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解毒(27)

水浒传第一美人,清风寨知寨夫人,

 

为什么对救她的宋江恩将仇报?

 

 

杨角风谈水浒系列第68期:

 

 

前面我们讲到了武松被一条黄狗欺负,不慎跌入溪水中,挣扎着起不来,随后便被孔亮等人抓了,由此也引出了他跟宋江的第二次相遇。

这次相遇后,武松带着宋江的嘱托,前往了二龙山落草,而宋江,则一心去投奔清风寨的知寨小李广花荣。不过,等他到了清风寨之后,这个花荣已经降为副知寨了,真正的知寨成了刘高。

而在途中,宋江不慎被清风山的一伙强盗掳走,由此结识了燕顺、王英、郑天寿等人。并从王矮虎(王英)的床上,解救了一名女子,而这名女子就是后来害宋江被抓,害花荣落草的清风寨知寨刘高的老婆。

杨角风谈水浒系列第68期:真正把宋江逼上梁山的,并非阎婆惜,而是清风寨知寨刘高的夫人!

一、

当时清风山上,一共有三个首领,他们的情况是这样的:

大首领是锦毛虎燕顺,他本来是倒卖牲口的,比如羊、马等,因为某些原因,钱花光了,回不去了,于是落草为寇;二首领是矮脚虎王英,这家伙原来是个马夫,因为见财起意,把人家客户给宰了,后来上了清风山;三首领是白面郎君郑天寿,原来是个银匠,从清风山路过,被王矮虎拦着抢劫,俩人打了一架,越打越投机,索性让他上山坐了第三把交椅。

总体来言,王矮虎的人品是这三个人中最低下的,不仅仅体现在他落草的原因,更在于他落草后的爱好。

爱好啥呢?

爱美人,当时宋江刚刚透露了身份,就被这三位头领一顿膜拜,并热情款待。结果没过多久,就有个小喽喽前来汇报,说山下上来一队人,估计是来上坟的,还抬着一顶轿子:

“王矮虎是个好色之徒,见报了,想此轿子必是妇人,便点起三五十小喽啰,便要下山。”

其实宋江在这里就是个客人,并非大头领,可惜他爱管闲事,觉得王矮虎这样做,并不是什么好汉该有的做法:

“原来王英兄弟要贪女色,不是好汉的勾当。”

结果,宋江话刚落音,燕顺和郑天寿却哈哈大笑起来,看来也算是习以为常了:

“这个兄弟诸般都肯向前,只是这些毛病。”

于是宋江就要他们俩跟着自己去劝劝王矮虎,门都没敲,直接就推门进去,坏了王矮虎的好事。

二、

是男人都懂得,这时候门突然被推开,这一惊一吓的,搞不好以后都没法抬头了:

“推开房门,只见王矮虎正搂住那妇人求欢,见了三位入来,慌忙推开那妇人,让三位坐。”

《水浒传》作者,其实很少描述女子的美貌的,而在这里,却毫不吝啬自己的笔墨,对这位妇人的美貌,大写特写,让人浮想联翩:

“云鬟半整,有沉鱼落雁之容!星眼含愁,有闭月羞花之貌。恰似嫦娥离月殿,浑如织女下瑶池。”

俗话说,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况且面对的又是嫦娥般的美人,王矮虎能忍住不发,足可见这个男人还是相当有自制力的。也可见,宋江本人的魅力,已经大到,即使在人家山寨做客,即使有织女般美女在前,也可以左右主家的决策。

最终,宋江救下了这名女子,倒不是因为他多么仗义,而是因为这名女子是清风寨知寨夫人。他担心跟自己要去投靠的副知寨花荣有关系,这时要是不救,到时候面子上不好看:

“他丈夫既是和花荣同僚,我不救时,明日到那里须不好看。”

确实,宋江也算有本事,凭借自己在江湖上的名望,硬是逼着王矮虎把到口的羔羊吐出来,虽然心里不大乐意,但也认了:

“这王矮虎又羞又闷,只不做声……王矮虎一时被宋江以礼义缚了,虽不满意,敢怒而不敢言,只得陪笑……”

三、

那么,宋江救了这名清风寨知寨夫人,副知寨花荣买他这个人情吗?

并没有,因为花荣跟这个知寨刘高,并不对付,得知宋江救了他夫人,反而有点郁闷,责怪宋江干嘛要当老好人,救她干嘛?

