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往事(491)

来源: YMCK1025 2022-07-13 16:44:26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64327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YMCK1025 ] 在 2022-07-13 16:56:20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我和丈夫在非洲15年,只赚钱不花钱,想回国却很难

自PAI 自PAI 2022-07-11 22:31 Posted on 北京

 

这是《自拍》第312个真实口述故事

 

我叫徐元燕,1987年出生在福建莆田的华亭镇,很多人可能更熟悉我的网名“嘉莹妈妈”。

 

我在自家店门口拍的照片。

从2007年开始,我老公和我先后到非洲马拉维讨生活,在这里一待15年,几乎在非洲度过了我的整个青春,我们的两个孩子也出生在这里。

但马拉维的生活条件、教育水平远远不如国内,到了上学的年纪,我们只能把孩子放在国内当留守儿童,自己回到非洲赚钱。非洲的生活很苦,我也很想孩子,但现实情况并不允许我们全家团聚,很无奈。

 

我们的结婚照。

我和老公是同一所初中的,他高我一级,我们互有好感,就在一起了。但他初中毕业之后,我们就失去了联系。

初中毕业,我没考上高中。家人让我复读,但我不管怎么努力,成绩就是不行。我觉得自己对学习既没兴趣又不擅长,在学校耗着,不如早点出去打工。2003年,我离开了学校。虽然母亲让我先待在家,我却待不下去,家里本来经济条件就不好,爸爸妈妈靠打零工养家,我还有一个弟弟,在家吃闲饭怎么行?

一开始我未满18岁,去不了正规大厂,于是我就跟舅舅去晋江做鞋盒,每天争分夺秒地粘鞋盒,每个月赚几百块钱。我不甘心收入微薄,就去了包吃住、工资稍微高一点的饭店、咖啡店做服务员,但当服务员非常辛苦,长时间站着服务客人,经常脚抽筋。后来,我偶然听说卖手机提成高,又去手机店应聘导购,靠自己的努力,一个月底薪加提成,也能拿到几千块。

那时我还在彩票投注站做过打票员,见证过一位客人中五百万大奖。当时不觉得有什么,现在压力大了,觉得有钱真好。

2004年,老公通过他表妹找到了我的联系方式。原来,他初中毕业之后去了技校,但第二年就选择了辍学,和我一样出去打工。老公也是个留守儿童,下面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他的父母一直在外面赚钱养家。老公辍学以后,家里也没说什么。他在轮胎厂打过工,后来干脆去父母开的小吃店帮忙。

 

我十几岁时。

重逢以后,我们没有再错过彼此。2006年,我们正式见了双方父母,并在2007年订下了婚约。订婚之后,老公在非洲做生意的叔叔让他过去帮忙。我们都还年轻,在国内打工一个月辛辛苦苦,也就挣个一两千块钱,听说去非洲“淘金”能赚到大钱,身边也确实有不少人在非洲赚了钱回来修了大房子。

我觉得出国能赚很多钱,就没有犹豫,让我老公去了非洲。他去的是马拉维,可能全世界最穷的国家之一,2007年刚跟中国建交。

马拉维贫穷落后,之前很多东西这里都见不到,更不用说能买到。中国商人来了以后,基本上各种东西都能买到了。而且中国货价廉物美,在这边很受欢迎。这些年来,在这边的中国人也渐渐多了,有开厂做卫生巾、纸巾的、做拖鞋的、做五金的,开服装店的、百货的,各种类型都有,当地人也挺喜欢中国人的。在这边做生意,竞争也小得多。

他叔叔开了好几家店,我老公就帮着看其中一间店。那家店距马拉维首都一两百公里,在很乡下的地方。每天晚上五点,店铺关门后,他就一个人住在店里,非常孤单。过了半年,到2008年,他把手里攒的几万块钱都投出去,开了一家自己的店,卖服装鞋子,然后把我也接了过去。

 

2008年,我和老公在马拉维团聚。

当时他叔叔还住在首都,我老公就租了叔叔住处后面的两室一厅,这样相互间也能有个照应。

去之前我对马拉维一点也不了解,直接就过来了。在飞机快降落的那一刻,看到下面白茫茫一片啥都没有,都没有房子,才感觉到这个国家真的很落后。

我们两个人之前都没有出过国,英文不会,连个“hello”都不会说的那种。一开始就没办法跟当地人交流,要干什么都是靠比划。第一次来到这么一个地方,语言不通,饮食不习惯,看所有当地人,都觉得他们长得一样。当时还是很恐惧、害怕的。

