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谷爱凌差了十亿次投胎,但和铁链女只差一记闷棍。

本帖于 2022-02-15 19:46:29 时间, 由普通用户 YMCK1025 编辑

二大爷:

 

你和谷爱凌差了十亿次投胎 但与铁链女只差一记闷棍

 

 

这几天谷爱凌在国内大火,许多国人不吝言辞,几乎想尽了一切可用的美好词汇来赞美她。

也有很多国内的母亲受此激励,言必称要以谷爱凌的样板鸡娃。

 

大家激动的心情最好先收一收。因为你家娃即便有幸投胎到美国,滑雪、骑马、射箭之类的运动,玩一玩没问题,但要是想作为职业,光是教练和装备的费用你就付不起。不要说中国父母,就是美国父母,也未必家家都有这个实力。地主家的大小姐再优秀,和你长工家的孩子其实不在一个赛道上。想想可以,想多了不行。

 

谷爱凌从教育到训练,其实都是在美国,实事求是的说,她完全是美国的环境培养出来的,代表中国夺金也改变不了「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事实。你如果羡慕谷母为培养她而精心设计的路线,引以为成功的标板,那么其实就像你把邓文迪的人生作为成功路径的定义一样,既看高了自己,又选错了方向。

中国式父母最擅长的就是为子女计。从一点说来,谷爱凌的母亲,确实很厉害。因为在并不缺奥运冠军的美国,冷门项目的金牌商业价值恐怕要大打折扣,论名论利恐怕都和国内无法比拟。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外一个代表美国参赛的华裔弃儿,年仅17岁出生在安徽六安的凯·欧文斯(Kai Owens)。

同样是天才少女,同样是冠军实力。但被美国夫妇收养的她将代表美国,参加自由式滑雪专案的比赛。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凯·欧文斯直言,能够代表美国参赛让她感到很自豪,因为这是她长大的地方,这里有她的家。超越血统,不忘真正的养育之恩,这可能更像一个中国人历来传颂的知恩图报的回馈。

 

谷爱凌在中美两国之间的风评可谓冰火两重天。一贯刨根问底不讲情面的美国媒体此前就对她的国籍问题进行了报导,多有质疑。问题的关键是,美国是允许双重国籍的,但中国不允许。美国是一个什么资讯都喜欢公开的国家,一栋房子一辆车,任何人都可以查询到它的具体资讯。个人的国籍也是如此。由于涉及税务申报,美国税务部门每年都会将放弃美国国籍的人的资讯公开。也就是说,如果谷爱凌放弃了美籍,任何人都可以查询到。但很遗憾,在美国税务部门公布的放弃国籍的名单中,至今没有谷爱凌的名字。而且根据美国法律,在美国本土出生的公民18岁之前,无论主观意志如何,是不能放弃国籍的。 2021年3月1日,谷爱凌在新浪微博上写道,她获得美国高中毕业生「总统学者计画」提名,此项奖学金仅对于美国公民或永久居民开放。也就是说,她依然是美国籍。

其实在人才流动极为普遍的现代社会中,一个优秀的人才愿意代表那个国家完全属于个人自由,无可厚非。

但关键在于,是不是应该遵守某些规则。 」在美国是美国人,在中国是中国人」,这种两面通吃的话,

应付群众可以,应付法律恐怕不够。

 

如果你在为了利益做出了选择的同时,还超越了规则和法律,那么再谈热爱和高尚,还要混杂点爱国的味精,难免吃相难看。谷爱凌此前在美国接受媒体采访,就对质疑闭口不谈。在新闻发布会上针对记者再一次的国籍质疑,说了一段极为高调的话:「我也不打算浪费时间在没有受过足够教育的人身上,他们可能也永远不会体验到,我有幸每天感受到的喜悦、感激和爱。

这倒是出生精英阶层的大小姐的大实话,只是过于赤裸,有些伤人。

不喜欢你就是「没有受过足够教育」,那这样的人在中国之外,可能有点多。

这一点她表现得很不像一个在美国成长的人。我在美国遇见的大部分美国人,即便在表达反对意见的时候,

也很少有如此刺耳直白的表达。他们甚至很忌讳用贬低别人出身的方式,

来凸显自己优越——因为这在当今的美国生态中,属于歧视的范畴。

 

年纪轻轻,天赋过人,单单在国内就坐拥数十个个商业代言的谷爱凌当然是成功的,不仅拿到了奥运金牌,

商业价值也水涨船高,数钱都数到手软。但是这样的荣光,属于她本人,属于为她策划的团队,

也属于急需往脸上贴金的人。但和普通人的关联度有多高,这可能就见仁见智。

 