说到这里,就有必要谈谈小李广花荣,要知道他可是整部《水浒传》中,第一个主动反水的朝廷命官。他跟同样做官的林冲啊,杨志啊,都不太一样,他们俩是被逼上的梁山。

清风寨这个地方,地理位置相当重要,因为此地位于青州的三岔路口。可同时遏制住清风山、桃花山、二龙山等强盗移动,这也是朝廷相当重视此地,特意派功臣之子花荣前来镇守。

当然,我们看《水浒传》也会发现,不管是桃花山的小霸王周通下山抢刘小姐,还是清风山的强盗们下山抓人挖心肝,仿佛花荣都没有派兵围剿过。

是不是说明,大宋朝的武官们,即使是大名鼎鼎的名将之后,也都非常无能呢?

关于这个问题,花荣跟宋江的对话,就给了我们答案。原来,在花荣独自掌管清风寨时,周边山头并没有这么多强盗,即使有,他们也不敢放肆。

但是自从朝廷派来了一个文官知寨后,这一切都变了,他们根本就没把剿匪放在心上,满脑子只想着怎么贪污,怎么敛财:

”若还是小弟独自在这里守把时,远近强人怎敢把青州搅得粉碎……正知寨,这厮又是文官,又没本事,自从到任,把此乡间些少上户诈骗,乱行法度,无所不为。”

四、

在当时重文轻武的大宋,就算是花荣尽力剿匪,最终的功劳也会算到正知寨刘高头上,这才是花荣唉声叹气,不愿意尽力剿匪的原因所在。

毕竟,谁愿意给他人做嫁衣呢,况且这个刘高本来就不是什么好东西,有难你花荣来当,有福我刘高独自来享。

而且花荣这个人,还是相当尽职尽责的,即使宋江来了自己这里,他每天都忙着公事,都没法亲自陪着:

“花荣手下有几个梯己人,一日换一个,拨些碎银子在他身边,每日教相陪宋江……”

等到了元宵佳节,花荣更是没法休息,忙得滴溜溜地转,为元宵节观灯做好守卫工作,也正是因为太忙,导致他没办法陪宋江去观灯:

“花荣到巳牌前后,上马去公廨内点起数百个军士,教晚间去市镇上弹压,又点差许多军汉,分头去四下里守把栅门。”

武知寨花荣忙得调腚插秧,连家都没法回,而文知寨刘高呢,却闲着跟夫人去观灯,若非如此,宋江怎么会被他们逮了个正着呢?

更重要的是,刘高的夫人,也不是什么好人,用花荣的话来讲,比她丈夫有过之而无不及:

“打紧这婆娘极不贤,只要调拨他丈夫行不仁的事,残害良民,贪图贿赂。”

那么,见到曾经救了自己的恩人,刘高夫人,为什么不仅不带着丈夫去感谢,反而要陷害宋江,恩将仇报呢?

五、

清风寨知寨夫人,对救了她命的宋江恩将仇报,一方面是她确实坏透了,另一方面也确实有她自己的苦衷!

大家想一下她的身份,那可是清风寨知寨夫人,地位高贵,人又长得漂亮,迷得刘高滴溜溜转。

女人嘛,还是比较重名节的,她被宋江救了后,怎么面对丈夫刘高的询问?

要知道,刘高还是相当重视自己老婆的,得知她被劫了,当时就怒了,把随行的军汉们打了一顿:

“刘高听了大怒,喝骂去的军人不了事……大棍打那去的军汉。”

随后,他更是亲点了七八十个军汉,让他们赶紧上山去救夫人,不得不说,他对夫人还是比较重感情的。

而他夫人半路上遇到了前来救她的人,内心当然也十分感动啊,难道回去跟丈夫说,自己的衣服都被扒了一半,差点就被玷污了?

面对自己花容月貌的妻子,衣服都被扒了一半,还能停住,别说我们不信,刘高也不会信,他压根就不会相信,有男人能顶得住自己老婆的美色。

所以,最好的解释就是,自己报了丈夫的名号,吓得那群强盗,赶紧把自己放了,这样既能保住自己的贞操,又能顺便夸夸自己丈夫名号的强大,两全其美啊:

“便是那厮们掳我去,不从奸骗,正要杀我,见我说是知寨的恭人,不敢下手,慌忙拜我。”

再加上刘夫人全身上下并无外伤,又确实是被放下山来的,刘高自然深信不疑。

六、

这种丑事,最好一辈子都不要提,偏偏在元宵节那天,刘夫人一眼就看到了混在人群中观灯的宋江,咋办?