 

我和马拉维当地警察的合影。

回顾在非洲这15年,最苦的就是刚来的时候,钱都投去开店了,没钱买车,也舍不得买冰箱,刚开始的那个月我们就不吃荤的。

我们不会讲英文,那时候也没有网络、智能手机什么的,过来的时候就带了一个英文翻译机。我记得最清楚的是,刚开始我特地学了两个单词,就是包菜跟红萝卜,因为这边附近没有市场,买菜要开车去,起码要开10来分钟,所以得叫当地的工人帮我们去买。一开始就是吃包菜跟红萝卜。

现在我们俩英文都可以跟当地人沟通了。当时我学英文,就每天拿个本子对着翻译机学,每天都学,比如今天学数字一到一百这样子。当地人英文也不算很好,有时候听不懂,我们就手指比划,他们倒是很上道,一下就知道你要干嘛。

后面我公公又拿了3万块钱给我们,我们才买上了车。有半年都没车,又要做生意,只能要不就借姑姑的车,要不就租一个车子去送货。

 

这是我们刚到非洲时开的店面之一。

我们的第一个店很小,只有四五十平米,开在离首都一两百公里的一个镇上。那时候汇率比较高,生意也比较好,所以赚钱还是挺容易的。像我们做这种在非洲做生意的,你比如一个店一年能赚个五万、十万的,起码要开3个、4个,一年最少能赚个三五十万,这样子才划算。但是一开始我们没有车子,资金又有限,还不大懂英文,就只开了一个店。

有车了以后,我们又在别的镇开了一个店,这个店比较大,应该有一百平米,当时应该是投资了十万八万的,店刚刚开不到一年,隔壁商店着火了,把我们店也烧了。我老公听说着火了,连夜赶过去,从仓库后面砸了一个门,搬出来了一点点货,其他全都焦了。第二个店就这样没了。

当时对我们打击特别大,我们创业刚开始赚钱,就烧光了。但是也没办法。在马拉维这种国家,就算消防队赶过去也没有什么用。这里太落后了,条件有限,消防队来,洒了一车水就停,跟你说没水了,就眼睁睁看着它全烧光,一点儿不剩下。

第二个店烧没了,我们又不能等房东重新盖房子,就在马拉维各个小城镇到处找可以开店的地方,几乎把它大半个国家都跑遍了。

 

我们当时的车。

当地的交通条件也比较差,有的甚至是土路,没有水泥路,我们那时候也没有导航,英语还说得不好,就一路跟人比划着,边走边打听哪里有比较大的镇。

隔了半年,2009年的时候,才又开出来第三家店。在这边15年,我们前前后后开了不下15个店,开了关,关了开,生意不好的就关掉,又找其他的地方重新开,最多的时候同时手上有六家店。

从开第一个店就遇到过各种各样的事情。这边的房子屋顶都是铁皮盖的,有一次,晚上来了小偷,把房顶开了个洞进来偷东西。

平时店里也总有小偷小摸,这么多年一直避免不了。我们做服装鞋子,是可以盘点的,但是这么多年,没有一次盘点的时候货是够的,最糟的时候,整个店货值六七万,盘下来缺口将近一万。

还有之前在乡下开店的时候,我去店里比较少,营业额都是经理存到我账户里,有一次经理跟我说被抢劫了,直接损失了两万人民币。虽然经理说是抢劫,但一点证据也没有,没人受伤,他们也没报警,直到我们到了店里才报警,警察也没办法。我不能说他们合伙把这笔钱吞了,只能把店里所有员工全部开除。

2016年的时候,服装店开不下去,倒闭了,当时我们身上就剩几千块钱人民币。有孩子之前,我们赚的钱都拿回家,有孩子之后才开始自己存钱。那几年,老家盖房子,我婆婆又生了一场大病,我们赚的钱基本花光了。

当时就面临着,要不就回国、要不就换个行业重新开始的局面。在非洲这么多年,落得这样一个结果,我老公觉得不甘心,还想再试一试,我就找表妹借了八千,凑了一万五的本钱,开始做二手手机。

