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事件再次升级!
司马南揭柳传志“真面目”,真的是伪爱国吗?
近日大家的关注点都是联想科创板上市终止事件与司马南多次发视频炮轰的的事情,
联想的现在口碑真的那么差么?
今天在这里理一理司马南的炮轰节奏!
联想在两年前5G编码标准投票的历史,被旧事重提,“联想导致华为在投票中输给高通”成为群众关注焦点。当年联想的提案是LDPC码应该成为数据信道的唯一编码,也就是长码和短码都用它。从列名的公司来看,联想确实很刺眼,其它全是美欧日韩公司。可以看出,参与的公司比86会议多了。而华为的提案是Polar码也应该成为数据信道的方案之一,其实意思就是“长码用LDPC,短码用Polar”。
可以看到,中国方面包括台湾的公司基本都支持了华为,也有德意志电信等外国公司。在86会议中支持LDPC的中兴、OPP以二十四比二十七输给高通,大家都觉得是联想导致华为在投票中输给高通的,这也成为真个联想事件的导火索,联想为什么不给华为投票”、“联想不支持Polar方案”等内容的帖子,联想陷入不支持本国企业的舆论风波中。
而现在再次把事情推向浪潮的是一直炮轰的司马南对外爆料,联想柳传志的秘书小乔隔空喊话司马南,要求和司马南当面洽谈,并且开出了支持爱国团体的一些扶持政策。面对联想的这波操作,司马南自然是没有老老实实的接招,如果是柳传志或者是杨元庆出来抛出这样的橄榄枝,也许司马南会接招,可是这直接派出的是一个小小的女秘书,这放在谁身上谁都会再三犹豫的,因此司马南马上就提出,“要谈就和杨元庆柳传志谈,并且公开的来谈,这样比较合适。
大家可能还会疑惑这司马南和联想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联想会向司马南抛出橄榄枝,
因为之前5G的事情联想被质疑国有资产被贱卖、为泛海控股量身定做,一半高层是外国人,高管天价年薪,资不抵债有暴雷风险等等,在联想公司股权结构转变,中科院对该公司原本拥有100%的股权。而到现在中科院股份不足30%,并且现在中科院没有一人进入联想高管团队任职。在联想公司也没有任何投票的权利,难道这就是当初国企改革想要达到的目的吗?
司马南指出。二零零九年,中科院以二十点五五亿元将联想控股百分之二十九的股权出让给了卢志强的泛海控股,而卢志强是泰山会的成员。联想控股在二零零八年年底净资产是一百三十九点四九亿元,百分之二十九的股权应该是四十点四五亿元,而中科院出让百分之二十九联想控股股权只有二十七点五五亿元,差价十二点九亿元,这是说中科院的股权被贱卖了么?这是在为泰山会量身打造?
还有就是中科院原计算所所长“李树怡”也出现在联想志远持股东名单上,没在联想控股上过一天班的李所长,一不小心又成了亿万富翁。联想高管的天价薪酬。朱立南退休后,年薪从五千万涨到六千五百万。柳传志退休后的年薪近1亿元,还有两千五百万退休金。高管退休后,大涨薪酬。
柳传志在两年前拿到1亿,还有退休金两千七百万。其中杨元庆也是,杨元庆的股权已经超过中科院,联想整个集团的净资产是二百三十四点五亿元,而杨元庆的个人资产就已经高达一百亿元,二十七个高管,在二零二零年就已经拿走了九点三四亿元,联想整个的集团的负债率就已经高达百分之九十点五,欠供应商一千多亿,资不抵债情况下,高层员工成为了大富豪,说道二十七个高管,你能想象得到这里面居然有十四个是外国人,其中联想的首席财务官黄伟明是个英国人,联想的首席技术官芮勇居然是美国人,这样的高管结构,是否存在泄密等安全隐患?广大的联想用户的信息安全是否能够得到保障,
我们对联想的理解就只是一些电子产品,其实联想不仅仅与此,他还涉及银行类、小额贷款类、保险,这些都是与金融想挂钩的,而且在正奇金融领域占有百分之八十六点八五的股份,一般来说听到小额贷都是风向极高的,联想居然在此还持有拉卡拉等股份,不仅与此在卢森堡银行和汉口银行的股份。
当年联想高管杨元庆以自然人身份在银行贷款几十亿,用于购买联想公司股份,使其成为联想公司第二大股东。他当初贷款时是以什么资产做抵押,才能在银行贷到如此巨额的资金?他是否有利用联想公司的有形资产或无形资产去给自己的贷款做抵押担保?如果是利用联想公司的资产抵押担保去获得银行贷款,再来买入联想公司的股份,成为联想第二大股东,对于司马南指出的种种存在的问题,难道联想的柳传志杨元庆侵吞国有资产么?靠非法的手段获取巨额财富?
