老朋友做老师。黄宏这位老师,就是马东的爹,马季。

 

1987年黄宏写的相声《招聘》,就是马季亲自帮忙改的。

 

两年后,黄宏把《招聘》改成了小品,顺利登上春节联欢晚会。他成为了第一个进入春晚的东北笑星,并且在春晚舞台上,连续站了23年。

 

很快,巩汉林、赵本山、潘长江、范伟等人,也先后跟着上了春晚。

 

东北笑星军团逗笑全国人民的故事,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日后他们的各种无奈、苦痛、膨胀和失落,也是从那一天开始的…

 

 

 

02.

 

 

 

在东北笑星军团里,黄宏头一个铁了心要上春晚。比起其他人,他最早感知到电视的威力,尤其是春晚舞台的巨大影响力。

 

生于曲艺世家的黄宏,从小擅长表演,创作天赋极高。13岁考入文工团后,14岁就下部队表演处女作。16岁为唐山大地震创作《雨夜茶棚》被人民文学出版社刊发。《巧接连长》等作品,连连在全国拿奖。

 

光创作,还不满意。1982年,黄宏自考大学,又去军艺进修,最后一路拿到了北大硕士文凭。然而从学校出来,抬头一看,晚会火了,身边很多人都上了电视。实力并不强,名气却很大。力争上游的黄老师,自然很不甘心。

 

「年轻时的黄宏」

 

可当他带着山东快书去辽宁春晚时,却惨遭拒绝。理由是并非所有人都能听懂山东话,而且快书不适合电视表演。黄宏想改说评书。导演又说,辽宁评书大师太多,不缺你一个,你要真想来,搞点小品吧。

 

从此,黄宏开始专攻晚会小品创作。

 

1987年,黄宏上了辽宁春晚。这还不够,同年,他又带着《百科全书》向春晚自荐。小品讽刺图书市场品味低下。创意通过后,节目组让他回去排练,拿片子来审。黄宏兴冲冲回去,军区给拨了5000块钱,还把王刚找来参演。结果等他把小品排好、送审,节目组已经忘了他。

 

看完样片,节目组的人没乐,并委婉地说:

 

“这次咱们小品太多了,你看你是怎么回去?”

 

经此挫败,黄宏心里憋了股劲儿,一口气搞出《卖猪》、《家庭杯智力竞赛》等5个作品,上遍了省级、市级的所有晚会。其中以《招聘》影响最大。

 

那是1988年,沈阳搞“东三省评书故事大赛”。黄宏带着《招聘》去参赛。评委觉得他唱山东快书,不算正经评书,第一轮就把他刷下去了。黄宏心思活泛,找到了日后赵本山的御用编剧、辽宁曲协秘书长崔凯,说你让我进去,没奖无所谓让我演就行。崔凯说,你搞个赞助吧,我给评委们说说。黄宏就带着10辆“白山牌自行车”挤进决赛,拿到了故事组金奖。

 

随后,黄宏把它改成小品,一人扮演3个角色,上了沈阳春节晚会。这个节目被春晚导演看到,非常喜欢,让他改一下,上1989年春晚。

 

「既是作者,也是表演」

 

不过《招聘》并没让黄宏走红。真正改变他命运的,是第二年的元旦晚会。

 

那年他跟宋丹丹合作了一个节目,叫《超生游击队》。

 

《超生》的成功,源自黄宏的洞察。有天他上街,看到街道办的人在驱赶一个怀孕妇女,说你要生孩子别在我这条街生,去对面那条街生去。黄宏好奇,上去打听,人家说对面那条街归另一个街道办管,我们不负责。黄宏精准抓住这个点,很快写出作品。送去春晚节目组,没要。元旦晚会要了。临上晚会前,春晚导演看了作品,来抢。黄宏还是选择了元旦晚会。

 

小品播出第二天,“海南岛、吐鲁番、少林寺”就火了。宋丹丹之前演小品《懒汉相亲》里的魏淑芬,没红,演完这个之后说:

 

“《超生游击队》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

 

春晚老观众都知道,在“白云黑土”统治小品舞台前,黄宏、宋丹丹才是一对。《超生》之后,他俩又合作了《手拉手》《秧歌情》等作品。结果不久,宋丹丹宣布退出,说我一人艺演员,再这么演下去,没法儿演正剧了。对此,黄宏一度十分沮丧,痛苦仿佛“婚变”,差点失去创作激情。还是春晚导演打电话给他,他才跟魏积安合作了《擦皮鞋》,勉强拿了个三等奖。

 

「小品《超生游击队》」

 

黄宏牛逼的地方在于,本子创作力极强。他上春晚的节目,自己都参与了文本创作。《擦皮鞋》后,迅速写出《打扑克》,本子拿给马季,马季看了十分惊喜,差点跑去演小品,最后觉得说了一辈子相声,还是要守住这个道。

 

黄宏又找侯耀文。侯爷一看,本子太棒了。直接辞演另一个群口,跟他搭档。

 

这个《打扑克》,无论尺度还是形式,至今是春晚难以超越的经典。

 

当年黄宏创作力强到什么程度?《综艺大观》热播时期,一旦找不到节目,剩下一半空白,央视的人只给两个人打电话,一个黄宏,一个牛群。这俩人,两天就给你写一个完整的东西,而且能够迅速过审。

 

2010年,他写的《两毛一脚》因与马未都的版权纠纷,被临时撤下。距离春晚开演只剩79个小时,黄宏愣是带着团队,迅速改编好之前的作品《美丽的误会》。这个小品,直到春晚直播,才第一次跟观众见面。

 

那时候,宋丹丹已成为本山的白云大妈。

 

而黄宏的搭档,变成了巩汉林。

 

 

 

03.

 

 

 

巩汉林首次上春晚,是在1990年。

 

一开始,巩汉林没敢想当演员,准备在乡下呆一辈子,建设伟大祖国。他性格腼腆,小学初中时,曲艺团来招人,一审查,说出身不行,就淘汰了。1976年他下乡插队,没想回城。父母着急了,逼着他考大学。

 

离高考前几个月,巩汉林昼夜鏖战,最后考入沈阳第二教师学校,读哲学系。

 

到了大学,巩汉林才松弛下来。心思开始活动,去考了两次沈阳曲艺团。曲艺团让他回学校开介绍信。校长说,你毕业再来吧。结果毕业时去问,学校早把他人事关系送到教育局了。巩汉林一咬牙,辞职,进曲艺团。

 

到曲艺团学相声,巩汉林是从底层拉大幕干起,一路拉到了相声压轴出场。曲艺班子通常讲一个论资排辈,年轻人进来,得先伺候老先生喝几年茶。巩汉林呢,赶上了一个80年代相声热的好时候。

 

「说相声时期的巩汉林」

 

更关键是,他和黄宏一样,能写。为了争取机会,巩汉林埋头创作。曲艺团有个笔会,人家每次写一个作品,他要写七八个。

 

恰好那几年,在侯宝林、马三立等大师的牵头下,中国开始举办相声大赛。1984年,青岛举办全国相声大赛,师胜杰崭露头角;1986年相声大赛上,李金斗一举成名;1988年,大连又搞了个“星海杯”,牛群、冯巩第一次做搭档。在这几年里,巩汉林的《无尚光荣》拿了84年优秀创作奖,《会海怨》拿了86年的表演荧屏奖,《国粹异彩》拿了88年的创作表演三等奖。

 

88年的“星海杯”,范伟也去了。他和巩汉林去大连参赛,巩汉林还问他借了300块巨款,给金珠买裙子。那届一等奖得主的捧哏,名叫范振钰。

 

还有一个三等奖得主,来头特别大,那就是少马爷马志明。

 

就因为能写,巩汉林在相声大赛上扬名,并拜唐杰忠做了师父。唐杰忠发现他表演更有特色,让他朝这方面发展。巩汉林干脆演起了小品。

 