一开始做的时候,我们每天都忙得要死,没日没夜地试手机,赚是赚了,但手机损耗率大,真正算下来,也没有赚什么钱。后来货源熟悉了以后,才越做越好,有时候甚至一次进十几万的货。

靠着做二手手机,我们终于赚到了第一桶金。

一直做到2019年,二手手机也不赚钱了,我老公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刚好有人要转店,他就拿三十万接了家百货超市。

今年1月,我们又投资50万,开了第二家百货超市,两百平的超市,招了8个员工,每一排都要有一个人看着,摆货、手工贴价,另外就是怕偷。这边很多人会偷,不管是顾客还是员工,我们似乎也没有很好的办法去防止,只能是靠人和人之间真诚相待。

 

我们现在开的百货超市,投资了50万,网友看了以后说像国内的两元店。

我们的精力只够看一家店,之前的那家店,我就交给了比较信任的当地员工帮我看。直到最近,因为货品不齐全等各种原因,老店不怎么赚钱,我们就决定干脆把它关掉,及时止损。

马拉维是一个农业大国,经济作物主要是棉花烟叶和玉米,没有什么工业,空气特别好。商店一般五点就关门,大一点的超市也只是开到七点,不会像国内,做生意做到晚上十一二点。

这里非常缺水,而且几乎每天都会停电五六个小时。我们店里有发电机,但在家就简单靠手电筒照照。

当地人的习惯跟我们也很不一样,他们拿到工资就花掉了,不会说像中国人那样,每天压力特别大,钱都攒起来。大部分当地人都是有钱就花,每天也过得挺开心的,穿了一件漂亮的衣服、吃了一顿好吃的晚餐,都可以很高兴。而且他们也没有什么压力,我在饭店点一杯咖啡,两个小时以后才端上来。过得特别休闲。

 

停电的时候,我们就在客厅里架一个电筒凑合。

这么多年,我们几乎每天就是看店、晚上回家煮饭、吃饭,刷刷手机睡觉,几乎没有任何娱乐,没有社交。之前还没有网络,想家想爸妈都是买电话卡充钱打电话回家,特别贵,2010年有网络了,才好了一点。

当地人的主食叫作西马,是一种用木薯粉或玉米粉做的糊糊,煮得稠一点,一天吃两顿,很顶饱。他们吃饭就是用手,拿一些西马然后捏一捏,再去沾汤汁。一般吃饭都是在地上吃,就有一个菜,调料很单调,只有盐。切菜也是直接用手,不用菜板。我曾经送给员工两块菜板,但是他们都没有拿出来用过。

当地的食物我们都吃不惯,外面餐馆里只有汉堡薯条什么的,我们很少去吃。菜市场里的蔬菜水果非常有限,我自己开了个菜园子,种一些中国人爱吃的白菜、萝卜、韭菜之类的,算是解决了没菜可吃的问题。

好在当地的猪肉、牛肉、羊肉价格都不高,我们还是能实现牛羊肉自由的。

 

我在院子里开了一片菜园子,种了很多蔬菜。

在马拉维,找到一个好工人非常难得,会做生意、写价格又会摆货的人少之又少。虽然他们的工资低,但做事的效率也低,顾客进来也不知道主动去介绍。

唯一不同的是跟了我6年的非洲大叔,1965年出生的,是我在这边这么多年见过最实在、最勤劳的大叔。我教大叔种菜,后来大叔种得比我种得还好,只要他有空,就会去帮我打理菜园、打扫院子。大叔说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劳动,获得的才是财富。我特别感恩能在非洲遇到他这样的人。

有时候我没当他是工人,而当他是朋友、长辈。我资助了大叔家几个孙子的学费,希望可以帮助到他们。

 

我和我们家大叔(右)。

我2011年在非洲得了疟疾,当时不知道自己怀孕,就打针吃药了,后来回国检查,医生说小孩子不行,当时还去了福州的大医院看,也没办法救,只能拿掉了。

那时候我老公一个人在马拉维,又出了车祸,车子、货都毁了,他也受了伤。当时我都急死了。后来我老公脖子一直不舒服,就是那次留下了病根。他回国检查的时候,医生说再差一点人就没了。

2013年,我在马拉维生了大儿子,在马拉维首都的公立医院,快生的时候,我老公还在乡下看店,结果生的时候遇到麻烦,可能是胎位不正,十几个二十个小时,一直生不出来,后来还是我老公去把中国医疗队拉来给做了剖腹产,生了个8斤重的胖小子。