对于联想事件的发酵,胡锡进给出看法“当年联想从中科院的全资子公司走上股份制道路,客观说是那个时代的产物。从结果看,它导致了国资占比的缩小,但成就了一个很长时间里的领军企业。也许可以说,没有当年的股份制改造,就没有后来的联想,因为联想是中科院出来的最大企业,而且横向看,全国的产品型IT巨头没有一家是纯国企。”
之前对于公司的资不抵债的清朗,联想集团的董事长CEO杨元庆曾回应“有人说我们研发投入不满足上市要求,这是完全不对的”但是还没有正面的回应这些疑问,联想集团也没有正面的回应过。只是采取一些法律途径起诉侵权等手段,打压媒体对联想的质疑,至今,司马南对于柳传志与杨元庆两人的质疑,其实按道理来说也没什么错如果事情不是这样的话,就大大方方的来用实情打压别人的质疑就可以了,而联想并不是这样做的,他们现在想的居然是想通过一名女秘书来应付司马南的种种质疑,并且企图收买对方,由此看啦柳传志与杨元庆是真的急了啊,是要握手言和么,但是没想到的司马那把自己与女秘书的短信聊天截图也公布于众,这是实锤的一点,也是自我保护的一种,至于柳传志与杨元庆杨等人的上亿高薪问题,我认为司马南的质疑反映了很多公众的共同不满。在促进共同富裕的大背景下,柳传志和杨元庆杨应当以开放的心态对待这样的批评,并加以思考。
============================================================
司马南炮轰联想 发文称被柳传志女秘书召见(组图)
新闻来源: 司马南/财视传媒 于2021-11-20 8:03:06
说来荒唐,12年的一桩业界共知的“阳光改制”,如今竟被质疑“巨额国资流失”。
更荒唐的是,这两天不少专业分析指出,这位接二连三地进行质疑的人,竟然不懂财务、算错了帐!
最荒诞的还不止于此,面对诸多对其的质疑,此君非但不认账,反而变本加厉、洋洋洒洒地东拉西扯半天,归根结底一句话,死不认错、一错到底。
这个质疑者,就是司马南,一个自诩为“独立学者”的人。被司马南质疑的,则是2009年的联想改制事件。
特别值得深思的是,这并非什么偶然事件。
穷追猛打,乱扣帽子
不妨简单回顾一下事件。

来源:司马南微博截图
11月7日晚21:30,司马南在微博上发布其录制的一期节目:中科院国资贱卖系列之一,13亿国有资产白送泰山会?
