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距上帝太远,距俄罗斯太近

如松:乌克兰,距上帝太远,距俄罗斯太近

 

 

 

下面是一战之前的欧洲地图,大家会发现什么问题吗?

估计所有人都会惊呼,德国、奥匈帝国和罗马尼亚居然还是俄罗斯的邻居,当时的欧洲大国奥匈帝国今天居然已经不在了,而且当时欧洲国家的数量比今天少很多!

确实是如此,现在的欧洲有44个国家,而一战之前只有18个,即便算上奥斯曼土耳其也只有19个。今天欧洲的焦点国家乌克兰、白俄罗斯、波兰、波罗的海三国以及捷克、斯洛伐克、塞维利亚、克罗地亚等国在当时都不存在。

乌克兰就是在这一系列变化过程中被创造出来的现代国家。

最先在今天的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地区活动的是东斯拉夫人,他们首先建立起来的国家是古罗斯,也称基辅罗斯,存续时间是882年至1240年,就在这一时期他们接纳了基督信仰形成了东正教,东正教即基督教正统派。

但在12至14世纪,古罗斯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开始由基辅向东北方向的弗拉基米尔转移,此时古罗斯部族逐渐分裂成大俄罗斯人(今天的俄罗斯人)、留在基辅附近的小俄罗斯人和白俄罗斯人等多个支系,要注意的是,此时乌克兰无论是作为地理还是民族概念都尚未诞生。三个民族的语言十分接近,能够相互直接交流。

中国人都熟知的是,蒙古帝国在13世纪开始攻占古罗斯地区,此后这一地区成为钦察汗国(也称金帐汗国,见下图)的领地。

根据近代学者的研究,钦察汗国是一个部落联盟,由不同的兀鲁思(蒙古语“部落”之意)结盟所组成,而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后代是这个部落联盟的核心部分,即盟主。

莫斯科大公国存续的年代是1283年至1547年,原是钦察汗国以及弗拉基米尔-苏兹达尔大公国的封臣在1302年从弗拉基米尔大公国独立出去而建立起来的大公国,随后莫斯科大公国不断扩张,到1480年正式推翻了钦察汗国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统治,登上了盟主之位。今天的俄罗斯依旧是相对比较松散的联邦制国家,这与高度集权的国家截然不同,这种社会体系就来自于钦察汗国时期的结盟体系。1547年莫斯科大公国大公伊凡四世加冕为俄罗斯沙皇,建立起俄罗斯沙皇国,俗称沙俄。

莫斯科大公国的伊始时期仅仅是弗拉基米尔-苏兹达尔大公国中的一个小镇,经过约700年的扩张之后,今天的俄罗斯已经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约占地球陆地面积的八分之一!

所以,经过钦察汗国的占领之后,古罗斯事实上已经不复存在,是莫斯科大公国逐渐发展成今天的俄罗斯这一现代国家。

把1283年作为俄罗斯的起点,在俄罗斯不断扩张的过程中,留在古罗斯故地的小俄罗斯人又怎么样了哪?

约从14世纪起,留在古罗斯故地的这部分人口开始成为具有独特语言、文化和生活习俗的单一民族,即小俄罗斯人。

但钦察汗国时期,因战乱等很多原因,第伯聂左岸地区(即靠近俄罗斯一侧的东乌克兰地区)基本上成为了广阔的无人区(见下图)。以蒙古人在征战时期的习惯,这一点也很好理解。可恰恰这一点对今天的乌克兰局势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到14世纪中叶,作为古罗斯一部分的白俄罗斯地区被并入了当时很强大的立陶宛大公国。此后,立陶宛大公国继续南侵由钦察汗国所控制的地区,先是占领了第伯聂右岸地区(即今天的西乌克兰等地),随后又对第伯聂左岸这一人烟稀少的地区形成了名义上的统治。可见当时的立陶宛大公国很强大,可以与能征惯战的钦察汗国进行领土争夺并逐渐发展成为欧洲面积最大的国家(见下图)。从此古罗斯的白俄罗斯地区、乌克兰地区和俄罗斯的部分地区都成了立陶宛大公国的领土,甚至连莫斯科都曾被立陶宛大公国占领,这是俄罗斯历史上的奇耻大辱。或许就源于祖上传承下来的勇气和不断积累起来的自信,在苏联解体之前立陶宛率先宣布独立,成为压垮苏联的最后一根稻草。

15世纪沙俄统一后,不堪忍受压迫的俄罗斯农民不断逃到第聂伯河左岸地带,这是距俄罗斯太近所带来的后果。考虑到钦察汗国时期这里人烟稀少,在第聂伯河左岸就逐渐形成以大俄罗斯人为主的聚集区,尤其是与俄罗斯结界地带更是如此。