 

儿子刚出生时的照片。

后来生女儿的时候,我们就直接去了这边的私立医院,还挺顺利的。

两个孩子都在非洲这边读了幼儿园小班,他们在这里生活的时候,常常跟当地的孩子一起玩。甚至有很好的朋友。我女儿现在回国已经快三年了,当地的语言全部都忘记,但还记得曾经的好朋友的名字。

 

我儿子(中)在马拉维当地幼儿园时。

马拉维生活条件、教育水平远远不能跟国内相比,等儿子上完了幼儿园小班,我们只能把他送回国交给爷爷奶奶带,好准备在国内上学。

2018年,我把儿子送回国,要离开的时候,他一直哭着叫“妈妈别走”。舍不得孩子的我难过得撕心裂肺,一路痛哭到机场。2019年,我们又送女儿回去。到家的时候,儿子就不认识我们了,看见我们之后,就去角落躲起来,不让我抱,不让我碰。

那时候他已经是个7岁的大小伙儿了,但他对我们那种陌生的眼神,我一辈子都忘不了。后来我问他说你干嘛不让妈妈抱,他说,我不认识你,你长得跟照片里面不一样了。

没能陪他长大,我真的很心酸,他所有的事情我们都不能参与,错过了他所有的童年。有一年儿子生病住院,我就感觉很懊恼,很心疼,但心有余而力不足。

送女儿回去这次赶上疫情,我在国内陪她适应了一年半,一直到8个月前,才返回非洲。女儿有一次问我,把我所有的零花钱都给银行,你们能早点回来吗?

 

女儿(右二)和她的朋友们。现在她已经忘了当地的语言,只记得老朋友的名字。

到底是再来非洲还是留在国内,我纠结了很久。我们在非洲很少有中国的朋友,曾经有几个浙江人在这边,后来也回国了。我不来非洲,我老公一个人在这里特别孤单,日子会特别难,连个说个中国话的人都没有。他不会煮饭,生活上三顿都吃不饱,我上次回国一年半,他天天煮稀饭配榨菜或者吃个面条这样。

甚至我们两个人在这里,都过得特别苦,晚上等早上8:30上班,早上等下午5:30关门,没有娱乐没有社交,每天都要停电。回家就煮一顿吃的,吃完你一个沙发我一个沙发刷会儿手机,然后睡觉,就这样子。每天都是这样的,重复这种生活,没有一天是不一样的。有时候,说难听一点,在非洲生活正常人都会疯掉。

有我在,他没那么累,思想负担也没那么大,孤单了能聊聊天,时间过得快一点。但离开中国,我的孩子就要做留守儿童,对他们来说也很残忍。

真的很难选择。

 

离开之前,我和一双儿女在一起。

我曾经考虑过留在国内,让老公回国,我们重新开始,我不怕吃苦。但我老公觉得,我们十几年没在中国,就像是生活在国内的80年代的人,回国以后对中国太陌生了,就很害怕,很迷茫,很多东西都不懂,根本跟不上,回国创业非常难。

非洲虽然赚得不多,但是至少它稳。假如回国投资,也不能能保证百分百赚。他想多赚一点,多给孩子留一点财富,让他们不会像我们这么苦。

我最终决定回到非洲,是因为在这里十几年,我知道非洲生活有多不容易,我想告诉我老公不管多苦多累我都会陪在他身边,但我更希望我们一家可以早日团聚。

2021年,我在莆田买了一个房子,首付花了一百多万。好歹感觉有所收获,虽然不多,但都是自己努力得来的。有了房贷,我更不敢放弃非洲这个收入了,每天都觉得压力很大。我没有任何文化,任何手艺什么都没有,在中国从头开始,都不知道能不能找到一个月五千块工资的。

 

我和老公算账的记录。

有天我跟老公聊天,算了算现在每个月的开销,算完以后吓了一跳。非洲这边,店租约8000人民币,员工工资3000,住房1200,水电费算500,伙食费1000,总计13700。中国那边,房贷每个月要还13600,还25年。

我每个月给婆婆3000,我婆婆帮我们带儿子女儿,我儿子的托教费是1500,每个月给他们买东西加起来500,还不算我女儿的学费、买衣服的钱。粗略算一下大概32300元。

