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原著冷汗直流,难怪菩萨要收黑熊精,背后竟藏着西游终极奥秘
杨角风谈西游系列文章:
在西游记中,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妖怪,说他特殊是因为,他主观上就不存在刻意阻拦取经的想法!
既不想吃唐僧肉,也不想跟唐僧成亲,更没有在自己的地盘上胡作非为,祸害百姓。
而且是偶然间,见到观音院起火,前往救火时发现了一件佛衣,随后便据为己有,由此引发了跟孙悟空的一系列争斗。
但奇怪的地方在于,他明明是从观音院金池长老的屋子里偷走的袈裟,为什么后来还故意给金池长老下请帖,让他来赏鉴佛衣呢?以及,后来在跟孙悟空的几次战斗中,为什么处处小心,生怕伤到孙悟空?
甚至到最后他竟然被观音菩萨收走,当了守山大神,这背后究竟藏着哪些奥秘?
杨角风谈西游系列文章:黑熊精偷袈裟后,为什么还敢请失主前来赏鉴?得知真相后冷汗直流!
一、
整部《西游记》,把所有的神仙也好,妖怪也罢,全部盘点一下,就会发现黑熊精其实跟孙悟空非常像!
黑熊精出场的时候,有一段这样的描写:
“碗子铁盔火漆光,乌金铠甲亮辉煌。皂罗袍罩风兜袖,黑绿丝绦麃穗长。手执黑缨枪一杆,足踏乌皮靴一双。眼幌金睛如掣电,正是山中黑风王。”
这种装扮是不是有一种似曾熟悉的感觉?
没错,当初花果山的美猴王孙悟空,也有一身类似的装备:
“头戴凤翅紫金冠,身穿锁子黄金甲,手持如意金箍棒,脚踏藕丝步云履,眼睛也是炯炯有神放金光。”
他们俩不仅装备类似,连能力都差不多,黑熊精也是整部《西游记》中,不依靠法宝,单枪匹马对战孙悟空而不落下风,甚至更胜一筹的妖怪。
孙悟空在求助观音菩萨之前,一共有两次对战黑熊精,第一次对战,就被人家鄙视了。俩人一见面,孙悟空就骂骂咧咧的,将人家八辈祖宗都关心了一个遍,末了黑熊精也不恼,也不直接开战,而是问了一句:
“我不曾会你,有甚么手段,说来我听。”
等到孙悟空巴拉巴拉猛夸了自己一顿后,黑熊精沉思片刻后,突然来了一句:
“你原来是那闹天宫的弼马温么?”
得,孙悟空一听这话,急了,举棒就打,黑熊精却不紧不慢地从容应对。
二、
其实我们不论“偷袈裟”这个行为,单看这两场战斗,不管是从实力上,还是从气势上,以及行为上,孙悟空都输了!
黑熊精除了一开始问了一句,难道你就是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弼马温外,后面跟孙悟空的对话中,都是称呼他是孙行者:
“孙行者,我两个且收兵,等我进了膳来,再与你独斗。”
结果孙悟空上来就是一句:
“你这个孽畜,教做汉子?好汉子,半日儿就要吃饭?”
其实孙悟空跟黑熊精整个交谈及对打过程,黑熊精都是相当有礼貌的,倒是孙悟空一口一个老外公,一口一个孽畜,一口一个我儿子:
“你这个作死的孽畜……教他快送老爷的袈裟出来……”
“快还你老外公的袈裟来!”
“我儿子,你站稳着,仔细听之。”
而且整个对战过程,黑熊精明显是进退自如,打累了就撤,简直是手拿把掐啊:
“今日天晚,不好相持,你去,你去!”