从普通人的层面,我们关注体育,更多的应该关注公平竞技、逆境拼搏、

挑战极限等属于人类共有的体育精神的东西,而不仅仅只是金牌的归属、国家的竞争甚或颜值的高低。

 

谷爱凌的成功,可以算是她母亲的成功——本质上是一个中国人历来最为推崇的,左右逢源、两边通吃的故事。她的神话,你无法复制;他的荣光,你也无法分享。而徐州丰县铁链女的命运可能跟你关系更大——因为她的耻辱就是你的耻辱,她的命运也有可能成为你的命运。

网上有句神评论说得好:你和谷爱凌差了十亿次投胎,但和铁链女只差一记闷棍。

 

来源:光传媒

 

 

==========================================================

 

严歌苓:母亲啊母亲

 

母亲从来都是极致崇高的象征。她象征着祖国,象征大地,象征母后——所谓皇天后土。

自我童年开始,就在各种颂歌和诗篇中被当作大自然,当作大海,当作无限宽阔、无条件接受我,并充满滋养我乳汁的怀抱。“我把党来比母亲”。

把哺育万物的黄土地当母亲。把长江黄河当母亲……

一切宽广包容、充满爱意、不计回报的事物都被我们当成母亲。闭着眼颂扬了半个多世纪,一睁眼,已是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竟看见一个被铁链拴在破屋墙上的八个孩子的母亲!

我突然意识到,别扯了,别把“母亲”这条门槛设那么高,把她当这当那,就把母亲当母亲吧! 把它还原成她吧! 我做过女儿严歌苓,做过战士严歌苓,也一直在做作家严歌苓,但今天的我,仅仅是母亲严歌苓。

那条铁链的这一头拴着我,我能感到生铁在脖子上吸噬体温,能感到那碗冰冻稀粥的坚硬——相对铁链那一头拴着的母亲仅剩的两颗牙,它的坚硬超过她囚禁地的水泥地面。

我也能依稀听到满堂儿女在另一个门内(另一个世界)的热与闹;那里有足够的饭菜,有温暖的室温,有嬉笑对答,而这一切都没这位母亲的份儿,因此我更能共感她薄衣下身体的凄冷。 那是怎样的身体啊,二十多年经受不止息的蹂躏,被打掉了牙,被扯落了发,被被当成一个器皿盛装兽欲,被实施一个逆向进化:从人至非人。

那曾是世上画家们膜拜的少女之体,人神之间的生命,多一步可做圣母,少一步便是父母掌中明珠。

那还欠一节生长发育的肉体,本来是由爱情来享受,却连爱情为何物都不及知晓前被毁灭了,成了活人体上的废墟。

我能体验玉体到废墟的过程所经历的疼、痛、木、死。那体内最柔软的宫殿——子宫,任八个孩子(至少八个)在其中形成、成形、成长,直至被这个子宫送上人世。

还有那条最柔韧的走廊——产道,让那些无情的精子侵入,再让一个个血肉连心的亲人娩出。

阿伊莎,我的女儿,虽然没在我身体经过同样的旅行,但她爱我尊重我呵护我,假如我把这个母亲的故事告诉她,她会怀疑我编造了一个鬼怪故事:“从前,有座城,叫做丰县,城里有个董姓人家……”鬼故事这样开始了。 这几天是我们中国人最盛大的节日。虽然是他乡的平常日子,但我们每天仍是记着穿点喜气服饰,做几样传统饭食。

不知铁链上的母亲可在单衣上加了一件够暖的衣裳,仅剩的两颗牙能否咀嚼到一点年饭,能否半囫囵地咽下几个饺子?自从听说了这个铁链上的母亲,我愤怒、悲伤,心神不宁,一整天恍惚,无法集中心思写作、读书、学德文。