他的核心观点和依据是:2009年9月,中科院旗下的国科控股将29%的联想控股股权以27.55亿元转让给泛海控股。2012年4月17号,距离股权转让过去四年时间,威远生化披露了一个信息:联想控股在2008年底的净资产是139.49亿元。“这些作为我们分析问题的背景资料,按照联想控股2008年底净资产计算,29%股权对应的净值为:139.49*29%=40.45亿元。这计算小学生都会。按净资产交易的差价就有:40.45-27.55=12.90亿元!将近13亿元。原国有资产流向了泰山控股,流向了泰山会。”
自此,司马南一发不可收拾,到12日晚上22:12,他连做6期节目,颇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势头。

来源:司马南微博截图
这期间,不少专业分析都指出,司马南应该不懂财务、其计算方式有误,但司马南在第六期节目中,将之笼统归为各种“兴师问罪”。
既然是讨论“国资”问题,我们不妨看一看国企改革专家吴刚梁咋说。13日上午10:52,吴刚梁发布文章,针对这一事件指出:“我看了一下司马南的视频,主要是一些情绪化表达,专业分析不多,而且果然不出我所料,我发现司马南没搞懂什么是合并财务报表。”
他分析称,根据司马南提到的评级报告,报告显示,联想控股2008年的所有者权益(净资产)是139.7亿元,但是这个所有者权益是包含了少数股东权益的。准确地说,少数股东权益是620209.50万元,这些权益是不归属于联想控股的。因为纳入合并报表范围的子公司有10余家,其中有些并不是联想控股的全资子公司,还有其他股东在里面持股。扣除掉少数股东权益,归属于联想控股的权益是777061.10万元。由此可知,中科院转让其中的29%的股权,对应的净资产价值就是777061.10万 X 29% = 225,347.72万元,大约22.5亿元。而司马南直接用合并报表的净资产来计算,得出29%的股权价值=139.49X29%=40.45亿元,进而说国有资产被贱卖了40.45-27.55=12.9亿元,这个计算过程显然是错误的,违背了财务基本常识。
“老吴建议他解散那个不称职的财务研究团队,免得今后再受其误导。”吴刚梁写道。
建议虽好,但却没用,因为你永远叫不醒装睡的人,即便再专业的分析,也不会让司马南幡然醒悟,他一定会找出更多所谓的“猛料”,来煽动情绪、死缠烂打。明眼人都看得出,过去多年,这也是他一贯的做派。
在其节目中,司马南也充分展示了此类技巧,其基本套路就是“你说西我说东”,站在所谓道德高地上乱带节奏。感兴趣的话,列位可以自行观瞻、自行判断。
“阳光改制”,而非阴谋
事实上,司马南“鸡蛋里面挑骨头”般针对的联想改制事件,最终落定于12年前,且业界对此早有定论。

来源:中国科学院官网截图
2009年9月4日,中国泛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 27.55 亿元买入中科院挂牌转让的 29%联想控股股份,成为第三大股东。联想控股的股权结构此前为中国科学院持有其 65%股权,剩下的 35%由联想控股职工持股会拥有。
这之前的8月7日,中国科学院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即国科控股)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所持29%联想控股股权,作价 27.55 亿元。当时,国科控股总经理邓麦村曾对媒体表示,市值有高低起伏,因此,转让价格是按照国有资产转让当中通行的净资产估值,由资产评估机构评估,并经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备案。此次转让属“溢价转让”。
按照吴刚梁的分析,“公开挂牌之后,就是竞买人相互竞价,最终价高者得,这个过程顺利走完的话,一项国有资产的价格就确定了,不管最终摘牌价格是高是低,只要依法公开交易,就不存在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
熟悉联想的人都知道,联想最早脱胎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1984 年,该所出资 20 万元,成立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此即后来的联想。10年后,联想集团有限公司(00992.HK)在香港上市;中科院则通过 100%持有的联想集团控股公司,间接控制上市的联想集团;2000年左右,国家强调科技企业应该实行股份制改造,由北京市体改办牵头,科技部、科学院、财政部等联合商讨,批准了联想控股的股份制改造方案,联想控股职工持股会出资购买了35%的股份。2001 年,联想集团控股公司改制,更名为联想控股有限公司。
此后的2004年8月及2006年3月,中科院先后发布了《中国科学院关于加快院、所投资企业社会化改革的决定》、《中国科学院关于进一步推进研究所投资企业社会化改革工作的意见》,积极推动院、所投资企业引入包括资本、管理、市场营销等在内的优良社会资源,实现股权多元化,形成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可以说,减持联想控股股权是中科院企业社会化改革整体战略安排的一部分,联想控股进一步改制也由此提上日程。
由此可见,联想改制并不像司马南一再暗示或故意引导的,改制掺杂了企业创始人的各种利益及私心,贱卖国资也是一场阴谋。

来源:联想控股公司要闻截图
相反,改制9年后,2018年12月18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100名“改革先锋”称号获得者和10名“中国改革友谊奖章”获得者在大会上受到表彰,毫不意外,联想控股董事长、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也被授予了“改革先锋”称号。
2019年退休、把联想看做“自己的命”的柳传志或许想象不到,事隔多年,竟有人给这场阳光下的改制“泼脏水”!