「巩汉林与唐杰忠」

 

1988年底,巩汉林在辽宁春晚上演了自己的小品处女作《如此竞争》。跟他对戏的不是一般人,是早就在东北成名的“天下第一瞎”,赵本山。本山的故事后面再说,先说那年两人对了两天戏,就靠《如此竞争》火爆东三省。

 

沈阳军区文工团的黄宏看了,劝巩汉林照这个路子演。但巩汉林进取心很强,第二年跟另一个铁岭演员演了小品《对缝》,演一个奸商。

 

那个演员,叫潘长江。他在《对缝》里演一个结巴。

 

「《如此竞争》里的二位」

 

《如此竞争》和《对缝》,都曾送到春晚过审。节目组看了,说一个演瞎子一个演结巴,影响不太好。就算了。1990年,春晚把东北三个相声队叫来,每人分配一分钟讲段子。巩汉林说一分钟太短,发挥不了,准备回东北演一个小品。导演说那给你三分钟。巩汉林还是不演,非要回去。

 

临走前,导演发来一个《打麻将》的剧本,需要一个演妻管严的男演员。巩汉林看了,觉得有点意思。之前找了好几个男演员,节目组都不满意。巩汉林要求操一口江浙男子口音演绎。审节目的一看,十分满意。

 

从此,他就在春晚舞台上扎了下来。

 

整个90年代,巩汉林之所以能给全国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还得感谢1988年的另一件事。那年,春晚向全国征集小品,北京曲剧团的石林写了个《英雄母亲的一天》送去,说这本子必须让一个老太太演。那就是赵丽蓉。

 

《母亲》令赵丽蓉一炮而红。此后,石林成了赵老师的御用编剧,写出了《如此包装》《打工奇遇》《功夫令》和《老将出马》。每个本子里,都需要一个人演老太太的儿子。赵老师是唐山人,巩汉林正好会模仿唐山话,创作又是一把好手。经人推荐,巩汉林成了赵丽蓉的搭档。

 

1991年,两人在“党的生日”晚会上首次合作,出演《母亲的心》。

 

「赵丽蓉与金珠、巩汉林」

 

赵老师的春晚故事,这里就不展开了。只说1996年,巩汉林和金珠调入铁路文工团。那一年,赵老师在家养腿,没上春晚。跟巩汉林临时搭档的,变成黄宏。这为日后两人的数次合作,埋下伏笔。

 

1990年春晚,东北军团正式发力。巩汉林演了《打麻将》,赵本山首登春晚《相亲》,宋丹丹产子,黄宏跟严顺开临时组队,演了《难兄难弟》。

 

两年后,潘长江也出现在春晚舞台上,打了一次并无特色的酱油。那是个叫《草台班子》的南方小品,一个广东演员临时走了,他上去顶替。

 

「潘长江和巩汉林初次合作」

 

演完后,自然没给观众留下什么深刻印象。但就在第二年,潘长江把一种崭新形式植入到小品中,相继创作出了《桥》和《过河》。这种崭新的形式,就是连唱带跳。彼时在小品里,还没有谁会演着演着就突然来一段:

 

“哥哥面前一条弯弯的河…”

 

这种唱跳的灵感,正来自于铁岭最风靡的民间曲艺:二人转。

 

 

 

04.

 

 

 

其实二人转的窝子,不在辽宁,而在吉林。吉林省市乃至县,都有民间艺术团。80年代初,二人转也并不红火。直到铁岭组了一个艺术团。

 

辽宁二人转不景气时,铁岭因地靠吉林梨树,深受风气影响,相关艺术团体,一直保持活跃。当年吉林有个董孝方,不但发明了抛手绢,还口传了《大观灯》,最终引来赵本山、潘长江火爆东三省。70年代,铁岭文工团曾改良二人转,派人去上海研究滑稽戏,甚至把《罗密欧朱丽叶》改成过二人转。

 

但因为大环境不行,文工团好多人纷纷改行,只剩下了几个骨干。其中一个,就是日后演“大辣椒”的李静。每次下乡慰问,吃不饱也穿不暖,就这么挨冻挨到了80年代。转折发生在1984年。那年,东三省搞首届民间艺术节,差不多一整年在各项文艺比赛中都没获奖的辽宁志在必得,不然脸上无光。

 

铁岭的领导对此很上心,专门把话剧团、曲艺团的人凑一起,要排精品节目。就在这次艺术节上,铁岭曲艺团代表辽宁参赛,五个节目,全拿了一等奖。尤其一个叫《1+1=几?》的节目,拿到了特别贡献奖。

 

出演这个节目的,就是赵本山。

 

「天不生你赵本山,二人转万古如长夜」

 

这次艺术节后,曲艺团和话剧团合并,正式成立铁岭民间艺术团。发挥出色的赵本山被调到团里。跟他一起调到这里的,还有潘长江。

 

1984年,俩人赶上了二人转的好日子。

 

和黄宏、巩汉林一样,潘长江也生于曲艺世家。父母是评剧演员。他爸唱武生,他妈攻旦角。3岁那年,他就被抱上台演过《雷雨》。他爹不太支持他演戏。但在迷恋过国画、雕刻等艺术后,年幼的潘老师,最终心系评剧,偷偷练功。几经阻拦未果,父亲终于允许他做演员。1977年,他考入铁岭评剧团。

 

但由于身材所限,潘长江看上去前途黯淡。连戏袍都撑不起来,怎么成角儿啊?潘父思来想去,找到曲艺团导演李春明,问能不能指条明路?李春明说,要不然去唱二人转吧,这玩意儿是丑角艺术,县剧团正好缺人。

 

1982年,唱二人转并不是长脸的事。但为了舞台,潘长江还是去了。此后,他出演《猪八戒醉酒》、《换亲记》等剧,在铁岭渐有名气。也就是在那时,他认识了赵本山。两人各带一个队,每天演二人转。

 

当时,潘长江住在厕所改建的平房里,赵本山住的是收发室。

 

「赵本山和潘长江」

 

比起巩、黄、潘有父母铺路,赵本山的出身,则要凄惨许多。

 

他不是什么曲艺世家出生的。本山5岁时,母亲病逝,7岁时,父亲跟人打架,跑了,留下他跟爷爷生活。赵本山小时候,天天跟在二叔赵德明身边。二叔是个瞎子,会二胡、评书、大鼓。本山耳濡目染,很快就学上手。

 

日后他演“天下第一瞎”,也拜二叔所赐。

 

没多久,少年本山就进了文艺队。1977年,文艺队解散,他只好回去种地。“四人帮”完蛋后,莲花乡重组曲艺团。种地种到快绝望的赵本山,这才找到活路。由于本山大叔天赋异禀,艺术领悟力鹤立鸡群,很快被领导从乡里挖到镇里,又被挖到县城。1982年,他到铁岭县剧团,成了潘长江的同事。

 

这期间,铁岭文工团副团长,也就是日后给黄宏支招的崔凯,创作了拉场戏《摔三弦》。这简直是一部为赵本山量身定制的戏。赵本山在剧中饰演一个盲人,结果一炮而红,在全省农村曲艺调演中,拿到表演一等奖。

 

1984年,该剧被拍成戏曲电视剧,拿了金鹰奖。加上《1+1=几?》获奖,赵大叔成了铁岭民间艺术团的骨干。你以为大叔的神迹到此结束了?2年后,他又和潘长江合作出演《大观灯》,在同一个剧场,连演500场。

 

「《大观灯》的磁带照」

 

当时是个什么盛况呢?每天早8点开演,夜里12点结束,场场爆满,中间歇半个小时,观众就要闹。由于剧场没空调,赵本山演到几乎脱水。

 

后来他成了团里的特殊照顾对象。每天每场补助100块,每天吃炖鸡。潘长江的表演固然也很出彩。但大部分观众,是冲赵本山去的。

 

就这一个剧目,给铁岭文工团创收了二三十万元。

 

从此,本山成了东三省喜剧界难以撼动的王者。

 

他录制的各种二人转节目卡带,铺满了大大小小音像店的柜台。

 

此时他与春晚,只差了一个姜昆的距离。

 

只是这段距离,一走就是整整三年。

 

 

 

05.