这么厉害的一个妖怪,在面对观音菩萨时,却丝毫没有抵抗,直接就投降了,要知道后来菩萨收红孩儿的时候,可是没少费功夫。
而且,黑熊精对观音菩萨相当尊敬,菩萨一现身,他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奉上袈裟:
“菩萨现相,问妖取了佛衣……”
我们再来捋一捋整个事情的经过:
金池长老派人放火,黑熊精前往救火,发现袈裟在火中燃烧,偷袈裟,一战孙悟空,请金池长老来参加佛衣会,二战孙悟空,观音菩萨前来收回袈裟。
三、
这就是黑熊精整个偷袈裟的过程,但他所做的每一步又都充满着疑问,比如为什么偷袈裟,为什么要请金池长老,为什么一见菩萨就奉还袈裟?
尤其是后来面对观音菩萨时,菩萨还没发话呢,他就先跪倒在地,一拜再拜,嘴里莫名其妙地喊着这么两句话:
“心愿皈依,只望饶命!”
“但饶性命,愿皈正果!”
这两句话是很奇怪的,其实取经路到此为止,所有遇到的妖怪,基本都进了取经队伍,而且全部不离“皈依”二字。
比如观音菩萨去大唐的时候,遇到的第一个妖怪沙和尚,当时就问他:
“你何不入我门来,皈依善果,跟那取经人做个徒弟,上西天拜佛求经?”
沙和尚说:
“我愿皈正果。”
后来又遇到猪八戒,观音菩萨可怜他没有容身之处,也是劝了一句:
“汝若肯归依正果,自有养身之处。”
猪八戒自然也愿意啦!
同样,面对孙悟空时,观音菩萨也是一样的说辞,劝他皈依正果:
“你可跟他做个徒弟,秉教伽持,入我佛门,再修正果,如何?”
正是因为有这么多先例在前面摆着,所以黑熊精一开始的目的就不是贪恋那件袈裟,而是想以此跟观音菩萨搭上话,以便他也能皈依正果,成为取经人的徒弟!
毕竟,唐僧走到观音院的时候,身边只有一个大徒弟孙悟空,这也是黑熊精看在眼中的,甚至于他去救火,从某一方面来讲也是为了去救唐僧。
四、
那么,黑熊精敢向观音菩萨提出愿意皈依,他又哪来的自信心,认为菩萨会收他,并让他当唐僧的徒弟呢?
可以说,相对于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来讲,黑熊精反而是佛心最重,最善良,最有文化,且最不像妖怪的一个理想取经人。
黑熊精没有什么劣迹,不吃人,也不祸害百姓,跟观音院的资深院长金池长老关系最密切,经常在一起聊佛法。即使回到妖怪圈,也是妖怪里的一股清流,平时跟“鹤氅仙风飒,飘祆欲步虚”气度不凡的凌虚子,还有“白衣翩翩,饱读诗书”的白衣秀士,在一起谈诗论道,没文化的妖怪,一概看不上。
不用举别的例子,单看人家黑熊精给金池长老写的请帖,足可见黑熊精的文学造诣之高:
“侍生熊罴顿首拜,启上大阐金池老上人丹房:屡承佳惠,感激渊深。夜观回禄之难,有失救护,谅仙机必无他害。生偶得佛衣一件,欲作雅会,谨具花酌,奉扳清赏。至期,千乞仙驾过临一叙。是荷。先二日具。”
黑熊精这份请帖很谦卑,讲了观音院前日失火,自己没有救他,但想来,金池长老在自己的指导下,都活了二百七十岁了,会点功夫,不至于被烧死。
事实上金池长老确实不是被火烧死的,而是觉得自己弄丢了袈裟,在劫难逃,自尽的:
“因寻思无计,进退无方,拽开步,躬着腰,往那墙上着实撞了一头,可怜只撞得脑破血流魂魄散,咽喉气断染红沙!”
五、
那么,黑熊精真是因为金池长老仙体护身,才选择不救他的吗?
还真是如此,黑熊精一开始跑过去也仅仅是为了救火,为了救观音禅院,并非是为了救金池长老:
“他大拽步,撞将进去,正呼唤叫取水来,只见那后房无火,房脊上有一人放风。”
可是,在他见到房脊上站着的人时,他当时就惊呆了,这不就是孙悟空吗?
这就是他一直在苦苦等待的加入取经队伍的机会,高兴还来不及呢,又怎么可能会坏了孙悟空的好事?
