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往事(485)

来源: YMCK1025 2022-07-07 18:01:54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34154 bytes)

晚睡|“她被家暴了,活该!”

CDT 档案卡
标题:“她被家暴了,活该!”
作者:我是晚睡
发表日期:2022.7.7
来源:微信公众号“晚睡”
主题归类:女权主义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file

今年3月21日,诗人余秀华在微博公开宣布与男友杨槠策的恋情。

其中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于我而言,这确实是一份意外。但是一个46岁的女人,还有什么意外不能接受?”

余秀华对待爱情的态度很清晰,是只争朝夕,不问未来,不谈结果。

言犹在耳,新的意外却再次出现了:

他们闹翻,分手了。

分手的原因还非常俗套且丑陋:家暴。

两个人先是在直播时互相对骂,彼此拆台,大曝对方隐私。

image

随后,余秀华发微博说自己遭到男友家暴,被抽了上百个耳光。

家暴的原因是杨槠策与别的女人暧昧,在520那天发1314、520这样的红包,她与他吵,被掐脖子。

image

第二天两个人再次发生对骂,杨槠策动手打了她无数个耳光。

因为怕杨槠策找上门来,把自己打死,她已经离开家里,躲了出去。

她的经纪人胡涛证实,目前余秀华的众多亲友已赶到她家中,二人已分手。

这件事情的本质很简单,家暴就是家暴。

跳出他们特殊的身份,这就是一起典型的男人利用自己的肢体优势,通过暴力来宣泄情绪,在两性关系中掌握控制权的事件。

但只因为被伤害的是余秀华,她所得到的同情都大打折扣,很多之前就不看好的网友十分幸灾乐祸,“杨槠策就是在利用她,她这是在为自己的无知买单。”

感觉有些人一直在等这一天,看她倒霉,看她吃瘪。很不幸,终于,还真的让他们等到了。

连某媒体的记者采访余秀华,都能看出这种强烈的情感倾向,他们十分怀疑她在夸大自己的遭遇。

比如余秀华说自己怕被打,要躲出去,记者还在不断追问:

“你怎么确定他会打你?老夫老妻都会吵架。”

“他找你和打你不能划等号,说不定是来协商的。”

image

图源:上游新闻《余秀华回应被小14岁伴侣杨槠策抽上百耳光事件》

在余秀华已经明确表达对方家暴很厉害的情况下,记者却问出了“你在微博上说被家暴是真的吗”这种问题。

image

图源:上游新闻《余秀华回应被小14岁伴侣杨槠策抽上百耳光事件》

记者的口气真的很欠揍,令人非常不舒服。

媒体有责任探寻真相,却不应该按照自己的理解随意下断言,这样的态度是对家暴受害者的第二次伤害。

余秀华已经把宣布遭受家暴的微博删除,更新了一条新的,“我这一生,走得实在辛苦,我一直咬牙坚持。如果我坚持不下去了。我希望侮辱我的人,打我的人负法律责任。”

image

但要做到这点真的太难了,警方已经介入过,结论是家庭纠纷各回各家,没有人受到处罚,哪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规定残疾人遭受暴力要重点保护。

现在网上的惯例是,一个女人被家暴了,首先要问的是“她都干了什么?”

在毫无根据的情况下,也能发挥丰富的想象力编排出各种可能性:

“是不是男人发现孩子不是自己的?”

“是不是女人对老人不好?”

“是不是女人脾气太坏?”

尤其是像余秀华这种非常倔强与高调,树敌太多的女人,她被男人打就更好理解了,是活该,是自取其辱,是明知故犯。

“年龄大了,身有残疾,又那么丑,哪个年轻男人会真心喜欢你?”

那个无情无义的家暴男躲开了漩涡中心,被打的余秀华反倒陷入众矢之的。

逍遥在外的杨槠策还通过第三人为自己狡辩。

打了,但是没打那么多。

image

图源:上游新闻《余秀华自曝被家暴,各方最新回应!》

打人不对,但是被逼的。

打了耳光,但是有轻有重,分寸掌握的好。

动手是错,但是忍不住。

image

图源:上游新闻《余秀华自曝被家暴,各方最新回应!》

1314的红包发了,但那是恩人,买过我蜂蜜。

image

真是荒谬。看得人血压升高。

他们在直播中吵架,杨槠策一直在用语言刺激余秀华,还曝光余秀华的隐私,说她喝醉之后尿在裤子里,他把余秀华最狼狈最不堪的一面曝光在网友面前。

image

余秀华本来肢体有残疾,走路、说话都有困难,在情绪激烈的情况下,更是无法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这一幕看得人特别难受,而且绝望。

是,余秀华恋爱脑,余秀华自不量力,妄图想要突破肉体的局限而获得灵魂的相认。

image

事实证明她错了,失败了,输给了人性的复杂和算计。

杨槠策不是她幻想的良人,她高估了自己的能力,而低估了对方的野心。

但这样的她就应该被羞辱和伤害吗?