算出来这个数以后我很不安,就怕有一天我没有这个收入该怎么办?现在的收入勉强可以保持平衡。一想到房贷还有25年,接下来的日子还要在非洲,就觉得遥遥无期。但如果离开非洲,回到国内,我就不知道要去哪里弄钱来承担这些开支。

 

马拉维路边。

马拉维的生活虽然苦,却不是全无是处。

对我来说,这里是个“只进不出”的地方,我在这里赚的钱,没有地方花,没有购物空间,外面的餐馆我们也吃不惯,菜我自己种,自己做饭吃,一个月伙食费非常少,基本都能攒下来。

现在马拉维本地的经济也比十几年前进步了一点,以前路上都没有什么车,现在居然会塞车了。

这十几年来在非洲,酸甜苦辣只有自己知道。我们的父母也希望我们早点回去,一方面是因为疫情,另一方面,现在非洲的生意确实没有以前那么好做了,利润没有那么客观。我们每次都说再撑几年,再撑几年就回去了,然后就感觉中国离我们很远,好像是个回不去的家乡。

我在中国的家里装了一个监控,想孩子了,就经常去看他们在干什么。平时也能在视频上跟他们说说话,教他们做作业。

 

今年五月,儿子满10岁了,不能陪他过生日,我给他准备了一箱好吃的(左图)。

我最近在做自媒体,希望在这条路上有多收获。为了更好地去了解当地风土人情,我雇了一个会说中文的当地女孩,20岁,叫作万多。万多的父亲在她三岁的时候就去世了,从小在中国人开的福利院长大,对中国的文化和习俗比较了解,我教她种菜,教她拍视频,希望她以后就算离开了这份工作,也能自力更生。

时光如果可以回到十几年前,我一定不会选择来非洲,因为太多的未知数。来这里这么多年以后,我特别想家、想父母,后来生了孩子,放孩子在中国,两三年见不到孩子,很心酸。

我打算明年我国内的房子交房的时候,再回国试一试自媒体这个风口,如果那时我的自媒体能做起来的话,

我想留在国内带孩子,叫我老公回家,我不想家人分开。

徐元燕 口述       

*本文由徐元燕口述整理而成,文中照片除特殊注明外均由徐元燕本人提供。

*本文在今日头条首发。

徐元燕的自媒体视频:https://bbs.wenxuecity.com/ghost/214215.html

============================================================

 

年轻人为什么抛弃婚恋网站

高大花 真实故事计划 2022-07-12 20:41 发表于北京
 

 

 

"

在人们没有留意时,婚恋市场的乱象从未停止,行业缺乏规范,让这些不合规的乱象在焦虑滋生的社会遍地丛生。深受现实浸淫的婚恋网站,也让年轻人兴味索然。

 

 

人民币玩家的游戏

“1万块钱都不想掏,还说自己有诚意想结婚?”从婚恋网站线下门店走出来的May,反复回想着红娘说的这句话,对方轻蔑的眼神让人如鲠在喉。不想花高价会员费就等于不是真的想结婚?两年后,当May再次谈起那次不愉快的体验,依旧表示无法理解。 

和那些真金白银支付了高昂会员费,甚至付出惨痛代价的“寻爱人”相比,May与婚恋网站短暂的交集只是一段可笑的插曲,连失败都算不上。可即便如此,再谈起婚恋网站,她还是近乎本能地说出:“永远不会再用了”。

 

图 | 婚恋网站线下门店

43岁的May是位职业网球教练,经历过一场无疾而终的婚姻后,仍然对婚姻抱有向往。两年前,May从扬州回到北方老家,决定好好规划人生的下半场。她注册了婚恋网站,交了200多元的会员费后,被红娘电话邀请参加线下门店的活动。 

一开始,销售人员对May极尽耐心,“让我分享自己的感情经历,然后努力地开导我,还给了我一些相亲的建议,让我觉得很真诚,还有点感动。”但在这场“温柔抚慰”的背后,等待May的是一波接一波的营销攻势。

“对方从1000元介绍到10000元的会员服务”,May被划到了万元档,“信誓旦旦地说一万块的服务能结识更多高薪、优质的男性”,看到May有些犹豫,对方还引导性地说:“如果将来找到男朋友,这一万块他不就帮你掏了嘛”。 