昨天给生病的老公做咖啡,竟把罐装鸡汤当牛奶倒在咖啡里……

书在我手上,一行字要读好几遍,还是抓不住它们的意思。

我很少有这种一天到晚做不成事的时候,我可以费钱但绝不费时间,但这个节日的五天,在我这里统统荒废了。

我意识到,或许该给留出时间来,专门留给愤怒,让愤怒正当发作。

愤怒出诗人,愤怒是我很多小说的燃料,所以愤怒有资格成我这些天的主题。

愤怒也可以像节日一样,让一般家常事物让位。想通之后,我把我几十年如一日的日常事物让位给愤怒,专供愤怒消耗我,消耗掉足够的能量,再冷却我,让我回到电脑前,写作。

于是我把过去的五天叫做我的愤怒节日。 让我终于下决心写这篇文章的炮捻子,却依然是愤怒。今早收到一个朋友转来的文章,是一名自媒体记者写的。

文章是关于那位丰县母亲的长子状告记者的荒唐事。人的天伦观、道德观怎么颠倒错乱到这么个荒唐地步了呢?她是你的生母啊,孩子!拴在铁链上的只能是女奴,是吴清华,或者是行将就义的女烈士,你懂吗?

网络上说,把母亲当狗拴,我不以为然,文明进化到今天,连狗也不可以拴锁在铁链上了!这位作为长子的孩子,从城里打工挣钱回到家,不仅不把母亲从铁链上解救下来,而且要状告呼吁解救的人,这是什么逻辑?这是在我的遵奉“百善孝为先”的祖国生长的人?!你这种颠覆伦常、残忍冷漠的人,会影响你的七个弟弟们和妹妹的。

 

假如影响了弟弟妹妹,母亲的境遇还将恶化到什么地步?母亲已等同女奴、性奴,活着是一场漫长痛苦的死,没死已经开始腐烂,她的境遇还有恶化的空间吗?

她生下你们一群孩子,是为了她自己有足够的人手来栓她,来看守她,为了在她饥寒时得到八份儿冷漠,为了在那碗稀粥冻硬后,发生八份儿熟视无睹?她生养下你们这些孩子,难道为了在外人来营救时,竖起八根阻挡她出狱的铁窗栏杆?!

想想吧,孩子们,她那万分不情愿的子宫曾任你们居住成长,她那残破的产道曾把你们引向这个人间,你们的形成,是她一次次痛苦大刑的结果,仅凭这一点,她比一般幸福的母亲,之于你们恩情还要深重啊!

醒醒吧,长子!孩子!你在帮你们那个凶手奸淫犯父亲慢性杀害你们的母亲,你在为你七个弟妹学习施虐母亲带做罪恶的领头人。

假如我的女儿看到她的母亲遭遇你母亲所遭遇的,她会二话不说,抄起武器(什么都可能是复仇者的武器)和施虐者决斗,哪怕拼掉她尚未长大成人的年轻生命。

我对她有这样的信赖,凭她对我的呵护——所有重物必须由她给我扛、背、拎,我就有点底气。

假如她见到你们对你的母亲这样,她会心碎,会问我,妈妈,会有人对我的亲生母亲这样吗?

也许她还会暗下决心,有朝一日,她要找到她的亲生母亲,确证那个母亲不像这个母亲,被拴在铁链上。

或者她会这样问:妈妈,我真的是在这块土地上出生的吗?

写到此,我想到波兰裔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代表作《蓝》中,女主角茱莉与她的女佣的两句对话。

在朱莉的丈夫和女儿死于车祸后,她的悲伤已超越流泪的程度。

她只身一人回到家里,碰到女佣——

茱莉问:“你干嘛哭?”    女佣答:“因为你不哭。”

 

你问:你干嘛愤怒?  我答:因为你不愤怒。

2022.2.5.

【严歌苓(1958年11月16日-)美籍华人,当代著名中文、英文作家,好莱坞专业编剧。】

 

 

=================================================================

 

真正的文明社会,不让任何一个人陷入绝境

难得君 难得读书 2022-02-13 02:30

Image

Image

文 | 难得君

 

01

 

十七世纪,无论是满清的康熙王朝(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还是英伦三岛、法兰西及整个欧洲,都处在蒙昧黑暗的时代。

 

但是小小的英伦岛国,诞生了人类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启蒙思想家,他的名字叫约翰·洛克(1632年8月29~1704年10月28日)

 

他被人称之为人类“自由主义之父”及“人类思想启蒙祖师爷”。

 

Image

约翰·洛克

 

他从人性出发,他提出了人的三个基本权利:

 

生命、财产、自由。

 

人类从自然状态里走出来进入契约社会,必然把人的一部分权利交给政府,但生命、财产、自由这三个基本权利不能交。

 

政府存在的目的,不是追求政府的既得利益,而是为了公共福祉。公共福祉就是要保障公民的生命、财产和自由,政府不得以任何名义侵犯。

 

▋ 生命神圣不可侵犯

 