她不是一个温柔的贤惠的善解人意的女人,她是一个受过太多苦,从苦海中熬出来的好战分子。

imagev

她的前半生因为残疾而被前夫嘲笑,前夫作为一个正常人觉得自己比其高贵。

世界没有善待她,她干脆活成了一个异类,粗暴、直接、赤裸裸地表达自己的欲望和愤怒。

这样一个因为脆弱而强悍的生命,爱情是她唯一的死穴,她号称是女流浪,打遍天下无敌手,却偏偏折堕于男人的温柔当中,哪怕是蓄意的虚假的温柔。

image

在这残疾而丑陋的身体之下,藏着一个灵魂丰满,极度渴望爱的女人,她也希望得到玫瑰、甜言蜜语、海誓山盟,就像每一个普通女孩那样。

image

她都懂的,但她愿意去相信。

我不明白这有什么值得嘲笑的?

即使失败了,也不能抹煞她向爱情发起冲锋的勇敢,更无法掩盖她为爱情善后的坚强。

image

遭受家暴后,她第一时间陈述事实,并宣告分手。

她依然在微博中调侃,“可能我人品不好,配不上他”,还能风度良好地表示,“谢谢他的陪伴,希望他能够找到更好的!”。

遇上了坏男人,也没有让她变成一个心怀愤懑的怨妇,这比很多女人都更坚强和高贵。

image

余秀华在微博上写:得之我未必是幸,失去也未必是命。

我们当然可以八卦她的“丑闻”,嘲笑她的轻率,可扪心自问,我们有她那样的勇敢吗?我们的成熟与理智难道不也是一种懦弱和畏缩吗?

没有人能够拥有一个不出错的人生,她的前半生因为无法掌控在自己手里,已经被他人安排着漏洞百出,现在她夺回了自主权,犯了一个自己能够承受结果的错,又能怎样呢?

就像她说的,“一个46岁的女人还有什么意外不能接受?”爱情是意外,家暴也是意外,分手更是意外,全都接受。

image

一个能够迎接生命中所有意外的人,有资格活得肆意一些。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余秀华的恋爱观并不值得所有女性效仿,值得学习的是她身上那种强大的生命活力,像一颗被丢到贫瘠之地,石板之下还能顽强冒头的种子。

温室的法则并不适合她,那些对于普通女性来说是平常的东西,对她来说需要千辛万苦去获得。

她从不服输,拳打脚踢地反抗一切压迫和束缚。女性需要多样化的社会定义,她是难以被归类的那一种。

image

在那么多面目模糊的纯良女子中,这个“烟熏火燎、泥沙俱下”的“女流氓”是多么可贵啊。

image

我愿余秀华经此一役,还会相信爱情,还要勇敢追求爱情。

但受束于爱情,依然是天下女子的软肋和误区,除了爱情,还有更多情感可以作为生命的支撑。

追逐亲情、友情,与追逐爱情一样,能使灵魂丰满,人生璀璨。

 

======================================================

 

1973年的那次高考

 
 

支边生活全然不是想象中那样美妙简单。生活极艰苦,劳动超强度,精神文化生活枯燥单调,……一切都始料未及前所未有。但我很快意识到唯一出路只有咬牙坚持。我始终不忘爸爸妈妈对我的殷切期望,始终不忘毛主席“胜利往往都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的教导。我真诚地理解和相信“坚持一下”得来的“胜利”就是积极上进、入党提干、不断进步、不断发展。只要自己不断进步,就是为国家建设做出了贡献,就是为解放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的、生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水深火热之中的、等待我们去解放他们的劳苦大众贡献了力量。