 

 

 

1989年,国际富山演剧节,辽宁派铁岭文工团去。很多团不服气,说派了个最土的团。结果潘长江演的《猪八戒拱地》,拿到了最高金奖。除了潘老师,还有黄小娟演的《梁祝下山》,赵本山和李静演《马前泼水》。

 

对于潘长江而言,这是人生的一大高光时刻。对于赵本山而言,这是去玩儿的。《马前泼水》里,本山演的配角,是他花钱买来的。当时他靠走穴,已经过上了小康生活。只是为了出国门见见世面,拿不拿奖无所谓。

 

《大观灯》后,青年本山就头脑灵活地承包起了演出队,四处表演。别人5块一场,他50块钱。最后能涨到500块。有人心里不平衡,李静就说:

 

“有他你才挣5块呢,没他你5块都没有。”

 

靠着走穴,本山迅速过上了好日子。这份活络心思,也为日后的“本山传媒”埋下伏笔。此乃后话。先说回出国前,本山还碰到一件改变人生的事。不止改变人生,往远了说,这件事改变了整个东北喜剧的气候。

 

「改变本山人生的人」

 

1987年,业已成名的姜昆到东北演出,观众没乐,他反倒被拉去看赵本山的演出。姜昆看得前仰后合,赶紧把本山介绍到央视。这一年国庆晚会,本山演了个《1+1=几?》。他要演18分钟,台里只给13分钟,铁岭这边怕笑果打折,干脆给本山拉去现演。节目组的人看到乐得不行,就说:

 

“行了,一分钟都不用砍,你们想怎么演怎么演吧。”

 

这一演,本山心说春晚肯定稳了。

 

结果1988年,赵本山和李静在春晚哈尔滨分会场演《跳大神》,录音不合格,没放。1989年《老有少心》被认为东北土话太多,又没让上。

 

三年没上,不但本山急,全铁岭都急了。最早跟春晚搭线时,领导拿公款买了10瓶茅台让他送去,本山不知往哪儿送,自己把酒喝光回了铁岭。乡亲们都听说他要上春晚,岂料连续三年没动静。过年期间,本山都不愿出门。

 

万万没想到,由于《超生游击队》的火爆,东北话被带火。于是1990年,《老有少心》改良了成《相亲》,登上春晚。随后,小品《小九老乐》、《我想有个家》和《老拜年》连年登台,帮本山奠定了舞台根基。

 

「小品《相亲》」

 

不过1994年,他的节目被刷了下来。

 

那一年,赵本山给自己物色了一个新搭档。那就是说相声的范伟。

 

范伟后面再说。先说拿完国际金奖后,潘长江和巩汉林合作《对缝》。录像送到春晚,因涉及结巴,没让上。潘长江只能目送巩汉林先上了春晚。一直挨到1992年《草台班子》,去打了个酱油。就在第二年,潘长江跟黄小娟根据《叔嫂情》,改编出了《桥》,把唱跳给融入到了小品里。

 

本来这个节目领导看了也不满意,说潘、黄恋爱不真实。但由于节目形式新颖,还是给了机会。随后,潘长江乘胜追击,又在《桥》的风格上写出《过河》,靠着那段“哥哥面前一条弯弯的河”,彻底火遍大江南北。

 

演完那段小品回铁岭时,那是红旗招展、鞭炮齐鸣,锣鼓喧天、人山人海。

 

「凡是浓缩的都是精品」

 

细心的观众会发现,同样是从二人转里汲取营养,赵本山的小品,都是以语言包袱和表演特色取胜,很少加入歌舞。其中一大原因,就是本山嗓音并不出色,所以干脆靠四六八句押韵,最终成就了一代“念诗之王”。

 

而这,恰好给了潘长江发挥的空间。

 

1996年的春晚,令人印象深刻。那一年,黄宏和徐帆合作了《今晚直播》,巩汉林和赵丽蓉上演《打工奇遇》,潘长江和闫淑萍一起《过河》。本山呢,演了他认为最累的一个小品,并不怎么搞笑的《三鞭子》。

 

那是为了弥补头一年《牛大叔提干》写的。

 

范伟,从此成了他最重要的男搭档。

 

 

 

06.

 

 

 

范伟跟他们不一样,家里没有搞曲艺的。他在沈阳胡同里长大。父亲算是个文艺青年,投了半辈子诗歌、散文,换来的是一大堆退稿信。

 

范伟生性内向,不爱表达,嘴笨,不善交际,性格瞻前顾后。这也为日后他与本山的裂隙埋下伏笔。偏偏这样一个人,17岁在舅舅的介绍下去学了相声。1983年,他从铁岭考回沈阳曲艺团,做了巩汉林的同事。

 

他和巩汉林、黄宏一样,能观察,能写,处女作《一个厂长的日子》被送到央广电台演播,《无事生非》、《自食其果》拿到辽宁很多相声创作奖。东北刮起小品风后,他开始参演小品,但无甚特色。

 

直到1993年,他写的《要账》,还在拿相声节的奖。

 

「相声《要账》」

 

命运转折在头一年,那年范伟在京参加政协晚会排练,突然接到赵本山电话,说看过他演的小品,正好手上有个作品需要换演员,问能否见一面。第二天见面,聊了。结果第三天,说节目组定了,不换人了。

 

再次会面,是第二年6月。赵本山排了个小品《走毛道》,想起范伟。这个小品奠定了两人的合作。随后,赵本山带着范伟和小品《儿子大了》进京。一通表演下来,范伟满身是汗。导演组的人没笑,对他和本山说:

 

“节目够呛,回去吧。”

 

这一年,范伟又没上成。

 

1994年,崔凯给本山、范伟量身定制了《红高粱模特队》。本来要演。中间岔出一件事,新闻上说某干部喝酒喝死了,导演组问崔凯能不能借题发挥一下。崔凯就写了《牛大叔提干》,讽刺公款吃喝。节目排好,领导一看,说你这大过年的给基层干部添堵,要不得。范伟心说完了,又要回东北了。

 

最后还是本山找到首长,说把乡长改企业秘书,尖锐的词给调整一下。

 

临上场前,本山又偷加了个“扯蛋”的包袱。小品引起一片叫好。也正因为《提干》太尖锐,第二年才拿《三鞭子》给缓和一下。《红高粱模特队》则推迟到1997年春晚才演。1998年,高秀敏进来,三人演了《拜年》。

 

但无论哪一个小品,范伟留给观众的印象,都不深刻,远不及巩汉林、黄宏这两位沈阳前辈。春晚结束,他上街,也没人认出他来。

 

「《提干》里范伟毫无存在感」

 

其他几位东北笑星,则因为春晚,这时的人生已彻底发生改变。

 

黄宏和巩汉林,都在大年三十建立了清晰形象。黄宏演小人物,砸墙、钉鞋。快书演员出身,一上场就给你喊一段四六八句。春晚听不到他吆喝,总觉得缺点什么。巩汉林呢,操一口南方小男人口音,虽然江浙沪观众有点想打他,但借赵丽蓉老师的魅力,还是把他归在了除夕夜必看名单里。

 

这两人,都在系统里。一个是沈阳军区,一个是铁路文工团。春晚带来的名气,多少给了他们事业上的加成。这也是日后黄宏何以能够调任到八一厂做副厂长,巩汉林最后成为了知名的文艺界人大代表。

 

至于潘长江和赵本山,那是实打实的银行卡上的好处。

 

在喊出“浓缩的都是精品”这句话后,潘长江总算在春晚立住了自己最初的舞台形象,深受观众喜爱。这种成名的影响力,远胜于《大观灯》。

 