万一他把自己在清风山丢人的事说出来,那以后自己在清风寨还怎么混?

所以,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遇,宋江还想让花荣给自己讲讲救她的事,让刘知寨感恩呢,结果自己先被恩将仇报了:

“兀那个黄矮汉子,便是前日清风山抢掳下我的贼头!”

宋江显然不理解,为什么这个妇人这么对待自己,还想辩解,可惜这个妇人哪里给他辩解的机会哦:

“这等顽皮赖骨,不打如何肯招!”

这一顿打,揍得宋江是皮开肉绽,鲜血迸流啊,哪里还有辩解的力气,就这样被打入牢房,待明日要送州里问罪。

花荣得到消息后,自然要救,但坏事就坏在花荣这个人,根本就瞧不上刘高,原因嘛,刚才也讲了。

后来刘高带着军队押送宋江、花荣去州里的时候,路遇清风山强盗劫囚,竟然是吓得说不出话,方寸大乱,这就是花荣看不起他的原因所在。

本来,宋江被抓,他要是亲自跑刘府一趟,好好跟刘高讲清楚,宋江确实不是清风山贼首,我想刘高再坏,也不能不卖花荣这个人情。

可惜,花荣是自作主张,给刘高写了封信,认为他是读书人,会念及同姓之亲,因此称呼宋江是刘丈。

七、

宋江自称是张三,花荣又说宋江是刘丈,这对于刘高来讲,已经不是求情了,简直就是在嘲讽自己,自然是大怒!

后来,虽然花荣硬闯了刘府,救出了宋江,只要宋江没再被抓,自己就有回旋的余地,谅刘高也拿他没办法:

“争竞到上司,也只是文武不和斗殴之事,我却如何奈何的他?”

所以,花荣高估了自己,低估了刘高,宋江都重伤了,他却只派了两个军汉送他,还仅仅送到寨外,都没送到清风山。

而刘高呢,却高度重视,点了二十多个人去劫:

“当晚点了二十余人,各执枪棒,就夜去了。”

花荣没把刘高放在眼中,确实是低估了对方的谋略,这才把自己和对方逼上了对立面,成了水火不容的冤家。

“却暗地使人连夜去州里报知军官下来取,就和花荣一发了,都害了他性命,那时我独自霸著这清风寨。”

这一切都是由于宋江救了那个蛇蝎心肠的妇人,因为这个妇人,好心救她的宋江反倒成了贼首,被抓。也因为太过相信自己的老婆,刘高竟然不念花荣一直以来兢兢业业保卫清风寨,虽然有过节,但好歹也是自己下属,竟也痛下杀手。

而宋江,若不是这个女子,或许就会一直安心在花荣麾下生活下去,也不会上清风山,更不会带着这群贼寇前往梁山。

当然,刘高下场并不好,是花荣亲自动手:

“把刀去刘高心窝里只一剜,那颗心献在宋江面前。”

刘高的夫人,还想用美色迷惑王矮虎,想苟且偷生,也跪倒在宋江面前求饶,可惜燕顺抢先一步,将她砍成两半:

“拔出腰刀,一刀挥为两段。”

当时王矮虎就急了,拔出刀跟燕顺要拼命,哎,可惜了这绝世美颜……

那么是不是说宋江这个人的道德水平比较高呢?

并不是,因为后来发生的事,却让我们跌掉大牙,那么宋江后来又干了什么,为什么让人不齿,关于这些疑问,我们下回再讲!

我叫杨角风,换种视角看水浒,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乐趣,喜欢就请关注吧!

 

 

 


 

秦明被宋江害得家破人亡,为何搬出个花荣妹妹,他就转怒为喜了?

 

 

杨角风谈水浒系列第69期:

 

 

宋江在被清风寨知寨刘高夫人坑害之前,虽然也曾杀过一个阎婆惜,但总体口碑并不错。为人处世也尽显“及时雨”本色,确实是乐善好施,广交朋友,在江湖上有相当高的名望。

但后来,为了降服前来追剿他们的青州指挥司总管兵马统制秦明,宋江出主意,命人假扮秦明的模样,跑到青州城外大肆杀戮平民百姓。害得秦明一家老小全被青州知府杀害,同时连累了秦明有家不能回,也没法回,只得落草为寇。

本来秦明得知真相后,要找宋江兴师问罪,为何听说花荣妹妹要嫁他后,却转怒为喜,愿意拜宋江,并落草呢?