1569年7月1日,波兰王国和立陶宛大公国合并为联邦,即波兰立陶宛联邦,此时乌克兰作为一个地理概念第一次被提出,有点近似我们今天所说的州或省。既然乌克兰这个地理概念开始形成,乌克兰人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也开始形成。由此可见,乌克兰人并不专指小俄罗斯人,泛指居住在第聂伯河两岸的居民,以基辅(城市主体位于第聂伯河右岸的西乌克兰)、波尔塔瓦和切尔尼戈夫(两地均位于第聂伯河左岸的东乌克兰)为中心。

1569年7月1日对乌克兰来说是最重要的日子,是代表国家和民族的“乌克兰”的诞生日,所以乌克兰非常“年轻”。

但乌克兰距离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还有遥远的路程,甚至都望不见曙光,源于这时的乌克兰不过是波兰立陶宛联邦的一个地区。

既然乌克兰作为一个独立的地理概念和独立的民族开始形成,人类社会最熟悉的一幕自然就会到来,那就是以地理和民族为基础争取独立。大、小俄罗斯人在古罗斯时代就已经信奉东正教,但从17世纪开始波兰开启了天主教化运动,宗教冲突开始爆发,进而爆发了武装起义。1654年,乌克兰哥萨克领袖赫梅利尼茨基与俄罗斯沙皇签订《佩列亚斯拉夫和约》,商请沙皇来统治,自此东乌克兰与沙俄正式合并。当初逃到第聂伯河左岸的俄罗斯农民兜兜转转了200来年之后又再次回到了沙皇的治下,这就是命!

但西乌克兰地区经过天主教化运动之后,贵族们基本都转而信奉天主教,这意味着在宗教的含义上该地区已经脱离了东正教融入了波兰和欧洲。从此,东、西乌克兰之间不仅在地理上有明显的区分,大小俄罗斯人也有文化和语言的差异,宗教对抗就更加明显。

经过俄罗斯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和奥地利、普鲁士的三次瓜分,到1795年波兰立陶宛联邦从欧洲地图上被抹去了,直到一战结束之后波兰和立陶宛两国才得以各自独立。波兰立陶宛联邦被瓜分之后,古罗斯旧地的乌克兰地区和白俄罗斯地区全部并入俄罗斯帝国的版图。

但此时乌克兰依旧不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它只是从波兰的一部分转为俄罗斯的一部分。

1783年,叶卡捷琳娜二世打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克里米亚被并入了俄罗斯帝国。1954年5月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下令将克里米亚划归当时的乌克兰。

虽然1795年之后俄罗斯吞并了整个乌克兰地区,但不代表建立了民族认同。东乌克兰地区的人口原本就主要是来自于俄罗斯的大俄罗斯人,信奉的是东正教,与俄罗斯的认同感就比较高,尤其是边界地带;但西乌克兰长期处于波兰立陶宛联邦治下,中小贵族大多都成为了天主教教徒,而且西乌克兰地区又是在瓜分波兰立陶宛联邦之后被强行并入的俄罗斯,所以该地区的居民对俄罗斯的认同感比较低,甚至有很深的敌意,他们更认同波兰与欧洲,这就形成了乌克兰东、西方互不认同的局面。

此时的乌克兰依旧不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而且看起来前景依旧渺茫,东西方的居民之间相互认同的程度比较低,宗教对抗也很明显,也就很难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是德国创造出了乌克兰这个独立的主权国家,或者也可以说今天的乌克兰危机就是当初的德国人鼓捣出来的。

沙俄在一定程度上继承的是钦察汗国的结盟体系(联邦体系),在1917年二月革命之后结盟各方开始分崩离析,结果在沙俄的国土上曾经出现多个“独立国家”,这与苏联解体后所发生的情形类似。这其中就包括被德国扶持起来的乌克兰人民共和国。既然是由德国扶持的,它理所当然地立即获得了同盟国各国的承认,也获得了高加索诸国和波罗的海诸国的承认。

1918年3月,苏俄和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签订了《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该条约承认乌克兰人民共和国的主权。这是很重要的一步,既然乌克兰获得了欧洲大多数国家和周边所有主要大国的承认,它就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

乌克兰作为独立的主权国家还没高兴多久,德国和奥匈帝国就共同占领了乌克兰,解散了乌克兰人民共和国然后成立了乌克兰国,让乌克兰成为附庸国。德国战败后,苏俄又收复了东乌克兰。