96年到98年间,他几乎365天都在演出。一次去河南演出,1400人的剧场,卖了2000张票,外面还有1000人,堵住他不让走。第二年,他进入解放军二炮文工团。走出铁岭,来到北京,被授予大校军衔。随后,他涉足音乐、电影、电视剧。在他最红的时候,每到一个省演出,都得找一个经纪人。

 

本山呢,更不用说。前面提过,本山很有经济头脑,80年代就开始走穴,过上了小康生活。大叔胆子是大的,去国外参加比赛时,酒店满冰箱的东西其他人不敢碰,他一个人全吃了。1993年,本山就开了第一家公司,写的是艺术开发,做的是倒煤生意,很快拓展到木材、钢材、果茶。以本山一斤半刚喝开的酒量,这一路上,他结识了无数的人脉,很受领导们器重。

 

更重要的转折是,1998年后,他成了春晚舞台上的顶流。

 

《儿子大了》被打回辽宁那年,春晚出现了一个高嗓门的东北女笑星,高秀敏。高秀敏也是唱二人转出身,在吉林文艺汇演上拿过一等奖。

 

1992年,她登上吉林春晚,演《春打六九头》。本子,是何庆魁写的。

 

那之前,何庆魁给东辽县剧团写稿,月薪60块,每天还得去捡废品。赵本山走红后,何专攻小品,狠逼自己,拿了一堆全国大奖。最终,他和高来到本山的身边,成了大叔创作上的左膀右臂。1998年是三人初次合作。

 

第二年,陈佩斯、朱时茂退出春晚,赵丽蓉演了最后的作品《老将出马》。也就是这一年,何庆魁给赵本山写出了《昨天、今天、明天》。“白云黑土”组合,正式登场。凭借这个作品,赵本山一跃成为春晚小品王。

 

从那年起,本山耀司成了东北喜剧军团无可争议的核心人物。

 

甚至某种程度上,他成为了东北喜剧的代言人,二人转文化的代言人。

 

全国观众从此养成了“大年三十看本山”的习惯。

 

「一个划时代的小品」

 

当时,宋丹丹要跟本山组队,黄宏很不开心,告诉丹丹姐,听说本子很烂。为了请宋丹丹出山,何庆魁跑去她家里一句一句把本子聊给她。事实证明,只有宋丹丹能给“白云”增色,要不是她帮忙,本山也不会那么快就建立难以撼动的小品王地位。据说此后,宋丹丹和黄宏的关系,一度很冷淡。

 

尽管黄宏老婆段小洁的朋友马丽娟,是赵本山的第二任妻子。马丽娟和赵本山做搭档,还是因为黄宏写的一个戏曲小品。

 

黄宏为什么感到沮丧?

 

这就要说到春晚在给这帮人带来名气、财富后的另一样东西:

 

那就是无尽的失落和焦虑。

 

 

07.

 

 

 

前文说过,宋丹丹第一次离开春晚,跟黄宏散伙时,黄宏感到十分痛苦,一度失去了创作方向。此后,黄宏再没找到一个特别稳定的搭档。

 

黄宏在春晚的搭档,有过魏积安、徐帆、赵薇、句号、牛莉等等,这些人都不像宋丹丹能演出自己风格,也导致黄宏很长一阵子作品没给观众留下回味。直到后来跟巩汉林、林永健合作那个“大锤八十”,才立住一个鲜明形象。十多年来,黄宏的搭档换了一个又一个,导致他作品质量忽高忽低。

 

相比之下,巩汉林幸运很多,也对春晚看得没那么重。他早早就遇到了赵丽蓉,成了一枚出色的绿叶。他从不抢戏。他和赵老师那些小品,大部分戏彩儿都在老太太身上,他觉得应该。1995年,他要演一个东北电视剧,干脆拒绝了春晚的邀请。即便导演组说剧本十分精彩,非他不可。他还是不去。

 

要不是电视剧导演犯病,他可能就错过了。要知道,那一年小品的本子,他已经读过。小品的名字,叫《如此包装》。

 

后来,赵丽蓉老师离去,让他倍感伤心,没有好本子,宁可不上春晚。他选择跟黄宏搭档,也是被黄老师死磕的创作精神感动了。

 

「侮辱性不大,讽刺性极强」

 

相比于“失去搭档”的沮丧和痛苦,长江和本山受到的“伤害”要大得多。

 

1996年《过河》爆红后,春晚特别邀请潘长江为97春晚定制一个类似的节目,但不许搞男女恋爱。潘长江写了个《开学》。进组后,一路审查,都很顺畅。结果腊月二十八晚上,突然打电话给他,把节目撤了。

 

没有任何理由。接到电话后,潘长江在外面游荡了一夜。当时北京的湖面上结了冰,他走到湖中央,下意识狠狠跺了几脚,差点一死了之。

 

2001年春晚,更悬。由于前面的节目节奏没控制好,多占了5分钟,导演组为了保证12点敲钟,把午夜前潘长江的《三号楼长》给拿了下来。第一次上春晚的闫学晶一听就哭了。最后,还是铁岭老同事赵本山,硬生生用小品《卖拐》抢下4分多钟,才保证了潘长江、闫学晶的出场。

 

赵本山自己,也没少被“折磨”。

 

90年代,春晚小品群雄并起,本山立足未稳,每年都想上春晚。只有这么大的舞台,才能给足他影响力。《儿子大了》没过那年,压力就挺大。《提干》过审,他整宿整宿睡不着觉。后面《三鞭子》《模特队》,演得又不够出彩。好在何庆魁及时出现,帮他创作了一串奠定江湖地位的精品。但成为小品王后,压力更大。全国观众都等着看他,不想上也得上,不好笑也得上。

 

《火炬手》那年,本子就很烂。整个小品充满说教,赵本山和宋丹丹排得特别痛苦。演完一下台,宋丹丹就哭了。“白云黑土”组合诞生后,春晚观众对他和宋丹丹寄予厚望。这让本山的压力,比其他人大数百倍。

 

每年在影视之家排练,他都要冲屋里那个灯下跪祈祷,希望今年能熬过去。

 

在博鳌跟龙永图对话时他说:

 

“我们让全国观众快乐,但我们几个人最不快乐。”

 

但没办法。欲戴王冠,必承其重。谁叫他是赵本山呢。

 

「白云黑土,是永远难以超越的经典」

 

能有痛苦、沮丧,那是已然成名的副作用。相比于这些,2001年《卖拐》前,尽管范伟已经跟赵本山搭档了许多次,却连被讨论的机会都没有。

 

从《提干》《模特队》到《三鞭子》《拜年》,演秘书、乡长、司机,连续四届春晚,范伟都没被观众辨识出来,只被认为是本山带上的一个小跟班,没留下一句印象深刻的包袱。2000年,本山和宋丹丹演《钟点工》时,本来为他设计了一个角色,不淡不咸。范伟说算了,上不了不要硬上。

 

他年年上春晚,年年尝到的,都是失落。

 

直到2001年,《卖拐》横空出世,范伟剃了一个大圆乎脑袋,一改往日小品里斯斯文文戴眼镜的形象,往丑角儿路上挪了挪,这才火了。此后,《卖车》《功夫》紧跟《卖拐》一炮三响,加上《心病》,他的春晚形象才立住。

 

「这个形象伴随了范伟很久」

 

没火的时候,沮丧。火了之后呢?害怕。

 

这下范伟尝到了和宋丹丹一样的滋味。

 

年年与赵本山搭档,范伟的压力与日俱增,甚至对春晚舞台感到一丝恐惧。2005年《功夫》一上场,他就说错台词。把”借我一双慧眼”,说成了“借我一眼”。

 

这也为他和本山的裂隙,埋下伏笔。

 

最终,范伟成了东北喜剧军团里,第一个退出春晚舞台的人。

 

 

 

08.