这才是他不救火的原因,但是面对熊熊大火,一件宝贝袈裟却在火里燃烧,这不就是送上门来的可以跟观音菩萨来次亲密接触的机会吗?
后来面对孙悟空几次前来讨要,他都在装模作样地对打,因为他知道,不把观音菩萨吸引来,自己的目的根本达不到。
甚至,为了把自己偷袈裟的事搞得尽人皆知,他还特意举办佛衣会。还特意把观音院的金池长老请来,就是为了扩大消息范围,把观音菩萨吸引来。
为了迎接观音菩萨,黑熊精的洞府也是特意装扮过的,连小妖们面对孙悟空时都自称俺们山洞是仙洞:
“你是何人,敢来击吾仙洞?”
后来观音菩萨跟孙悟空前往后,当时就被眼前的场景惊呆了:
“山有涧,涧有泉,潺潺流水咽鸣琴,便堪洗耳;崖有鹿,林有鹤,幽幽仙籁动间岑,亦可赏心。这是妖仙有分降菩提,弘誓无边垂恻隐。”
六、
随后,菩萨对黑熊精的住处给予了一个高度评价:
“这孽畜占了这座山洞,却是也有些道分。”
其实不仅观音菩萨对黑熊精评价颇高,孙悟空两次跟黑熊精战斗后,也不再小看他,面对唐僧的询问时,他还说这个黑熊精身上没有妖气,不是妖精。
当时唐僧还说,他是熊啊,跟猩猩一样,怎么能不是妖精呢?
孙悟空说了一句,俺老孙不是跟他一样,俺还当过齐天大圣呢:
“老孙是兽类,见做了齐天大圣,与他何异?大抵世间之物,凡有九窍者,皆可以修行成仙。”
那么,黑熊精所做的这一切,观音菩萨都看在眼中了吗?
看在眼中了,当孙悟空前往南海求助时,菩萨就劈头盖脸地批了孙悟空一顿,说他不该卖弄,更不该烧了自己的留云下院:
“行者见菩萨说出这话,知他晓得过去未来之事,慌忙礼拜……”
既然观音菩萨知道黑熊精一心想加入取经队伍,况且其本领也不比孙悟空差,这还是菩萨亲口说的:
“那怪物有许多神通,却也不亚于你。”
为何不要他进取经队伍,偏要他给自己当守山大神呢?
这就是《西游记》的终极奥秘,整部书也是围绕着这个问题展开的,那就是长生不老的秘密!
当年孙悟空为什么要去灵台方寸山学艺啊?
如来佛祖为什么特意提到玉皇大帝经历了多少劫啊?
唐王李世民又为什么能够从地府还阳啊?
金蝉子又为何十次转世啊?
七、
黑熊精跟孙悟空对比,他最大的优势并不是什么有文化,有内涵,有教养,而是他手中握着长生不老的秘方。
黑熊精确实寿命很长,至少他知道,五百年前的孙悟空是弼马温。而且,他把自己成功的经验传授给了金池长老,这也使得这个凡人,都能活到二百七十岁:
“只因那黑大王修成人道,常来寺里与我师父讲经,他传了我师父些养神服气之术……”
可是我们都知道,整部《西游记》中,有关长生的秘密提到过很多次。就算是孙悟空已经修炼了长生不老术,也难逃五百年一次的劫难,若是本领强大,确实通过变化之术能躲过雷灾。但一千年后的火灾以及一千五百年后的风灾,是极难躲过的。
目前已知的可以延缓灾难降临的方法有如下四种,吃蟠桃、吃人参果、吃仙丹,以及金蝉子肉。
而这些方法中,除了仙丹是可以修炼的外,其他三种都是可遇不可求的,没有一定的本事极难拿到。
当初孙悟空被玉帝派去看守蟠桃园,其实就是为了争夺这种稀缺资源,最终的结果却是蟠桃供应大幅度减少,这也导致西天极乐世界面临了大劫难。
看西游记原著,会发现灵山有一个很奇怪的会议,在几百年前举行过一次后,就几乎没再办过了。
那就是盂兰盆会,那次会议,镇元大仙参加了,还接了金蝉子递过来的一杯茶,毗蓝婆菩萨参加了,但那之后她就隐退了。
八、
其实,盂兰盆会,就是灵山面对劫难时,商量怎么度过难关!