但May的消费观无法接受“花一万块去找对象”,这超出了她的承受范围。“况且找个对象也不至于这么费劲吧”,她如此想着。就在May明确表示不想成为“万元会员”后,红娘开始对她进行心理攻势,“她知道我离过婚,就说一些话刺痛我,问是不是我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才导致离婚。” 

May没想到,她在谈话中袒露出的软肋,变成了被攻击的要害:“我是很真心地跟她去沟通,但她发现你不买产品后,就开始妄自评论你的经历”。 

“婚恋平台就是人民币玩家的游戏,只有成为一定档次的会员之后,你才能够细化你的择偶条件”,33岁的刘娜说到,她是一名地产公司的营销人员,曾花七千元购买了某婚恋网站的会员。 

动辄万元的婚恋服务费,即便是在一线城市,对普通上班族来说也是一笔不菲的开支。“在北京,有人真的会花10万去买一个VIP”,多年前在百合网任职的一鸣曾见过不少高端会员,当时网站向他们承诺“会费越高,推荐的资源就越好”。但其实具体怎么“好”法,无论在合同上还是行为上都少有体现,只能笼统地理解为“更多以及更优秀的人选推荐”。 

婚恋网站盈利模式的单一,导致其只能在会员费上下功夫。不少网友表示一旦注册了婚恋网站,就会不断接到客服的电话推荐购买红娘服务,如果不接电话就会一直打。

 

图 | 婚恋网站相亲会

红娘服务的价格有多高?2021年9月,江苏省消保委召开情况通报会,发布《婚恋交友平台服务状况消费调查报告》,《报告》指出:24.2%的消费者在网络婚恋交友平台上花费1.5万元至3万元;0.6%的消费者在其门店消费金额超过10万元;以我主良缘为例,23980元套餐服务6个月,匹配5名对象,平均每月4000元,每相一个对象要花费4800元。 

根据澎湃新闻记者卧底世纪佳缘调查发现,其“一对一服务套餐”价格主要分为5档,从18800元到108800元不等,但各收费标准对应的服务内容却含糊不清。在实际报价环节,门店的服务手册只起到参考作用,销售红娘会根据会员的综合情况设定约见人数,签单价格也因人而异。红娘在掌握用户的实际收入后,很方便展开“试探性报价”。 

不完善的价格体系和不透明的收费标准,成为婚恋网站消费者一次次维权的诱因。一位在珍爱网花了28800成为会员的女士声称,一个月里只见过一位男士,并且这位男士并不符合自己提出的需求。一位Marry U的会员明确自己择偶的标准是“无孩子、无婚史,年龄大概30多岁”,随后见到的对象却是40岁有孩子的离异人士。

像件打折的商品

在婚恋销售过程中,“降低对方的价值感”似乎是必要的手段,以此攻破对方的心理防线,达成销售的目的。

“不被尊重”是刘娜与红娘打交道时最大的心理感受。每一次红娘打来电话,上来就问“您年纪不小了,想找什么样的啊?”

长此以往,刘小姐感觉自己像件待售的商品,“年纪越大越贬值,感觉把自己放在了商场的花车里,上面挂上for sale的牌子”。

抖音达人小小莎老师也曾使用过婚恋网站,她曾在短视频中聊到这段不愉快的体验,说自己“非常反感这些网站会歧视30岁以上的女性”。当年小小莎去线下门店做认证,红娘告诉她,在两万九和五万九的套餐里,她只能选择后者,因为她已经过了30岁。

“这其实是一种心理战术,可以理解为PUA”,曾有过珍爱网线下门店体验的Amy说到。那时候,Amy刚从国外回来,打算开启国内新生活,注册珍爱网,是想扩大一下朋友圈。

在一间封闭的房间里,Amy与工作人员面对面坐着,一对一地沟通。在袒露自己的爱情观和感情经历的过程中,Amy能感觉到对方一直在和自己“共情”,当她开始适应周遭环境,逐渐放松下来之后,对方话锋一转:“高学历不算什么,毕竟30多岁了。在老家有房子也不算什么,毕竟30多岁了”。