 

 

 

即便是第一个离开春晚,从1995年到2005年,范伟也在这个舞台上横跨十年之久。而黄宏、巩汉林、潘长江、赵本山,就更不用说了。

 

自1990年《超生游击队》算起,到赵本山退出春晚结束,20多年里,东北话成了全国最幽默的方言,这几位东北喜剧人也为至少三代中国老百姓,留下了数不清的经典包袱,为他们制造了数不清的欢笑。在春晚语言类节目群星璀璨、令人期待的年代里,这支队伍占据了半壁江山。

 

相信无论多少年过去,被那些年春晚陪伴过的中国观众,依然能记起《打扑克》里的“女秘书管董事长,小报记者管著名演员”,依然能记起《过河》里的“董存瑞个不高,关键能顶炸药包”,依然能记起《打工奇遇》里的“宫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依然能记起《昨天、今天、明天》里的“改革春风吹满地,中国人民真争气”,依然能记起《卖拐》里的“还要啥自行车”…

 

在那个春晚影响力无敌的年代里,黄宏、巩汉林、潘长江、赵本山、范伟用他们特有的东北喜剧包袱,制造了太多年度流行语。

 

也正因为他们及其背后团队的努力,全体中国人,在除夕夜才得以收获那么多欢笑,东三省的喜剧魅力,才得以辐射到全国各地。

 

「“忽悠”这个词,是从春晚火的」

 

尤其在90年代相声气势急剧衰落,春晚小品不断铸造国民记忆的日子里,东北喜剧人可谓牢牢占据着广大人民群众对喜剧的认知。陈佩斯的淡出,赵丽蓉的离去,让春晚舞台上只剩下这一枝独秀,几乎无人能够撼动。

 

虽然湖南出了奇志、大兵,上海出了滑稽戏,四川也曾送川普小品上春晚,但在整体气候上,都无法与东北喜剧相抗衡。

 

在1984年陈佩斯、朱时茂以《吃面条》开发出小品这一新颖喜剧后,东北乡这群以“民间曲艺”为根基成长出来的小品演员,把他们从东三省民间艺术里汲取的营养发挥到了极致,不但成功把二人转里的四六八句、歌舞唱跳完美融入到了小品创作中,还为国人的口语注入了诸多东北方言词汇。

 

直到现在,也没有别的地方喜剧人,能够做到这一点。

 

在这支队伍里,赵本山,无疑是最成功的那个。

 

本山不但成为了东北喜剧军团的核心,成为了万众期待的焦点。

 

在喜剧宗师光环的加成下,他还把东北第二代喜剧人,推上了历史舞台。

 

那就是所谓的“赵家班”。

 

 

 

09.

 

 

 

赵本山不仅是个喜剧天才,在商业上的嗅觉也很敏锐。

 

2001年,本山去吉林玩儿。经高秀敏邀请,去看当地的二人转演出,被逗得笑了一夜。那天夜里,他朝舞台上砸了几万块,并当场收张小飞为徒。一个想法就此酝酿开来,与其搞什么煤炭、钢材生意,不如搞文化产业。二人转这种来自土地的民间曲艺,应该提纯、锻炼,使之走向全国。

 

很快,本山就自己掏钱,办了两届二人转大赛,把东三省优秀的演员苗子都攥在了手里。另外他听了何庆魁的建议,按东北和平大戏院的路子,开始在多地开设剧场。这一来,从各大剧院挖来的演员,首先有了演戏的地方。

 

但还不够。这样演,走不出东三省。

 

本山还有一大绝招:影视。

 

「赵本山和徒弟们」

 

早在90年代拍《男妇女主任》那会儿,本山就尝到了影视传媒的甜头。要让演员们身价蹭蹭上涨,最好的办法,就是拉他们去拍电视剧。于是乎,《马大帅》、《刘老根》、《乡村爱情》宇宙,应运而生。

 

一开始,徒弟还不够多,本山就请高秀敏、李静等人来镇台,也请过宁静等人加盟。随着徒弟队伍壮大,赵氏乡村喜剧里,被塞进了越来越多“赵家班”面孔。小沈阳、王小利、刘小光、唐鉴军等人,基本上都是本山重点培养的对象。何庆魁写《刘老根》第一季时给高秀敏不少台词,到第二部,高大姐就渐渐退居次席了。《乡村爱情》故事,则是“赵家班”荧屏集结的大本营,不是本山的徒弟就是本山的亲戚。捧红了他们,拉回剧场,再赚一波。

 

几年间,“刘老根大舞台”就从两三家,变成七八家,从东三省最好的大剧院,一路开到北京。在京开业时,更有半个娱乐圈来捧场。

 

除了开剧院,本山又在地方大学增设相关院系,建立辽宁民间艺术团,在辽宁台开《本山快乐营》。就这样,大叔从根源上,解决了二人转演员的问题,然后找出好苗子,去演电视剧,凭电视剧走红后,再赚出场费。

 

而《本山快乐营》,不但能保证演员们的曝光,还有一笔能跟电视台共同分成的收入。像《乡村爱情》这样的爆款,在辽宁台播放时的贴片广告,不是台里说了算,由本山传媒决定。这种从影视到剧场到综艺一条龙的产业链,东北其他剧院的人也尝试过,几乎都失败了。无论从影响力还是人脉上,这事儿只能赵本山来干。久而久之,好演员,都到了本山手上。

 

「《乡村爱情》捧红了太多人」

 

在艺术创作上,本山又是一个特别会扬长避短的人。跟张艺谋拍《幸福时光》,他偷着学了不少东西。第一次跟央视合作,拍《刘老根》。央视不放心,怕他拍成小品段子,派专人跑去“监督”。拍到第五集,某领导来探班,一看赵本山拍的部分,当场就把第二部的合同给签了。

 

后来多少年里,《乡村爱情》都是央视的重头戏,在黄金时段播出。

 

但就在创立“赵家班”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变数。

 

这个变数,就是范伟。

 

关于「本山&范伟恩怨20年」,我之前详细写过。这里简单聊一下。

 

本质上,范伟和高秀敏一样,不是本山的徒弟,只是搭档。基于此,本山就没办法像要求徒弟一样要求范伟。但在《卖拐》后,范伟爆红。本山又在《马大帅》《刘老根》《乡村爱情》中对他委以重任,给他安排的台词、戏份越来越多,最终成就了“辽宁第一狠人范德彪”。放眼东北,范伟人气一度位列本山之后。但就在这时候,范伟的人生方向,发生了改变。

 

2001年前后,范伟就老往北京跑,心思转移到电影上。2003年,机会来了。他演《看车人的七月》,拿到一个电影节影帝。随后,范伟在一系列小成本电影里演主角。上半年他跑剧组,春晚前才跟本山碰头。

 

这期间,他一直想让观众忘记演喜剧的范伟,让大家看到他对文艺片的热爱。再小的角色,成本再低的电影,他都愿意去。

 

「本山和范伟的影视合作」

 

2005年,小品《功夫》之后,范伟想休息,没上春晚。本山就找宋丹丹继续白云黑土的故事。演完《火炬手》,一下台就哭的丹丹放话,说再也不上春晚了。第二年,本山想找范伟帮忙。结果这一年《关东大先生》的发布会,范伟没来。本山在现场说了些气话。两人的关系,僵住了。

 

关于这段往事的详情,本山如何有怨气,可以看「本山&范伟恩怨20年」,就不细说了。只说从那之后,范伟再没上春晚,在远离“本山乡村宇宙”后,一心一意做起了电影演员,直到《不成问题的问题》摘下金马影帝。

 

大脑袋范厨师和狠人范德彪,都成为往昔回忆。

 

本山的春晚搭档,从此变成了徒弟们。

 

 

10.