在兵团,入党、提干、上学、当兵,首先要过劳动关。既然如此,就好好地干拼命地干。我们学校1971年4月到兵团,我5月提副班长,7月入团,年底升任女生排的副排长并代排长。连队两个男生排,一个女生排。一排长昆明中专生,二排长退伍军人,三排长上海知青黄梅林。黄梅林因公务,很长时间未到岗,由我担任的三排副自然代排长和连队的团支部书记。我们女生排的人数最多,45个。我带领大家认真完成工作任务,评为1972年度云南生产建设兵团先进班排,受到表彰。我组织团支部办图书室搞读书学习和比赛、搞一帮一“一对红”,带着连队文艺宣传队到周边寨子与老乡联欢活跃文化生活……

可以不谦虚地说,当时在我们连队的知青里,我的表现最突出。

1973年6月,我第一次获准回成都探亲。

云南兵团两年一次探亲,每次二十天,工资照发,兵团报销交通费。动身前一天,彻夜未眠,揣摩着与两年未见的爸妈双亲妹妹弟弟的相聚场面,盘算着回家的安排打算……

在呼啸着奔驰的火车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反复播送的一则消息让我惊愕不已——1973年全国将马上公开招收大学生。早就风闻此事,没有想到就在眼前。这是自“文革”来,国家第一次公开招收大学生。自愿报名、群众推荐、参加考试、择优录取。这与近年一直采用的个别推荐,纯粹靠劳动表现进入大学不一样了。

天大的好消息!

农场有没有高考指标限制、休完假回农场能否赶得上报名考试、能否得到大家推荐、文化考试难吗?咋办呵?

……

到家,来不及与亲人细叙久别亲情,就和爸妈弟妹围坐一堆,商议高考之事。爸妈说,你们确实没有学到什么,考大学实在成问题。但文革这么多年耽误的是所有的娃娃。……任何考试都是比较而言。……起码应该试一试,去争取。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尽百分之百的努力。一定要报名试一试!爸妈反复地鼓励我。

那晚,我又彻夜未眠。

一周后,我带着亲人的期盼,拎着一大摞弟弟妹妹为我搜罗的中学语文、数学、政治、历史、地理一大堆复习课本又踏上了南去的列车,提前返回农场,准备参加大学招生报名推荐考试。

我必须试一试!

从成都到连队,两天火车,四天汽车。马不停蹄地赶呀赶。还好,尽管是雨季,一点没耽误,在连队上报推荐名单前我回到连队。赶上了自愿报名和群众推荐。顺利通过群众推荐,我全身心投入文化考试的准备。

1973年7月25日高考那天,我早晨四点过起床。尚木冬、雷老四她们不知道从那里搞来鸡蛋,做了一碗香喷喷的荷包蛋猪油葱花挂面端给我。俊华用她的军用水壶为我泡了满满一壶白糖茶水,说是镇静又提神。天琼不爱说话,但她反反复复叮嘱我考试的时候千万不要紧张不要慌……

许多年后,一想起这些,我仍然抑制不住地一次次地揪心的感动。那些年,副食品供应很困难,所有物资凭票供应,女人每月用的那种卫生纸,都要“号号票”购买,一月两包。我们在兵团的更困难,好点的食品都是城里的亲人从牙缝里省下来,积攒后邮寄给我们。大家有点腊肉、猪油、白糖都锁在木箱底珍贵得很,舍不得吃。更为重要的是,大家知道我就此可能离开边疆离开她们回成都读书后,都很难过。事后她们告诉我:大家一起来就应当一起走!凭啥子要有的走,有的不走,要走就都走,要不就都不走。有的走了,留下的咋办……她们不愿意我走!但她们仍然倾尽全力真诚地关心我、帮助我……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这样善良。

考场设在勐定街小学。清晨六点,我和连队另外一个参加高考的同学打着手电筒,冒雨一步一滑地下了山,赶到营部乘拖拉机前往。一个多小时路程,颠颠簸簸。考试同桌是三中同学二营九连时宏兵。

第一天考语文政治,大家都说还好,不算太难。第二天上午考数学,出得考场个个神色凝重,不言不语。下午考理化,开卷。拿到试卷展开一看,脑海里一片茫然。只听到考室内的同伴个个都在呻唤。坐我前面的是个上海男生,他干脆利落地在试卷上写了一段毛主席语录,征得监考老师同意后,他大声地读了一遍:毛主席教导我们,不懂就不懂,不要装懂。然后,拔开长腿,不失得意地离开了考场。我们在他的身后,“哄”地一声大笑起来。……不少人纷纷开始交白卷。监考老师提醒,不要轻易放弃哟,大家认真翻书看看……。也是,反正不会做,两个多小时,不如硬着头皮,慢慢翻书找,说不定能得几分,得点算点。真是还发现,填空、名词解释的好几道题都是书上现成的定义,计算题有的就是例题,于是乎不管懂不懂,照葫芦画瓢就抄了上去……

