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师兄的浩瀚经学和诲人不倦的慈悲心怀令人钦仰。追读之下,晚学受益良多,
不过,就性相这个问题的解说而言,晚学反而越读越觉迷惘了。兹略述之:
1,自性(佛性,真如,空性)能生万法的观点,似乎并非以六祖为起止,此类表述,甚至可谓比比皆是。如龙树菩萨中论中就说过: 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证道歌云,六度万行体中圆,心经的色空不异色空互即,似乎都是同一意蕴。
至于五祖"无情亦无种,无性亦无生 ”之句,我的理解恰与六祖说过的"菩提本无树......"意思差不多,并非是对六祖那句话的否定。
2,若性相无关,则万相因缘何由而起? 一念觉迷,而成幻界,而觉迷之本体何在? 阿含经常说五蕴非我,但不异我,我的理解,就是说涅槃本体之真我不异迷幻之有情。佛与有情之别,悟迷之差而已。
晚学未悟凡夫,仅有知解之力,冒涂高贤,皆因渴道之明,师兄必期笑而摄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