 

 

 

赵家班的演员,大部分和本山一样,都是穷苦出身。

 

小沈阳父母都是农民。一年到头挣不了几个钱。母亲唱二人转,给人家唱白事补贴家用。他小学辍学,种地太累,家里借了几百块,送他去学武。小沈阳表现不错,还拿过50元奖金。但由于家里穷,还是被迫回家务农。跟母亲出门哭丧时,看到二人转招生广告,靠着一口好嗓子,正式学艺。

 

成为二人转演员后,还是苦。到处给人演戏,显得低三下四。他在澡堂给人演过戏。在非典爆发时,因为没观众,在包厢里给剧场老板演戏。好多夜总会里,观众不是去看戏,是去看他们出丑、喝酒的。最多的时候,他喝过30瓶。不喝,就得挨打。当时小沈阳就觉得,这不是人干的事。

 

靠着“扮丑、受罪”,小沈阳在东北渐有名气。这引起了赵本山的注意,收他做了徒弟。2008年,本山就打算带他上春晚,排了个《我要当明星》。但后来被安排到元宵晚会,还得剪。本山干脆就说算了。

 

第二年,大叔准备了4个本子,结果一个个都被枪毙了。找范伟,范伟没有接电话。情急之下,弄出个《不差钱》,把小沈阳带上了春晚。按理说,这个本子算是赵本山作品里比较差的,就是个才艺表演串烧。

 

但一夜过去,小沈阳火遍大江南北。

 

「2009年春晚」

 

这种火,跟当年黄宏、巩汉林、潘长江乃至本山自己的火还不同。当年这波东北喜剧人,差不多前后经营了3到5年,才在春晚立住脚跟。可小沈阳的火,那简直摧枯拉朽。2009年,他的巡演历经20省、4个直辖市、70座城市,103场演出创收4个亿,一场算下来高达400万。

 

当时小沈阳被爆商演一场60万。年底,浙江卫视跨年,为请他花了100万。那年,为了拿下他首个通告,各大卫视你争我抢。最后北京科教台负责人通过韩红的关系联系到本山,说了一堆动人的话,才把小沈阳请到场。

 

那个节目,当年在全国同时段第一,创造了北京电视台周播栏目历史记录。

 

显然,小沈阳的神话和身价,离不开赵本山对“赵家班”的品牌经营。

 

为了给小沈阳降降温,第二年春晚,本山带了另一位徒弟。

 

「小品《捐助》」

 

王小利生于二人转世家。父母是嫩江民间艺术团演员。他从小跟父母四处演出,耳濡目染,很快就离开学校。由于效益不好,父母剧团解散。此后,他便跟父母四地谋生。这一路,王小利在火车硬座底下睡过觉,在农村土炕上演过戏。每到冬天,冻得浑身哆嗦,也去夜总会演过搞笑节目。

 

2001年,毕姥爷去和平大戏院看戏,遇到他登台演出,把他带到《梦想剧场》录过节目。这一年“本山杯”,他参赛拿奖,顺利拜师。演《乡村爱情》里的刘能后,逐渐被观众们认识。但真正出圈,还是靠春晚上的《捐助》。

 

虽然上了春晚,但此后他的名气,还不及没上春晚的宋小宝。

 

「小品《相亲》」

 

宋小宝16岁就辍学了。父母都是农民。为了让先读书的哥哥完成学业,他读完初二就出门打工。他曾到沈阳艰难糊口,靠打零工为生,做洗碗工,一个月300多块钱。后来没办法,只好回家种地。幸好此间,遇到唱二人转的剧团,他上去活跃气氛搞笑,被剧团负责人看上了。学起二人转后,靠着头脑灵活,宋小宝很快闯出名气。他在闫学晶的剧场演出,被本山看中。

 

在这帮徒弟里,宋小宝成长得最快。每年《本山快乐营》年终时段,大叔都要点评弟子,并一句不许掐,全播出去。对宋小宝的评价是:

 

“他迟早都要红的。”

 

那一年,他顶替“赵四”刘小光上《快乐营》,只演了四个月,就拿到了“年度最佳男演员”。随后,本山带他上辽宁春晚,演了《相亲》。这个小品虽然没在央视春晚播,却从网上流传开来,打开了宋小宝的名声。

 

还为广大群众留下一句口头禅:

 

“你可长点心吧!”

 

当然,宋小宝彻头彻尾火起来,靠的是日后的《欢乐喜剧人》。此乃后话。先说本山带着徒弟们上春晚那几年,也是春晚语言类节目最后的期待。

 

那时节,一波又一波春晚老喜剧人失去了把握时代的创作力,纷纷从网上抄段子。小品、相声都变得不好笑。中国人看春晚,仿佛只剩看本山。

 

而那,也是初代东北喜剧人,集体告别的日子。

 

 

 

11.

 

 

 

范伟第一个主动离开。紧接着是巩汉林。

 

2010年,《两毛一脚》与马未都产生版权纠纷后,临时排出《美丽的尴尬》,巩汉林就撤了。紧接着第二年,本山带王小利、小沈阳演《同桌的你》,留下一句“挺大个脸,我不爱看”。再一年,黄宏也留下了春晚最后的作品《荆轲刺秦》。潘长江一个人在舞台上,成了蔡明的新搭档。

 

巩汉林退出,主要是觉得没有好本子。

 

黄宏却有更深层的原因。

 

2012年4月,他当上了八一厂厂长。

 

「黄宏的《荆轲刺秦》」

 

2010年,黄宏“空降”八一厂副厂长,分管军教片。位置排在三位副厂长后面,算上政委,等于第六副厂长。但就在短短两年后,黄宏升任厂长,引起内部不小的震动。年底,他又当上了曲协副主席。

 

八一厂是老字号,当年曾把主旋律电影带上巅峰,拍出了《大决战》。但随着市场兴起,老字号逐渐被边缘化,主旋律电影也没人爱看了。黄厂长的担子很重,虽然他之前演过电影,也拍过电影,但要把这个势头转过来,极难。此后,他的工作重心就转移到了电影制作上,无心于小品创作。

 

但从战绩上来看,黄宏这个厂长,当得并不怎么样。

 

2012年10月,黄宏到周恩来老家,筹备《刘老庄八十二壮士》,希望把军事题材“推向全国,推向世界”。不久,又拍出雷锋题材电影《雷锋的微笑》。可惜这两部作品,都反响平平。连个具体票房数都没有。

 

2013年,黄宏搞了两个大手笔。一是明星阵容贺岁片《越来越好之村晚》,集结了王宝强、郭富城、章子怡等一大票顶流。正是为了这部电影,黄宏“放弃”了春晚。年底,黄宏又领头推出《目标战》,此片号称真实拍摄,真兵对抗,消耗炸药3000公斤油料60余吨,还有各类新型武器、枪械、重型机甲参与其中。为了宣传,黄宏还带队去了《鲁豫有约》,竭力推广。

 

结果前者口碑扑街,排了6万场,收益3000万,后者票房收入24万。当然这不能怪黄宏,因为这不光是他一个人的问题。2014年,八一厂又想办法参与了13部影片,主要是一些配合型合拍,其中就有《智取威虎山》。

 

但很快,有人举报说,八一厂不能变成资本的加工厂。

 

黄宏着急,亲自下场写《天河》的剧本。这部南水北调题材的电影,请来了濮存昕、俞飞鸿、李幼斌、陈宝国、张国立等人,但只收了3000多万。

 

忙得这么焦头烂额,黄大锤再也没有心思弄小品了。

 

「赵本山的《同桌的你》」

 

就在黄宏离开春晚舞台前一年,赵本山也完成了落幕演出。

 

虽然他说了那段重播时被剪掉的话,但实际上,本山并没那么容易放下春晚。

 

2012年,他准备了节目。直到那年1月,还在打磨作品。最早定的是王小利,演一个救孕妇的作品,他给配戏。导演组的人看了,觉得比较俗套,给枪毙了。当时本山身体极其糟糕,只能靠吸氧维持。

 