然后参加面试,面试专门为准备录取为外语等专业的同学设置。那年高考也填志愿,我想选择我喜欢的中文和医学专业。招生老师说,……应当填上服从分配呵!……国家现在急需英语人才……。我想,只要能读书,能回城,学什么都行,横竖不挑。

老师读英语单词,我跟着读。老师说,会英语句子吗。我说会读一句:Long live Chairman Mao。只会这一句,初中两年,尽是学工学农劳动。就会这句。

老师听了很有意思地笑了笑,纠正我的发音,要求我再朗读一段什么,毛主席语录、毛主席诗词、革命诗歌都行……

我用普通话高声地背诵了毛主席语录“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在学校、农场都参加过业余文艺演出队,担任过报幕之类的事,这段语录很熟。

从几个老师的眼神中,我知道,他们很满意,我过了。

我被四川师范学院(现四川师大)外语系英语专业录取。欣喜若狂好不得意,天天都盘算着憧憬着回成都上大学的种种景象……

出乎意料的一个事件彻底粉碎了我的梦想,彻底改变了我的命运。

我没有走成。录取通知书也没有到我的手里。我的录取通知书被改成另一个同学的名字,她顶替我去了。因为有人写匿名信,告我走后门。理由很简单,如果不是走后门有把握,怎么会轻易放弃两年一次的探亲假,风风火火地赶回来。等等。

个把月后,现役军人,营部教导员找我谈话。我被告之,团部组织人员专门调查了此事,匿名信所述内容完全不实。……他希望我,正确对待,不要气馁,哪个地方跌倒就在哪个地方爬起来,……继续努力,明年再考……

最后,他又说,看得出来,写信的人也就是想上学想回城……

回连队的路上,我久久地停留在那遍望得见勐定坝四方井傣族寨子的山顶上,面对着我们亲手栽下的片片胶树和远山的莽莽森林,面对着满眼的云南边疆红土泥泞,遥望着云遮雾绕的耿马大山,和被它隔断的我的家——成都方向,不停地流着眼泪:想上学想回城,谁都想上学,谁都想回城,……这算什么本事呀,使暗器搞阴谋,整人害人!这是什么样的混蛋坏人呵!无耻流氓!小人坏人!……

我不停地哭述着,喊叫着,我只能在这里哭,只能在这里叫,我不愿意其他人看见我的这个样子……

开始下雨了。云南的雨季,说起风就是雨,风声雨声,滂滂沱沱,……所有的一切都笼罩在风雨中,十九岁的我,站在雨地里,裹在风雨中,发疯似地哭着喊着,渲泄着满肚子的委屈怨恨,思念着远方的亲人……

之后,我大病一场,高烧不起……过了好多天以后,才慢慢地爬了起来,继续扛着锄头提着刈刀,上山劳动……

……

天地如此大,世间许多事,谁都不会停住脚步来在乎一个普通女孩的一次生命经历和感受。有些事,那怕是最爱你的人,也帮不上忙。最终还得靠自己,收拾情绪,调整步履,继续人生路一步一步地往前走……

年底,我调任分场宣传干事,竭尽全力为农场工作的同时,从未放弃想上大学的愿望!

那年,张铁生理化考试交白卷,卷子后面他附信一封,“下乡以来,始终热衷于农业生产,全力于自己的本职工作。每天近18小时的繁重劳动和工作”没有时间复习。对那些不劳动“不务正业,逍遥法外的浪荡书呆子们”不服气……。

此事全国沸沸扬扬。自此大学文化考试又被取消,继续沿用完全凭推荐选送的程序,直到1977年全面恢复高考。

2010-12-12

 

==============================================================

 

我不敢直视她的眼睛

 
——文革一个沉重的话题
 

这就是我曾就读过的小学校吗?诺大的校园杂草丛生到处留下的不知何时造反派们所遗弃的垃圾,墙上的字迹斑驳的大字报、大字块还在随着风飘荡。教学大楼满目昌夷,人迹罕见,这座曾是日本关东军空军医院的日式建筑现在更加显得阴森恐怖了。