肆意“污名化”让人谈网色变
司马南“污名化”联想的做法,在这两年很有市场。
其实,也不单单是针对联想,近几年,如一些所谓大V裹挟着民众对于不少企业和企业家的“污名化”可谓极为盛行。其中,一些质疑者并非多么欢迎国家层面的规范监管,更多只是情绪宣泄、夹带私货、落井下石而已,当然也有人或是被裹挟、或是揣度投机,习惯性地做了“墙头草”。
此类情绪蔓延,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不少企业家人人自危,唯恐不幸做了“出头鸟”。但往往是,怕什么来什么,企业一旦出现舆情,企业家首当其冲就被“公开示众”。
前一段时间,就有货拉拉、拼多多、汇源果汁等诸多企业被“群殴”,其创始人也经受网络暴击。货拉拉因长沙一名23岁女生在搬家跟车途中跳车意外身亡一事,被各种讨伐,不少人为了吸引眼球开始借题发挥,不依不饶地指责货拉拉是“祸拉拉”,甚至批判其创始人兼CEO周胜馥是“职业赌徒”。——货拉拉自然应为其安全隐患负全责,但请问创始人过去的经历跟企业出事的关联何在?甚至连今年去世的链家创始人左晖,也一度被一些网络暴民肆意抨击,以至于有人撰文称“如何看待左晖或许决定了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
“劣币驱逐良币”,毫不意外,这一风潮的蔓延,已导致部分企业噤若寒蝉,包括其他领域,谈网色变,被所谓的流量搞的心力交瘁。
当然,任何群体鱼龙混杂,比如对于企业,该监管的必须监管,该引导的也要坚决引导,但如司马南一般“乱扣帽子”造成的对舆论环境的伤害,最终伤害的则是很多人的信心。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刚刚结束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也强调,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曾获“改革开放30年杰出社会人物”提名的司马南,如今正扮演着为深化改革“撤梯子”的角色,何其荒唐!
司马南:柳传志女秘书召见了
联想饭局,春烟残雨,姿色撩人。今天是第二方案说的饭局之日。

坐下吃顿饭算啥?
北京人凑局是正常社交,没有什么问题是吃顿饭解决不了的。一个饭局解决不了,那就再凑一个局,拉着不同的人来凑局。可怎么偏偏找来的人像翻过我的通讯录似的,如此曲里拐弯儿的关系,他们如何找到的?比如,十多年前于济南宾馆,群人围着李实大哥聊天儿,我身边那个不说话的年轻人……
言同百舌, 胆若鼷鼠,梁武帝怼人的这句刻薄话,用来形容最近的我,再确切不过了。
自打七月我做了关于滴滴的系列节目之后,联想各色人物专项公关就启动了。他们一边反复发誓要我相信“联想与滴滴无关”(?),一方面身段柔软不停摇动橄榄枝儿……
老话讲烧香引鬼,如果不是因为联想无端谦谦示好,我还真不会对联想产生这么深入研究的动力,这6期节目不一定会做。
六中全会期间,“联想贱卖国资系列”节目陆续发出来之后,说客盈门上下齐手一通招呼,那架势,不捂住司马南惹祸的欠嘴绝不罢休。
先发两张截图给大家看看。

我心坦然。
如果老柳或小杨亲自召见,海淀分局附近喝茶聆听教诲,可也;炒肝包子蒜瓣儿豆汁儿,随你。
可不知为什么,人家买卖大了,层次多了,后来,演化成了老柳女秘书召见,这联嫒派头儿太让我为难啦!……
居委会老主任闲人马大姐召见,咱不敢不去,毕竟有面子有交情,柳传志女秘懿旨兰花,都哪跟哪儿啊?见你干嘛使啊?