1918年至1920年苏俄内战时期,从奥匈帝国独立出来的西乌克兰人民共和国又在1919年1月22日与东乌克兰实现临时统一。拿破仑战败之后,波兰大部分领土都归属了沙俄,1918年沙俄的联盟制度解体,波兰又重新获得了独立,波兰也不是安分,独立之后立即发动了波乌战争(1918年11月至1919年7月)占领了西乌克兰,兜兜转转了100多年之后西乌克兰又回到波兰的治下,这也是命。

1922年苏联成立,东乌克兰加入联盟成为苏联的创始国之一。根据波兰和苏联签订的《里加条约》,苏联承认西乌克兰为波兰领土。

虽然德国创造出了乌克兰这个独立的主权国家,但东、西乌克兰之间的命运多难,大多时候处于分裂状态,第聂伯河成了难以跨越的鸿沟。

二战初期,德国与苏联再次联手瓜分了不幸的波兰,西乌克兰与东乌克兰再次走到一起成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苏联解体之后,乌克兰作为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开始出现在世界面前。

苏联刚解体时乌克兰作为独联体的一员而存在,亲近俄罗斯,可西乌克兰地区显然不满意当时的现状,2013年11月亲欧派在基辅展开反政府示威,于2014年2月通过国会投票解除了亲俄罗斯的总统亚努科维奇的职务。但组建了亲欧洲的政府之后,顿巴斯和克里米亚地区的俄罗斯人也不肯善罢甘休,再加上俄罗斯的干涉,就让这两个地区与乌克兰政府形成了对抗状态。大致为目前乌克兰亲欧派和亲俄派的分布图。

今天的乌克兰危机可能有两种前途:

第一,乌克兰主动撤除加入北约的申请,危机自然就得到解决。但从危机过程中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表现来看,这位老兄不仅对局势洞察秋毫而且非常强悍,同时,乌克兰距离俄罗斯太近,只有加入北约自己的安全才有保证,所以这种可能性并不大。

第二,如果乌克兰在加入北约的问题上保持强硬,俄罗斯很可能会推动顿巴斯地区的顿涅茨克、卢甘斯克以及克里米亚独立,并要求欧美默许,让自己获得安全利益,这种可能性很大。这很可能就是俄罗斯陈兵乌克兰边界、进行军事讹诈要达成的主要目标。

夺取第聂伯河左岸的整个东乌克兰,肯定是俄罗斯长期的战略目标,但现在实施的可能性很小。源于一旦发动东乌克兰战争,北约会全力支持乌克兰形成长期的消耗战,以今天俄罗斯的综合国力无法支撑这种战争,这就可能让乌克兰成为阿富汗那样的“帝国坟场”埋葬俄罗斯。

但不管怎么样,乌克兰都会再次陷入分裂,回到类似一战与二战之间的态势,兜兜转转了一百多年之后,乌克兰又回到了当初,这也是命。

1569年7月1日之后现代乌克兰的历史,就像它今天的总统泽连斯基过去所演的戏剧一样跌宕起伏,虽然时时充满希望,但大多时候却让人凄然泪下。外在看来这是大国博弈的结果,但也是内部东、西乌克兰之间因宗教、民族、历史等诸多因素形成的不同取向所导致的结局,西乌克兰在不断融入欧洲,而东正教却是东乌克兰的多数民众与俄罗斯之间的血脉联系,这是问题之源。

乌克兰离上帝太远,但距离欧陆从古到今的强权国家——立陶宛、波兰、俄罗斯、奥匈帝国、德国又太近,所以不断上演悲喜剧。

 

 

 

============================================================

 

普京会打乌克兰?哪有那美事!

 

 

 
 
点击上方 洛克杂谭 关注我

普京会打乌克兰?哪有那美事,懂得“山猴智慧”的普京,岂能轻易成为赤膊争斗的老虎!
 
近期国际关注的第一焦点,当属俄罗斯与乌克兰,以及围绕两国关系展开的各路斗争,尤其是美俄欧之间的斗争。
 
一边普俄兵分几路,摆开了全面战争大打特打的架势,但始终断然否定要对乌开战;另一边败登则领衔宣告会对俄罗斯采取“前所未有”的惩罚,但不包括军事行动。
 
近日,美国媒体乃至败登本人,不断预警普俄动手的时间越来越近,甚至公开断言普俄开战的日期就是2月16日,搞得多国纷纷从乌克兰撤回自己的国民,乌克兰多名寡头精英乘坐私人飞机成群逃离。
而就在败登公布的开战前的2月15日,普俄真的行动了,但不是开战,而是撤回了部分部队,因为“演习任务完成了”。
俄外发人:“2022年2月15日将作为‘西方战争宣传的失败日’载入史册。当天俄乌之间一枪未发,这一事实让西方国家被打脸,他们的谣言不攻自破。”
 