这一年文革已经进入到清理阶级队伍的期间,各单位都在深挖隐藏在革命队伍中的所谓阶级敌人及阶级异己分子。教育系统也不例外,而且是重点呢。好像挖出的敌人都关在这座大楼里隔离审查交代问题。

这一天我的邻居,高我三年级的洪,他让我晚上陪他去学校值班。他那时已经是群众专政指挥部XX分部的一成员,这值班就是看守那些阶级敌人。因为是从小一起长大的伙伴也就答应和他同去学校。看着破败的校园我忐忑不安的随着洪走进大楼里,他给我安排了一休息的地方让我休息,他扔给我几本不知从哪抄家抄来的没来得及烧掉的大众电影画报。我抱着画报看着看着睡着了。

半夜时分我被大楼内不知何地方传来的一声声凄惨的号叫声惊醒了。整座大楼漆黑一片,只有几个窗口闪出鬼火似的灯光,不时有几个身影在晃动。在某一角落还不时传出瘆人的哭叫声。我害怕了、睡不着了。夏天的蚊子也在耳边嗡嗡叫着,十三、四岁的我后悔极了,不该来到这个鬼地方,想回家可天这么黑连路灯都没有,文革期间一到天黑路上行人都没有了,大家都龟缩在家里哪都不敢去。

我正在左右为难时,走廊的尽头传来脚步声,“跨啦……跨啦……”我害怕极了,大气都不敢出,急忙打开灯。门打开了,原来是洪。他手里拎着一根棍子,满脸兴奋的对我说“走,带你看看热闹去,反正你也睡不着了。”“看什么热闹呀?”“别问了,到那你就知道了,快点走。”我急忙穿好鞋跟他走了。

左拐右转上楼下楼来到一间小教室内。这是一间审讯室,昏暗的灯光下烟雾缭绕。这里的情景就象渣滓洞白公馆的审讯室。我站在门后看着屋内发生的事情。负责审讯的群专也就是20多岁的年轻人,还有一些16、7岁的手拿三角皮带、木板条的学生,各个都是凶神恶煞的。中间站着一个被捆着双手的女人。从背影我看不出她是谁。

一个主审的问“你为何要去欢迎蒋介石?”那女人说“那是解放前的事,那是学校组织学生到路两旁欢迎的,我看都没看到蒋介石。”“你这个混蛋居然敢去迎接我们头号公敌蒋介石,还狡辩。你这个特务。给我狠狠的打。”一声令下,那些手持皮带、棍棒的学生一股脑的向那女人身上砸去。一阵阵刺耳的惨叫声不绝于耳。我看不下去了,我想走可又不敢走,我往洪的身后躲。

一个学生拿着木棒向那女人后腰砸下,扑通一声那女人摔在我的跟前。我刚想扶她,洪一把推开我。一个学生抓起那女人的头发往上拎,她的头抬起了。啊!我看清了原来她曾是我的班主任王老师,小学二年级时她教过我们算术,她和蔼可亲,和我们一起过队日。

她曾给我们讲故事。有一个故事我至今还不忘,说的是镇反时有个女特务把电台藏在高跟鞋的后跟里和台湾联系。然而今天这个满脸青肿、嘴角流着血,我的老师就是那个女特务吗?

我不敢直视她的眼睛,我不知她还认不认得我了?我尴尬极了,她会以为我和群专是一伙的呢。那些打人的学生中有的可能还是她的弟子呢?在那个心灵扭曲的年代,学生打老师下手又黑又狠的,他们认为这就是革命,这就是保卫红色江山。

天刚蒙蒙亮我就急急忙忙的逃离了这座“白公馆”。

以后洪再让我去我说什么也不去了。

我永远都忘不了王老师那双幽怨疑惑的眼睛、那阵阵刺耳的惨叫声、那昏暗的灯光下弯曲的身躯。以后在路上远远的见到她我就急忙躲开她,我觉得我在她的面前是有罪的,虽然我没有动她一个手指头,但因为我看到她在受折磨,而我却无能为力帮她解脱困境。对于一个13、4岁的孩子又有什么办法呢?

哦,三十多年过去了,不知道王老师还健在吗?恐怕也是70多岁的老人了。

所有跟帖: 

岳父滅門女婿一家三口 -YMCK1025- 给 YMCK1025 发送悄悄话 (212 bytes) () 07/07/2022 postreply 21:22:04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