天庭那边没有指望了,为此,如来佛祖还特意找来镇元大仙,想问问他的人参果能不能在灵山种几颗?或者有没有其他办法,增加五庄观人参果的产量以及生产周期?
可惜,没用,最后是金蝉子主动站出来,愿意奉献自己的十世肉体,以保证灵山度过难关。
这才是镇元大仙敬他是条汉子,人参果熟了后,刻意请他吃的原因。当然,毗蓝婆菩萨是反对吃金蝉子的,为此退隐了山林。
所以,这么多年来,灵山一直在寻找第三种救命良方,那就是炼丹术。
为什么后来灵山派出那么多大神围捕牛魔王啊,就因为牛魔王也掌握了炼丹术,这也是为什么孙悟空六个结拜兄弟,就他活了下来的原因所在。
书中就有记载,当时玉面狐狸被追得满头大汗,进屋一看,牛魔王就在研究炼丹术呢:
“却说那女子跑得粉汗淋淋,唬得兰心吸吸,径入书房里面,原来牛魔王正在那里静玩丹书……”
黑熊精也是一样的,他可不仅仅是接受其他妖怪送他的仙丹吃,他自己的洞府也是有丹房的,当初请金池长老参加佛衣会,举办地点就是丹房:
“侍生熊罴顿首拜,启上大阐金池老上人丹房……”
而黑熊精在观音院跟金池长老研究长生不老术,观音菩萨是看在眼中的,这也是她纵容金池长老胡作非为的原因所在,毕竟他是试验品。
而黑熊精的炼丹术,其实并不高深,说白了就是类似于电影《肉某团》里面的人妖,取了身边人的寿命,放到自己身上。
九、
不信的话,可以看看金池长老,他平时睡觉,身边都是谁在伺候?
“只见那后面有两个小童,搀着一个老僧出来……”
“有一个小幸童,拿出一羊脂玉的盘儿……”
“小幸童也不知为何,却去报与众僧……”
更蹊跷的事情还在后面,黑熊精被观音菩萨收为守山大神后,从那时候开始计算,九年后,唐僧师徒就到达了通天河。
而通天河吃童男童女观音菩萨的宠物金鱼精,啥时候来的呢?
“那妖邪乃九年前海啸波翻,他赶潮头,来于此处……”
大家要记住,观音菩萨所在的南海在凡间,并非天上一日,地上一年。金鱼精九年前就不见了,观音菩萨还跟孙悟空说,他日日浮头听经呢,这不是骗人?
更重要的是,观音菩萨没有梳妆打扮就急忙去收金鱼精,而且念了七遍“死的去,活的住”把通天河的生灵全灭了,一个活口都没留,弄得下水找师傅的猪八戒和沙和尚都很纳闷:
“原来那里边水怪鱼精,尽皆死烂。”
更蹊跷的还有,这之后又过了三年,唐僧师徒到达了要吃一千个小孩子心肝的比丘国,而比丘国的妖精啥时候来的呢?
正好又是三年前:
“此国原是比丘国,近有民谣,改作小子城。三年前,有一老人打扮做道人模样,携一小女子……”
而南极仙翁,就是替观音菩萨送子给殷温娇的,后来他们还在五庄观聚过一次,好好研究了一下人参果的原理。
推断到这里,我已经冷汗直流了……
我叫杨角风,换种视角看西游,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乐趣,喜欢就请关注吧!
==============================================================
盂兰盆会,为何金蝉子会递茶,毗蓝婆要归隐?读完原著后直冒冷汗
杨角风谈西游系列文章:
要问《西游记》中,谁才是第一主角,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但选项无外乎这么两个,一个是孙悟空,一个就是他的师父唐僧了。
孙悟空身上确实存在很多疑点,比如取经团队四人,每一个都交代了前世后身,唯独孙悟空没有交代前世。比如花果山顶上的那颗石卵究竟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见风就化作一只石猴?