不管怎么描述这个女人的极端重要性,我始终认定,伊不过拿钥匙的使唤丫头。
当然,不见她,还有一种说不出的潜意识,或证弗洛伊德学说的正确性一一胡同老串儿怕自己定力不够,从小最见不得梨花带雨……
下面是短信往来中我表达过的一些意思。
……
1、谢谢你告诉我这个信息,不必导入胡舒立,道不同,不相为谋,她在我这儿没面子,只会增加事情的复杂性。
我当然理解你们的急迫。就一个字,不见。
不见之理由,不想见。
我总有个见与不见的自由吧?总不能强迫我去见一个不想见的人吧?
2、上面开列的这堆人,没有我想见的呀。
最开始我跟你们说好的嘛:要见,或老栁,或小杨;要谈,百无禁忌,竹筒豆子。既不怜我瞻拜泰山北斗之心,也不至于非要拗着来。
至于该女子在两个男人心尖尖儿,在联想这个庞然大物核心圈圈儿,到底是个啥位置,跟我说不着啊。
她非南子也,我非至圣先师也。老夫子57岁就因为与这个卫灵公夫人见过一面,人高马大的子路甩脸子,文人们皮笑肉不笑八卦了两千年。
纵有貂蝉之色,与我何干?
孔夫子拣过官儿名头,拿人年薪2,200万(按卫灵公付给12万斤小米,折合成现在计量单位,比照刘强东网站标价15元一斤),我则无意沾它分银。
3、联想口口声声的误会本身才是误会。
因为没有啥子误会要澄清,一切都如苏贞昌头上爬虱子,何妨打开天窗说亮话?
你们开会议定的备忘录第3条,据说是释放善意,“支持爱国学者研究、爱国团体访学、红色旅游”云云……这叫啥话呀?
隔壁王奶奶点我:此乃一计也,陷人不义也。
啥时候不能支持爱国学者研究、爱国团体讲学、红色旅游?偏偏请茶之前,白纸黑字叫我点头?我又如何代表得了特定学者、特定团体、特定旅游?
4、联想现在应该做的工作是检讨与整改,如实向上级有关部门说清情况,回答网民的重大关切。
或干脆,如柳八爷气吞山河号召那样,几万人联想带吓连哭带叫,打赢名誉权保卫战,在法律面前以事实证明清白,而不是拐着弯儿变着法儿示好司马南。
5、司马南不可能被收买,追认第15个股东也无济于事,能不能死了这份心?
比起多年来神功大师公知大V那些对司马南的诋毁、咒骂、诬陷、造谣,包括马云崇拜的大师王林几十米之外发来的黑气,第3条专此释放善意的文字极大地伤害了我,乃至惹怒了我。
你们写下这样的备忘,我仍拜在小乔石榴裙下,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古训还要不要?仁兄何妨自己调腚想想,按照你们划定的路线图,岂非授人以柄?
6、事已至此,按此前通话中议过的那样,杨元庆面晤司马南,或问,可不可以再追加一个条件一一索性开通直播?
杨元庆先生果真如乃武二先生那般冤枉,众生必听得泪水连连,转而保卫联想挞伐司马。
儒雅帅气谈锋不让马斯克的杨元小庆必会讲嗨、讲翻很多道理,如此开蒙、开智、开化机会难得,岂敢独享?
况不直播也对不起网民的重大关切,你说是不是?
7、留下第3条这样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的文字,在我们胡同里这叫“做局”,就是摆鸿门宴。
隔壁王奶奶说,做局就是做人,笑眯眯地送他入地狱……
8、你们这一番眼花缭乱的操作,如果也叫公共关系,全面深化了我对新时代公共关系的理解:世界上有两种公共关系,一是公共关系,二是公共关系联想……
在北大,我讲过公共关系大课,那时候我的头发还是黑的。这几天没录节目,10多年前我的公共关系课视频正在播放中,你们也给我挑挑毛病,看看有没有可能,在什么地方让我们找到共同语言?
9、人才济济的联想呵,先前狸猫换太子玩得那么漂亮,差一点就神不知鬼不觉彻底成功了,这次施行大计策之前,为啥不好好读读《三国》?准备搬掉一个人,为啥不好好研究这个人?难道你们旨在激怒对方以期发酵更猛烈的舆论吗?
假惺惺客气气人为制造碰瓷儿者的做法,江湖上叫“被碰瓷儿”。
拜请先生帮我打听一下,联想什么人立志要把我打造成一个“碰瓷的”?