杨角风谈水浒系列第69期:秦明被宋江害得家破人亡,为什么他非但不记恨,还拜宋江为大哥?

一、

秦明的绰号是霹雳火,一听这名号就知道,这位就是个一点就着,脑门一热,不管不顾的主!

宋江因为在清风山救了清风寨知寨夫人,这位可是水浒第一美人,受了这么大的耻辱,哪里敢如实跟知寨刘高汇报?所以被救后,只能说假话,说自己丈夫名号高,吓得贼人放了自己。

这才有了后来宋江在清风寨观灯时,被她恶意诬告为贼首,并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最终害得清风寨副知寨花荣也被捉,连同宋江一起被押运去青州。

没想到押运途中,杀出了清风山燕顺、王英、郑天寿那伙贼寇,不仅救了宋江和花荣,连带着把清风寨知寨刘高给宰了。

这下子惊动了青州城,慕容知府一听,立马召来秦明商议剿匪之事。要不怎么说秦明是火爆脾气呢,他一听说这事,立马就要点兵进攻:

“秦明见说反了花荣,便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气忿忿地上马,奔到指挥司里,便点起一百马军、四百步军……”

而清风山这边,听说秦明要来围剿自己,一个个都慌了:

“都面面厮觑,俱各骇然。”

还是花荣了解上司秦明的脾气,知道对症下药,于是跟宋江一合计,就定下了这一计。就利用秦明的火爆脾气,给他玩一个声东击西,疲劳战术,谅他秦明再有能耐,也架不住群狼围攻。

果然,秦明一上来就想三下五除二干掉花荣,结果就上了当……

二、

宋江、花荣等人利用声东击西的战术,让秦明带着军队疲于应付,最终筋疲力尽,再加上大水一灌,被擒了。

随后便是花荣等人的迷惑战术了,先是一见面就给秦明松绑送椅子坐,还跪倒在地,祈求恕罪。

这下子把秦明给搞糊涂了,本以为自己会被杀,没想到却受了如此礼遇。这也给秦明造成一个误解,会以为花荣确实是被冤枉的,他这样做,就是为了让秦明回去帮自己作证,洗刷冤屈:

“若听一面之词,误了多少缘故!容秦明回州去对慕容知府说知此事。”

在秦明的眼中,慕容知府还是明辨是非的,只要跟他说明白了,他就会还花荣一个清白。但燕顺不这样认为,他觉得秦明就算回去了,慕容知府不仅不会帮花荣翻案,还会把秦明一块问罪:

“总管差矣。你既是引了青州五百兵马都没了,如何回得州去?慕容知府如何不见你罪责?”

可惜,秦明执意要回,甚至以死相争:

“秦明生是大宋人,死为大宋鬼……你们众位要杀时便杀了我,休想我随顺你们。”

可是随后发生的事情,就让人大跌眼镜了,宋江竟然为了留下秦明,而设下一计,这一计不可谓不歹毒,可是害了青州数百无辜百姓。

要知道,秦明在得知站在自己面前的人是宋江时,可是下跪行礼的:

“闻名久矣,不想今日得会义士!”

三、

那么宋江为了留下秦明,干了一件什么龌龊事呢?

那就是,连夜派人假扮秦明,带着五十多喽喽兵,跑到青州城下,杀掉了数百无辜百姓,这也导致第二天秦明回城时,见到的场景是这样的:

“到得城外看时,原来旧有数百人家,却都被火烧做白地,一片瓦砾场上,横七竖八,杀死的男子妇人,不计其数。”

说实话,不管人们怎么替宋江辩解,都无法消除这些死在他手中亡魂的怨气。若真是为了留下秦明,其实有很多种方法,就算必须用这个方法,那也可以做到只劫财不害命,只需要让慕容知府见到并相信是秦明干的便可。

当然,你也可以理解成,宋江是要干大事业的人,不拘小节,正所谓“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这是大人物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这也是他初出茅庐,第一次如此大手笔的指挥战斗,难免会伤及无辜,会波及百姓,等以后成功了,自然会注意这方面,赚足口碑。

你要非这样理解,那我杨角风也不跟你抬杠,但终归宋江这样做,有违道义,也导致他的“孝义黑三郎”名号,受到了质疑。

事实上,宋江一向不是什么好人,骨子里就透露着狠劲,当时清风寨知寨刘高被抓后,本来宋江也想亲自动手,但花荣显然更恨刘高,宰了刘高后,宋江还是不解恨:

“今日虽杀了这厮滥污匹夫,只有那个淫妇,不曾杀得,出那口大气。”

后来宋江惹祸被抓,他被从法场上救下来后,想到的不是劫后余生,而是先报仇活活剐了黄文炳。

四、

但宋江这条计谋之所以能成功,还全赖慕容知府的全力配合,若没有他的配合,这个计谋还真难以成功。

倒不是说慕容知府配合宋江杀掉了秦明一家,导致秦明恨他,更甚于宋江:

“你如今指望赚开城门取老小,你的妻子今早已都杀了。你若不信,与你头看。”

结果,城内的军士,真的就把秦明妻子的头颅举了起来,让秦明看,气得秦明捶胸顿足,又无能为力!

更重要的问题在于,慕容知府太过窝囊,宋江的计谋是歹毒,但青州城的官兵都在城墙上见到他们在瓦砾场烧杀抢掠了,为什么不派兵阻止?

要知道,宋江这个计谋之所以能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必须得让慕容知府亲眼见到“假秦明”的所做作为,事实上他确实站在城头上亲眼所见,这才有了他训斥秦明的话:

“昨夜引人马来打城子,把许多好百姓杀了,又把许多房屋烧了。”

瓦砾场就在城墙脚下,站在城墙上,靠肉眼就能看得清清楚楚,可惜慕容知府亲眼目睹那伙贼人杀百姓,烧屋子,就是不派兵救:

“我如何不认得你这厮的马匹、衣甲、军器、头盔!城上众人明明地见你指拨红头子杀人放火,你如何赖得过!”

不仅慕容知府亲眼目睹了这场悲剧,连城墙上的众官兵都看到了,却无一人前往救援,任凭那些百姓哭天喊地,命丧当场。

五、

难道宋江派出了整个清风山的人马前来屠村,城里的守卫力量不足,导致慕容知府不敢发兵救援?

根本就没那么多人,也就五六十个人,后来宋江自己亲口对秦明讲的:

“叫小卒似总管模样的,却穿了足下的衣甲、头盔,骑着那马,横着狼牙棒直奔青州城下,点拨红头子杀人。燕顺、王矮虎带领五十余人助战。”

既然慕容知府在城墙上看得一清二楚,应该能看得出有多少贼人,随便派出些正规军队,都能阻止他们杀人,至少也不会杀掉数百户,近千条人命。

说白了,就算这些百姓一个个伸长了脖子,任由这五十个人砍,都能砍上好一会儿,连刀都能砍卷刃咯。

这些无辜百姓的死,当然得赖到宋江头上,但慕容知府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其实这些事情都可以理解,让人难以理解的是,慕容知府为什么不问青红皂白,连夜就把秦明一家满门抄斩了呢?

既然他判断秦明是反了,那么留着他的家人当人质,岂不是更方便自己捉拿秦明?

若慕容知府不是一个傻子,或者同样跟秦明是火爆脾气,做事情顾头不顾尾,先干了再说。那么就只能从阴谋论的角度解释了,那就是,慕容知府杀掉秦明一家,其实是为了给自己脱罪。

若当晚那个贼人不是秦明的话,自己这样畏头畏尾没有发兵救援,朝廷怪罪下来,自己怎么辩解?

任凭几百户百姓在自己的注目中被五十多个贼寇残杀吗?若秦明再告上自己一状呢?

六、

或许一开始慕容知府确实一时脑热,也或许是城外幸存百姓跑衙门喊冤,为了给他们一个答复,索性直接诛杀了秦明全家,以平息众怒。

但等到第二天秦明单枪匹马一到,慕容知府就立马明白过来,自己上当了!

此时摆在他面前的就几个选择,一个是当场命令士兵干掉单枪匹马前来送死的秦明,当然,也可以选择活捉他,并不告知他全家已经被杀的真相。

但这样做,就有风险了,若直接击毙秦明,这里面疑点就太多了。毕竟这么多人目睹了全过程,若秦明真背叛了朝廷,他为什么要单枪匹马过来送死呢?

真有好事的人,参慕容知府一本,秦明又已经被斩杀,死无对证,他怎么解释?

活捉秦明也不行啊,活捉了他就得审判吧,像秦明这种级别的武将,肯定不会自己一个人审。到时候几名官员一块审,就会把自己错杀秦明一家的事抖搂出来,自己咋办?