新一稿的剧本,前后改了30多遍。一个字一个字磨。作品源自一件真事,一张雪景照片里一对男女亲密地走在一起,被“人肉搜索”出来不是夫妻。靠误会和解扣来提供笑料。演员最后定了宋小宝,本山想捧他。结果彩排效果不好。宋小宝在辽宁人气很高,但换了一批观众,台下的人基本没笑。

 

2012年春晚是1月22日,1月18号晚上,本山说:

 

“那就不上了吧。”

 

从此,赵本山再也没在春晚舞台上出现过。

 

《同桌的你》之后,有观众还奢望能再次看到本山的作品。结果2014年,本山缺席中央文艺工作座谈会。一场舆论风波,彻底打破了这个幻想。距离座谈会四天后,本山就召回全国的徒弟,组织学习讲话精神。

 

随后,官方发文《赵本山激动得睡不着,这就对了》。不久,本山传媒在辽宁台的一些节目停播,《乡村爱情》在央视的位置也被替。本山大叔开始抄起了《心经》。就在那年,曾任铁岭市常委的辽宁某魏姓官员落马。

 

在此期间,社会上传出种种他与东北官场走得很近的传闻。但也有人表示,以本山的江湖地位,很多事、很多局,不是他自己能决定的。他有这个资源,总会有人找他。尤其是做陪客,他不想介入,躲也躲不掉。

 

2015年元旦现身刘老根大舞台时,本山大叔变得无比消瘦。好在这一年,他参加了“两会”,表示舆论风波可以理解,自己并不委屈。

 

「如今本山已是满头白发」

 

同样陷入风波的,还有八一厂厂长,黄宏。

 

也是2014年的文艺座谈会,黄宏没去。第二年3月4日,他被确认免职。听到这个消息,有人用当年那句“工人要为国家想,我不下岗谁下岗!”来打趣。更有坊间传闻,说黄宏当副厂长期间,靠着筹备厂庆,把握机会接近高层,在2012年前后,得到了一位徐姓大领导的赏识。

 

徐领导是谁,就不用我多说了。

 

2013年,黄厂长曾和山西人大代表、晋煤集团董事长刘建中商谈电影《风雨日昇昌》的合作。结果在其卸任前,山西反腐风暴中,刘建中被罢免。电影也没能公映。此后,关于黄宏的种种传闻十分喧嚣。事情扑朔迷离。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他和本山一样,不会再出现在春晚上了。

 

加上主动退出的范伟、巩汉林,最后,90年代崛起的东北笑星,只剩潘长江。

 

结果2018年,网友向潘长江喊话:

 

“看到你就烦,求求你别上春晚了!”

 

 

12.

 

 

 

初代东北笑星军团,就这么走下了历史舞台。那么以“赵家班”成员为代表的第二代东北喜剧人,能继续扛起东北喜剧的大旗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90年代东北笑星崛起,首先是沾了春晚的光。那年头,春晚作为新民俗一家独大,上去把全国观众逗乐,必火。而后来,春晚不那么好笑了。它自身所具备的威力,改变喜剧人命运的能量,也在指数级下降。

 

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就是:沈腾、贾玲、岳云鹏,这三个喜剧界的年轻顶流,先上了春晚,并没有火,上完综艺后,爆红。

 

你说巧不巧,就在黄宏、本山遭遇风波那年,中国迎来了“喜剧综艺元年”。

 

「时代变了,舞台变了」

 

喜剧综艺很早就有,辽宁、湖北、安徽、浙江卫视都做过。但并不成气候,谈不上爆款。率先在这上面开花结果的,是东方卫视。

 

2014年,安徽做《超级笑星》,浙江做《中国喜剧星》,湖北做《我为喜剧狂》。那年之所以喜剧节目扎堆,跟上头的一份文件有关。

 

2013年,广电总局发文规定,每家卫视每年引进国外版权模式节目,不允许超过一档,全国卫视歌唱类节目,上限为四档。要知道,《好声音》爆红后,引进国外版权做节目,已是行业共识。一纸文件下来,好多卫视都慌了。

 

慌了,既是危机,也是机遇。

 

早在2011年,SMG的娱乐总监,就把喜剧定为上海综艺崛起的主攻方向。最初的构想,就是弄一个“喜剧明星大PK”,还专门派人去英国学习了50天,为的是孵化节目方案。结果一回上海,发现全国出了七八档喜剧节目。

 

最后盘算了一下,就像唱歌节目是从《好声音》走到《歌手》一样,喜剧节目,不能一上来就搞明星PK,得先拿素人尝试。随后,东方卫视去全国各大夜场、小剧场、相声会馆挖人,把民间各地的喜剧苗子,都给挖了出来。

 

他们的合作伙伴则靠人情刷脸,请来了冯小刚、宋丹丹和郭德纲当评委。

 

「《笑傲》是给《欢乐》奠基」

 

就这样,《笑傲江湖》被重磅推出。并在其他卫视的喜剧综艺纷纷被砍时,一路坚持下来。两年后,东方卫视正式推出《欢乐喜剧人》。这档“喜剧明星大PK”节目第一季根本不被看好,去谈商务时,对方以“贾玲、沈腾都算不上什么大明星”为由拒绝。第一季播出时,连广告冠名都没有。

 

结果一出来就成了黑马。

 

尽管沈腾、贾玲还没有如今的国民度,宋小宝只是去帮小沈阳的忙,但承接《笑傲江湖》的制作经验,整个竞演一路逆袭,收视率甚至超过《快本》和《非诚勿扰》。到第二季,不但拿下巨额冠名,总决赛收视高达3.6%。

 

顺便还捧红了小岳岳。

 

「《欢乐》第二季,小岳岳爆红」

 

2016年,现象级的《欢乐喜剧人》,正式掀起中国喜剧综艺旋风。此后,东方卫视又做了《今夜百乐门》《笑傲帮》等节目。其他卫视纷纷跟上,喜剧综艺的春天正式来到。这波潮流,一直延续到《吐槽大会》《脱口秀大会》《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出现。中国喜剧人在春晚之外,找到了新的舞台。

 

这时期,春晚喜剧在90年代、00年代一家独大的影响力,早已被瓦解,而更多年轻、新潮、好玩的喜剧,又正愁没有足够大的舞台可以上。

 

喜综的一涌而现,让老百姓们看明白了:

 

原来好笑的节目多的是嘛!

 

偏偏在这一波喜剧浪潮中,第二代东北笑星,暴露了自身短板。

 

 

 

13.

 

 

 

喜剧综艺的看点,不光在喜剧本身,还在于PK竞演。

 

这要求每个团队,每周都要拿出一个相对成熟的节目。贾玲背后,有整个大碗娱乐编剧团,沈腾背后,有开心麻花的底蕴托底,小岳岳背后,站的是德云社无数锤炼过的段子。而辽宁民间艺术团,在剧本创作上,一直存在不足。

 

这跟他们来自民间曲艺队伍,大多是二人转演员出身,息息相关。

 

二人转最早靠的就是口口相传,是一种田间地头的艺术。在被东北笑星们尤其是赵本山带火后,才走进剧场表演。这波演员里,很多人的文化水平都不高,辍学早,有的甚至连剧本都读不下来,哪有啥剧作能力?