对围绕俄乌发生的这些事件,川普认为,是败登糟糕的阿富汗撤军,让俄罗斯鄙视。之前他就痛心地说过,阿富汗撤军使美国成了全世界的笑柄。
 
其实除了阿富汗撤军让普俄轻视败美之外,败登的所谓“团结盟友”的政策,也是他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很明显,败登认为的最重要的盟友之一德国,在这次俄乌危机中站在俄罗斯一边,败美对此无可奈何。
 
那么如果换成是川普当总统,会是什么情况?
 
大家都还记得,川普任上最重要的外交举动之一就是教训北约和欧洲,向它们摧讨多年来拖欠的军费,扬言如果不还钱,就会从欧洲撤军。结果,第二天北约就打过来几十亿美元,总共归还了4000多亿!

 

川普虽然在总体上也不把欧洲当外人,但它们的很多左得没边的做法让他感觉很不爽,比如他愤而退出的“巴黎气候协议”,在这一点上,他把欧洲视为与美国国内左派们一样的敌人,当然欧洲多数政客也确实像美国驴派一样仇恨川普,这个人的存在,让他们把美国人民当成冤大头的计划困难重重。
 
具体到俄乌问题,上个月川普表示,“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目前的局势,如果在我执政期间就不会发生,甚至不存在可能性。”
 
川普为什么这么说?其实早在3年前他就向世人公开了他对俄乌问题的态度。
那是2019年9月的联大会议上,川普会见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川普谈话的基本态度大致3点:
 
1、乌克兰身处欧洲,对于欧盟具有重要战略价值,但与美国干系不大;
2、乌克兰冲突,归根结底是乌俄两国之间的事,需要乌俄两国总统共同携手解决,美国乐见其成;
3、在美俄关系和美乌关系之间,特朗普更看重美俄关系。就川普个人而言,他并不愿意因为乌克兰问题开罪普京。
 
而就在这次联大会见泽连斯基之前一个月,川普就以“美国优先”为由,冻结了国会批准的对乌克兰提供2.5亿美元的军事援助。
 
在那次联大会议上,川普发言时更是重申美国不应该为欧洲的安全买单:“欧洲没有对乌克兰提供资金援助,只有美国做了。我们拨了大笔资金,我倒是要问:凭啥?”他表示,在欧洲对乌提供援助之后,美国才会解冻对乌援助。
 
各怀鬼胎的盟友,可以糊弄败登,但糊弄不了川普,川普知道这些家伙就是一群把美国人民当冤大头的经济动物。
 
普京与川普可谓惺惺相惜,多次公开演讲内容表明,普京是个典型的民族主义者、反女权主义者、反“自由”主义者。普京在中国拥有大量粉丝,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某些左派人士一直希望普京能重走列宁乃至斯大林的道路,重振前苏联的荣光。
 
可惜,普京不仅不会再走列斯之路,甚至他连一个左翼政治家都不是,他和索尔仁尼琴一样,是一个俄罗斯民族主义者。普京在索契发表演讲时,猛烈抨击左派意识形态在整个西方世界造成的社会弊病。他警告说,这与俄罗斯在1917年列宁革命期间所发生的情况没有什么不同。
 
许多人怨恨普京不走他们心目中的“自由”主义道路,其实他们的“自由”概念是近现代西方左派知识分子洗脑的产物。
 
后冷战时代起,美国乃至西方世界走上了“自由"主义+全球化主义路线,同时把美国赖以崛起的清教徒保守主义精神打成政治不正确。这里的“自由”打了引号,因为左派们的“自由”其实是自毁和放纵,是对洛克创立的真正的自由主义的僭越和歪曲。在川普这样的保守主义者看来,这就是举着美好旗帜的巴别塔和乌托邦,只能把人类引向堕落失序甚至奴役的道路。
 
不战而屈人之兵,利用对方各怀鬼胎的矛盾从中渔利,才是一个政治家应有的智慧。西左政客不会想到,普京决不会对乌克兰贸然开战,他必须等待一个机会,那就是美国中期选举以及2024大选,届时重返白宫甚至国会的川派人马,必然会抛弃驴派对普俄的敌对态度,二者联手扭转左右世界的格局。

 

 

所有跟帖: 

野马车劫杀奇案 -YMCK1025- 给 YMCK1025 发送悄悄话 (212 bytes) () 02/17/2022 postreply 17:22:04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