同样,在唐僧身上也存在若干疑问,比如书中多次提到他的前世是金蝉子,可是其他人转世也就转一次,为何唯独金蝉子连续转了十次呢?
还有,几百年前的盂兰盆会上究竟发生了啥,为何佛家盛会,镇元子却参加了呢,还受了金蝉子一杯茶?
杨角风谈西游系列文章:盂兰盆会,为何金蝉子会递茶,毗蓝婆要归隐?读完原著后直冒冷汗!
一、
关于唐僧的身世秘密,在《西游记》中,一共出现过这么几次描写:
首先,唐僧是由南极仙翁,受观音菩萨所托,送到了他母亲满堂娇的肚子里的,送的时候还特意嘱咐了几句:
“满堂娇,听吾叮嘱。吾乃南极星君,奉观音菩萨法旨,特送此子与你。异日声名远大,非比等闲。”
当然,这些话后来殷温娇跟唐僧相认的时候,有没有告诉他,就不得而知了。
唐僧从小长到大,再到取经路过五庄观,这段时间里,他是不清楚自己的身世的,直到镇元大仙对两位童子讲道:
“那和尚乃金蝉子转生,西方圣老如来佛第二个徒弟。五百年前,我与他在兰盆会上相识,他曾亲手传茶,佛子敬我,故此是为故人也。”
这是书中第一次提到,唐僧乃金蝉子转世,而且金蝉子还是如来佛祖的二弟子,跟镇元大仙是故人,当然,这些话,唐僧并没听到。
第二个提到唐僧是金蝉子转世的,是白骨精,当然,唐僧同样听不到,这是她面对取经团队经过白虎岭时,自言自语的话:
“造化,造化!几年家人都讲东土的唐和尚取大乘,他本是金蝉子化身,十世修行的原体。”
虽然整个取经路上,唐僧也在怀疑自己的身世,也在怀疑为啥妖怪们一个个的,都想吃自己呢?但他真正从官方得知自己是金蝉子转世时,已经到灵山了,还是出自如来佛祖之口:
“圣僧,汝前世原是我之二徒,名唤金蝉子。”
二、
其实唐僧乃金蝉子转世,除了唐僧自己不太清楚以外,他的徒弟们也早就知道了!
第一个知道这个秘密的人是他的三徒弟沙和尚,在真假美猴王那里,沙僧曾经跑到花果山要行李。面对假悟空讲的,自己也可以变出一个唐僧去取经,沙和尚有过一段解释,来表明取经必须得唐僧去:
“菩萨曾言:取经人乃如来门生,号曰金蝉长老……”
当然,这段话是对假悟空说的,但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是,真悟空也知道了唐僧是金蝉子转世。
在镇海禅林寺,由于唐僧不听劝,执意要救金鼻白毛老鼠精,结果到了寺庙后就生了一场大病。
因为这场病实在不太妙,他自己都在哀叹自己的病是好不了了,连遗书都写好了,让孙悟空替他交到唐王李世民手上。结果孙悟空哈哈大笑,说哪个阎王敢收你,到时候让他们一个个吃不了兜着走!
猪八戒也纳闷,师父都说自己不行了,你猴哥真有起死回生的本事,不如早早商量散伙的事,分行李?
于是孙悟空怼了一句:
“呆子又胡说了!你不知道。师父是我佛如来第二个徒弟,原叫做金蝉长老,只因他轻慢佛法,该有这场大难。”
至于这句话,还在重病之中的唐僧听到没听到,尚不得知,但猪八戒肯定也是第一次知道唐僧,竟然是如来佛祖的二弟子,金蝉子!
三、
那么,金蝉子都干了些啥,为什么身为如来二弟子这么高的地位,却迎来十次转世呢?