10、第1次被问及与联想见面出场费,我百会穴周遭七根头发陡然竖起,神经元递质瞬间异常,夕惕若厉说的就是这种情形么?
后来一度以为是自己过于敏感了。
现在,你们的备忘录,白纸黑字证明了我的初始敏感不是多余的,联想官渠出手果然“善意满满”感天动地。
11、说句不敬的话,柳式小聪明挂帅的联想买办路线,看起来根深蒂固,根植于核苷酸系列之中,表现为人生观、价值观,乃至渗透于联想工作全流程……
切记,公共关系的核心不是小技巧小心眼儿多过别人,公共关系不等于抖心眼儿。
12、敬请多点儿真诚,少耍心眼儿,数据一大堆明摆着不肯正视,却热衷于摆出专业范儿,以软文矩阵与网友较劲。非这么别扭,联想超算全球排名第一也没用,累死公关各路豪杰,搭上乔小姐香消玉殒也没用。
13、敬请上报老柳小杨并通报小乔姑娘,司马南那个不知死的糟老头子说了,买办路线不是中国发展正路,任正非的道路才是正路。
这个结论,老柳小杨教父教子同不同意都没关系,最近的大会说得明明白白,咱们分头回去再学学公报好不好?
与其下这么大功夫研究一个退休老头儿,何如花一点时间做平资不抵债的大账?
大意叙述完了,故事您听明白了吧?
换您是我,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我说不对的地方,期待您的批评指教!
最近我在读陶勇先生,他是中关村历史课题组研究员,专业从事联想华为比较研究,写过几本书了。最吸引我的是那些原始资料,图表啊,签字啊,举报信啊,过了保密期的内部文件啥的。
如果说明德先生是一瓶小二儿,陶勇先生则是一桶放了梅子的花雕。
(2021年11月20号,写于北京东城区南锣鼓巷8号)
======================================================
司马南指控联想集团七宗罪 释放出不寻常的信号
冰川思享号
▲20▲2014年2月,司马南参加微电影《求求你,药别停》首映式(图/视觉中国)
我们不能以现在有些改制后的企业日子好过了,管理层得到巨大回报了,就认为是改制错了,更不能因为看到现在有些国企看似风光无限,就彻底否定当年的改革。
昨天冰川发了司马南,你这是要整死联想啊之后,后台留言很多。
让我惊讶的是,大多留言竟然是支持司马南、批判联想的。还有不少读者朋友留言,问我们是不是拿联想的钱了。其中甚至还有我生活中朋友,骂联想是汉奸卖国贼,当然,我们也就成了助纣为虐的号。
看来,我太高估了有些人的理性思考能力,而又过于低估了联想这些年来给公众留下的负面印象。
01
从2021年11月7日开始,司马南连续在微博上发布视频,炮轰联想集团,从国有资本被贱卖,高管中有多名外籍人士,高管分红占比过高,到资不抵债、研发比例过低,再到最新一期指控联想是一个“资本永不眠”的金融帝国,到现在已经公布了联想的“七宗罪”。
实际上,司马南针对联想的这些质疑,都不新鲜。你去网上搜,都能找得到。
但是,我看了一点司马南的视频,还是被吓得不轻。怎么说呢,就是各种大词,各种大帽,让人看了,简直要怀疑联想就是阻碍国企做大做强的绊脚石,是违背中国经济制度的一个怪胎。
联想有没有问题,这些年其实已经有很多讨论。联想的有些具体做法,也确实容易引起争议,或让人感觉不可思议。比如司马南指责的这些问题,都是那么多年的老梗了,为什么联想一直都没有正面公开回应,消除公众误解,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包括这次的应对,找司马南私下勾兑,也是非常愚蠢的做法。司马南是拿你当祭品,根本不在乎你企业死活,联想居然一点都看不出来?
但是,联想真的像司马南所说的那样十恶不赦吗?肯定不是。
比如国企改制的问题。联想改制这么多年了,难道这起经过正规流程、公开操作的国有改制案例,真的包藏什么祸心,而又这么长时间没人看得出来?这不是在侮辱公众智商吗?