不少用户直接将红娘在销售环节的话术称之为“洗脑”。某投诉平台受理全国消费者关于珍爱网的2997件投诉中,涉及“洗脑”关键词的投诉占比51.5%。Amy清醒地认识到这不过是一种销售手段——通过贬低用户现有的条件,去拉高会员服务的价值。她庆幸自己因为思想独立而不容易被“洗脑”:“30岁成了被妖魔化的节点,这些话术会造成年龄焦虑和价值感丧失,简直等同于诛心”。

一位同为销售的网友“一个笨笨的姑娘”,为了了解婚恋网站的销售逻辑,去门店体验了一把会员服务,事后她将这次经历记录在自己的博客。在她看来,婚恋红娘的销售逻辑就是一场“危机培训”——打压对方的优势,放大对方的焦虑。当对方强调自己工作不错,红娘会说“男人并不看中女孩子能否挣钱”;得知对方已经27岁,红娘就会讲一些高龄产妇痛苦生产的经历。“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告诉你:女人一定不能耽误自己,否则一旦被剩下,你就会掉进万劫不复的深渊。”

“给你呈现出一副想要挽救迷途羔羊的感觉,让你成为会员之后,就可以去专心搞事业,婚姻大事这一块全权委托给平台。”一位注册过婚恋网站的网友总结到。

 

主要赚女性的钱

某婚介中心曾做过不完全统计,男女征婚比例在3:7左右。这意味着男性的可选择范围要比女性多两倍不止。虽然最新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男性人口比女性多3400万,但在婚恋领域情况则完全相反。

刘娜回忆自己的男性友人在参加线下活动时,待遇跟在场的女性大相径庭,“男士免费参与活动,平台会给他介绍各种女士,活动主要靠女士收钱。”因为男女会员比例严重失衡,男性会显得更“吃香”,平台的资源倾斜也毫不掩饰。“如果搞线下活动,有时候甚至可能是1男对4女”。

知乎曾有人分析婚恋网站的性别失衡现象:相亲市场不等于婚恋市场,它是一个小得多的市场,定制化服务是网站相亲最大的特点,而这种定制化更符合女性的需求。

 

图 | 世纪佳缘网站页面

性别失衡下的资源倾斜,甚至会助长男性的优越感,刘娜就曾遇到过一位“普通且自信”的男士。对方是一位公务员,一上来就“盘问”到:“你多大年纪?多高?多重?做什么工作?大概收入?家庭结构?父母有没有养老金?”过程简单直接,没有任何修饰或铺垫,让刘娜有种被“审视”的感觉,仿佛被一个站在制高点的人“上下打量”。

出于礼貌,刘娜一一做了回答,并反问了对方同样的问题。没想到却触怒了对方,“他认为自己没有被尊重”。刘娜很困惑,“人与人应该是平等的,我都回答了他,他为什么不能回答我?”

婚托则是男女比例失衡的另一个产物。婚恋网站会员注册门槛低、实名制信息审核不严,给了婚托可趁之机,市场上充斥着以几十元价格便可购得的会员账号,以及千元左右便可“保真”的实名身份材料。甚至婚恋网站自身也会找托儿来吸引女会员。

曾经在百合网任职的一鸣就充当过“男嘉宾”,像他这样来凑数的内部男士不在少数。但一鸣不认为这种行为就是当托,“反正也单身,要是真碰到合适的人也挺好”。

网友小优曾经把自己遭遇婚托的经历发布在网上,她曾加入过一个婚托维权群,群里300多人里70%都是女性,并且女性被骗的钱远超男性被骗的数目。

几年前广州的一出骗婚案轰动一时。35岁的阿雅在世纪佳缘花了8万元会费,结识了一位付了25万元会员费的林某汉,相识不到一年便“结婚”生子,对方先后从阿雅账户取款近800万元后消失无踪,阿雅这才发现对方的身份材料都是假的。

“婚恋网站与感情无关,如果你需要的是情感交流,那不太靠谱。”说这话的时候,Amy已经在生活中找到了理想的对象,并步入了婚姻。而43岁的May对于爱情和婚姻,仍然抱有热忱,“只想找到一个真诚的人”,只是她不再将希望寄托在婚恋网站了。

 

- END -
撰文 | 高大花
编辑 | 孙雅兰

 

 

           

 

 

===================================================================

  

 

 

 

 

所有跟帖: 

非洲开百货超市赚钱吗? -YMCK1025- 给 YMCK1025 发送悄悄话 (212 bytes) () 07/13/2022 postreply 16:51:08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