知道他身份的镇元子也罢,白骨精也好,他们俩都没有讲金蝉子究竟犯了啥错,才导致的十次转世。
但沙和尚转述观音菩萨的话,却提到了一句:
“只因他不听佛祖谈经,贬下灵山,转生东土,教他果正西方,复修大道。”
同样,在镇海禅林寺孙悟空不仅转述了沙和尚的话,说金蝉子是轻慢佛法,导致的被贬,末了还补充了一句:
“老师父不曾听佛讲法,打了一个盹,往下一失,左脚下翙了一粒米,下界来……”
也就是说,金蝉子不仅轻慢佛法,不听如来佛祖讲法,还踩了一粒米,浪费了粮食,最终导致被贬转世。
当然,最终解释权在如来佛祖那里,他亲口提到金蝉子被贬的原因,就是不听佛法:
“因为汝不听说法,轻慢我之大教,故贬汝之真灵,转生东土。”
但是,这个解释,还是存在很多疑问的,所谓的金蝉子不听佛法,是因为他已经懂佛法了,还是说他在听的过程中跟如来佛祖产生了争执,亦或者就是不听?
前两种原因都好理解,毕竟是佛祖的二徒弟嘛,骄傲自大也是有可能的。但最后一个原因,却让人非常费解,若他不懂佛法,又不愿意听佛法,那么他又是如何做到如来佛祖的二弟子的?
就算是不听佛法,何至于被接连贬了十次,而且每一次都在佛家的注视之下,还知道他的肉能吃?
四、
好,既然我们提到了金蝉子十次转世,原因我们暂且放一边,先思考一下,他的肉,究竟是谁验证的,可以长生不老?
关于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虽然第一次出自白骨精的口,但后面的妖怪们一个个都信以为真,除非真有人吃过,不然,他们也不会这么傻。
关于唐僧肉的吃法,每个妖怪给出的答案也不尽相同,大部分妖怪的方法都比较普通,就是把唐僧洗干净,然后晾干后,要么蒸着吃,要么煮着吃。
比如在雾隐山,南山大王豹子精曾经就说过:
“我这一向,常闻得人说,唐僧乃十世修行的罗汉,有人吃他一块肉,可以延寿长生。不期他今日到我山里,正好拿住他蒸吃。”
后来得知孙悟空等人抱着木头变得唐僧头颅哭得那叫一个惨,南山大王还特意召集小妖们商议,唐僧肉究竟怎么吃?
有说煎着吃的:
“把唐僧拿出来,碎暧碎剁,把些大料煎了,香喷喷的大家吃一块儿。”
有说蒸着吃的:
“莫说,莫说!还是蒸了吃得有味!”
也有说煮着吃的:
“煮了吃,还省柴。”
甚至还有个小妖提出来要腌着吃:
“他本是个稀奇之物,还着些盐儿腌腌,吃得长久。”
但他们这些提议,都是瞎胡闹,因为他们根本就没吃过唐僧肉,自然也就不知道究竟该怎么吃,才能更好地享用美食!
五、
而第一个提出唐僧肉规范吃法的,却是如来佛祖的舅舅,也就是金翅大鹏鸟,他提到以下几个观点:
一是,若吃唐僧肉,必须得整个活人蒸着吃,可以扒皮,如果剁碎了再吃,有可能会失去疗效;二是,吃唐僧肉之前,不能吓他,一吓他的话,肉就酸了,至于还有没有疗效尚不得知,但口味肯定变差了;三是,吃唐僧肉,也得讲究天气的,最好赶在阴天闲暇时间,慢慢吃才行:
“此是上邦稀奇之物,必须待天阴闲暇之时,拿他出来,整制精洁,猜枚行令,细吹细打的吃方可。”
也就是说,金蝉子,确实曾经被人吃过,而且关于吃了他以后的功效,也是被人验证过的,确实可以长生不老。当然,长生不老不是长生不死啊,只能预防自身这边的灾难,外力是预防不了的。
可是,《西游记》原著中也多次提到了,金蝉子的十次转世,都是在佛祖的注视之下。包括他的每一次转世,也都是由观音菩萨,特派专人负责,不会出什么差错。
若是有人特意去吃金蝉子,毕竟曾经是如来佛祖的二弟子哎,难道佛家一点动静都没有,任由别人吃?