再说联想高管中有多名外籍人士的问题。联想本身是一家具有国际化特征的公司,当年收购IBM的PC部门,还是被看作走出去的一个成功案例。既然如此,管理层里有外籍人员(有些可能还是并购后留下来的管理人员),有什么奇怪的?中国企业要走出去,不广纳天下人才怎么行?如果连这点胸怀都没有,还怎么走出去?
有些人可能不知道,华为创立后不久,就专门聘请IBM的顾问团队来做公司管理和战略的咨询。包括丰田公司、普华永道等西方企业,都曾经是华为的顾问团队。华为、福耀的国外分公司肯定也有外籍管理人员,这有什么问题吗?
照这么说,苹果、特斯拉、微软这些公司来中国,都不该聘请中国管理人员才对了?
还有一个流传已久的说法,说的是联想的电脑在国内卖得比美国还贵。可要知道,中国的很多商品就是比国外价格高,比如美国超市的牛奶一大桶(1L以上)只要一两美元,比国内便宜多了,牛肉也是。
这种价格对比,有意义吗?要说美国的房子还比中国便宜呢,你找谁说理去?
当然,这些问题其实联想应该自己站出来澄清解释,而不能任人以讹传讹,进而变成偏见。

▲司马南频道截图
联想有一些做法,包括它原来奉行的贸工技发展战略,以及长期以来对研发的投入是不是太少,都是可以批评的地方。但批评也好质疑也罢,有一个前提是,人家是一家企业,它对自己的企业发展负责,干得不好,自然要面对市场的教训。
对于一家企业来讲,无论公众说什么,最终它还是要自主决策、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公众的批评、质疑和建议,也许可以让企业少走弯路,但无论如何也替代不了企业负责人的角色。
02
但是,司马南把这些陈谷子烂芝麻的事情翻出来,却让我嗅到了不一样的信号。
司马南用这么大力度炮轰一家企业,以各种上纲上线的罪名来打击一家正常经营的企业,的确非常不同寻常。
司马南的视频,让人感觉,他是在借炮轰联想改制来否定国企改制,进而否定我们这么多年来的改革开放。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就是从释放市场活力开始的,就是从鼓励个体经济和民营经济开始的,就是从国企改制开始的,也是从引进外资开始的,没有这些领域的改革就不叫改革,也就没有改革开放的今天。
我们不去说,联想集团至今都不完全是一家民营企业,因为联想集团的母公司联想控股的大股东还是中国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它拥有联想控股36%股权,而联想控股又拥有联想集团超过40%的股权。
我们也不去说,如果不是当年的国企改制,联想能不能做大,能不能成为PC领域的世界第一,这都是一个悬念。
2018年12月,柳传志获“改革先锋”称号
但我们可以问一句:2018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大会,隆重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表彰为改革开放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员。其中,作为“科技产业化的先行者”,联想控股董事长、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获得“改革先锋”称号,获颁改革先锋奖章。
三年前给柳传志授予这个荣誉,难道国家搞错了吗?
国企改制,说白了也是一种利益重新分配,在这过程中确实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我记得当时是有一个共识的,国企改制势在必行。
那时候,很多国企都处于破产边缘,成为国家和地方财政的沉重负担。在我的老家,当地政府当年就干脆把40多家国企打包一起卖出去了。
我们不能以现在有些改制后的企业日子好过了,管理层得到巨大回报了,就认为是改制错了,更不能因为看到现在有些国企看似风光无限,就彻底否定当年的改革。
03
我主编过一本书叫《重新发现改革》,回顾了改革开放40年来的点点滴滴,
现在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当年改革的启动是多么不容易,取得一丝一毫的进步又是多么艰难。
别的不说,当年连个体户或企业应该雇佣多少人都成了争论焦点,舆论沸沸扬扬。
那时候,很多企业家那真的是冒着坐牢的风险在搞企业的。
改革的成果有国有经济的功劳,也有民营经济的贡献,没必要把二者对立起来。
中国过去40多年的改革经验不是这样的,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也不是这样得来的。
现在,有人刻意抬高国有经济,打压民营经济,其实质就是颠覆改革精神,为某个时代叫魂。