一个人既然没有创造自己生命的能力,就不能用契约或通过同意把自己交由任何人奴役,或者置身于别人的绝对的、任意的权力之下,任其夺去生命。——约翰·洛克《政府论》

 

在谈论生命的时候,洛克没有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而是俯下身子谈道德的底线,那就是必须尊重每一个人生的权利。

 

无论谁,出生高贵还是低贱,都有生存的基本权利,每一个生命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任何人都不能剥夺他人生存的权利,无论是正义的战争还是非正义的战争,都无权消灭一个失败者的生命。

 

当人生命受到侵犯的时候,每一个都可以为自己生命而战,毁灭向他宣战或对他的生命而怀有敌意的人。

 

为生命而战,这就是为什么美国人人可以有枪的思想来源。

 

▋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只要他使任何东西,脱离自然所提供的和哪个东西所处的状态,他就已经掺进他的劳动,在这上面掺加他自己所有的某些东西,因而使它成为他的财产。”——约翰·洛克《政府论》

 

人活着,就要生存下去,繁衍下去。

 

人通过劳动,创造价值,还能使自然物品因为人的劳动成为私人财产。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就是洛克设置的人类道德的底线。

 

破坏和侵占私有财产,就是以上帝为敌,就是向人类开战,就是使人与人之间进入战争状态。

 

▋ 自由神圣不可侵犯

 

人活着,是追求权力、美色、金钱吗?

 

洛克的回答是自由

 

人只有获得了自由,生命才有光彩;金钱也好,财产也好,才能展示人性的光辉。

 

可什么是自由呢?

 

“自由并非人人爱怎样就可怎样,而是在他所受约束的法律许可范围内,随其所欲地处置或安排他的人身、行动、财富和他的全部财产,在这个范围内他不受另一个人的任何意志的支配,而是可以自由地遵循他自己的意志。”——约翰·洛克《政府论》

 

失去了自由,人的生命等同于禽兽;失去了自由,拥有再多的金钱和财产也如同行尸走肉。 

 

法律之外无自由,如果有的话,那也是特quan者的自由。

 

所有假借法律、道德、上帝的名义,侵犯个人自由的都是耍流氓,自由神圣不可侵犯。

 

02

 

约翰·洛克出生于1632年8月29,他的父亲是英国一个地方法官书记的律师,英国内战时担任过军官。他母亲很漂亮,是一个制革工匠的女儿,父母都是清教徒。

 

洛克在农村长大,在父亲好友的资助下,就读伦敦的西敏中学,后就读牛津大学基督教堂学院。

 

洛克的成绩非常优秀,24岁获学士学位,26年获得硕士学位,并成为了皇家学会院士。

 

由于在牛津读书的时候,洛克就喜欢医学,在42岁的时候还获得了医学学士的学位。

 

洛克一生经历了王政复辟、伦敦大火、伦敦大瘟疫等许多历史大事件,代表作是《政府论》、《人类理解论》、《论宽容》。遗憾的是他终身未婚,也没有留下任何子女。

 

他的著作影响了伏尔泰让·克·卢梭,他的思想成就了许多苏格兰启蒙思想家以及美国革命者,他对古典共和主义和自由主义理论的贡献均被大量地体现在《美国独立宣言》中。

 

他说:

 

“一个好的社会应该是这样的,不让任何一个人陷入绝境,更不会逼任何一个人走入绝境。少一个走入绝境的人,社会就多一份安全。

 

契约(法治)精神是文明的基石,法治是建立在契约基础上的一座大厦,一个国家的法治水平越高,保护人民的权利越充分,这个国家就越是稳定繁荣。”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03
 
在人类历史的黑暗时期,中西方都一样,用宗教和文字狱禁锢人的思想,树立正统和道德,不许有别的思想,否则就是异端,异端就要被消灭,从思想到肉体的毁灭。
 
14到16世纪的文艺复兴和17世纪的思想启蒙,倡导人文主义,宣扬个性解放,崇尚理性,追求自由平等和人生幸福,强调人性,以人为本,砸破了禁锢人类思想的锁链。
 
正是人的思想被解放出来,才有了后来的工业革命,才有了近代科学的飞速发展。
 
一个民族不经历真正的思想启蒙,就不可能走向文明,也不可能走向真正的强大。
 

所有跟帖: 

筷子的预示 -YMCK1025- 给 YMCK1025 发送悄悄话 (212 bytes) () 02/15/2022 postreply 19:26:26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