所以,摆在慕容知府面前,只有一条路可以选择,那就是放秦明走,造成他已经成了贼寇的事实。随后再发兵征讨,这样才能洗刷自己错杀秦明一家,以及不发兵救援百姓的罪名。

这才是慕容知府口口声声喊早晚要抓了你秦明,却不选择马上开城门出战,或者万箭齐发射死秦明:

“早晚拿住你时,把你这厮碎尸万段!”

连射出的箭,都是绕着秦明走的,一支都射不到秦明身上:

“城上弩箭如雨点般射将下来,秦明只得回避。”

七、

而获知城外百姓被宋江设计所杀,等于是间接害死自己家人后,秦明为什么不去报仇?

秦明全家被杀,已经回不了家了,正不知道该怎么办时,清风山那一伙人又出现了,并将他拉回山寨,并告知了真相,当时秦明确实怒了:

“秦明见说了,怒气于心。欲待要和宋江等厮并,却又自肚里寻思。”

而且,也确实想跟宋江拼命,但随后却突然冷静了下来,忍住了。看到这里,让人十分不解啊,就算你冲着宋江的脸放个屁,还能熏他一下呢,怎么就这么怂了呢?

按照秦明自己的想法是这样的:

“一则是上界星辰契合;二乃被他们软困,以礼待之;三则又怕斗他们不过,因此只得纳了这口气。”

第一条理由就当个屁吧,第二个理由是昨天盛情款待自己了,这理由也实在勉强,第三个理由是自己打不过他们,只能认栽,这个还算靠点谱。

其实,此时的秦明基本无路可走了,要非说有路的话,无外乎以下几条:

一是继续回青州城,想办法跟慕容知府讲明白,继续报效朝廷!

二是投奔别处,比如梁中书啊,老种经略相公啊,然后利用他们为自己伸冤,将来在朝堂之上跟慕容知府对峙,还自己清白,并将慕容知府绳之以法。

三就是投奔宋江了,直接落草为寇,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用称分银子,没心没肺活下去。

当然,你要非抬杠,说他还可以跟宋江拼了,或者选择自杀以明志,亦或者归隐山林,从此不问政事,那当我白说。

八、

秦明其实根本就没得选了:

第一条选择刚才已经解释了,基本堵死了,慕容知府为了自己的乌纱帽,绝不会再接受秦明。

投奔别的地方大员的话,秦明怎么保证他们会收留自己,不会把自己当通缉犯抓了,到朝廷那领功?而且,慕容知府的靠山是慕容贵妃,怎么保证他们跟其他地方大员没有利益来往?就算投奔了他们,他们真的就为了一个秦明跟慕容知府争得你死我活,并打赢官司吗?

至于最后一条,跟宋江拼了啊,自杀啊,或者归隐啊,都不现实,都难以保住自己的性命,就算归隐,能逃过朝廷的追捕吗?

所以,不得不说,宋江这一条计谋的阴险,让秦明根本没得选择,只能归顺。

见秦明还在犹犹豫豫,宋江又马上私自做主,将花荣的妹妹嫁给他:

“虽然没了嫂嫂夫人,宋江恰知得花知寨有一妹,甚是贤慧。宋江情愿主婚,陪备财礼,与总管为室,若何?”

宋江为什么确信秦明会答应呢?

其实,宋江在清风寨第一次跟花荣见面的时候,就见到了人家妹妹,虽谈不上花容月貌,但也绝对不丑:

“拜罢,花荣又叫妹子出来拜了哥哥。”

但要想娶花荣的妹子,还得麻烦秦明第二天把清风寨打下来,这样才能把老婆娶回家!

前脚宋江还跟秦明有杀妻之仇呢,后脚这秦明就出开的主意了,说自己只要出马,明天一定拿下清风寨:

“这事容易,不须众弟兄费心。”

救下花荣妹妹的第二天,秦明就迫不及待地跟人家结婚了,从此之后夜夜笙歌,早把自己的原配抛到了九霄云外:

“次日,宋江和黄信主婚,燕顺、王矮虎、郑天寿做媒说合,要花荣把妹子嫁与秦明。一应礼物,都是宋江和燕顺出备。吃了三五日筵席。”

正应了《水浒传》的某一男性主题: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呜呼哀哉!

我叫杨角风,换种视角看水浒,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乐趣,喜欢就请关注吧!

所有跟帖: 

天堂地獄都在一念之間? -YMCK1025- 给 YMCK1025 发送悄悄话 (212 bytes) () 01/17/2022 postreply 20:40:55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