要想解释这个疑点,只能得出一个答案,那就是,除非金蝉子每次转世都是被佛家人吃掉了,否则,根本就解释不通。
要想解释清楚这个问题,就不得不提人参果树的拥有者,镇元子了,他为什么会参加佛家的盂兰盆会呢?
六、
镇元大仙,是《西游记》全书中,唯一一个参加过佛家盂兰盆会的外来者,而且有且仅有一次!
在确定取经事项时,书中曾经记载了盂兰盆会的参会人员,这还是出自如来佛祖的视角:
“一日,唤聚诸佛、阿罗、揭谛、菩萨、金刚、比丘僧、尼等众曰:‘……今值孟秋望日,我有一宝盆,盆中具设百样奇花,千般异果等物,与汝等享此盂兰盆会,如何?’”
但奇怪的是,关于盂兰盆会,书中还有两处记载,一次是五百年前,镇元子参加过的一次,这也是出自镇元子之口:
“五百年前,我与他在兰盆会上相识,他曾亲手传茶,佛子敬我,故此是为故人也。”
这次会议,金蝉子是在场的,且非常有礼貌,还敬了镇元大仙一杯茶,这让他非常受用,为此他特意礼遇唐僧,送他人参果吃。
再有一次,就是出自毗蓝婆菩萨之口了,当时孙悟空找她求助,帮忙消灭蜈蚣精,毗蓝婆菩萨就嘀咕了一句:
“我自赴了盂兰会,到今三百余年,不曾出门。”
按照时间推断,金蝉子的十次转世,要么在镇元子参会的那次时间之后,要么在毗蓝婆参会的那次时间之后。
况且,如来佛祖的二徒弟被贬,自然不会那么简单,至少也得参考天蓬元帅和卷帘大将被贬,开个大会审判一下,并执法吧?
七、
所以,金蝉子的十次转世,极有可能就是发生在三百年前,毗蓝婆菩萨参会的那次。正是那次会议,确定了金蝉子被贬,毕竟家丑不外扬,不可能让外人参加。
那么就回到刚开始的问题了,真是因为金蝉子怠慢佛法,才被贬的吗?
并不是,刚才也解释了,这个理由并站不住脚,而破题的关键就在镇元子身上!
其实,刚才提到的唐僧肉的若干种吃法,漏掉了一个,而这个吃法,却出自镇元子之口,他的方法更是奇怪:
“众仙即忙取了些自收自晒的生熟漆,把他三个布裹的漆了,浑身俱裹漆,上留着头脸在外。”
这是下油锅,而镇元子是知道孙悟空的缺点的,比如他怕打腿,镇元子就专门用七星鞭抽他腿:
“行者恐仙家法大,睁圆眼瞅定,看他打那里。原来打腿,行者就把腰扭一扭,叫声‘变!’”
后来在狮驼岭,大鹏鸟的阴阳二气瓶中,孙悟空的孤拐就烧软了,足可见他的弱点就在腿上。
而下油锅炸这件事,镇元子不是不清楚孙悟空的本领,况且之前的天庭都试过了,孙悟空连老君的八卦炉都不怕,怎么会怕油锅呢?
唯一的解释是,油炸孙悟空,就是为了吓唬唐僧,就是为了吓唬唐僧身后的佛家势力:
“把清油熬上一锅,烧得滚了,将孙行者下油锅扎他一扎,与我人参树报仇!”
八、
事实上这一招相当好使,当时孙悟空就吓尿了,倒不是自己害怕被炸,而是担心唐僧被炸!
镇元子油炸唐僧的方法,确实很不一般,若真想出气,完全可以直接扔油锅里炸嘛,为什么还要用布裹上,还要特意刷上油漆?
而且,等孙悟空找到南海,得知消息后的观音菩萨当时就急了:
“你怎么不早来见我,却往岛上去寻找?”
整部书,观音菩萨就慌过两次,这是第一次,还有一次是收服金鱼精的时候。她之所以慌乱,倒不是因为人参果树被推倒,而是担心唐僧真被炸!
