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手机信号之喻。

本帖于 2021-11-30 09:36:33 时间, 由普通用户 Dayoufan 编辑

首先,任何比喻都是有缺漏的。仅就这个比喻本身而言,手机信号虽肉眼不可见,但用手机的文盲也知道(“山里没信号”,信号强,信号弱;信号干扰;辐射等)手机信号是实实在在的物理存在,需要硬件,需要能量(比如5G基站耗电量巨大)。所以,对现代人来说,手机信号就是肉眼看不见的有,“无处不在”,空的属性不明显。

这个比喻也说明当代讲禅思,与佛陀当年悟道时大家对世界的知觉不同,当时的一些讲法有些已经过时,有些没有(如:梦幻泡影)。

性与觉,仍然是我理解禅宗思维最感困惑的节点。孔兄讲过,性在用,性不可见,性是感知,空是性的一个属性。我们日常讲感性,知性,理性。那么可不可以说,感知(包括意识)是一种性。感知是神经系统的功能(“用”),意识也不可见(“你心在何处?我与你安”;当代神经心理学家靠血流或其它生理信号来推测不可见的意识活动)。

但是,在现代常识或科学家的思维里,感知的结构基础(“体”)是神经系统,不是空。显然,禅宗里的空是别有所指。

(因为有事儿,前面的意思还没表达完整,接着写几句)个体神经系统当然是相,因缘和合而成,因缘散去而不再。相变而空体恒在。空中有不可见的性和可见的作为总体的相(“无远弗届的宇宙”)。后者相对比较好理解,比如即使宇宙大爆炸前还是必须有XX存在,不然怎么能爆炸呢。空中为什么必须有性呢?连带着的,空这个概念是必需的吗?还是说这个概念是为解说这个恒变而不灭的宇宙而造出的方便能指?对于我来说,这些是要参透的。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