 

二人转红火起来后,他们长期在剧院、夜总会里搞笑,多数用的也是“一套嗑”。这套嗑跟剧本创作关系不大,就是一些绝活、荤段子和散碎的语言包袱,有的甚至更下三路,性别恶搞、自我丑话或打擦边球。

 

「《欢乐》上的赵家班」

 

跟赵本山、潘长江这波最早享受到二人转改良红利的演员不同,后来这群二人转演员,面临的是极大的创作枯竭。在剧场里逗乐,他们靠的是段子、扮丑,而并非系统的戏剧冲突。谁今天搞出一个新包袱、新手段,过不了多久,同行们都会学去。当年宋小宝出来时,大家都说他模仿小沈阳。后来上辽宁台的节目二人才澄清,小沈阳很多手段,是跟宋小宝学的。

 

赵本山的干儿子,写小品《功夫》拍电影《钢的琴》的张猛早就说过:

 

“你现在去看二人转,都是一个故事,换汤不换药。反复那些包袱,到哪儿都是那几出。但光靠二人转演员自身智慧,没有强大的创作团队帮忙,他们很难。靠上网搜几个段子改一改,毕竟有限。”

 

这话后来果然应验在辽宁民间艺术团身上。他们参演《欢乐喜剧人》时,剧本创作显然没办法跟开心麻花、大碗娱乐的编剧比。

 

后经网友扒出,他们好几个节目,是直接从韩国的喜剧综艺里“抄”的。

 

二人转这玩意儿,本质上还是民间曲艺,且靠表演支撑。哪怕有戏剧冲突,东北搞笑那一套,广大群众上在春晚上看了20多年。突然来了沈腾和贾玲这种新颖的喜剧形式,也算给观众开了眼,尝了鲜。

 

观众毕竟都是喜新厌旧的。

 

退一万步,即便没有贾玲、沈腾,也难。

 

20多年前,黄宏、巩汉林靠什么上春晚?这些人最早出风头,靠的都是能捕捉生活,能高效创作,能在全国曲艺大赛里拿奖,才得到上台机会。

 

《妈妈的今天》里那句至今令人回味无穷的“探戈儿奏是趟呀趟着走”,那可不是编剧石林写的,也不是赵丽蓉想的,是巩汉林攒出来的。

 

「趟着走」

 

至于赵本山,当年身后有崔凯、何庆魁、宫凯波、张惠中、张猛这样东北一流的笔杆子。这几乎是东三省最强编剧团的集结。后来的东北笑星,没有一个人能像他一样在身边围拢这么大一群黄金编剧。这些人,本来通晓二人转艺术,又经受了职业的编剧训练,很好地嫁接起了民间曲艺和专业剧本创作。

 

这恰好回到了当年张猛接受采访时说的:

 

“小沈阳要是聪明,想在娱乐圈多混几年,得找到能够帮他们的人。”

 

很不幸,没找到。且单论表演,他们又跟本山大叔,差了不知几个段位。

 

最终,这导致了东北第二代笑星们在喜剧舞台上的日渐衰落。开心麻花、大碗娱乐、德云社的崛起,替代了当年一夜爆红的小沈阳。

 

「两人当年还没那么胖」

 

时至今日,以本山、黄宏为代表的传统东北喜剧人的荣光,早已不在。

 

新一代喜剧人里虽然也有不少来自东北,但跟民间曲艺尤其二人转,已经没有多大关系。沈腾是军艺读戏剧表演的,马丽是中戏毕业的,贾冰是浙江部队文工团的,李雪琴甚至不是搞表演出身,人家在北大学的是新闻传播。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十来年。

 

但不管怎么变,有些事的根基不会变。

 

贾冰在部队时,创作《站台》《鸿雁》拿过许多优秀剧作奖。李雪琴去了《脱口秀大会》,在那么高强度的竞演压力下,写出了“宇宙的尽头是铁岭”。他们的成功到底还是离不开前面说的,精准捕捉生活,源源不断的剧本创作。

 

缺乏这种创作力的喜剧人,很难长久地留在舞台上。

 

到头来,不过是应了老郭那句话:

 

“艺人拼到最后,一定拼的是文化。”

 

 

 

14.

 

 

 

1921年,北平相声人冯昆志来到东北,组成相声冯家班。冯昆志的儿子冯振声,在沈阳收了四个徒弟,被称为“冯门相声”。冯家对沈阳相声影响深远。文章开头提到说《假大空》的杨振华、金炳昶,就是冯门传人。

 

清末民初,随着一大批相声演员闯关,落脚沈阳,沈阳相声一度形成了与北京、天津三足鼎立的盛景。“沈阳相声大会”,是东三省最早出现、存活时间最长的演艺群,有过长达十年的辉煌。1959年,这群相声演员,被沈阳市文化局接收、改组,并入了沈阳曲艺团,成了团里的相声队。

 

80年代初,在“相声热”的风潮下,不少东北年轻人跑去学相声。譬如范伟、巩汉林。他们可能没想到,没多久,相声就没落了。

 

沈阳相声当初的辉煌,不再为大众熟知。

 

通过春晚,中国老百姓记住的,是东北的小品演员。

 

二人转这种民间曲艺,也一度成为东北喜剧的标签。80年代初还不怎么景气的二人转,成了东三省剧场里最火热的表演。

 

「当宋丹丹跳起二人转」

 

只可惜,时移势迁,十年河西,十年河东。本山大叔那么厉害,借着这股时代的东风,也没能把二人转变成风靡全国的民间艺术。倒是90年代初一门心思想抹个红嘴巴、穿个小西装上电视的郭德纲,一番挣扎后,还相声于剧场,又把曾经一度没落的相声给叫醒了。一时间,相声又热了起来。

 

到而今,小沈阳、宋小宝再怎么火,也火不过岳云鹏和郭麒麟,乃至秦霄肾。

 

或许这就是一代代艺人的宿命,永远只能跟着潮水往前走,而无法把握自身命运的走向。

 

幸运如东北第一代笑星,黄宏、巩汉林、潘长江、赵本山、范伟,他们顺利登上了春晚这艘时代大船,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为中国三代观众,留下了无数的欢声笑语,成为了中国一个旧娱乐时代的注脚。

 

尽管多年后的今天,黄宏没了消息,本山隐居东北,长江只剩下“潘嘎之交”的烂梗,汉林跟国足撕逼还被姓董的乱喷,范伟直接远离了曲艺圈,但回头看他们当年留下的那些作品,相信许多人依然能开怀地笑出声来。

 

在我们精神生活还没那么丰富的年代,这拨人用极其旺盛的创作力,陪伴我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除夕夜,让我们快快乐乐地迎接新年。

 

「不知说点啥好」

 

在未来的许多年里,中国喜剧还会有新的故事,在一波又一波潮水中,还会有新的喜剧人涌现,替代如今的顶流。但曾经那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在大年三十夜里等某一个喜剧人出现的岁月,再也不会有了。

 

然而世事如此,你我把握不了那段岁月,一如他们把握不住自身的命运沉浮。

 

《霸王别姬》的开头,徒弟顶着盆,老班主往盆里浇水,不无得意地喊道:

 

“自打有唱戏的行当起,哪朝哪代,也没有咱们京戏这么红过,你们算是赶上了!”

 

片子末尾,到了新时代,空荡荡、黑漆漆的剧场里,程蝶衣一把剑抹过脖子,词儿还没唱完呢,段小楼惊得大喝一声:

 

“蝶衣!”

 

随后,屏幕变黑,大幕拉上。

 

片尾曲轰隆隆响起来:

 

“往事不要再提,人生已多风雨…”

 

 

「全文完,下次再会」

 

 

部分参考资料:

[1]《东北文化的繁荣与危机》,三联

[2]《小沈阳的奋斗》,非常故事汇

[3]《喜剧综艺这十年》,记者观察

[4]《黄宏的变与不变》,三联

[5]《厂长黄宏》,博客天下

[6]《巩汉林的喜剧人生》,鲁豫有约

[7]《光环背后的潘长江》,马兰花开

[8]《东方卫视:喜剧抢滩战中的地方样本》,三联

[9]《讲述春晚记忆》,潘长江

[10]《范伟&本山恩怨20年》,宅总有理

[11]《沈阳记忆:相声界的最炫东北风》,沈阳大事件

[12]《赵本山今年没上春晚》,三联

[13]《王小利:上春晚最风光》,黄种人

[14]《宋小宝:帮师父担担子》,腾讯新闻

 

 

-

END

-

所有跟帖: 

人之初,性本? -YMCK1025- 给 YMCK1025 发送悄悄话 (212 bytes) () 07/23/2022 postreply 19:36:37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