事实上,人参果树被推倒,镇元子有的是办法复原,毕竟出了这么大的事,若没有施救之法,他不会这么镇定,还安慰清风明月呢:
“大仙闻言,更不恼怒,道:‘莫哭,莫哭……众徒弟们,都收拾下刑具,等我回来打他。’”
之所以这么淡定,是因为他知道,观音菩萨肯定会来,而且她有治疗方法!
而这背后的秘密,就不得不提五百年前的那次盂兰盆会了,那次会议上究竟发生了啥?
五百年前的盂兰盆会正好开在安天大会之后,当时如来佛祖赴天庭降服了孙悟空,玉帝特意为他准备的会议。
安天大会这个名字很有意思,孙悟空不过打翻了几张桌子,跑到凌霄宝殿前面大闹了一顿,还不至于捅破天,玉帝也不会吓得钻到桌子底下。
说到底,这就是做给众人看的,尤其是如来佛祖,因为天庭就要断了灵山的蟠桃供应了。
九、
具体缘由就不细说了,总之玉帝派孙悟空去看守蟠桃园,不过是找一个替罪羊,是为了刻意破坏蟠桃供应的。
但这里面涉及到很多争斗,王母娘娘势力,太上老君势力等,都是不容忽略的。一只猴子,再怎么能吃,也不至于把几千棵桃树吃光,况且后来的安天大会上,王母不是照样捧出了大珠蟠桃:
“今蒙如来大法链锁顽猴,喜庆安天大会,无物可谢,今是我净手亲摘大株蟠桃数颗奉献。”
太上老君也很厉害,来了个将计就计,特意将所有的仙丹都引诱猴子吃掉,也是为了破坏玉帝的丹元大会。
这样就造成,天庭的续命良药供应短缺,既然短缺,自然就断了灵山的供应。为了安慰如来佛祖,玉帝特意请他前来降妖,就是告诉他:你看,罪魁祸首就是这只猴子,现在交给你处理,你看着办吧,要杀要剐随你,但蟠桃,确实没了。
当然,天庭做事也不能太决绝,王母娘娘还是赠送了几颗给灵山,至于以后怎么办,那就看灵山的造化了。
正因如此,如来佛祖才召集众人,甚至请来了五庄观的镇元大仙,毕竟他有种植人参果的经验,这些人守着那几颗蟠桃,商议如何研制长生不老药的问题。
十、
观音菩萨其实也试验成功了一个本领,那就是自己的玉净瓶能让植物起死回生,但对人类延寿,并不起作用。这也是镇元子确信她能救活人参果树的原因所在,毕竟做过实验的:
“当年太上老君曾与我赌胜,他把我的杨柳枝拔了去,放在炼丹炉里,炙得焦干,送来还我。是我拿了插在瓶中,一昼夜,复得青枝绿叶,与旧相同。”
而镇元子确实无能为力,即使金蝉子都前来敬茶了,也只能迎来一声叹息,会议也一度陷入僵局……
也正是在这时候,金蝉子站了出来,愿意用自己的性命,来换取灵山众佛的长生,但这次会议上,众佛意见不统一,并未同意这个要求。
直到三百年前,灵山实在没办法继续等下去了,才又一次召开大会,通过了金蝉子的提议,为此毗蓝婆菩萨极力反对,甚至不惜隐退。
而镇元子作为知情人士,自然清楚唐僧肉的正确吃法,这才是观音菩萨听说他要炸了唐僧,慌乱不已,急忙跟着孙悟空前来救果树的原因所在。
至于后来,为什么又不吃唐僧了,是因为他们已经在研究其他的长寿之法了,比如收了黑熊精、牛魔王、红孩儿。还有莫名其妙去通天河吃童男童女的金鱼精,以及比丘国南极仙翁派出的鹿精……
当然,这并非是灵山的最终目的,至于他们的最终目的是啥,因为篇幅原因,我们下回再讲吧!
我叫杨角风,换种视角看西游,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乐趣,喜欢就请关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